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仁贵生平简介 薛仁贵怎么死的?

   2020-11-2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道教传其为白虎星君下凡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

薛仁贵名礼,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道教传其为白虎星君下凡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

薛仁贵是南北朝时期名将薛安都的后代,属于河东薛氏家族,但是到他的一辈已经没落。年幼丧父,从小家里贫穷,但是薛仁贵并不感到自卑,他积极刻苦的习文练武,努力钻研军事作战技能,武艺高强,天生臂力过人,但是由于生在乱世,加之地位卑微,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以种田为业,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遂娶了妻子柳氏。到30岁的时候依然穷困潦倒不得志,希望迁移祖坟,以希望带来好运,他的妻子就跟他说:“有本事的人,要善于抓住时机如今皇帝御驾亲征辽东,在各地广征骁勇善战之人,你有这一身的本事,何不从军立个功名?”薛仁贵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就告别妻子,去新绛城里找张士贵将军,应征入伍,开始了他驰骋沙场40年的传奇经历。

公元645年,唐太宗于洛阳出发出征高句丽。三月,在辽东安地战场上,唐朝将领刘君邛被敌军团团围困,无法脱身,无人能救,在此危难时刻,薛仁贵单枪匹马挺身而出,直取高句丽一将领人头,将头悬挂于马上,高句丽军观之胆寒,于是撤军,刘君邛被救。薛仁贵此时还是唐军的一个小兵,但敢为大将之事,勇气甚甲,本领更佳,此战过后,薛仁贵在军中的声望借机远扬。随后不久,薛仁贵在安市之战中把自己的武艺发挥的淋漓尽致,凭此一战,完全可以说他是唐朝武力第一猛将。一个月后,唐军不断进军高句丽,此战薛仁贵身着白衣,手持戟枪,腰挎双弓,单骑冲阵,唐军大举跟进,大败高句丽军。战后李世民得知身穿白袍的战士是薛仁贵,遂立即召见他,给予他丰厚的奖赏,并提拔为游击将军、云泉府果毅,一个身无任何官职的小兵被皇帝亲自召见,可见实力非同小可。

唐朝军队班师回朝后,薛仁贵被委以重任,唐太宗任命薛仁贵驻守玄武门,虽然不是什么大官,但那是守卫皇帝的安全工作,是很拉风,很酷,而且很重要的职位,一个农民出身的士兵而且没有任何家庭背景和人际关系的人,可以被皇帝这样信任,足可见其忠义与实力。守了十二年半玄武门的薛仁贵,并没有在这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中磨平了棱角,而是专心做好本职工作,途中千古一帝唐太宗也去世了,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在唐高宗永徽五年,长安天降大雨,山洪暴发,大水冲至玄武门,在众人都奔相逃命的时候,薛仁贵在危难之际拯救了唐高宗,从此薛仁贵的人生上了一个新台阶。

公元657年,随苏定方进军西突厥,征讨反叛的阿史那贺鲁,并大获全胜;公元658年,唐高宗李治任命薛仁贵为副将,跟随程名振征讨高句丽,薛仁贵率众一举攻克赤烽镇,英勇无敌,斩杀敌军三千人;此后一年薛仁贵又活捉了高句丽军中大将,并在与契丹一战中,生擒了契丹王,马上薛仁贵要开始进行他那下一段奇幻传奇了。

薛仁贵一生最传奇的部分莫过于三箭定天山。公元661年,,一向与唐交好的回纥前首领去世后,新继位的首领转而与唐为敌,开始进犯唐朝边境。唐高宗诏郑仁泰为主将,薛仁贵为副将,领兵赴天山击九姓铁勒,敌军听闻唐军将至,便集结全部军力十万人,凭借天山有利地形,阻击唐军。当时敌军将领派出几十员大将前来挑战,薛仁贵应声出战,独挑几十人,连发三箭,敌军三员大将都坠马而亡,敌大军见之,立即混乱溃不成军,薛仁贵乘机大举进攻,没多久敌军卸甲投降,唐朝军队获得大胜。

此后年月,薛仁贵大败高句丽,高句丽归降后,唐朝专门在此设立都护府和郡县,高宗命薛仁贵率兵留守平壤,在平壤期间,薛仁贵做为地方长官,表现出了杰出的政治才能,立即投身于恢复和平,恢复生产,医治战争创伤的工作中,他的这些行为让高句丽人都非常喜悦,甚至忘却亡国之痛,人们也对薛仁贵十分的敬佩。人生总有低落时,花甲饮恨青海湖要说薛仁贵一生中唯一的败仗,那就是青海大非川之败了,没过多久,高丽留下的军队叛乱,又因事获罪流放到象州,碰上朝廷大赦才回家,到了60多岁不得安宁。

在被贬象州期间,薛仁贵协助州官,治政安民,首先平息了匪患,又动员富户救济灾民,当久旱逢雨之时,又率领农民拦水浇田,其它打抱不平、调解纠纷、敬老爱幼等仁风义举枚不胜举,州民感之不尽,公元682年,已经69岁高龄的薛仁贵开始了自己人生最后的一场光辉战争。时年东突厥不断侵扰唐北境,薛仁贵奉命征讨,薛仁贵带病冒雪率军抵御东突厥的进犯,因敌军威慑薛仁贵的战斗力,导致全军战士都提心吊胆,薛仁贵乘机打了一个翻身仗,斩首一万多,俘虏三万多,还缴获了许多牛马。班师回朝的薛仁贵因年老不敌伤病之痛,于公元683年去世享年享年七十岁,唐高宗追赠他为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薛帅的传奇的一生结束了。

从这些说法中,我们能够知道,薛仁贵的死亡应该是正常的,而并非是像影视剧所演绎的那样是被他的儿子薛丁山给射死的。但是,对于现在来说,不管是哪种原因,都已经是无法考证了。

 
标签: 薛仁贵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是怎么回事?薛仁贵的故事
    “三箭定天山”出自《新唐书.薛仁贵传》:“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后以“三箭定天山”谓大将武艺高强,声威服人。唐
    12-30 薛仁贵
  • 唐朝史上一代名将薛仁贵 为何号称冷血屠夫
    中国一代名将薛仁贵号称冷血屠夫一、心黑手狠,一代名将薛仁贵在中国的史书中,尤其是演义里,薛仁贵的形象异常高大,被吹捧为毕生为保卫大唐社稷而奋斗,击败凶残的入侵异族,拯救万民于水火的民族英雄,一代战神。其“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等事迹经
  • 薛仁贵的生平资料 薛仁贵是怎么死的
    薛仁贵是历史上唯一一位让人闻名就下马跪降的将军,在为唐朝服务的40多年里只打过一次败仗,而且这次的错误并不是在薛仁贵。薛仁贵官至左威卫大将军,生前爱穿白袍,在朝鲜白袍就是薛仁贵的象征。那么历史上薛仁贵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他最后是怎么死的?薛仁
    12-29 薛仁贵
  • 薛仁贵是哪个朝代的?薛仁贵生平简介及死因
    薛礼(614-683年3月24日),字仁贵,汉族,山西绛州龙门修村人(今山西河津市城东十里之遥的修村),唐朝名将,著名军事家、政治家,道教传其为白虎星君下凡。随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
    12-28 薛仁贵
  • 历史上死的最窝囊的一代战神 薛仁贵之死
    薛仁贵,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个酷哥,自幼贫寒,习文练武,有臂力,善骑射长成务农武艺高强,善骑射。唐贞观末年时要远征高丽,644年,薛仁贵参加了张士贵(又是让小说冤枉的好人)的部队,张士贵部行至安地时,郎将刘君印为当地武装所围,薛仁贵闻讯
  • 唐朝名将薛仁贵战功赫赫叱姹风云的一生
    薛仁贵简介薛仁贵,又名薛礼,是唐朝的风云人物,生活时间约为公元614年到公元683年,山西人。薛仁贵本是家族不凡,到他这一代已经没落,还由于他花大量的钱财去学习,不仅学习文学知识,还找师傅练习武艺,使得家徒四壁。也正是他的文武双全,让他在后
  • 宜将剩勇追穷寇 薛仁贵实现隋唐两朝平定高句丽
    乾封二年(667年)十月,在辽东战场的军营中,一支唐军正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迅速集结着,从他们整齐划一、严肃紧张的行动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平日训练有素的善战之师。为首一人须发苍白,体格强健,身披白色战袍,端坐膘壮战马之上,手持方天画戟,表
  • 薛仁贵的后代 薛仁贵的儿子及后代的资料介绍
    薛仁贵的后代:薛仁贵,中国历史上唐朝时期名将,薛仁贵的一生薛仁贵以字行世,创造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诸方面在军事,政治上的赫赫功勋。接下来由小编来为大家说说薛仁贵的后代。薛仁贵有5个儿子,
    12-10 薛仁贵
  • 大唐驸马薛万彻与名将薛仁贵有什么关系
    薛万彻是大唐驸马。他出身将门,父亲是隋末高级军官。后来,他与他兄弟一起投靠了李渊,被封作将军,立下了许多战功。公元618年,窦建德带着10万兵马进攻幽州,当地的守城人是薛万彻兄弟。万彻哥哥对万彻和其他军官说,寡不敌众,不管出去迎战多少次都只
  • 薛仁贵的儿子及后代 5个儿子在唐朝都声名显赫
    薛仁贵有5个儿子,其家族在唐朝声名显赫。薛仁贵长子薛讷亦是唐朝大将,也是《说唐演义》人物薛丁山的原型。另有四子:薛慎惑、薛楚卿、薛楚珍和薛楚玉。薛讷字慎言,薛讷在薛仁贵死前只是个小县令,49岁被武则天提拔为幽州太守,在玄宗时期长期跟突厥做战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