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经典故事 耿弇是如何大破张步的

   2020-11-1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汉建武五年(公元2 9年),光武帝刘秀命令建威大将军耿弇前去讨伐张步。耿弇先在外围扫荡,平定了济南郡,然后逐渐威胁张步中心。当时,张步以剧县作为都城。派他的弟弟张蓝率领精兵二万人在西安县驻守,各郡太守集合一万多人守卫临菑, 两地相距四十里。

汉建武五年(公元2 9年),光武帝刘秀命令建威大将军耿弇前去讨伐张步。耿弇先在外围扫荡,平定了济南郡,然后逐渐威胁张步中心。当时,张步以剧县作为都城。派他的弟弟张蓝率领精兵二万人在西安县驻守,各郡太守集合一万多人守卫临菑, 两地相距四十里。

耿弇率领军队进军画中,画中位于西安和临菑之间。耿弇看到西安城虽然很小,却很坚固,张蓝的守军也很精锐;临弇虽然名为大城,但实际上却很容易攻取。于是传令各将校,五天以后会合,攻打西安。张蓝听说后,日夜警戒。

到了预定的日期,半夜时分,耿弇命令各将领让部队在睡觉的地方吃饭。到了天亮,军队开到临菑城。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将它攻下,军队进去占据了该城。耿弇下令,不许军队抢掠,要等张步来了以后才掠夺财物,以激怒张步。西安的张蓝听说后,非常害怕,就率领军队逃回剧县。

张步听说临菑被攻下,联合三个弟弟张蓝、张弘、张寿以及前大彤军首领重异等人的军队,号称二十万,抵达临菑城东,准备进攻耿弇。耿弇向刘秀报告,说:“我占据临菑,深挖战壕,高筑城墙。张步从剧县进攻,军队疲惫不堪。他要进军,我就引诱他进攻;他要撤退,我就追击。我依靠自己的营垒作战,比敌军精锐百倍,以逸待劳,以实攻虚,十天之内,就能斩获张步的脑袋。”

耿弇率领军队出营,到淄水边,遇上重异的军队。骑兵突击队想要进攻,耿弇害怕挫了敌军的锐气,让张步不敢再前进,就率军回到临菑城,在城内驻扎,派都尉刘歆、泰山太守陈俊分别在城下布阵。耿弇是故意表现自己的软弱,来助长对方的气焰。张步气盛,直接进攻耿弇的军营,与刘歆等人交战。耿弇登上原齐国宫殿残剩的高台,观察刘歆等人同张步交战的情况,时机一到,就亲自率领精锐部队,在东城下从侧面攻击张步,大败敌军。交战中有流箭射中耿弇的大腿,耿弇用佩刀砍断箭杆,身边都没有人知道,天色渐黑时收兵。第二天早晨,耿弇又率军出营交战。从早晨一直战到黄昏,再次大败敌军,杀伤敌人无数,尸体填满了水沟。耿弇料到张步失利后会撤退,预先在左右两翼设下了埋伏。深夜,张步果然率领军队撤退,埋伏的士兵发起进攻,一直追到巨昧河边,前后八九十里的路上留了一地的死尸。耿弇缴获张步的辎重几千车。张步逃回剧县,兄弟各自带兵撤回。

过了几天,刘秀抵达临菑,亲自犒劳军队,大会群臣。刘秀进入剧县,耿弇则继续追击张步。张步逃奔平寿县,苏茂率领一万多人前来援救。苏茂责备张步说:“凭南阳军的精锐,加上延岑那么善战,却被耿弇打败。大王为什么要前去进攻耿弇的阵地呢?您既然征召我来,就不能等等吗?”张步说:“实在是惭愧,没有什么可说的。”

刘秀派使者告诉张步、苏茂,能诛杀对方并投降的,封侯。于是张步杀死苏茂,到耿弇的军营门口,脱去上衣,袒露臂膀,向他投降。刘秀封他为安丘侯。

 
标签: 资治通鉴 耿弇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资治通鉴得名源于宋神宗 资治通鉴的简介
    资治通鉴得名源于宋神宗 资治通鉴的简介
    1、《资治通鉴》这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2、《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
  • 《资治通鉴》从哪个朝代开始记载至哪个朝代?
    《资治通鉴》是北宋著名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1019-1086)和他的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历时十九年编纂的一部规模空前的编年体通史巨著。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史实。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
    12-30 资治通鉴
  • 《资治通鉴》赵奢收税的故事
    《资治通鉴》赵奢收税的故事选自《资治通鉴》卷五,赵奢是掌管农田租税的税官,他严明执法,既有利于赵王,也有利于赵王族,但他敢于杀平原君的家人,很难得。平原君先暗后明,为赵王族利益出发,无可歌颂。但在封建社会里,居上位者能与万民共同奉公守法,利
  • 《资治通鉴》疑云 其中为何没有关于李白的记述
    作为一部篇幅长达二百九十四卷的煌煌巨著,《资治通鉴》对历史的记载通常被人们认为是详尽的。事实却并非如此。举一个例子,《资治通鉴》对前代的历史记载,以叙述唐朝的内容最为丰富。两汉四百余年,《资治通鉴》不过给了六十卷篇幅,唐朝不到三百年,却占据
  • 司马光为何在资治通鉴中给唐高宗戴宅男高帽
    唐高宗李治到底是不是宅男?不消说了,肯定不是。翻开唐书,有这样一句话:“永徽之政,百姓阜安,有贞观之遗风。”永徽是唐高宗的年号,史学家能够将其跟贞观之治放在一起给与评价,怎么样?够给面的吧。事实上,唐高宗的政绩,可以简单概括为“夺权、宽律、
  •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为何要躲在地洞中
    读史笔记对于宋朝士大夫来说,苦读诗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书中自有颜如玉”,更重要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当时的读书人,一旦金榜题名,谋得一官半职,获得丰厚的待遇后,便纷纷买房产,置豪宅。赵普宅、寇准宅、陈升之宅、蔡京宅、秦桧宅、王继先宅,均是雕
  •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跟宋神宗有关系吗
    《资治通鉴》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用了19年完成,一个294卷。大多以时间为起点,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一千多年的一些事。在这部书里,通过大量的例子,进行经验总结教训,以此来告诫后世的皇帝,如何统治好一个国家。那么宋神宗跟
  • 司马光《资治通鉴》 整合了一千三百多年的新闻
    司马光的历史贡献:整合1300多年新闻。历史是过去的新闻,新闻是将来的历史,它们的共同点在于:记录。古代史官,拿着笔,抱着本子,在朝廷做记录,这也有点像记者的工作;记录堆积起来,成为“实录”,历史讲究的是“实”,新闻讲究的也是“实”。一个时
  •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 为何要躲在地洞中
    对于宋朝士大夫来说,苦读诗书的目的不仅仅是“书中自有颜如玉”,更重要的是“书中自有黄金屋”。当时的读书人,一旦金榜题名,谋得一官半职,获得丰厚的待遇后,便纷纷买房产,置豪宅。赵普宅、寇准宅、陈升之宅、蔡京宅、秦桧宅、王继先宅,均是雕栏玉砌、
  • 资治通鉴记载的惊人真相 隋末混战死了一半人口
    隋帝国时代已经为他们准备了足足100年的粮食。史家通过这段记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秘密:“贞观之治”与李世民没太大关系,任何人,都会在如此稀少的人口基础之上,坐享“之治”的社会福利。“贞观之治”,是令中国人永世怀想的一个伟大时代。在这个时代里
    07-24 资治通鉴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