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人生中的两大败笔 华容道放走曹操 大意失荆州

   2020-08-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关羽人生中的两大败笔:传说中的关羽是“神”,重情重义,所向披靡;《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半仙”,敢于冒险,百战百胜;真实的关羽,则是一道千古之谜,随同泛黄的史册,一起沦为不可知的东西,也变成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一,大意失荆州。还是孔子

关羽人生中的两大败笔:传说中的关羽是“神”,重情重义,所向披靡;《三国演义》中的关羽是“半仙”,敢于冒险,百战百胜;真实的关羽,则是一道千古之谜,随同泛黄的史册,一起沦为不可知的东西,也变成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一,大意失荆州。

还是孔子说的好:“少年之时,戒之在色。壮年之时,戒之在斗。老年之时,戒之在得。”晚年关羽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他过于得意,过于自恋,普天之下除了桃园三结义就没有人了。作为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关羽几乎掌握着蜀汉的国运,他极端蔑视东吴那些年轻将领,注定要在军事上吃亏。荆州是蜀汉的门户,这座城市一丢,就等于打开了刘备的卧室。为此,关羽中计,最终死在了东吴的手里。他的死,立刻推倒了三足鼎立相对稳定的“多米诺骨牌”,引发出一系列不幸的政治事件。

刘备疯了,举倾国之兵征讨吴国。诸葛亮的战略部署被全盘打破,直到刘备死在白帝城,弱小的蜀汉政权都没恢复元气。说来说去,倒霉的开始,关羽是第一人!他又在关键时刻,成为光复汉室、收复中原的绊脚石。

华容道放走“汉贼”曹操,是因为私人之间的“义气”;大意失荆州,引来杀身大祸,则完全是得意忘形的愚蠢。最要命的是,两次重大失误,都贻误了重划政治版图的最好时机,说关羽无意间充当了汉室的“罪人”,也算名副其实。不知同在九泉之下的大哥刘备,以及刘备的老祖宗刘邦,是否原谅关羽这位既忠义、又愚蠢的红脸汉子。

二,华容道放走曹操

为了突出关羽的“江湖义气”,诸葛亮挽了一个圈套,安排关羽驻守曹操兵败的必由之路“华容道”。关羽曾一度做过曹操的下属,“三日一大宴,五日一大宴”,“上马金,下马银”……很是获得了一些好处,对此,关羽不会无动于衷,偏偏在曹操身逢绝地时,当年的政治酬劳需要“现世报”。这可是原则问题!已经立了军令状的关羽犹豫再三,在关键时刻掉链子,他一扭脸,曹操带领残兵败将抱头鼠窜。那个最大的军事集团的头目死中得活,刘备“光复汉室”的政治理想就要多绕十万八千里。直到敌人一代一代繁衍、升级,最终毁了汉朝起死回生的机会。

作为神勇忠义的象征,关羽死后,在庙堂和民间有了描金戴银的“塑像”;作为文学人物和历史传说,他熠熠生辉的形象却隐藏不住巨大的“纰漏”。后人乐于把“过五关”“单刀会”看作关羽的名望巅峰,惯于把“走麦城”作为他最大的耻辱。其实,关羽最大的“政治败笔”都发生在千钧一发的时候,甚至对历史进程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当然,这是在《三国演义》的版图上说话。

 
标签: 曹操 关羽 荆州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