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和宝玉滚床单后怕责罚便做了个可怕的决定

   2020-04-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有读者问:“袭人自己已经和宝玉苟且了,她还要担心这个,担心那个,黛玉一个千金小姐,又有自己的住处,如何有机会做不轨之事。她担心什么?请高人指教。”红友提问,甚是尖锐,己不正,何以正人。袭人偷试云雨情在先,又担心宝玉黛玉有“不才之事”,这岂不

有读者问:“袭人自己已经和宝玉苟且了,她还要担心这个,担心那个,黛玉一个千金小姐,又有自己的住处,如何有机会做不轨之事。她担心什么?请高人指教。”

红友提问,甚是尖锐,己不正,何以正人。袭人偷试云雨情在先,又担心宝玉黛玉有“不才之事”,这岂不是自犯自禁、自相矛盾?如果真是偷情犯禁,破坏宝黛爱情,读者怀疑袭人是个有心机且虚伪的人,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假设读者对袭人的怀疑是正确的,那为什么曹公称之“贤袭人”,脂砚谓之“爱人以德”?有读者说,这是作者背面敷粉,明赞暗贬,就像风月宝鉴的两面,正面是幻,背面是真。

这样解释,或有道理,但书中历历所言袭人的诸多好处,却又怎么解释?关于袭人的“贤德”,笔者己在《花解语时语解花》中详述,此处只探析文章开头处读者的疑问。

七十四回,贾琏向鸳鸯借东西当银子,不知何故,事情泄密。凤姐儿道:“知道这事还是小事,怕的是小人趁便又造非言,生出别的事来。当紧那边正和鸳鸯结下仇了,如今听得他私自借给琏二爷东西,那起小人眼馋肚饱,连没缝儿的鸡蛋还要下蛆呢,如今有了这个因由,恐怕又造出些没天理的话来也定不得。在你琏二爷还无妨,只是鸳鸯正经女儿,带累了他受屈,岂不是咱们的过失。”

公侯府邸,人口众多,是非也多,居心叵测者有之,没缝儿的鸡蛋还要下蛆的人也不少。鸳鸯一身清白,但三人成虎,众口铄金,总是有人会制造流言蜚语。袭人“爱人以德”,又深知“君子防未然”的道理,她斗胆进言王夫人:黛钗己长,男女有别,起坐不便,易遭误解,易生诽谤,建议宝玉搬出园子,让宝玉和钗黛保持一定距离。袭人所虑,和王熙凤所担心的一样,都是要防人口舌。

和鸳鸯不同,袭人确实有把柄在别人手里。三十一回,宝玉心情不好,向晴雯撒气,被晴雯呛了一通。袭人赶来解劝,晴雯添了酸意,冷笑几声,道:“我倒不知道你们是谁,别教我替你们害臊了!便是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事儿,也瞒不过我去,那里就称起‘我们’来了。”晴雯的话被黛玉听到,黛玉笑道:“好嫂子,你告诉我,必定是你两个拌了嘴了。告诉妹妹,替你们和劝和劝。”

晴雯敲打,袭人尴尬无语,黛玉打趣,袭人有苦难言,道:“林姑娘,你不知道我的心事,除非一口气不来死了,倒也罢了。”不听袭人规劝,宝玉遭受笞挞,袭人感叹道:“你但凡听我一句话,也不得到这步地位。”此时的袭人,深知“身正名清”的重要,深知恶语中伤的可畏,她所箴言宝玉的一切,都是为宝玉好,洁身自好,顾影自惜,防人口实,避人以柄,自珍自爱,自洁自律。

宝玉袭人初试云雨情,脂批:“一段小儿女之态”,事实如此,怎么评价,读者自己解读。问题是,袭人做了这样的事,被晴雯知道了,而且被晴雯敲打,被黛玉调笑,这让袭人非常尴尬,尴尬之余,袭人更能体味到“清誉”的重要,更知道去珍惜维护“清誉”,所以,她一直在规劝宝玉,劝宝玉没有效果,她又横下心来,斗胆条陈,向王夫人提出建议。

宝玉受宠,没有心机,更不知防范,住在大观园,丫鬟婆子,是非不少,姨娘贾环,嫉妒算计,贾母和王夫人都不在身边,能事事为宝玉考虑的,也就袭人一人。袭人苦劝,宝玉答应,过后又忘,所以袭人说:我的心事,“唯有灯知道。”袭人的尴尬事情,王夫人不知,倘若王夫人知道,结果可想而知。也许是侥幸,也许是曹公笔下超生,总之,袭人没在这件事上出事。

袭人的事不可谓不严重,金钏因一句话被撵,羞愤投井,可卿二尤,名污誉毁,被迫自杀。可卿二尤不能悔过自新,关键原因,是他们丑名在外,难以挽回。袭人犯了这样的事,而且被人拿住把柄,自然会痛定思痛,汲取教训。读者怀疑袭人告密,谗害晴雯,书中没有文本依据,这种怀疑只是怀疑,没有实据。袭人所做的,乃是爱人以德,规劝宝玉注意言行分寸。

可卿乱常,本不可恕,但托梦凤姐,除弊献策,脂砚观之不忍,命芹溪删去“淫丧天香楼”一节。生前涉淫犯禁,死后梦语耕读,行事言语,同出一人。秉笔直书,不避贤愚,曹公笔下的人物就是这样,好坏优缺,集于一身。袭人“偷试云雨,谏言宝玉”,可卿“涉淫乱常,梦语耕读”,“精华糟粕”共聚一身,读者不应一而概之,扬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是非非,方是正解。

犯了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没能从错误中汲取教训。可卿袭人,都被别人抓住口实,一个被迫自杀,一个忍受敲打,这是她们的无奈,也是她们的不足;但是,她们能够“梦语耕读”、“箴言劝谏”,这是她们的可贵。她们的“行止见识,皆出于我之上”,故而,曹公要“为闺阁昭传,不忍使其泯灭也。”

画梁春尽落香尘,三尺鲛绡脱此身。几度花开明月夜,蜂蝶浪采渐销魂。闲言安逸德识浅,梦语耕读思虑深。亲历一番情欲苦,人生始辨幻与真。诗中故事,出自可卿,但“亲历一番情欲苦,人生始辨幻与真”的道理,却具有普遍的意义。袭人也算是亲历一番情欲苦,所以,她能看的更远,想的更多。

鉴于以上,袭人自犯自禁,看似矛盾,其实合理。历经一番情欲苦,更识人生幻与真。

 
标签: 袭人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贾宝玉初试云雨是出自于袭人的引诱吗?
    话说宝玉在秦可卿的温柔乡里做了一场红楼春梦,梦中与警幻仙子之妹可卿者行了一番儿女之事,并于梦中遗精,弄得裤子上湿了一大片。而这片潮湿的地带,又正好在宝玉醒来后,被他的通(同)房丫头袭人第一个(且是唯一的一个)摸触到。当时就唬的袭人忙从宝玉的
  • 袭人和贾宝玉之间有什么关系 袭人评价
    袭人和宝玉的关系一直有些扑朔迷离。为什么这么说袭人和宝玉的关系呢?首先袭人是贾宝玉的祖母身边的丫鬟,之所以派给宝玉,是觉得袭人比较稳重,能照顾好宝玉。但是多少透漏了一点侍妾的意思,也就是说是将袭人给了贾宝玉做侍妾的,只等贾宝玉到适当的年龄。
  • 揭秘贾宝玉除了与袭人初次云雨还和谁发生关系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男一号,他的一生颇具有戏剧性,从万千宠爱、荣华富贵到最后的形单影只、落魄困苦,贾宝玉的一生仿佛只为了来凡间体验人生的百种滋味,其实早在他出世的时候这一切或许就已经注定了。而他的出世也是非常神秘的,那么贾宝玉的身世又什么
  • 纵容还是默许 红楼梦中林黛玉为何不吃袭人的醋
    吃醋据传这个典故出自唐朝的宫庭里,太宗皇帝为了笼络人心,要为当朝宰相房玄龄纳妾,可是房玄龄的妻子就是不让,太宗无奈,就逼迫房妻在喝毒酒和纳小妾之中选择其一。没想到房夫人确有几分刚烈,宁愿一死也不在皇帝面前低头。于是端起那杯“毒酒”一饮而尽。
  • 僵尸袭人事件!中国十个超自然未解之谜
    在中国,几乎每一年都会发生一些让人意想不到的超自然现象,它们或者让你感到好奇,或者让你感到惊恐。现在为你介绍中国十个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超自然现象,而且这些超自然现象至今为止都还是未解之谜。在中国古代,僵尸袭人时有发生。在1872年的时候,还
    12-09 袭人
  • 红楼梦袭人判词 虽有夫妻之实却无夫妻之名
    袭人是怡红院的大丫鬟,一直以温和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但实际上袭人的性格还是有其他方面的,那么袭人性格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袭人从古代到现在都是争议非常大的一个人,小说中她的性格是非常矛盾的。她的确是温柔和顺的,就算一针见血的晴雯经常堵她,贾宝
  • 红楼梦中晴雯与袭人相同与不同都有哪些?
    究根问底晴雯到底是被谁害死的呢?纵观所有描写,我认为和她的个性有关,她的出类拔萃的张扬性格,让她树敌太多,她得罪过林黛玉,那是将来可能的新主子,而袭人在这方面就做得非常圆满,即便表面不满意,她也绝不会得罪黛玉。而晴雯则不同,因为入院子之事,
  • 袭人作为贾宝玉的通房丫头其结局是怎样的
    袭人是红楼梦里贾宝玉的贴身丫鬟,可以说,袭人是贾宝玉祖母给贾宝玉准备的通房丫头,而通过一些描写也能看出袭人其实是委身给了贾宝玉的,那么,作为贾宝玉的通房丫头,袭人的结局怎么样呢?袭人的结局算不上好,她被贾母送进贾宝玉的住所时便自己揣测,贾母
  • 中国古老神秘事件 广西竟有僵尸袭人事件
    中国古老神秘事件,让人实在着迷。中国幅员辽阔,在广袤的大地上,曾经发生过很多的奇奇怪怪的事情,这其中的有一些科学根本无法做出解释,正因为如此,一方面令人为此感到着迷,另一方面也会让人感到敬畏。中国幅员辽阔,在广袤的大地上,曾经发生过很多的奇
    11-23 袭人
  • 袭人是好人还是坏人?袭人的最后结局
    袭人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她位于贾宝玉屋中四大丫鬟之首,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位居第二位,仅次于晴雯。她小的时候家里穷,为了生活,家里将她卖入贾府,先是跟在贾母身边伺候,后又随侍过史湘云。再后来被贾母放在贾宝玉房里后,便一心跟着贾宝玉。在袭人心
    11-13 袭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