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奸抗战的朝鲜人 差点杀掉了满洲国的“太上皇”

   2020-09-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孙基业(1905年一1985年9月21日) 黄海道长洲人。1928年, 孙基业和李尚逸为了整肃亲日走狗和暗杀日本帝国主义的高官, 在北京组织了朝鲜革命党总同盟。孙基业出任天津地区的领导人。因为得知当时在华的韩侨中有很多人卖国求荣, 甘心做日

孙基业(1905年一1985年9月21日) 黄海道长洲人。1928年, 孙基业和李尚逸为了整肃亲日走狗和暗杀日本帝国主义的高官, 在北京组织了朝鲜革命党总同盟。孙基业出任天津地区的领导人。因为得知当时在华的韩侨中有很多人卖国求荣, 甘心做日本警察的眼线, 比如像居住于天津的李泰华就是一典型。按照孙基业的命令, 在8月份, 同盟会员全昌国潜人日本租界内击毙了李泰华。

1930年, 孙基业任命同盟会员庄麒俊为指挥, 带领数名同盟会会员偷袭了位于白洲的天津日本银行并夺取了巨额资金, 并将这笔钱充了军费。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中国人民的反日情绪日渐髙涨, 抗日的怒火燃遍了全国。

1932年, 总同盟的领导人们抓住有力时机举行了秘密会议, 制定刺杀日本驻满洲全权大使武藤信义的计划。武藤信义1932年8月8日任第10任关东军司令官兼驻满洲国特命全权大使兼关东厅长官,成为“满洲国”的太上皇,他与伪满的汉奸们签署了《日满议定书》,镇压了东北义勇军,又扬言,如果只是地域扩大而时间缩短,就不算扩大战争。

孙基业亲自出任这次行动的总指挥。选出同盟盟员李昌龙、朴敏瀇、崔澜植共同完成这项任务。李昌龙、朴敏瀇、崔澜植3人携带了4枚炸弹、3支手枪前往长春, 密切地窥视着刺杀武藤信义的时机。但不幸的是在长春中央宾馆,3人因携带的武器被日本警宪发现。崔澜植逃脱, 李昌龙、朴敏瀇惨遭逮捕而身陷囹囿。随后, 总指挥孙基业的秘密驻地被敌人掌握, 在天津被捕并被押往长春。遭受了日本宪兵残酷的拷问。

1933年5月27日,在长春的日本军法会议临时关东军法务部审判官丹羽少佐, 以违反所谓的取缔爆炸物的罪名判处孙基业、李昌龙、朴敏瀇等有期徒刑10年。继而人被押往旅顺的狱中服刑。朴敏瀇在旅顺狱中仅服刑5个月后, 不堪折磨而死于狱中。

孙基业和李昌龙后来刑满释放。韩国政府为了赞颂先人们的英雄业绩, 于1963年分别向孙基业、李昌龙、朴敏瀇授予了建国独立勋章。

 
标签: 太上皇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哪个殿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什么殿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哪个殿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什么
    1、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2、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
  • 最悲剧的太上皇 刘老汉被儿子刘邦气哭
    刘邦弟兄四个,大哥刘伯,二兄刘仲,小弟刘交,刘邦排行老三,另外还有个姐姐。家里就数他难管教,整天价不拿锄头不摸锨,游手好闲,吃酒打架。醉卧酒肆,偷睡寡妇,不嫌丢人显眼地冷不丁往家抱回个孩子,说是他的。刘老太公拿这个泼皮无赖的儿子一点办法没有
  • 唐僖宗李儇为何会流亡?又为何被迫当“太上皇”
    唐僖宗躲进四川之后,黄巢的军队就开进了长安,并且建立了新的政权,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在农民军沉醉在胜利中时,唐僖宗才得以组织力量进行反扑。巴蜀之地向来富庶,再加上义武镇节度使王处存、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等积极组织,各地藩镇为了借机向朝廷表明忠心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何许人也?
    三岁封储,十二岁登基,十四岁生子,十八岁禅位,二十三岁暴卒。这一连串的人生数字,清晰直白地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一生。拓跋弘是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父亲,笔者没有作过专门考证;但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中国皇帝中
    12-28 太上皇
  • 北周21岁太上皇宇文赟竟册封5位皇后的荒唐史
    从557年到581年,黄土高原上兴起了一个鲜卑人建立的短命王朝——周。为了跟那些形形色色的“周”区分开,史家称之为“北周”。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
    12-27 宇文赟
  • 历代“太上皇”都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皇帝年老之时就会把皇位让给继承人(大多是自己的儿子),自己退到幕后。垂帘听政的事情当然是太上皇不喜欢做的,那么中国历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呢?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刘邦的老爹是第一个享受太上皇尊号的人。刘邦在当皇帝以前,老爹刘太公没有跟
    12-27 太上皇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年少的太上皇死于暗杀?
    只要说到太上皇,人们会很自然地与“老”字连在一起。这也难怪,毕竟这个称呼是指的皇帝的老爸嘛,没有几十岁的年纪哪能退休做太上皇呢?哈,此言差矣!在南北朝的时候,北魏国就有这么一位18岁担任太上皇职务的人。而且在当了五年之后,竟然死了。怎么死的
    12-27 太上皇
  • 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
    亲王嬴政打败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显扬自己的功业,将其传给子孙后代,他将帝号定为皇帝。他认为,上古有号而没有谥,到了中古才根据帝王生前的品行事迹给予谥号。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有违君父臣子的尊卑关系,因此废除了
    12-20 太上皇
  • 历史上最悲剧的太上皇 刘老汉被儿子刘邦气哭
    刘邦弟兄四个,大哥刘伯,二兄刘仲,小弟刘交,刘邦排行老三,另外还有个姐姐。家里就数他难管教,整天价不拿锄头不摸锨,游手好闲,吃酒打架。醉卧酒肆,偷睡寡妇,不嫌丢人显眼地冷不丁往家抱回个孩子,说是他的。刘老太公拿这个泼皮无赖的儿子一点办法没有
  • 最郁闷的皇帝 在位27年就伺候了太上皇25年
    一般来说,当皇帝的人,是没有几个愿意自动让位的,因为没有了皇位,就意味着离开了最高权力。因此,历史上的太上皇,大多数是被迫放弃皇位的,比如说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等等。而那些主动退位的,也大都在当了太上皇之后,仍然把持最高权力不放手,比如
    12-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