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恒与福康安 传奇父子同获配享太庙殊荣

   2020-07-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由于太庙是皇帝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及历代皇帝的地方。后来皇后、宗室、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称为配享太庙。由于太庙是皇帝一家直系的专门祭祀场所,所以一般只有皇帝的先辈可享此殊荣。一般的皇亲还不行,必须是近亲或有功于江山社稷的皇亲,还有有大功于社稷的臣子,经皇帝允许也可在死后享用太庙的待遇,这些臣子死后将是以郡王之礼厚葬。

终大清一朝275年的历史,除皇亲宗室外,获得配享太庙的殊荣的只有12人(和珅之弟、一等宣勇公和琳也曾配享太庙,嘉庆四年,和珅诛,清仁宗命撤出太庙,故不计)。可以说,配享太庙是古代人臣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而在清代,获得配享太庙的殊荣的12人中,有一对父子,堪称“大清双壁”。他们就是傅恒与其子福康安。

傅恒:军政双全的“乾隆年间第一名相”

清朝官位中没有宰相一职,通常只要是进入军机处的大臣,都被称作是宰相。相对于阿桂、刘墉、纪昀(纪晓岚)、和珅等乾隆朝知名度很高的辅相,傅恒在民间的知名度似乎远远不及(主要是其他人在野史和影视剧中出镜率)。但综合来看,傅恒是“乾隆年间第一名相”可谓实至名归,担任领班军机大臣二十余年。

富察·傅恒(约1720年-1770年),字春和,清高宗孝贤纯皇后之弟,清朝名将、外戚,满洲镶黄旗人。乾隆时期历任侍卫、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等职,授一等忠勇公、领班军机大臣加太子太保、保和殿大学士、平叛伊犁统帅。

傅恒出身于名门,其先祖旺吉努在努尔哈赤起兵时,便率族人归附。曾祖父哈什屯在太宗与世祖两朝位列议政大臣,跻入当时清朝最高决策中枢。祖父米思翰受知于康熙皇帝,并被擢为户部尚书,位列议政大臣,他坚定支持康熙皇帝议主撤藩,对康熙朝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平定三藩之乱都起了积极作用,圣祖时加赞誉。

傅恒的伯父马斯喀、马齐和马武都是康、雍两朝非常显赫的人物。傅恒的父亲李荣保,官至察哈尔总管。与此同时,傅恒的姐姐,即孝贤纯皇后,是乾隆帝的第一任皇后,因其生性恭俭,颇受乾隆帝钟爱,夫妻感情极深。良好的家庭出身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傅恒在日后成为乾隆朝举足轻重的人物。

除了政治上的作为,傅恒在军事上的成就也颇为显赫。乾隆十三年(1748年),傅恒督师指挥大金川之战,降服莎罗本父子。乾隆十九年(1754年)力主清军攻伊犁,平息准噶尔部叛乱。

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授经略,督师云南。次年四月,率京师及满、蒙兵1.3万余人,分三路入缅甸作战,身患重疾,仍督军进攻,屡败缅军。后与云贵总督阿桂合兵攻老官屯不下,遂乘缅军遣使请和,疏奏罢兵。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二月班师,不久病卒。乾隆皇帝亲临其府奠酒,谥文忠。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以子福康安平苗功,赠郡王衔,配享太庙,入祀贤良祠。

福康安:征战一生从无败绩的“战神”

福康安(1754年—1796年),富察氏,字瑶林,号敬斋,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乾隆年间名将、大臣。大学士傅恒第三子,孝贤纯皇后之侄。因为是富察家族的子孙,乾隆帝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早殇的嫡子端慧皇太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的影子,乾隆帝便把富察氏的嫡侄接入宫中亲自教养,待之如同亲生儿子一般。

福康安历任云贵、四川、闽浙、两广总督,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先后平定甘肃回民田五起义、台湾林爽文起义、廓尔喀之役、苗疆起事,累封一等嘉勇忠锐公。嘉庆元年(1796年)二月,赐福康安贝子,同年五月去世,追封嘉勇郡王,谥号文襄,配享太庙,入祀昭忠祠与贤良祠。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大小金川再次为乱,阿尔泰与桂林皆调度无方。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福康安任职户部侍郎,不久迁满洲镶黄旗副都统,受命赶赴四川军中任平叛将领。

乾隆四十年(1775年)四月,乾隆帝鉴于清军平定大小金川福康安为西路得力之人,赴宜作战尤为出力,授为内大臣。由于福康安在大小金川之役中与士卒艰苦作战,克敌制胜,初步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得到了重视武功的乾隆帝的赏识,于是一再提拔使用。乾隆在批复福康安的报捷奏折中批道:

报捷奏悉,朕心之嘉悦欣喜非言语所能形容!自庆复而讷亲张广泗败绩辱命,尔父首定金川,尔今日再定,金川自此无干戈矣!金川人民安享盛世之福,藏边道路得以畅通无滞,皆天授尔父子为朝廷解肘襟之忧也。非惟四川一地得安,亦非惟西藏受益也,此功厥伟,乃天下亿兆人民共庆同欢者也!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福康安被授予吉林将军之职,次年调任盛京将军。

乾隆五十年(1785年)七月,福康安转为户部尚书,第二年又转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福康安受到乾隆帝倚重,并被授予了相当重要的权力。

除了平定大小金川 战役,福康安还先后率军平定了甘肃回民民变、台湾林爽文起义等。尤其在廓尔喀之役中,福康安身先士卒,表现除了极高的军事才能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为扩大西藏进出口贸易,打开西藏大门,英国唆使廓尔喀(尼泊尔)起兵反叛,两次入侵西藏,乾隆钦命军机大臣、太子太保福康安为抚远大将军,率兵平叛。福康安率军历经艰辛,60天翻越喜马拉雅山,他们很快击退侵略者,打到了距加德满都不到百里之地。之后尼泊尔求和。

尼泊尔一役,震慑了英国,从此对大清有极深忌惮,中国的西南大门才一直无事,直到1888年被英军打开。

这次入藏征讨廓尔喀的胜利,保证了清朝边境的安宁和西藏社会的稳定,成功地维护了清朝国家的领土完整。

乾隆六十年(1795)二三月间,清政府调遣云贵总督福康安、四川总督和琳、湖广总督福宁率领七省兵力十余万人,分路镇压聚集在平陇的“苗王起义”。初战告捷,乾隆帝破格封福康安为贝子,他是第一个宗室之外,活着被封为如此显爵的人。

由于长途跋涉和紧张作战,福康安病倒在军中,但他仍继续督战,终因积劳成疾,于嘉庆元年(1796年)五月,病逝军中。乾隆帝万分悲痛,追封福康安为嘉勇郡王,配享太庙,并建立专祠以致祭。

综观历朝历代,除了傅恒与福康安,父子同时获得配享太庙殊荣的也绝无仅有,可以说,他们是乾隆皇帝实现“十全武功”的支柱栋梁。至于民间所传傅恒因为其夫人是乾隆的情人、福康安因为是乾隆私生子而得享荣华富贵,此为民间野史小说家之言,不值得史学家一晒。

 
标签: 福康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如何评价福康安?福康安是好官还是坏官?
    福康安此人,在很多人心里还是有一些印象的。大多数时候,人们都认为福康安就是琼瑶《还珠格格》中福尔康的原型。当然也有人提出,福康安是福尔泰的原型。不过鉴于福尔泰并没有在电视剧中有什么出色表现,最后还成了一位外族公主的驸马,小编个人更倾向于他是
    12-22 福康安
  • 福康安和珅是什么关系 福康安和福尔康的关系
    福康安和珅是什么关系福康安和和珅都是乾隆身边的宠臣,他们一个是武将之首,一个是文官之首,那么在他们俩之间谁的权势更大?谁更受乾隆宠信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福康安出身于名门,家里是累世的高官。从他父亲富察傅恒开始,就很受乾隆的信任与倚
  • 揭秘乾隆时期麾下六大战将 福康安竟排第二!
    大清王朝也算是古代朝代中非常鼎盛的一个王朝,旗下的大臣战将也是非常之多。今天就来盘点下乾隆麾下六大顶级战将,看看究竟都有哪些?海兰察(1740--1793年)索伦杜拉尔氏,呼伦贝尔索伦左翼镶黄旗鄂温克人。乾隆二十年(1755)从军,征战南北
  • 深度福康安究竟是不是乾隆的私生子
    福康安是乾隆皇帝身边的宠臣,也是大清最倚重的军事重臣。他南征北战,为大清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因此而被乾隆一再破格加封,死后也极其哀荣。福康安生于1754年,卒于1796年,其父是军机大臣富察傅恒,他的姑姑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孝贤纯皇后,而他自
  • 外姓臣子福康安一生受乾隆恩宠是为何
    福康安是谁福康安是乾隆皇帝身边的宠臣,也是大清最倚重的军事重臣。他南征北战,为大清立下了赫赫战功,也因此而被乾隆一再破格加封,死后也极其哀荣。福康安生于1754年,卒于1796年,其父是军机大臣富察傅恒,他的姑姑是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孝贤纯皇
  • 极得乾隆宠爱的福康安是乾隆的私生子吗?
    福康安生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户部尚书米思翰的曾孙,察哈尔总管李荣保的孙子,经略大学士、一等忠勇公傅恒的第三子,乾隆帝嫡后孝贤皇后的侄子。因为是富察家族的子孙,乾隆帝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早殇的嫡子端慧皇太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的影子,乾隆帝
  • 乾隆打仗资金找武将福康安报销 为何财务归武将
    凡是上过班的人,几乎都有过财务报销的经历。财务报销既繁琐又麻烦,相信很多人都有一肚子怨言。这个能报那个不能报,没有发票不行,发票不合单位规矩也不行,发票上抬头没写对也不能报,报销单填写格式不对,贴票方式不对都不行,甚至还要经常自己去找发票好
  • 福康安的历史成就 福康安的趣闻轶事都有什么?
    福康安,是乾隆朝极为宠信的大臣,与闻名后世的和珅一样,是乾隆朝权臣。他与和珅,一个武将之首,一个是文臣之首。皇帝宠信一位臣子,不可能是没有缘由的,也许是因为他很对自己的胃口,也许是因为他为国家,为自己立下许多功劳。而福康安之所以能受乾隆荣宠
    11-06 福康安
  • 古代“吃货”逸事 福康安爱吃人尿煮的白片肉?
    “吃货”,不是什么贬义词,相反,够得上“吃货”之名的,应该是蛮有趣味的一个人。据《晋书》记载,尚书令荀勖“尝在帝坐进饭,谓在座人曰:‘此是劳薪所炊。’咸未之信。帝遣问膳夫,乃云:‘实用故车脚。’举世伏其明识”。这么多大臣陪晋武帝吃饭都没吃出
    10-29 福康安
  • 受尽恩宠的大将福康安究竟是不是乾隆私生子?
    福康安的父亲为大学士傅恒,他的亲姑姑就是乾隆的妻子孝贤皇后,按照辈分,他应该称乾隆为姑父。据说福康安小时候长得眉清目秀,粉面朱唇,模样与他的两个未曾谋面的表哥——皇二子永琏和皇七子永琮有几分相似,而这两个倍受乾隆喜爱的嫡子,恰恰又因病早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