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身后的衰败 源于他没用听从管仲的建议

   2020-11-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齐国国君带领大军伐鲁,军中有一个心事重重的管仲。齐军势如潮水,淹向鲁军,鲁军也不是吃素的,飞箭如蝗虫一样扑向齐军,但齐兵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就这么打起来了。可是齐军中有一个人却并不“奋勇”“争先”,他把盾牌往身后一顺,遮住了屁股,一蹿一蹿地

齐国国君带领大军伐鲁,军中有一个心事重重的管仲。齐军势如潮水,淹向鲁军,鲁军也不是吃素的,飞箭如蝗虫一样扑向齐军,但齐兵人人奋勇,个个争先,就这么打起来了。

可是齐军中有一个人却并不“奋勇”“争先”,他把盾牌往身后一顺,遮住了屁股,一蹿一蹿地就没影了,这就是管仲。

所幸这次战斗齐军大胜,齐侯便不计较,不但不惩罚他,连奖金都没少了他的。

不料以后两次战斗,管仲都是如法炮制,别人把盾牌举在胸前往前冲,他用盾牌护住屁股往后跑,齐侯忍无可忍,便把他开除军籍。

管仲没皇粮吃了,只得去做小买卖,跟好朋友鲍叔牙合伙,卖著名的周村烧饼,说好俩人每月结一次账,利润均分,但账是管仲管着的。既管账,就有可能做手脚,每到月底,管仲便报一堆花账给老鲍,自己昧下大把银子,分给老鲍仨瓜俩枣了事。

贪墨了合伙人许多钱,有了资本,管仲要投身政治了。

当时齐侯有两个公子争位,其中公子纠略强些,管仲便抱住这条较粗的腿,准备将来有饭吃。不料公子小白更有心计,三下五除二,把公子纠逮捕,用碾盘砸碎,公子纠的部下全都为保卫公子纠战死,管仲却坦然当了俘虏,还向公子小白写了自白书,声明与公子纠脱离关系,愿意投靠公子小白。

公子小白当了齐侯,就是后来的齐桓公,桓公上任的第一件大事是任命一个丞相,征询鲍叔牙的意见。

老鲍在齐国是大名士,他一句话,相当于九只鼎的分量,桓公对他言听计从,以为他会向国家推荐一位十分优秀的丞相,谁知他一开口却是管仲,把桓公惊得头发竖了起来,帽子掉在了地上。

桓公自己把帽子拾回戴在头上,不顾鲍叔牙德高望重,便开骂:“不想推荐就拉倒,以为我齐国无人么?”鲍叔牙不着急:“管仲是天下奇才。”桓公又骂:“奇才!我告诉你他是怎么个奇才。随军出征,三次用盾牌挡了屁股逃跑!”

鲍叔牙笑道:“大王您知道吗,管仲老娘只有他这一根独苗,他一战死,谁供养老娘?忠孝不能两全,既然有那么多人为齐国尽忠,少他一个,齐军也不算什么损失。”桓公说:“算他孝。可跟你合伙做买卖,做假账,贪污你的银子,这天下人都知道,这算什么?”鲍叔牙又笑:“这我也知道,只是从来不说破。我有很多钱,做买卖不过是玩,管仲穷呀。”桓公说:“算他不贪。

但这么多年,他干啥啥不成,吃啥……他也没啥可吃的,一副穷酸相!”鲍叔牙说:“君子有遇有不遇,管仲一直没有机会,他是一把锥子,装到口袋里就能脱颖而出,但得有口袋装他才行,大王就给他一只口袋罢,让他‘脱颖’一回。”

桓公仍愤愤不平:“公子纠的人全都战死,他管仲不为主子牺牲不算,还写自白书,没气节!”鲍叔牙说:“如果他也战死,您不就损失了一个最伟大的丞相么?”鲍叔牙振振有辞,桓公倒理屈词穷,只得听老鲍的,任管仲为齐国丞相。

管仲一当上丞相,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从前的萎靡、胆怯、小心眼儿,刹那间一扫而光,出现在桓公面前的,是一位精明干练、心计极密、城府极深的超级大腕。

蔡国惹恼了齐桓公,桓公想灭蔡,管仲说:“不,伐楚。”桓公大喜,楚是齐的最大敌人,灭了楚,就可以统一天下,于是决计兴兵伐楚,管仲又说:“不,伐蔡。”桓公又怒了:“你三三两两的,有个准主意没有啊?”管仲说:“我的主意是既不伐楚,也不伐蔡,咱们发兵问罪,代表周天子,同样是伐,但代表天子伐他,不是咱齐国伐他,那感觉就不一样了。”桓公大喜:“对,楚王这小子罪大恶极,昭王南征,居然被他给扔在江中淹死了。欺君犯上,伐!”管仲又说:“不,害周天子这事不能提。”桓公总是被管仲否决,这一会儿工夫脸就红了四回,只好不做声,听管仲演讲。

管仲说:“楚王杀周天子,这罪太大,一逼他,狗急就跳墙,咱从小到大,慢慢地收拾他。”于是大军出发,举着周天子的大旗,南征伐楚,命令蔡侯也发国内全部兵力随军出征,蔡侯不肯,管仲暗暗得意:“傻瓜,中计了。”

齐军到了楚国边界,楚王发表抗议照会:“齐国在北海,我楚国在南海,你齐国的母牛母马要搞对象,满天下乱跑找公牛公马,也跑不到我楚国来,你齐国人难道还不如牛马吗?怎么一个猛子就扎到我南海来了?”管仲却不理会楚国辱骂:“《禹贡》上明明写着:‘厥土下上上错厥贡苞茅橘柚’你楚国就该向天子进贡这些东西。橘子柚子不进贡也就算了,那东西保鲜期太短,但你不进贡苞茅,导致天子祭祀都没有过滤酒糟的筛子,你罪过还小吗?”楚王一听释然了:“是这样啊,我知罪了,你回去吧,贡品随后就到。”齐国不战而屈楚国,回来顺路还把蔡国给灭了。

管仲做事都是这样举重若轻,牵羊的时候顺头牛,终于把天下诸侯聚拢在一堆,由齐桓公当了二十多年的霸主。

 
标签: 齐桓公 管仲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春秋轶事 齐桓公为抢媳妇儿竟发动一场战争
    那日,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采莲,莲叶何田田,他俩玩儿得很开心。蔡姬玩儿嗨了,就开始往齐桓公身上洒水,齐桓公当然是制止的。蔡姬本来就知道齐桓公怕水,桓公说别闹,她就知道桓公怕了,晃荡小船,越玩儿越嗨,最后溅了桓公一身。桓公当时就怒了,心想你
  • 齐桓公的首次会盟竟从G20变成G5峰会
    在西周时期,各个诸侯的新君继位是需要周王任命的,这才能称为合法化的国君,这次宋国动乱,新任国君宋桓公虽已继位,但还没得到列国的承认,于是齐桓公以平定宋国动乱为名向列国发出通知,准备在北杏这个地方进行会盟。于是在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召开北杏会
    12-30 齐桓公
  • 管仲如何成就了齐桓公春秋第一霸主的地位
    管仲是幸运的,他遇到了一个好朋友,他遇到了一个好君主,使自己的才能尽得施展。不仅成就了齐国东方强国的雄姿,成就了齐桓公春秋第一霸主的显赫身份,更成就了自己生前身后的英名。一、得遇知己管仲和鲍叔牙都是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两人是同乡,又是年轻
  • 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为何被活活饿死?
    齐桓公是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吕氏,名“小白”。公元前698年,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齐国逐渐强盛。公元前681年,齐桓公在齐国北杏(今山东聊城东)召集宋、陈、蔡、邾等诸侯会盟,是历史上第一个代替
  • 齐桓公想称霸 管仲竟然使出了这么一招?
    政治上和军事上解决不了的问题,往往通过经济手段能够办得到。当今社会如此,古代社会也不乏见。齐桓公要称霸,引起其他诸侯国的一阵唏嘘。迫于齐国政治高压和军事威胁,宋、陈、蔡、卫、郑等国家纷纷投了赞成票,推举齐桓公为盟主,承认齐国在众诸侯国中的霸
  • 历史上齐桓公上位后任用管仲进行了哪些改革
    齐桓公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一个有名的君主,他最先实现了称霸,引领了春秋时期的时势变化,对于当时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齐桓公都是人们心中的贤人,如果要说一个国君出色贤能就经常把他比作齐桓公。春秋霸主齐桓公齐桓公对于齐国
  • 齐桓公为春秋五霸之首 竟为抢老婆而发动一场战
    齐桓公是春秋五霸之首,春秋时齐国第十五位国君,相信大家对他并不陌生!那日,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采莲,莲叶何田田,他俩玩儿得很开心。蔡姬玩儿嗨了,就开始往齐桓公身上洒水,齐桓公当然是制止的。蔡姬本来就知道齐桓公怕水,桓公说别闹,她就知道桓公
  • 齐桓公他不纳善言 结局却是活活被饿死了!
    作为春秋五霸之一的齐桓公早年是一个心胸宽广,知人善任的君王。当初,齐桓公从莒地归来,在半路上曾遭到管仲的伏击,在鲍叔牙的调解下,齐桓公坐上王位后非但没有责怪管仲,反而对他委以重任,此事还成为了一个流芳百世的佳话。桓公的知人善用,是其扫平九国
    12-21 齐桓公
  • 春秋五霸轶事 齐桓公为抢媳妇儿竟发动战争
    那日,齐桓公和蔡姬在湖上划船采莲,莲叶何田田,他俩玩儿得很开心。蔡姬玩儿嗨了,就开始往齐桓公身上洒水,齐桓公当然是制止的。蔡姬本来就知道齐桓公怕水,桓公说别闹,她就知道桓公怕了,晃荡小船,越玩儿越嗨,最后溅了桓公一身。桓公当时就怒了,心想你
  • 揭秘五霸之首齐桓公晚年为何死得那么惨
    春秋时期齐桓公与管仲的故事一直被当做君主知人善任,不计前嫌与臣子誓死报恩,权利辅佐的典型,一直为后人所称赞。齐桓公与管仲之间和谐的君臣关系也是极为难得的,不过这种关系的形成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齐桓公的心里也未必毫无芥蒂的,只是管仲是真的有才,
    12-19 齐桓公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