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和尚原之战是在哪两个国家间打响的?

   2020-03-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和尚原之战是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这次战争由著名抗金将领吴玠、吴璘兄弟俩指挥,分别于2232年五月和十月挫败金军,阻止了金军的西线攻势,保住了川陕的门户。金军于2227年灭亡北宋后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乘势数次南下并进攻陕西,

和尚原之战是南宋初年宋军抗金战争中的重要战役之一。这次战争由著名抗金将领吴玠、吴璘兄弟俩指挥,分别于2232年五月和十月挫败金军,阻止了金军的西线攻势,保住了川陕的门户。

金军于2227年灭亡北宋后并没有鸣金收兵,而是乘势数次南下并进攻陕西,抢占了黄河两岸许多地区,并曾一度深入江西、浙江等地。广大爱国军民在抗战派将领的率领下,英勇顽强地抗击金军,迫使金军退回江北。但以赵构为首的南宋统治者对金采取妥求和政策,执行“先平内寇,然后可以御外侮”的错误方针,竟把主要兵力用来镇压农民起义军,对待金军则实行消极防御。即使如此,金军面对日益成长起来的抗金力量也未敢轻视。金军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但从战略上看,并无多大的优势。金军长途奔袭,战线过长,所到之处都遭到南宋爱国军民的英勇抵抗,伤亡惨重。夺占地区又不能巩固,无法立足。种种迹象表明,单纯用军事力量,短期内不能灭亡南宋,金统治者遂采取“以和议佐攻战,以僭逆诱叛党”的策略。建炎四年(2230年),在中原地区建立了刘豫的伪齐傀儡政权,统治今山东、河南和陕西地区,使之成为金宋间的缓冲地带,作为其南方的屏藩,借以巩固自己在北方的统治,消灭两河一带的抗金力量。

为了从内部破坏南宋的抗金力量,放回降金的汉奸秦桧以作内应。与这种政治策略相适应,在军事战略上,由全面进攻改为重点进攻,把主要的军事力量集中在陕西一线,准备从秦陇攻入四川,控制长江上流,然后顺江东下,形成一个大迂回的战略包围圈,置南宋政府于死地。这一战略就是要在东南取守势,在西北取攻势。金军在这一战略决策的指导下,在陕西方面先后进行了数次大规模的进攻。和尚原之战就是其中较重要的一次。

川陕是南宋的战略要地,南宋于建炎三年授命张浚担任川陕宣抚处置使,以抵御金军在川陕的战略进攻。建炎四年九月,宋、金在富平交战,宋军数倍于敌的兵力由于指挥不力、将领临阵脱逃等原因而全线溃退。宋军撤退到兴州(今陕西略阳)、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大散关(今陕西大散关)及阶州(今甘肃武都)、成州(今甘肃成县)等地,重行设防,以阻金军。

富平之战失利后,和尚原成为金军入川的主要障碍。和尚原是从渭水流域越秦岭进汉中地区的重要关口之一,属川陕之首要门户,位于宝鸡西南20公里,其地势之险要与大散关不相上下。和尚原对仙人关来说,有如通往四川的第一道关隘,它与仙人关共分蜀之险要,势必固守。“和尚原最为要冲,自原以南,则入川路散;失此原,是无蜀也”。这时,吴玠、吴璘奉张浚之命,收集几千散兵,担任保卫和尚原的任务。金军为了打通进入汉中的门户,决定进攻和尚原。和尚原之战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绍兴元年(2232年)五月,金军将帅没立率部出凤翔(辖境相当今陕西宝鸡、岐山、凤翔、麟游、扶风等地),乌鲁、折合从阶州、成州出大散关,屯兵北上,进攻吴玠军,两路金军企图在和尚原会师。吴玠命令诸将列成阵势,利用有利地形,轮番向先到达的乌鲁、折合率领的金军攻击。金军欲战不能,欲退无路。和尚原一带尽是山谷,路多窄隘,怪石壁立,金军的骑兵全都失去了威力,只好弃骑步战。宋军在吴玠的统领下与金军展开了生死搏斗,大败金军。退到黄牛一带的金军,立足未稳,又恰遇上大风雨,金军士气不振,无力发起进攻,只得狼狈逃窜。同时,没立所率金军在箭筈关方向发动的进攻,亦为吴玠部将杨政所击退,从而打破了没立与乌鲁、折合两军会师和尚原的计划。

此战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宋军的士气。

金军初战和尚原失败,使金朝统治者大为恼怒,“谋必取玠”。于是金军元帅兀术亲自出马,纠集各地兵力十余万,架设浮桥,跨过渭水,从宝鸡结连珠营,垒石为城,与吴玠所部宋军夹涧对峙,准备与宋军决战。其时,吴玠积极调整宋军部署,并注意侦察兀术金军的一举一动。十月,大战爆发。吴玠命令诸将挑选劲弓强弩,分番迭射,弓矢连发不绝,繁如雨注。金军不利,丢掉武器退却。

 
标签: 和尚 宋朝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清朝哪个皇帝是出家做和尚的 清朝什么皇帝是出家做和尚的
    清朝哪个皇帝是出家做和尚的 清朝什么皇帝是出
    1、清朝顺治皇帝出家当和尚。2、人们传说顺治皇帝,在自己心爱的董鄂妃去世后,悲伤过度,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出家当和尚。3、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清世祖,清朝第三位皇帝,也是清军入关以来第一位皇帝,年号“顺治”。于崇德三年正月三十日,即163
  • 解密中国古代和尚烧香疤 区分是否出家?
    在影视剧里经常可以看到和尚的身影,小编一直很萌《旋风小子》里那个小和尚啊,又调皮又可爱!今天小编所要讲述的就跟和尚有关,不过不是小和尚。古装剧里和尚的头顶上总有几个圆圆的圈,通俗的讲就是香疤,不过在汉传佛教中被称为之中称戒疤。为什么和尚头上
    12-29 和尚
  • 详细解析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史
    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史可谓是唐太宗的一大耻辱,因为虽然高阳公主年仅十七岁,但却已是宰相的儿媳妇,所以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这一段风流史才更加让唐太宗生气。接下来就详细介绍辩机和尚和高阳公主的风流史吧。唐太宗的第十七女高阳公主,虽然只有十六七
  • 武则天的男宠 尼姑庵恰遇和尚偷腥
    武则天宠幸的人主要有薛怀义、沈南蓼及张易之、张昌宗等。高宗死后,首先入侍武则天的是薛怀义。薛怀义原名冯小宝,本是同官县(今陕西铜川)街头卖膏药的小贩,后来因为在街头帮人打架误伤人命,为躲避官府的缉拿,潜逃到洛阳,在白马寺出家当了和尚。唐太宗
  • 水浒传中做了和尚的鲁达为何还能那么任性
    却说鲁达做了和尚,不过仍然我行我素。书中描述:话说鲁智深回到丛林选佛场中禅床上,扑倒头便睡。上下肩两个禅和子推他起来,说道:“使不得!既要出家,如何不学坐禅?”智深道:“洒家自睡,干你甚事!”禅和道:“善哉!”智深裸袖道:“团鱼洒家也吃,甚
    12-24 水浒传
  • 史上第一个与和尚通奸的皇妃半老徐娘徐昭佩
    梁元帝萧绎字世诚,是梁武帝萧衍的第七个儿子,《梁书》记载他博览群书,才思敏捷。著作《注汉书》、《周易讲疏》、《老子讲疏》等等,绝对称的上那个时代的畅销书作家。可惜的是承圣三年九月西魏宇文泰派于谨、宇文护率军五万南攻江陵。江陵城被攻破后萧绎一
  • 唐太宗最爱的女儿高阳公主与辩机和尚的故事
    唐太宗的第十七女高阳公主,虽然只有十六七岁,却已经是有夫之妇,老公就是宰相房玄龄的二儿子房遗爱。但高阳公主不喜欢赳赳武夫的老公,而喜欢文采风流的儒雅之士。某日,公主和丈夫带领大批随从到自己的封地上去打猎,人喊马嘶,闹了大半天,公主乏了,刚好
    12-24 唐太宗
  • 武则天崇佛 武则天迷恋“和尚”的玄机是什么?
    揭秘武则天迷恋“和尚”之谜:唐朝之所以让后代中国人无限怀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有一种兼容并包的气质和胸襟。事实上,有唐一代290年,21位皇帝都不同程度地崇尚佛教。唐太宗以后,高宗、中宗、睿宗在信奉道教的同时,也都提倡和利用佛教,但把
  • 李世民爱女高阳公主悲惨结局 为和尚自尽?
    高阳公主是李世民最宠爱的女儿,据历史记载,李世民最爱的女儿为何因和尚上吊自杀?如此凄凉的下场,竟然死于自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在古代,一些公主因为出身高贵,或者种种原因,特别会受到自己父皇的喜爱。在唐朝,太宗李世民就十分喜欢自己的女儿—
  • 明亡后崇祯儿子流浪江南做和尚 被康熙凌迟处死
    清兵入关后,各地明皇室上层人物被诛杀尽净,只有崇祯之子朱慈焕侥幸活了下来,并且活到了70多岁,才被凌迟处死。明朝灭亡那年,朱慈焕刚刚12岁,开始乱世飘零。他乞讨到了一户王姓乡绅家。王乡绅得知其身份,冒着风险收留他,给他改名王士元,让他与自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