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俄国清末重臣李鸿章和左宗棠谁对谁错?

   2020-06-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李鸿章说日本为敌应联俄,左宗棠说俄是敌人,究竟怎么样?自从朝廷同意左宗棠进兵新疆,并在“片面海防论和海防塞防并重论”的争论中打败李鸿章以来,左宗棠对于西征的信心越来越强。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左宗棠仍然要抽出一部分精力来对付李鸿章等人的暗

李鸿章说日本为敌应联俄,左宗棠说俄是敌人,究竟怎么样?

自从朝廷同意左宗棠进兵新疆,并在“片面海防论和海防塞防并重论”的争论中打败李鸿章以来,左宗棠对于西征的信心越来越强。然而,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左宗棠仍然要抽出一部分精力来对付李鸿章等人的暗中掣肘。其原因就在于:李鸿章作为地方督抚之首,其淮系掌握着大部分省、将军辖区的权力。而西征军的军饷主要是由各省来供应。

为了筹集军饷,左宗棠不可能不与李鸿章的淮系势力进行各种斗争。虽然,左宗棠和李鸿章同属于改革派,但因为林则徐、魏源-左宗棠路线与穆彰阿-曾国藩-李鸿章路线的区别太多,双方的争论再加上战争期间的各种矛盾、双方主帅的个人性格等原因。其激烈程度越来越高,最终到了水火不同炉的地步。那么,在对待新疆问题上,双方的矛盾是什么呢?谁是中国最主要的敌人。

左宗棠的意见是:管它谁是第一敌人,只要侵略中国就打!但非要选择,左宗棠认为是沙俄。左宗棠的判断是正确,至少在1894年之前,沙俄确实是中国第一敌人。这倒不是什么视野问题,而是根据国力和危险程度的判断。1894年之前,日本的实力确实比中国要差,因此,只要中国认真对付完全可以打败日本。可惜,晚清统治者已经失去了上进心——不再认真对待侵略,而只关心保住自己的政权。

所以,甲午战争失败了。甲午之败不是在硬件而是软件——吏治、自强心理、为国家而不仅仅是满族、为国家而不仅仅是自身利益。

海上之敌和陆上之敌

林左路线与李鸿章路线的区别之一,就是判定谁是中国最主要的敌人。对于这一问题的判定分歧出现在鸦片战争之后。

在晚清,我们的敌人主要有路上之敌以及海上之敌。海上敌人危险,路上之敌同样危险。晚清时期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敌人是沙俄,这是毋庸置疑的。

自晚清面对“海上来犯之敌”后,在对外战争中,谁是第一敌人的认识上,两派有所不同。林则徐认为“防俄宜先”。

穆曾李一派则处于模糊状态,穆彰阿时期与穆彰阿同属阵营的琦善等人并未公开讨论这一问题。曾国藩也未有明显记载。李鸿章则认为日本将是未来大敌,因此,主张联俄抗日。为了抗日可以放弃新疆等边远地区,以求和沙俄和好。李鸿章认定日本将会成为大敌的预料比较符合日后的历史发展。为此,我们可以确认李鸿章的眼光是独到的。即使如此,也不能认定李鸿章“联合沙俄抵御日本”的政策是正确的。特别是为了“联合”而甘愿放弃领土的做法更是错误。

要知道主要敌人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不断变化的。既要重视当前的第一敌人又要关注未来的,而当以目前的为主要关注对象。因此,我完全赞同左宗棠海防陆防并重下,看具体实际情况确定主要敌人的观点。如果,某甲是未来的敌人,某乙是现在的敌人。你只关注某甲,而某乙却在现在就把你干趴下了,何论未来?

 
标签: 左宗棠 李鸿章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左宗棠拜见偶像林则徐,一时激动竟失足落水
    林则徐和左宗棠都是晚清名臣,二人相差27岁。当林则徐功成名就、官至封疆大吏的时候,左宗棠还是个郁郁不得志的青年,多次科举考试均止步京城的会试。左宗棠科举失意后,回湖南老家隐居,精心研究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经世致用之学,经常评议时政,说一
  • 慈禧为何力排众议支持左宗棠少数派收复新疆?
    慈禧为何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早在清朝乾隆时代,清军平定西域大小和卓叛乱,收复全部土地。喜欢别出心裁的乾隆皇帝把西域命名为新疆。其实,新疆一点都不新,这是一片自汉代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清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中亚细亚的安集延国派将军阿古
  • 左宗棠是怎样收复新疆的?左宗棠生平事迹简介
    在早些年以前,对于左宗棠与新疆,给的判定是新疆人民起义,因此学术界并没有肯定左宗棠的功绩。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史料的出现,才终于认可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统一,为现在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功劳。晚清之际,是
    12-26 左宗棠
  • 左宗棠为修水利挪用军费 南洋水师从此一蹶不振
    1874年日本企图入侵台湾,引起清政府警惕。年底,洋务派恭亲王奕开始筹议海防,决定由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南洋水师负责海域为江浙一带,停泊地则主要为上海、南京。南洋水师的军舰多数为江南制造局及福州船政局所制造,只有少量购自英
  • 左宗棠后人在哪?晚清重臣左宗棠的后代名医辈出
    早在2000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其中包括3位中国人:第一位是毛泽东,第二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身为晚清重臣的左宗棠,军功赫赫,治家有方。左氏一族,在清末乱世出了不少治国能臣,而后代良医辈出,清白家风令后
  • 左宗棠比联招亲 左宗棠的崛起有赖于妻子的资助
    晚清军政重臣左宗棠,战功赫赫,位列极品,赢得“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美誉。左宗棠大器晚成与一位恭端贤良的好女人——清末才女周诒端的鼎力相助分不开,他们的婚姻并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一段“比联招亲”的浪漫佳话。道
    12-21 左宗棠
  • 左宗棠口才过人善编故事 可谓是第一炒作高手
    今日网络时代,炒作无处不在,其实古人也很重视炒作。唐代的杜甫就是一位炒作高手,他一生给李白写诗数十首,以显示自己与名人不一般的关系,而李白只回了他一首打油诗。到晚清之际,文人士大夫更是崇尚清谈,好论时事、兵事、外事,以显示自己的高明,炒作之
    12-19 左宗棠
  • 左宗棠长期的心病 自己的学历只是举人
    曾国藩论涵养论能力论韬略论成就,都可说是人中之杰。但这位人中之杰的“最高学历”仅是在道光十八年殿试中入围三甲最末,成了“同进士”。虽然他人可以说“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本人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相当于“进士”的“学历”,可是一件让这位大人
  • 解密三次落榜的左宗棠如何能成为晚清股肱重臣
    科场失意,使左宗棠不能沿着“正途”进入社会上层,进而实现他的志向。但左宗棠的志向和才干,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崇。今年9月5日,是清末一代名臣左宗棠逝世130周年纪念日。左宗棠一生经历坎坷。年轻时先后三次赴京赶考,却因为诸多原因,
  • 世人对名臣左宗棠的评价为何总是时好时坏
    左宗棠为晚清中国建立不朽功勋。左宗棠逝世后,清朝官方给予高度评价,朝廷称其“东平浙水,南靖闽都,西极昆仑,北清畿甸”,“伟烈长垂青史”,“为一代之伟人”;命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各立功地建纪念专祠,饰终之典备极哀荣。其同僚、部属、亲友撰写
    12-15 左宗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