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将领川军师长饶国华 壮士出征前先为母洗脚

   2020-06-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我当时好小,只记得父亲出征前时,在家里给我奶奶洗脚,还 说‘儿 子 不孝’什么的,当时不太懂,现在每每回忆起来,才觉得父亲的伟大。”1937年11月的广德保卫战打响了南京会战的第一枪,川军师长饶国华最终弹尽粮 绝,自 杀 殉国。近日,新安

“我当时好小,只记得父亲出征前时,在家里给我奶奶洗脚,还 说‘儿 子 不孝’什么的,当时不太懂,现在每每回忆起来,才觉得父亲的伟大。”1937年11月的广德保卫战打响了南京会战的第一枪,川军师长饶国华最终弹尽粮 绝,自 杀 殉国。近日,新安晚报、安徽网记者采访了饶国华将军的女儿饶毓琇。

壮士出征前先为母洗脚

“每次回忆起小时候的这件事,都记忆深刻,那是我刚刚记事的时候。”生活在成都市的饶国华女儿、今年83岁的饶毓琇说。

饶国华,四川资阳县人,16岁投入川军开始军旅生涯。从小父亲的言传身教,使得饶国华军旅生活以书为伴,行军的背包总少不了砚台、笔墨和书籍。他勤奋好学,刻苦练兵,精心研究《孙子兵法》,在川军第二师师军官传习所受训期间,各次考试均名列榜首。

饶国华随后屡立战功,由士兵逐级升任师长。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饶国华立即上书请缨上阵杀敌。

1937年9月21日,在出川抗日誓师大会上,饶国华向社会各界父老表示:“此次奉命出川抗战,誓竭股肱之力,继之以坚贞,用尽军人天职……决心率所部效命疆场,不驱除倭寇,誓不还乡。”

饶毓琇回忆了父亲出征前的一晚,“当时看到父亲给奶奶洗脚,也不知道什么意思,还说了‘儿子不孝’什么的,当时不太懂,现在每每回忆起来,才觉得父亲的伟大。”这一幕,至今让饶毓琇印象深刻,她没想到父亲这一去就是永别。

临离资阳时,饶国华对老师这样说:“此行,为国抗战,不成功即成仁。学生如幸得马革裹尸还,学生之家属,尚望恩师照拂也。”尔后,他又嘱咐妻子兰紫仙:“余此去,为国而战,义无顾。自古忠孝不能两全,老母年高,全靠你侍奉。”

步行两千里广德阻来敌

饶毓琇说,母亲当时在妇女救国会工作,为了抗日带头捐金,将妇女捐的全部首饰镶成“心”形,中间嵌着一个“爱”字。“拿不出钱的妇女就做军鞋,熬更守夜地赶制,工艺非常好,战士都舍不得穿,插到背包上,绣的字向着外面,上面写着‘胜利’‘抗战到底’等字样,鼓舞士气。”

1937年10月,饶国华祭扫了祖坟后,率部步行1000公里,从川北转万县(现重庆市万州区)乘船东下,11月中旬到达前方。这时,上海已经失陷,苏常失守,日军兵分四路进攻南京,并在海空军掩护下,采取战略包围,直趋安徽芜湖,威胁南京侧背。

饶国华部奉命赶赴广德,以牵制、阻截从太湖流域西犯南京之敌。深知责任重大的他对侍从副官顾廷兴说:“我奉命出川,志在歼灭强寇,还我河山,解我同胞倒悬之苦,现在幸而优先被派到前线御敌,战机就要来临,怎能不叫我热血沸腾,跃跃欲试?”

饶国华部在距广德县城30里处,接到蒋介石派人送来的直接命令,命令该师固守广德。饶国华接到命令后,感到“守一城,捍天下”的重任。1937年11月24日,他率部抵广德后,立即巡视前线,前往广德以东与泗安(浙江泗安镇)交界的界碑,严密布防。他还三令五申全体官兵:“誓与广德共存亡,不许倭寇逞凶狂!”

南京城陷落前的十多天,当时的川军五万将士,为防止日军切断南京城的退路,在南京城的外围负责阻击日军。川军以低劣的装备,在严寒的冬天身着夏装与强敌奋战近一周,迟滞了日军对南京的进攻,使友军顺利完成南京会战的部署,让中国主力部队和伤残将士得以顺利转移到皖南大后方,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其中重要的一场战斗就发生在广德县,史称广德保卫战。这场事关南京命运的战斗,也是中国军队与日军在安徽打响的第一仗。

“母亲后来经常看报纸,想关注父亲的情况,但父亲远在千山万水之外,我们一家人只能干着急。”小时候的饶毓琇也跟在母亲后面转,想了解父亲军队的动态。

以死报国与广德共存亡

饶毓琇说,当年的川军将士,衣衫褴褛,装备很破旧。步枪多是四川土造的“单打一”,据说威力“打只土鸡、兔子什么的还能凑合”,连手榴弹都是四川土造的“麻花手榴弹”,在日军眼中应该属于不堪使用的劣质装备。“但对于生于乱世的父亲和许多人连名字都不会写的将士们来说,这些武器打死一个鬼子就是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1937年11月30日,饶国华和残部被日军包围于十字铺(现郎溪境内)。饶国华悲愤异常,深感作为将领,愧对国家和百姓,他骑卫士的自行车回广德城附近的后方师部,闭门给第二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刘湘、副司令唐式遵写下遗书:“刘汝斋不听指挥,以致兵败,职惟有不惜一死,以报甫公(刘湘,字甫澄)知遇及川中父老之情……本部扼守广德,掩护友军后撤集中,已达成任务。我官兵不惜牺牲,忠勇可嘉,深以为慰。广德地处要冲,余不忍视陷入敌手,故决与城共存亡,上报国家培养之恩与各级长官爱护之意,今后深望我部官兵奋勇杀敌,驱寇出境,还我国魂,完成我未尽之志,余死无恨矣!”

遗书写完后,时至黄昏,他来到广德东门外,嘱咐卫士铺好卧毯,饶国华盘腿坐于卧毯中间,向敌人方向怒目而视,拔枪自戕,以死报国。时年43岁。

在饶国华自杀殉国后,当年的贴身卫士冒着纷飞的战火,把将军的遗体抢运回四川资阳安葬。

一条国华路犹记壮士名

广德老县城经过多年变迁早已不在,不过现在的广德县城还有一条用饶国华名字命名的“国华路”。

饶国华将军牺牲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追晋他为陆军上将,此后又在成都中山公园铸造了饶国华铜像。1938年3月12日,毛泽东在延安的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13周年及追悼抗日阵亡将士大会上,对包括饶国华在内的抗日爱国将领,给予高度赞扬。毛泽东说:“从郝梦龄、佟麟阁、赵登禹、饶国华……诸将领到每一个战士,无不给予全中国人民以崇高伟大的典范。”

饶毓琇说,父亲治军严谨,老百姓要收庄稼,父亲的军队就帮助农民抢收,并规定不能在农民家里吃饭。父亲有个别号“饶菩萨”,除了因为他信奉佛学,还因他能急百姓之所急得名。

1983年9月1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追认饶国华为革命烈士。资阳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了烈士陵墓。

 
标签: 将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古代将领为什么要披披风 古代将领为啥要披披风
    古代将领为什么要披披风 古代将领为啥要披披风
    1、首先,系披风是为了防寒保暖,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披风流行于明代,是一种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内穿的防风外衣。形制大多是直领对襟,颈部系带,有二长袖,两腋下开衩。后来披风还出现了立领对襟的样式,这在一些古代画像中经常可见。所以披风一开
  • 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将领都有哪些 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将领介绍
    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将领都有哪些 历史上著名的女
    1、妇好,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商王武丁的首任王后,商朝最高军事领袖。战争女神、胜利女神和幸福女神。是一国之后又是一方诸侯的唯一人。2、冼夫人,史上最全能完美的女性军事领袖历跨梁、陈、隋三朝。官位:中郎将。爵位:谯国夫人。因以下之“牛”,被周总
  • 秦国将领桓齮的故事 历史上桓齮是怎么死的
    桓齮,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知名的将领,桓齮作为秦国大将,在秦国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道路上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的一生记载不多,而且因为秦始皇时期焚书坑儒,留下来的资料就更加少了。桓齮的记载很少,其中最值得令人深思的就是他和李牧之间的胜败关系了。
    12-31 将领
  • 八路军将领包森如何在抗战时期让日本天皇胆寒?
    1938年6月,包森率40多人到冀东,在河北兴隆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在包森指挥的漂亮仗中,智擒日本天皇表弟、宪兵大佐赤本可谓影响最大的一次胜利,日本朝野也为之震动。夏伯阳(亦译为恰巴耶夫),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红军将领,胜
    12-31 将领
  • 颇具争议的将领袁崇焕真的是死于反间计吗
    袁崇焕是明朝一位颇具争议的将领,即使是死后数百年,人们对于袁崇焕是忠是奸仍然议论纷纷。袁崇焕本是明朝一位受到万人敬仰的军事家、政治家,在为官为将的时间了,袁崇焕为了百姓国家付出了很多。但是,就是在抵御皇太极进犯明朝边界时,皇太极抓住了明朝内
  • 中唐最强将领李晟号称“万人敌”终却敌不过它
    正如唐德宗李适本人一样,大唐到了他手上时,已经是在矛盾中走向衰弱。德宗在位期间,对外联合回纥,南诏等打击吐蕃,创造了一定意义上的有利环境,但是也只是一定而已,大唐早已不能一家独大了。这会儿不单是外患连连,就算在大唐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藩镇尾
  • 明朝将领胡大海简介 明朝将领胡大海怎么死的
    胡大海简介胡大海简介上提到胡大海字统甫,祖籍在泗州的虹县,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人。胡大海是一名武将,曾官至右翼统军元帅,1362年死后被追赠为光禄大夫,追封为越国公。胡大海的相貌是身长铁面,看起来很是勇武。朱元璋最初起兵的时候胡大海就在滁阳
    12-30 将领明朝
  •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夏侯惇怎么死的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开国元勋,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
  • 丁奉怎么死的?三国时吴国将领丁奉活了多少岁
    丁奉怎么死的?三国时吴国将领丁奉活了多少岁丁奉(186-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霍邱,一说河南固始)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将领。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东
  • 王凤山将军 晋绥军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王凤山,字鸣岐,1906年生于五台县沟南乡东寨村,出身贫寒之家,毕业于太原北方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1942年任晋绥军暂编45师师长,后任34军代理军长。同年在与日军作战中牺牲,年仅36岁。晋绥军究其实质,和西北军、东北军一样,是一支军阀部
    12-29 将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