苏轼弟子曾听李师师唱过歌,十年再见李恍若隔世

   2020-05-3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水浒传》中,宋江为了招安,不远千里赶到汴梁,希望通过李师师走上层路线。历史上,李师师实有其人。据《宣和遗事》记载,她是汴梁染局匠王寅的女儿。在襁褓之时她的母亲就死了,父亲用豆浆喂养她,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条小命。担心她长不大,王寅决定将孩子舍

《水浒传》中,宋江为了招安,不远千里赶到汴梁,希望通过李师师走上层路线。

历史上,李师师实有其人。据《宣和遗事》记载,她是汴梁染局匠王寅的女儿。在襁褓之时她的母亲就死了,父亲用豆浆喂养她,好不容易才保住一条小命。担心她长不大,王寅决定将孩子舍身佛寺。说来也奇,到宝光寺舍身时,小女孩突然啼哭不止。主持方丈抚摩她的头顶,她立即不哭。俚俗呼佛门弟子为师,父亲就给她起了个小名“师师”。师师四岁时,王寅因为官司,屈死在了狱中。隶籍娼户的李姥见她孤苦伶仃,大发善心收养了她。从此小女孩改姓李,也入了勾栏娼籍。

长大后的李师师色艺双绝,名冠诸坊,被选为上厅行首。成为歌坛大腕级的人物后,李师师根本不用主动向词人乞词,自然有人会主动赠送。

诗文相赠本是中国古代文人以文会友的一种光荣传统,更何况是赠送给红粉佳人了。

张先就是一位写有很多赠妓词的词人,清人叶申芗《本事词》云:“张子野生性风流,尤擅歌词,灯筵舞席赠妓之作绝多”。其有名可考者,《谢澉春慢》为谢媚卿所作,《南乡子-相并细腰身》为听二玉鼓胡琴所作,《望江南-青楼宴》为赠龙靓所作,《醉垂鞭》为赠年十二琵琶娘者所作,其它咏笛、咏舞、咏善歌者、咏鼓胡琴者不胜枚举。

张先有一首《师师令》,据说是赠李师师的——

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不但是张先为李师师写词,据说晏几道也有一首《生查子》是赠给李师师的——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 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颖川花,不似师师好。

秦观也有一首赠李师师的《一丛花》:

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簪髻乱抛,偎人不起,弹泪唱新词。佳期谁料久参差。愁绪暗萦丝。相应妙舞清歌夜,又还对、秋色嗟咨。惟有画楼,当时明月,两处照相思。

据词学家研究,晏几道的词作于元丰五年(1082)、秦观的词则不会迟于绍圣二年(1095年),张先的这首词作于何时已不可考,《师师令》是否为李师师所作,这个师师姓什么,与活动于徽宗在位年间的李师师是否为一人?

宋人提及李师师的史料有许多,但没有一人将张先词中的师师与后来的李师师联系起来。明人杨慎在《词品-遗事》中始云:“李师师,汴京名妓,张子野为制新词,名《师师令》”。

张先卒于元丰元年,下距政和、重和、宣和年间有四十余年。很显然,张先的《师师令》所赠另有其人,不是我们所说的李师师。

从张先、晏几道、秦观生活的时代推测,三人钟情的师师极有可能是同一人,但并无确切证据是赠与李师师的。

综合多种史料记载,苏门弟子晁冲之也与李师师关系密切。据宋人张邦基《墨庄漫録》记载:“政和间,汴都平康之盛,而李师师、崔念月二妓,名著一时。晁冲之叔用每会饮,多召侑席。其后十余年,再来京师,二人尚在,而声名溢于中国。李生者,门第尤竣。叔用追感往昔,成二诗……”

其一:少年使酒入京华,纵步曾游小小家。看舞霓裳羽衣曲,能歌玉树后庭花。门侵杨柳垂珠箔,窗对樱桃卷碧纱。坐客半惊随逝水,吾人星散落天涯。

其二:春风踏月过章华,青鸟只邀阿母家。系马柳低当户叶,迎人桃出隔墙花。髩深钗暖云侵脸,臂薄衫寒玉照纱。莫作一生惆怅事,邻州不在海西涯。

元祐年间(1086~1093),晁冲之初识李师师,李只是个能跳霓裳羽衣舞、会唱《玉树后庭花》,袅袅婷婷的小女孩子。十多年后的李师师已经成长为色艺俱佳、“门第尤竣”的名妓。遥想从前恍如隔世,怎能不令晁冲之感慨再三。

与张先、晏几道、秦观所作词不同,张邦基的记载明确指出晁冲之《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是赠李师师的。或者晁冲之另有词作赠李师师,但未见在序中明确指出。

历史上,流传最广,与李师师之间剪不断、理还乱,暧昧难明的还有北宋末年大词人周邦彥。

 
标签: 苏轼 李师师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苏轼什么朝代 苏轼的简介
    苏轼什么朝代 苏轼的简介
    1、苏轼是北宋时期的人。2、苏轼的生卒年为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主要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3、苏轼的词作属于豪放一派,对后
  • 苏轼是什么朝代的 苏轼的简介
    苏轼是什么朝代的 苏轼的简介
    1、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铁冠道人。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宋
  • 苏轼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苏轼是什么朝代的诗人 苏轼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1、苏轼是北宋的诗人。 2、苏轼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3、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
  • 苏轼为什么不支持王安石变法?
    苏东坡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原因是政见不同。  苏轼与王安石的主要分歧是在财税政策改革上,王安石搞租税、差役、兵役等货币化改革,同时给农民提供小额贷款,而苏轼则主要保留出劳力代役等传统形式,认为政府不应当与小民争利。
    05-17
  • 白提苏提和白居易苏轼他们有什么关系?
    白提苏提是为了纪念这两位诗人来命名的。白堤原名白沙堤,为贮蓄湖水灌溉农田而建。人们以为这条堤是白居易主持修筑的,就叫它白堤。实际上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时,曾在旧日钱塘门外的石涵桥附近修筑了一条堤,称为白公堤,如今已经无迹可寻了。今日人们所知的白
    02-23
  • 古代公务员都是无房户 苏轼的宿舍曾是“楼歪歪
    自古以来,住房问题就是一个让百姓苦恼的社会热点。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古代的各级政府部门也想了不少法子。至于这些法子到底管不管用,那又另当别论。下面来聊聊古代公务员的住房问题。古代公务员都是无房户说起中国古代的住房制度,当属官员的住房问题。在人
    12-29 苏轼
  • 苏轼曾是“京漂租房族” 借友人房给儿子办喜事
    房地产开发商,是一个现代名称。但古人也有居住的问题,也需要“不动产”。汉唐首都长安和北宋都城开封,房地产业曾经很发达。宋人编著的《太平广记》里,记载有唐代人窦?(yi)成功开发“房地产”的事。窦?是陕西扶风县人,家世显赫,其伯父和舅父都是唐
    12-29 苏轼租房
  • 苏轼度过流放岁月 将人生比作手肘 学会能屈能伸
    身为一个“地师级”领导,情愿到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跟那里的百姓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他,就是宋代著名大诗人、曾经做过密州知州的苏轼。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主动要求到山东密州(今诸城,宋时辖胶西、高密、安丘、诸城、莒县
    12-29 苏轼流放
  • “东坡居士”苏轼与苏东坡是不是一同个人?
    苏东坡与苏轼是两个毫不相干的人,我少年时代就因为无知而这样误判。而这几年“读”苏东坡,读着读着就觉得他们真不是一个人。那个宰相坯子,志大才疏的苏轼,他的生命的起点是眉州。而这个文坛巨匠,光彩照人的苏东坡,他的生命的起点却是在黄州。当然,苏轼
  • 其实才女苏小妹是苏轼的姐姐并没有嫁秦观
    历史上关于苏小妹的故事,比比皆是,但大多出自野史和小说,正规史书上记载并不多,于是有人得出结论,苏小妹并不存在。近读苏洵《自尤》诗,发现苏小妹不但真有其人,而且非常有才,只是命运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好,没有嫁给秦观,而是嫁给了苏洵妻子的娘家侄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