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张学良和于凤至会离婚?是因为赵四小姐吗

   2020-07-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张学良和于丹凤会离婚的原因其实并非赵四小姐的出现,而是宋美龄利用政治手段,逼迫他们离婚。于凤至在与张学良一起生活的20年里,风风雨雨,沟构坎坎。她给予他她所能给予的一切:时间、关怀、体谅、爱护、帮助……。张学良去台湾后信仰基督教并接受洗礼。

张学良和于丹凤会离婚的原因其实并非赵四小姐的出现,而是宋美龄利用政治手段,逼迫他们离婚。

于凤至在与张学良一起生活的20年里,风风雨雨,沟构坎坎。她给予他她所能给予的一切:时间、关怀、体谅、爱护、帮助……。张学良去台湾后信仰基督教并接受洗礼。根据基督教教规,已婚男人只准有一位夫人。宋美龄就抓住了这一点作为借口,用政治手腕胁迫张学良同于凤至离婚,好断绝张学良申请去美国探亲定居等的理由。于凤至对于这些怎能不知?无奈之下在离婚协议书上签了字。然而在他们正式离婚之后于凤至仍然视自己为张夫人;离婚后张学良给她来信的称谓没有变化;宋美龄每年给她寄的圣诞贺卡上,称谓也仍然是张夫人。起因是:1964年7月1日,台湾《希望》杂志在创刊号上刊载蒋家父子利用张学良的长信通过特务炮制的《西安事变忏悔录》, 当时正在美国洛杉矶养病的张学良结发妻子于凤至,在听到这一消息时显得格外震惊和气愤,因为她从辗转得到的《西安事变忏悔录》字里行间,感受到一种从没有过的屈辱。这篇奇怪的东西让她蓦然想起1940年在贵州与张学良分手前的一些秘密谈话。

当时,于凤至在贵州幽禁地因被检查出左乳发生癌变,才经宋美龄暗助前往美国就医。临行前张学良叮嘱她:此行赴美就医,无论将来病情是否好转,都不要再返回贵州。他希望于凤至到美国后,设法把当时尚在英国读书的几个孩子转到美国继续学业。当然张氏此举的更深层含意是蒋介石有一天要斩草除根,而于凤至去美可为张家保存“骨血”和“人脉”。在谈到自己今后能不能去美国与于凤至相会时,张学良告诉她:只要蒋介石在世,他就绝对不会有出头之日。而他只要有一口气,也绝对不可能“认罪”。

基于上述原因,当1964年于凤至在美国听说张学良《西安事变忏悔录》发表的时候,她的第一感觉就是:张学良的《西安事变忏悔录》是假的,甚至是蒋介石及特务以张的名义伪造的。可是,这一次于凤至是真正地想错了。

因为她做梦也不会想到,这篇刊载在《希望》上不久又被台湾下令收回的所谓《西安事变忏悔录》,不但确是张学良亲笔所写,而且还是应蒋介石的要求不得不写的。

只是这篇上陈蒋介石有关“西安事变”经过的长文,并不是以“忏悔录”为主旨,而是以“回忆录”和“长信”的方式形成的,发出此信后又被台湾当局某些别有用心者利用并被冠以“忏悔录”三字对张学良进行丑化与诋毁罢了。

不明真相的于凤至借此在美国掀起一波“为夫叫屈”的传媒大战。《洛杉矶太阳报》首先刊发于凤至谈话,进而向台发难。接着《纽约时报》也载长文抨击台湾长期羁押张学良。

由于张学良在西方的政治影响及于凤至女士借台湾“伪造”《西安事变忏悔录》一事在国会参众议员和司法界上层人士中的奔走呼号,很快就造成了对蒋介石极为不利的声势。这样,就引起了台湾当局对于凤至的强烈不满,其中不仅包括蒋介石父子,甚至也包括与于凤至始终姐妹相称并素有往来的宋美龄的不满。于是,蒋介石有意改变对张学良的处置意见:与其长期幽禁而惹是生非,不如快刀斩乱麻以绝后患。

这就是张学良和于凤至必须解除夫妻关系的政治背景。

据新发现的有关史料,真正意识到张学良和于凤至必须离婚,而且一定要敦促于凤至马上离婚的人,并非之前相关纪实文学中所说的宋美龄,而竟然是张学良的多年至交张群先生。

张群早在1929年张学良易帜前夕就受蒋介石指派前往东北沈阳。张学良子承父业后之所以如此迅速地断然决定“东北易帜”,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听从了南京政府特使张群的建议。

张学良因“西安事变”蒙难并失去自由的20多年里,张群由于政治方面的多种原因,暂时与幽禁中的张学良疏远但仍然保持着神交。1959年张学良从高雄迁回台北后,张群又成为张宅的座上客。而这次张学良和于凤至离异,为什么始作俑者竟会是张群这位台湾政坛的重要人物呢?

张群过问张学良家事,并情愿亲自赴美游说于凤至在协议离婚手续上签字,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在发生作用,这就是前面已经提到的于凤至在美国听说张学良发表《西安事变忏悔录》后对传媒发表的多次谈话。

于凤至在美国对参众两院议员发起救张呼吁攻势,非但没有起到营救张学良和让张学良有一天来美与她团聚的初衷,甚至在客观上还起到她做梦也想不到的副作用,那就是于凤至虽然知道蒋介石惧怕美国,却不知蒋介石正因惧怕美国势力的从中干预,才忽然对幽禁刚刚解除,仍在蒋眼里是冥顽不化“东北虎”张学良的高度关注。

蒋介石始终认为只要于凤至还在美国,张、于两人亲生的几个子女还在美国,那么张学良的心始终会向往美国,这无疑就是张学良将来的一条后路。而身体状况始终不如意的蒋介石,当然不能不顾忌到他百年以后不想看到的事实:“东北虎”有朝一日飞出台湾,飞到美国后再前往中国大陆!

蒋介石之所以在上世纪60年代于台湾大溪行馆召见幽禁中的张学良以及后来同意宋美龄关于让张氏从高雄搬回台北的建议,完全是基于宋美龄在其中发挥和解玉成的作用,当然后期也有其子蒋经国的游说因素在内。不然,若依蒋介石从前的主意,恐怕要一直将张学良幽禁至死方解心头之恨。

所以,1964年当蒋获悉于凤至在美国施压的消息后,在憎恨于凤至到处为张氏游说奔走的同时,也想起了仍在台北幽居的张学良。蒋介石甚至还萌发让张学良作杨虎城第二的罪恶念头。

张群作为国民党政权的高层要人,他当然是最先洞悉蒋介石心中恶念的知情者。出于对至交张学良生命安全的考虑,张群认为有必要让张学良认清这样的现实:如果继续和于凤至保持这种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很可能给张学良自由的彻底恢复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张群也重提了张学良好友张大千对张的希望:尽快给赵四小姐一个应得的名分!

张群的这种考虑得到了宋美龄的积极赞同。张学良也对此善意表示理解和同意。于是张群才以私人名义从台湾飞到了美国,秘密来到洛杉矶比佛利山上于凤至住所,当面向她说明与张学良办离婚手续的近因与将来的益处。

于凤至在其回忆录中又表示:“我思考再三,他们绝不肯给汉卿以自由。汉卿是笼中鸟,他们随时会捏死他,这个办法不成,会换另一个办法。为了保护汉卿的安全,我给这个独裁者签了字。但我要向世人说明,我不承认强加给我的、非法的所谓离婚……”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当李宗仁下令释放张学良时陈诚为什么不执行
    1949年1月23日,东北有两个团体,联合向李宗仁发出快邮代电,要求释放张学良。同一天,中国自由民主行动委员会和人权保障委员会等四个团体也向李宗仁致电,要求释放张学良。这些呼吁,对李宗仁颇有触动。前不久,电视剧《少帅》热播,让人们重温了张学
  • 东北易帜原因 张学良东北易帜真是出于爱国吗
    1928年6月,张作霖在皇姑屯事件被暗杀后,其子张学良立返沈阳,受到张作相等宿将拥护,继任东三省保安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成为东北政治、军事和社会集团主帅,主掌东北兵权。同年7月1日,张学良向国民革命军宣告停战,表明不会干涉“重新统一”的任务
    12-29 张学良
  • 张学良身边有11位美女 娶赵四全因宋美龄?
    张学良晚年曾写过一首诗:“自古英雄多好色。未必好色尽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年轻时代的张学良。确实是个多情种,他曾自诩:“平生无憾事,唯一爱女人”。张学良的女朋友很多,其实。他并没有怎么追过女人。大多是女人追他,在这方面。张
  • 趣闻:张学良枪毙土匪张学良 溥仪撞见皇太极
    少帅张学良毙了土匪张学良1934年,溥仪当了日本的儿皇帝。在东北地区,大家忙着抗日,爱国的将领层出不穷。而祖国的另一边,本为东北人的张学良却担任了“剿匪”副司令,中国共产党一边抗日、一边却要应付蒋介石的围剿,处境极为艰难。这一年10月,中国
  • 晚年张学良感叹 有个人不死日本就不敢发动918
    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件大事,该事变直接导致东北三省沦陷,无数百姓惨遭日寇铁蹄践踏。1981年,在“九一八”50周年之际,当初的东北军少帅张学良回忆往事时,曾经对历史做了一个惊人的假设,他说,如果当时有一位将领在,
    12-28 张学良
  • 张作霖未留遗嘱 东北军所选继承人非张学良?
    对于继位者,张作霖生前未留任何遗嘱。围绕这个宝座的归属,东北军政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小诸葛”杨宇霆主持会议,公布了所谓的“遗嘱”,但“东北军总司令”却不是张学良。名单上的人选究竟是谁,张学良又是如何最终上位的?东北的平静绝非偶然,它缘自
  • 美男子张学良和墨索里尼竟然有一段情?
    1931年,时任国民政府陆海空军副总司令的张学良,在一次例行的外交会议上认识了20岁的艾达·墨索里尼。艾达是意大利独裁者墨索里尼的长女,丈夫则是当时意大利驻华大使齐亚诺。新婚燕尔的艾达为了能守护在丈夫身边来到中国,可让她绝望的是,刚到不久,
    12-27 张学良
  • 张学良是怎样经历自己一生的?张学良生平简介
    张学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字汉卿,号毅庵,乳名双喜、小六子。陆军一级上将,汉族,祖籍辽宁海城,1901年6月3日(夏历4月17日)出生于辽宁省台安县九间乡鄂家村张家堡屯(旧称桑子林詹家窝铺)。人称“少帅”,奉系军
    12-26 张学良
  • 张学良晚年不回大陆的几大原因 张学良在台湾
    张学良为何至死都不回大陆?1991年春天,被蒋介石幽禁半个多世纪的张学良先生,得以赴美国探亲访友。1993年起他又再次前往美国,并且获得了永久居住的权利,多年以来就梦想回祖国大陆探望亲友与重返故土的张学良,终于获得了人身自由。可是,张学良为
  • 斯大林如何从张学良手中强占了黑瞎子岛
    1929年7月,张学良决心夺回“中东路”,不惜与苏联开展,斯大林派“远东军魂”布留赫尔出战,大败张学良,撤退时顺手占据了黑瞎子岛,这一占就是79年。斯大林派“远东军魂”击败张学良,撤退时留下军队,驻扎黑瞎子岛在斯大林和蒋经国的谈判中,除了外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