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和元二是什么关系 王维的诗歌什么风格

   2020-04-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王维是唐代有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和他的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他的许多诗作都流传了下来,备受世人推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王维的简介吧。王维生于701年,卒于761年,是唐代有名的诗人。他字摩诘,号称摩诘居士,所以也有人会以摩诘来代称

王维是唐代有名的诗人和画家,他的诗和他的画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他的许多诗作都流传了下来,备受世人推崇。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王维的简介吧。

王维生于701年,卒于761年,是唐代有名的诗人。他字摩诘,号称摩诘居士,所以也有人会以摩诘来代称他。

王维的才华,在他少年的时候就已经显露了出来。他才华横溢、才思敏捷,又能写诗又会作画。所以,王维初到京城应试之时,就受到了京城名流的喜爱。

王维做官之后,就利用空闲的时间修筑了一座小院,用来修养身心。他在为官之时的生活情况是半官半隐的。因为他遭闲暇之时,就会来到这个小院,有山又有湖,悠闲舒适。

王维的生活一直都是波澜不惊的,可惜到了他晚年的时候,这样的平静便被打破了。755年,在安史之乱中,王维在混乱中被叛军所捕。迫于无奈,王维只能在叛军的压迫下当官。在此期间他曾写过很多想念往日生活,以及皇帝的诗,这就成了日后王维的保命符。

叛乱被平定后,因曾做了叛军的官,王维应被判刑。但因其弟请求,以及他自己写的那些诗才得以救回一命。

王维本来心怀壮志,想要建功立业。可是经历了安史之乱,再加上政局动荡不稳,使得他渐渐消沉,内心的火焰也渐渐熄灭。他开始吃斋念佛,颇有脱离世俗之意。

他的许多诗描述的就是他在隐居时候的生活,词句清新自然、淡泊宁远。而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有很多。他的许多作品都流传了下来,备受世人的推崇。

王维生平

王维是当代有名的诗人,他的诗作是中国诗坛中的瑰宝,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虽然王维在诗歌上有着极大的成就,但是他的仕途却并不如意。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王维的生平吧。

王维出生于699年或701年,卒于761年,字摩诘,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和画家,有“诗佛”之称。

王维成名于少年时期,他除了有一副好文采,还善于作画,对音乐也有着极高的天赋。一时间,王维就成了京城上流社会间的宠儿。王维虽然才华横溢,但是他在官场上却并没有得到重用。直到张九龄执政之时,他才得到了提拔。可惜的是,后来奸臣李林甫当道,而王维倾向于张九龄的政治主张,而备受排挤,终究被挤出了朝廷。王维对官场上的黑暗深感苦闷,但又留恋禄位,不舍离去,就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虽然仕途并不如意,但也没有什么大的波折。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后,王维也被卷入了波折之中。王维被叛军所抓获,不得已投效在叛军之下。但是他身在曹营,心在汉,常常写一些思念天子的诗章。在叛乱被平定后,王维因曾为叛军效力而获罪。王维的弟弟在叛乱之中有大功,愿以功劳和消籍为兄抵罪,王维才免去一死,仅以降职为惩戒。后来,王维又升至尚书右丞,所以世人又称其为“王右丞”。

王维晚年看破世俗,无心于政事,专心于参禅悟道,并写下来大量的山水田园诗,成为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派成就最高的人,而他留下的诗,也备受世人推崇。

王维和元二的关系

元二是唐代的名人,因排行第二而被称为元二,与著名诗人王维是至交好友。在元二即将远行时,王维还曾为元二写下了一首诗。从这首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王维与元二之间的深情厚谊了。

有一次,元二奉命前往安西,于是王维就在渭城给元二送别,并为元二写下了一首诗,名为《送元二使安西》,因是赠别之诗,所以又名《赠别》。《送元二使安西》全文如下: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在这首诗中点明了送别的地点与环境和气氛,脱口而出的一句劝酒词更是可以看出王维对元二的不舍之情,那浓烈的惜别之意全都集中在了一起。元二即将西出阳关,不难想象其路途的艰难和寂寞。在这临别之际,王维向元二劝酒,不仅包含老友间即将分别的不舍,也有对元二旅途处境的体贴和心疼。王维是希望通过劝酒,可以让元二感受到自己对他的心意,也是希望可以拖延分开的时间,能够与元二再多呆一会儿。在这分别的时刻,往往是有千言万语却又无从说起,“劝君一杯酒”也是为了打破沉默,对其复杂情感的一种宣泄。

从王维为元二所作的这首诗中,就可以看出王维和元二是感情至深的好友,否则面对元二的离去,王维不会有那么浓烈而又复杂的情感。

 
标签: 风格 王维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李白和杜甫的写作风格为何不同 李白和杜普的风格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李白和杜甫的写作风格为何不同 李白和杜普的风
    1、时代背景:李白比杜甫年长11岁。李白的诗主要是在盛唐开元之治时期所作,那时候太平盛事,歌舞升平,所以李白的诗大多阔达豪迈。而杜甫的诗主要出自天宝时期,那时候安史之乱爆发,国家破碎,战乱频仍,生灵涂炭,土地荒芜,所以杜甫的诗一般都很关系民
  • 六朝时期插花风格起源于哪一种 六朝时期插花风格起源于哪种插花
    六朝时期插花风格起源于哪一种 六朝时期插花风
    1、六朝时期的插花风格起源于东方插花,分为中国插花和日本插花。 中国插花的特点是根据花草树木的自然生态掌握季节的变化。 东方插花起源于印度或中国,西方插花起源于古埃及。2、我国古代插花,曾经有过昌盛发达时期和卓越灿烂的成就,至今在世界插花艺
  • 法国画家印象派莫奈的绘画风格是什么样的?
    印象派莫奈的意思是说:画家莫奈是印象派的。法国画家莫奈画了一幅画,名为《日出》。因为莫奈在创作这幅画的时候赶时间,赶时间是因为日出的时间只有很短的时间,莫奈在短时间内无法仔细创作,因此只能勾勒出大致印象。在画展上,很多人说这幅画过于粗糙,而
    12-24 风格画家
  • 康熙的老师陈廷敬的书法风格是怎么样的
    陈廷敬原名陈敬,以弱冠之年得科举进士,获朝廷重视。因与同年科考士子顺天通州陈敬同名,顺治赐名廷敬,并授以庶吉士一职委以重用。庶吉士负责替皇帝起草诏书,除此以外更是对天子有授业解惑之责,将来有极大的几率入选内阁辅臣,前途无可限量。可以说在陈廷
  • 水浒里最不配做好汉的鲁达 行事风格不算男人
    提起《水浒传》,很多人的脑海中不由得会浮现出一幅幅好汉的形象,他们广受传唱,不管是善是恶,总有一股义气回响。小说中一共有一百单八将,个个都身怀绝技,因此都各自有个称号,当然梁山上有一些也负有名号,但本事就不如这几位大了。好汉们之所以有此称号
  • 王钦若的行政风格是怎样的 北宋王钦若为官如何
    王钦若(962-1025年)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今江西新余市)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景德元年,契丹大举南下,主张南迁国都,与宰相寇准对立。大中祥符初年,为迎合宋真宗仙道需求,伪造天书,争献符瑞,封禅泰山。大中
  • 日本小说家芥川龙之介的作品风格是怎样的
    芥川龙之介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小说家,除此之外,他与森欧外、夏目漱石被称为20世纪前半叶日本文坛上的三巨匠。据说在他短短的生涯中,就写了148篇小说,55篇小品文,66篇随笔,以及大量的评论、游记、札记、诗歌等文章。那么芥川龙之介作品风格又是什
    11-29 风格
  • 水浒里最不配做好汉的鲁达行事风格就不算男人
    提起《水浒传》,很多人的脑海中不由得会浮现出一幅幅好汉的形象,他们广受传唱,不管是善是恶,总有一股义气回响。小说中一共有一百单八将,个个都身怀绝技,因此都各自有个称号,当然梁山上有一些也负有名号,但本事就不如这几位大了。好汉们之所以有此称号
    11-28 风格
  • 唐代女子爱女扮男装 穿衣风格新颖别致
    女扮男装,一直以为是编剧们为了电视剧剧情的需要而自己意淫出来的内容,但其实,在古代,真的有女扮男装的现象,而且还很普遍,当然这里主要指的是唐代,也只有唐代这么一个开放包容的时代才会允许女人们做出这样“开放”的事来。唐代女子穿男装的现象在史籍
    11-24 唐朝风格
  • 水浒里最不配做好汉的人 行事风格就不算男人
    提起《水浒传》,很多人的脑海中不由得会浮现出一幅幅好汉的形象,他们广受传唱,不管是善是恶,总有一股义气回响。小说中一共有一百单八将,个个都身怀绝技,因此都各自有个称号,当然梁山上有一些也负有名号,但本事就不如这几位大了。好汉们之所以有此称号
    11-21 风格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