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惨烈的睢阳保卫战 靠吃人肉坚守半年多城池

   2020-04-2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安史之乱,让一个强大的唐帝国瞬间由盛转衰。以前主动出击的唐帝国,变成一个只会被动挨打的懦弱政权,曾经诞生过中国历史上最能上阵单挑皇帝的李氏家族,继承者们也更习惯了被叛兵追的东奔西跑。正是在此过程中,唐王朝历史上三次最惨烈的城市保卫战相继发生

安史之乱,让一个强大的唐帝国瞬间由盛转衰。以前主动出击的唐帝国,变成一个只会被动挨打的懦弱政权,曾经诞生过中国历史上最能上阵单挑皇帝的李氏家族,继承者们也更习惯了被叛兵追的东奔西跑。正是在此过程中,唐王朝历史上三次最惨烈的城市保卫战相继发生,今天就先说说睢阳保卫战。

这是一个很多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起兵叛唐的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杀而代之。成为叛军首脑的安庆绪,将其战略重点瞄向了还没遭战火侵蚀的江南半壁河山。也是,他派遣手下大将尹子琦率同罗、突厥、奚等部族精锐十几万人,进攻江南半壁江山的屏障睢阳。睢阳太守许远知道自己根本不会指挥作战,于是邀请正在雍丘县屡次挫败叛军的张巡前来支援。只不过,面对13万叛军,张巡和许远两军相加也不过6千余人。好在,张巡足智多谋,许远保障后勤有方,南霁云、雷万春等将士舍生忘死,取得了一次次作战的胜利。

正月,尹子琦率军达到睢阳城下,自以为凭借人多势众可以一举攻下睢阳。让他想不到的是,虽然他在16天的时间里发起了无数次进攻,有时一天就发动20余次攻击。结果是,叛军损失2万多人,却没有越雷池半步。损兵折将的尹子奇,只好采取围城的办法,企图迫使城内军民在缺粮少吃的情况下不得不投降。不过城内军民,没有在叛军的围困面前胆怯,依然坚守城池。张巡更是利用叛军长期钝兵于坚城之下,师老无功的疲惫心态,屡次组织精锐部队进行偷袭和反击。三月,张巡大犒士卒,然后率军出城直扑叛军核心阵地。自以为兵力强大的叛军并没有将这股小小的唐军放在眼里,结果交手后发现,这支唐军都将生死置之度外,无不以一当百。叛军在唐军的攻击下溃散而逃,损失战将三十余人,军兵三千多人。

损失惨重的尹子奇,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可以随时呼叫援助。连续几次交战,损失了几万人马,没问题,去找安庆绪要。为了能夺得江南半壁江山,安庆绪也是拼了老本,再次调集数万人马给了尹子奇。让尹子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刚刚军力得到补充么几天,张巡就给了他一个当头棒喝。一夜,叛军突然发现睢阳城内的唐军鸣鼓整队,似乎要准备发起攻击,于是立即开始排兵布阵准备迎战。结果叛军刚刚部署完成,城内又偃旗息鼓,声息皆无。等叛军解除警备,准备休息的时候,城内再一次开始鼓炮喧天。反复几次,以为这不过是唐军虚张声势,就脱去衣甲营帐睡大觉了。其实,这不过是张巡的“疲敌之计”,当叛军放松警惕之后,张巡立即派遣南霁云、雷万春等将率领500骑兵突击。结果,被折腾了一晚上的叛军丝毫没有抵抗,冲入叛军大营的唐军如砍瓜切菜一般被歼5000余人,然后凯旋而回。

屡次被张巡在战场上戏耍的尹子奇,终于聪明了。经过再一次的获取援兵后,尹子奇决定采取最稳妥的笨办法——围城。与上次围城不同,这次不仅仅是派兵四下围困,更是沿着睢阳城掘下很深的壕沟,并树立很多木栅栏,希望用这种方式来仿制唐军随时突袭。面对,叛军的围困,张巡等人除了分兵把守外,还找到了一个一劳永逸解决叛军的计策。这个计策就是“擒贼先擒王”,希望射杀尹子奇,叛军在群龙无首的状态下,不得不撤军。只可惜,南霁云一箭射中了尹子奇左眼,却没有要了尹子奇的命。

睢阳之战,已经从最初的城市保卫战,变成了围困战。唐军想要解决这次围困战的办法有二,一是有足够的粮食,让叛军在长期的消耗中无功而返;一是有援兵,从外围击破叛军的包围,解救睢阳。可惜,睢阳城原本拥有6万石粮食,足够城中军民能支撑一年。可惜,在战争开始前已经被被分给濮阳、济阳二郡一半,于是睢阳成为一个缺粮的城市。所以,比双方的物资和粮食消耗,睢阳是无法获胜的。那么只能去寻求援兵了,张巡先后两次派南霁云突围搬请援兵,结果已经开始有些“拥兵自重”的实力派们都不愿意派兵去救睢阳,或者说他们更愿意看张巡和尹子奇这两虎相争,以求有机会从中获利。

尤其是,临淮(今江苏睢宁西北)守将贺兰进明,不仅不派援兵,还乘机挖墙脚,想吧能征善战的南霁云收归己用。不过南霁云不为所动,在贺兰进明的宴会上,南霁云咬断自己的小指,并发誓一旦睢阳城解围必来取贺兰进明的性命。最终,南霁云在别处借的三千人马。可惜,在回睢阳的途中与叛军一场大战。在十多万叛军面前,南霁云的三千人马瞬间就被淹没,等到进入睢阳城已经剩下不到一半了。

“里无粮台,外无救兵”,睢阳城里的军民剩下的就是对李唐王朝的赤胆忠心,另外就是一个“狠”字。一面与外面的叛军死战,一面把一切能吃的东西都吃了。缺粮之时,就用粮食参着树皮、茅草为食。粮食没了,就开始杀战马,甚至最后连麻雀老鼠也吃完了。当这些都吃完了,睢阳之战最惨烈也是最富争议的一幕出现了,张巡杀死爱妾,分于士兵,含泪食之,许远也杀死了奴仆……接下来的日子,城内的老弱妇孺纷纷自尽……到了10月底,城中仅剩400余人,而且是早已拿不起武器的活死人,叛军架起云梯攻城,在没有受到任何抵抗的情况下,占领了睢阳。张巡、许远、雷万春、南霁云、姚訚等36名将领全部被俘,张巡等35人拒绝尹子奇招降,全部壮烈就义。

靠着这股子狠劲,睢阳城以不足万人的兵力坚守城池半年之久,斩杀叛军数万,更重要的是巩固了唐王朝江南半壁江山。

 
标签: 睢阳之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揭秘唐朝睢阳之战中为什么会吃人肉?
    睢阳之战简介通过睢阳之战简介可得知,睢阳之战发生于公元756年,是唐朝官员张巡和许远等反抗叛军的战役。张巡带领三千士兵从睢阳渠向南撤退,与睢阳的太守许远、姚阎合汇合,以聚集兵力,抵抗叛军的来袭。之后,张巡等人派遣部下雷万春、南霁云等率领将士
  • 睢阳之战简介 唐朝的睢阳保卫战发生在哪一年?
    睢阳之战简介:唐玄宗至德元年(公元756年),张巡撤出雍丘后,率众沿睢阳渠向南撤退,当时他只有马三百匹,兵三千人,退至睢阳(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南)与太守许远,及城父县令姚阎合在一起。之后,他们派部将雷万春、南霁云等领兵北上抗击叛军,并在宁
  • 睢阳之战的意义 大唐历史上最为铁血的战争
    睢阳之战意义:睢阳之战是安史之乱中的着名战役,由张巡领导的决策团体,率领数千守士,死死拖住十倍于己的敌人,最终为收复长安赢得时间,对平定安史之乱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睢阳地当睢阳渠要冲,位置非常重要。至德二载( 757年),安禄山死后,其子安
    11-19 睢阳之战
  • 张巡吃人死守睢阳拯救大唐帝国是大义还是大罪?
    一片死寂的睢阳城头,竟然飘出了肉香。睢阳城上仅存的士卒,每个人都冷冷的盯着城头的那锅肉。“都愣着干什么?过来吃!不吃,拿什么来打退明天安贼的进攻”。张巡嘶吼着。扯着脸上的伤痕,文弱的脸变得狰狞。还是没有动静,南霁云看着近似疯狂的张巡,这位开
  • 安史之乱张巡守睢阳时到底吃了多少人?
    张巡首先要保障的,是他的士兵,而不是睢阳百姓。对士兵的热爱,让他献出了爱妾,但要说他带头吃掉了三万百姓,这殊不足信。尹子奇率13万叛军,于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正月二十五日进攻睢阳。张巡得睢阳太守许远告急,旋率将士3000余赶赴睢阳。宁陵
  • 大唐最悲壮的战争 睢阳之战6000人对抗13万
    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叛
  • 安史之乱 悲壮的睢阳之战
    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4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1000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
    07-23 睢阳之战
  • 张巡粮绝食人死守睢阳 他的小妾做何感想
    常在书上看到这样的选择题。你是铁路扳道工,分叉路口,一条道上有十人,一条道上有一人,火车来了,叫他们跑开已来不及,你可以扳道,使火车或开向十人处,或开向一人处,你会如何做?一条命重要,还是十条命重要?很难抉择。历史上,这种事太多了。唐朝安史
  • 睢阳之战中真的发生了可怕的吃人事件吗?
    通过睢阳之战简介可得知,睢阳之战发生于公元756年,是唐朝官员张巡和许远等反抗叛军的战役。张巡带领三千士兵从睢阳渠向南撤退,与睢阳的太守许远、姚阎合汇合,以聚集兵力,抵抗叛军的来袭。之后,张巡等人派遣部下雷万春、南霁云等率领将士北上抵抗叛军
    07-16 睢阳之战
  • 大唐最悲壮的战争 睢阳之战6000人对抗13万!
    安史之乱中期,安禄山的叛军在扫平河北后,挥师南下,攻克洛阳,直逼潼关。同时派唐朝的降将令狐潮领兵四万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雍丘附近有个真源县,县令张巡招募了一千来人,先行占领雍丘。叛军到后,张巡身先士卒,率兵直冲敌营,打退叛军。第二天,叛
    07-11 睢阳之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