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为何跳槽三次 吕布一生投靠过多少人呢

   2020-07-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虎牢关前,张飞第一次遭遇吕布,大骂吕布为“三姓家奴”并一一列绝吕布曾经投靠丁原和董卓的斑斑劣迹,搞得吕布很窝火。其实,在汉末三国的混乱时期,为了活命,为了求得更大的利益,转换门庭,乃是很常见的事情。可为何单单吕布得到这顶高帽呢?最近看《三

在虎牢关前,张飞第一次遭遇吕布,大骂吕布为“三姓家奴”并一一列绝吕布曾经投靠丁原和董卓的斑斑劣迹,搞得吕布很窝火。其实,在汉末三国的混乱时期,为了活命,为了求得更大的利益,转换门庭,乃是很常见的事情。可为何单单吕布得到这顶高帽呢?

最近看《三国志?吕布传》,思考吕布求职之路,有了一些不同的感悟。

吕布出身寒微,只是一个普通的士兵,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割据一方的诸侯,省部级高官,也算是事业有成。可是吕布最终失败,被曹操擒获,一刀砍掉了脑袋。不但如此,还被世人称为反复无常的小人。在《三国演义》中更被张飞耻笑为“三姓家奴”,从此被钉死在道德的耻辱柱上。

所谓“三姓家奴”就是说吕布本姓吕,后来却投靠了丁原和董卓,并且曾经拜董卓为义父。可是,刘备一生曾经投靠过多少人呢?有人以为刘备曾经“十易其主”,挑出名的来说,先后追随过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刘表等人。但是,却很少有人抨击刘备为什么什么家奴,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吕布两次跳槽,前任领导都被其祸害而死。

我们说吕布不厚道,主要就是说当年董卓以高官厚禄引诱吕布归降,结果吕布一刀把丁原给咔嚓了。后来王允又联合吕布,吕布又把自己的义父董卓给杀死了。就算董卓并非吕布真正的父亲,可是毕竟有义父这样一个道德约束在,让很多人所不齿。在最后吕布被曹操擒获,曹操曾经想和吕布携手,利用吕布的勇武来争夺天下。此时刘备捅了一句,把吕布推到了火坑里。刘备说:“曹公,你就不想想丁原和董卓是怎么死的吗?”

吕布不太注意细节了。虽然说吕布也是为了升官发财,实现自己的更高的目标而杀掉丁原,杀掉董卓。可是之后的几年,说得好听是横行天下,说得难听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被董卓手下赶出长安后,吕布先后曾经投靠在袁绍、张邈、张扬、刘备的门下,但是都是暂且混日子。吕布不像刘备,没什么匡扶天下的远大理想,也没什么具体的施政纲领,平常做人就更不会刻意注重自己的形象。虽然说也曾经自封为徐州牧,可是朝廷并不认可。不认可就不认可把,吕布也不在乎。看他一会答应和袁术结亲,一会又反悔,就可以相见吕布是多么不靠谱的一个人。

第三、吕布跳槽,不注意人才积累。

吕布手下有人才,比如说张辽,比如说高顺,比如说陈宫,这三位都是三国时期的人杰。张辽后来在曹操手下成为第一名将,逍遥津之战威震天下。可是在吕布手下却一直是一个小角色。高顺比较搜吕布信任,经常独挡一面。陈宫更是牛人,当年,在扫平吕布抓到成功时,曹操曾经嘲笑陈宫说:“公台,你平常都说自己的计谋很厉害,现在怎么样呢?”陈宫一点不露怯,说:“那是吕布不听我的,要不然绝不会如此。”曹操也默认。吕布最大的失败就是没有重用陈宫,不相信陈宫,并且明明知道高顺和陈宫之间有矛盾,却不能设法调和,最终导致失败。

结果,虽然世人都说“人中吕布,马中赤兔”,吕布一人拥有三国时代的双绝,可依然免不了四处逃亡,被人追杀,最后在白门楼殒命的凄惨遭遇。

 
标签: 跳槽 吕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战国趣闻 常跳槽的谋士如何向君主表忠心?
    在战国时期,人才流动,谋士们常常是“朝秦暮楚”,这给录用他们的君主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如何扫除这种负面影响呢?战国著名谋士陈轸就曾睿智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一年,陈轸又离开楚国前往秦国就职,著名的谋士张仪看不下去了,就跟秦王说:陈轸这小子的忠
    12-13 战国跳槽
  • 三国韩信 楚汉跳槽“第一人”
    用当下时髦的话语来形容,“择木而栖”的韩信堪称“楚汉第一跳槽大咖”。之所以称第一,是因为他的槽跳得最高、最险。这颇具革命性的一跳,不仅改变了韩信的命运,还影响了历史进程。韩信是今江苏淮阴人,约生于秦始皇十七年。史书中,那位“饭信”的漂母透出
  • 韩信选择弃项羽投刘邦 堪称“第一跳槽大咖”
    用当下时髦的话语来形容,“择木而栖”的韩信堪称“楚汉第一跳槽大咖”。之所以称第一,是因为他的槽跳得最高、最险。这颇具革命性的一跳,不仅改变了韩信的命运,还影响了历史进程。韩信是今江苏淮阴人,约生于秦始皇十七年。史书中,那位“饭信”的漂母透出
  • 三国谋士贾诩的职场秘诀 带着老板张绣一起跳槽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东汉末年是个公司林立的时代,形形色色的大小公司走马灯似地起落兴衰,而那些应聘找活干的英才和庸才,也在其间走马灯似地转动,跳槽那是免不了的。然而,跳槽也是个技术活,要找到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跳槽之际又要让新公
  • 明朝跳槽的真正含义竟是这个!涨见识了
    “跳槽”是时下流行词,其意就是更换工作。但在明清时期,它却是风月场所的一句狎亵的俗话。明清小说和笔记中,经常出现“跳槽”这个词。最早说的是妓女和一个嫖客相好一段时间后,或掏尽其腰包,或发现更加有钱的嫖客,于是抛弃旧爱另寻新欢,如同牲口从一个
    11-14 明朝跳槽
  • 民国“跳槽先驱”吴化文 先攻占南京的第一人
    吴化文(1904~1962)字绍周。山东掖县李家村(今莱州铁民村)人。原系西北军冯玉祥旧部参谋,经冯保送就学于陆军大学,毕业后在冯玉祥部任参谋。1930年,任国民党第三路军手枪旅旅长,兼济南警备司令。1939年1月率部进驻沂水县武家洼一带,
    11-05 民国跳槽
  • 三国贾诩“跳槽”经验多 忠诚度从未受到怀疑
    史上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东汉末年是个公司林立的时代,形形色色的大小公司走马灯似地起落兴衰,而那些应聘找活干的英才和庸才,也在其间走马灯似地转动,跳槽那是免不了的。然而,跳槽也是个技术活,要找到个人发展与公司发展的最大公约数,跳槽之际又要让
  • 解密跳槽来历 最初指男女间在爱情上的喜新厌旧
    《羊城晚报》12月3日刊《明清言“跳槽”,风月场里寻新欢》一文,谈及“跳槽”一词的来历及传用情况,现笔者补述如下。当今常用于口语的“跳槽”,不能单从字面上来理解。这个词语的来源,明代杨慎在《杨慎诗话》里有解:“魏明帝初为王时,纳虞氏为妃,及
    11-03 跳槽
  • 经常跳槽的谋士如何显示忠诚度?
    战国时期,经常出现人才流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也被描述成“朝秦暮楚”,其中的陈轸在这方面是出了名的,他经常在秦国和楚国之间跳槽,在楚国干一两年,然后去秦国混,居然一点事都没有,这固然是当时的人才流动制度宽松使然,也跟陈轸本人的智慧相关。有一年,
    10-15 谋士跳槽
  • 战国趣闻 常跳槽的谋士如何表忠心?
    在战国时期,人才流动,谋士们常常是“朝秦暮楚”,这给录用他们的君主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如何扫除这种负面影响呢?战国著名谋士陈轸就曾睿智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有一年,陈轸又离开楚国前往秦国就职,著名的谋士张仪看不下去了,就跟秦王说:陈轸这小子的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