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中的幕后黑手 何人在幕后借力打力?

   2020-03-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看,赤壁这场战役是诸葛亮精心设计和发起的,是他制定了孙刘联合、共拒曹操的战略方针。那么,为什么赤壁之战并非诸葛亮的计谋呢?这是因为赤壁之战与《梁父吟》如出一辙,诸葛亮4岁时听到的这首山东民谣显示,赤壁之战并非诸葛

从《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中看,赤壁这场战役是诸葛亮精心设计和发起的,是他制定了孙刘联合、共拒曹操的战略方针。那么,为什么赤壁之战并非诸葛亮的计谋呢?这是因为赤壁之战与《梁父吟》如出一辙,诸葛亮4岁时听到的这首山东民谣显示,赤壁之战并非诸葛亮的计谋,他只不过是照搬了别人的创意而已,计谋的设计师应该是春秋时期的齐晏子。

在诸葛亮4岁的时候,诸葛珪当上了泰山郡(今山东泰安地区)丞。诸葛亮随父亲从老家阳都县启程,前往300多里外的泰山郡任职。他们进入泰山郡的第一站就是梁父县。县里的官员一看是郡丞从此路过,那可是不敢怠慢啊,郡丞是只比太守小一级的官,负责着全郡的行政管理,每个月的俸禄是六百石粮。

为了欢迎新上任的郡丞及其小公子,县衙给他们摆了一桌丰盛的宴席,还叫人唱起了当地流传的民间歌谣《梁父吟》,讲的是曾经发生在梁父县的,一个“二桃杀三士”的故事。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齐国。齐景公手下有三个以勇猛过人著称的勇士,叫公孙接、田开疆和古冶子。这三个人自以为功高盖世,不屑与身为齐国宰相的晏子来往。晏子由此感到,如果将来他们联手反对自己,那后果将是非常可怕的,甚至可能造成对国家的危害。于是,晏子假借景公之名,请来这三位,跟他们讲:主公说了,奖励你们两个大蟠桃。三个人一看,这两个大蟠桃,个大不说,那是一个水灵,眼看着就让人直咽口水。可怎么就给两个呢?我们仨人怎么分啊?晏子说:这俩个蟠桃是奖励你们当中功劳最大的两位的。你们要“计功食之”。也就是说,谁认为自己功劳大,蟠桃就属于谁。公孙接说:“我不用多说,我曾经空手打死一只下山的猛虎,还捎带着搏杀了一只野猪。”田开疆讲:“我一马当先曾经击退敌国的大队人马。”二人一边说着,一边伸手,各自拿走了一个蟠桃。

古冶子一看,干嘛?你们也不听听我说什么啦?这要仅仅因为吃个大桃子,我也不说什么了,可这是在比谁的功劳大,我能不开口吗?于是他说道:“前些日子,主君渡河时,遇到一只大水兽。主君乘坐的马车翻到了河里,是我捕杀了大水兽。当时,我还不会游泳,但却跳进大河之中,逆水百步,再顺流九里,救出了主君。我这么拼死拼活,难道还不配吃一个桃子吗?”公孙接和田开疆听了古冶子的话,觉得自己抢先拿蟠桃还真不应当。男子汉大丈夫,怎么能这样呢?古冶子越说越激动,不依不饶。说得这二位感到无地自容,羞愧难当。二人还回桃子,一时想不开,拔剑自刎,一命呜呼。

面对这一情景,拿回桃子的古冶子也傻眼了,怎么说不活就不活了?他感到非常懊悔,觉得自己太不像话了,你怎么能这样对待朋友呢?让朋友蒙受羞辱,你还有脸独自活在这个世界上吗?这哥们,也真是条汉子,为了对得起朋友,也拔出宝剑,自杀而死。齐景公虽然斩祸根于未然,但亦惋惜三位勇士,命厚葬于梁父县梁父山。晏子利用两个桃子杀死三个勇士,消除了对齐国潜在的威胁。《梁父吟》虽然只不过是泰山郡梁父县的民间歌谣,却在诸葛亮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伴随着诸葛亮度过了漫长的青春岁月,在诸葛亮的成长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诸葛亮27岁走出卧龙岗,事业上可谓轰轰烈烈,如日中天。他27岁出山之前的成长经历,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说是少之又少,但是,有关《梁父吟》的历史资料却随处可见,这说明了什么?不就是山东的民间歌谣吗,至于史学家们大书特书吗?《三国志》记载:“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颖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三国演义》也写道:“亮与弟诸葛均躬耕于南阳。常好为《梁父吟》。所居之地有一岗,名卧龙岗,因自号为‘卧龙’先生。”

由此看来,诸葛亮与《梁父吟》可够亲的,每天都要跟和尚念经似的,摇头晃脑地吟唱《梁父吟》。诸葛亮为什么对《梁父吟》如此情有独钟?裴松之为《三国志?诸葛亮传》作注时认为:“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诸葛亮高声吟唱《梁父吟》,是在尽情抒发自己的豪情壮志,不断坚定自己的远大理想,等待建功立业的最佳时机。我们也可以这样的理解,诸葛亮在隆中时也因为长时间不得志,所以他的志向也有动摇的时候,每次到了这个时候他就会吟唱起这首《梁父吟》以时刻提醒自己,不能迷失志向。诸葛亮的豪情壮志和远大理想是什么呢?在他的诗歌《梁父吟》中明明白白写着呢,那就是“谁能为此谋,国相齐晏子”。他想像齐晏子一样,成为一个能够有“二桃杀三士”那样计谋的智谋之士,栋梁之材。而且按照裴松之的说法,诸葛亮的这个人生志向,在他一开始接触到《梁父吟》时,就已经定型了。诸葛亮时刻在想着,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玩一玩这“二桃杀三士”。

让我们再反过来看看诸葛亮出山的第一次的大手笔——赤壁之战。在“二桃杀三士”的故事中,晏子利用两个桃子杀死了三个勇士,从而消除了对齐国潜在的威胁。那么在赤壁之战中呢?诸葛亮利用东吴打败了曹操,不仅摆脱了刘备大厦将倾的险境,而且从孙权、曹操手里夺得了三分之一的天下。

《梁父吟》这件事情虽然过去了很久,但诸葛亮所用计谋的原理是借力打力,计谋设计应该是春秋时期的齐晏子。赤壁之战不光是战略方针和战略目标出自《梁父吟》,在一些关键性的具体战术的使用上,也能够看到《梁父吟》的影子。如战役发动阶段都用了激将法。因为整个战役能否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挑起敌方的矛盾,让他们互相玩命,拼个你死我活。因此,我们就不难理解赤壁之战为什么与《梁父吟》如出一辙了,因为二者的创意是完全一致的,原理都是借力打力,作者应该是春秋时期的齐晏子。不过,晏子只是灭了三个有勇无谋的勇士,但是诸葛亮却任借着赤壁之战开创了三国鼎立的天下格局。

 
标签: 赤壁之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赤壁之战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赤壁之战解释
    赤壁之战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赤壁之战解释
    1、赤壁之战的赤壁,从古至今,有过汉阳、汉川、黄州、武昌、蒲圻也就是现在赤壁市等多个地点的说法。但近些年争论最多的还是黄州赤壁文赤壁与蒲圻赤壁武赤壁。专家们通过历史遗留下来的线索,赤壁对岸曹操驻扎过的地方来证明,真正的赤壁所在应该是现在的赤
  • 赤壁之战发生在哪里 赤壁之战简单介绍
    赤壁之战发生在哪里 赤壁之战简单介绍
    1、数百年来,历史学界对于“赤壁”之战发生的地点问题多有讨论,诸说并起,被传媒称为“新赤壁大战”。一般统计,至少有七种“赤壁说”:蒲圻说、黄州说、钟祥说、武昌说、汉阳说、汉川说、嘉鱼说。从现当代观点来看,争论的焦点在蒲圻说和嘉鱼说之间,而历
  • 赤壁之战中曹操四大谋士为何集体失声?
    曹操身边最有名的四大谋士,即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另一说是包括贾诩在内的五大谋士。可以说,正是因为有这四大谋士,才让曹操得以在北方的争斗中先后消灭董卓、吕布、袁绍、袁术、张绣等五大势力,并一举平定北方。由此可见这四大谋士的谋略技能应该是不
  • 赤壁之战是不是吹出来的?赤壁之战的真实见闻
    发生在公元208年的赤壁战争,是中国史上最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其结局很明了:曹操未能完成统一南方的战略目的,返回北方,三国鼎立的局面从这里开始出现雏形。然而,对于这次战争的规模,胜败原因,至今还有争议。就规模而言,史上的赤壁之战
  • 赤壁之战后曹操为何主攻孙权而非刘备?
    考虑分析问题要从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曹操的利益和立场来考虑,其答案自然明朗。赤壁之战结束后,曹操的主力军队遭到重创,一时间难以恢复,他需要时间来整顿内部,发展生产,修养生息,恢复军队的士气,更换武器,补充马匹,粮食,衣物,药品。补充新兵,整改编
  • 赤壁之战历史人物简介 赤壁之战的主人公是谁?
    赤壁之战是西汉末年孙权、刘备联军与曹操之间发生的一场重要战役。赤壁之战中的人物简介鲁肃(172~214)字子敬。三国时临淮东城(今定远)人。出身士族。初率部属百余人跟随周瑜到江南,为孙权所敬重。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下,严重威胁
  • 赤壁之战后被冤枉千年的三国名士是何人
    蒋干,在《三国演义》里,是曹操帐下幕宾。人物不大,在赤壁之战中却举足轻重。战前两次自告奋勇过江去游说周瑜和打探虚实,两次被周瑜巧妙利用:第一次要去说降周瑜,周瑜设计,故意让蒋干发现伪造的蔡瑁、张允私通东吴的书信,使蒋干将书盗回向曹操报功,曹
  • 赤壁曹操之败 到底是败于周郎还是败于疾病?
    赤壁之战是历史上着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在这场发生在长江边上规模空前的战役中,周瑜仅凭借着五万人马就打败了曹操的20余万大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吃了败仗呢?历史上通常认为曹军大败的致命原因是遭遇了火攻。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 周瑜在赤壁之战全胜曹操 秘密在于这个!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赤壁风云,周郎风流。一战成名,改变历史,以三十六岁而英年早逝的周瑜,因赤壁之战而名垂青史。大道至简,他能够以三万人马而全胜曹操所谓的八十万人马,让曹操至死不再渡江南下,其实只是
  • 火烧赤壁的真相 五千木船实际是谁烧的
    赤壁之战大家都很熟悉了,典故就不在重复,今天我们来探讨赤壁之战里的万千木船,到底是谁烧的?真烧还是假烧?为什么要烧?烧了多久?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古代造船是木头做的,然而木头是易燃物品,现代科学技术鉴别下,木头可在200摄氏度燃烧,400摄
    12-20 赤壁之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