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兰人郎世宁从传教士到宫廷画师的故事

   2020-10-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米兰人郎世宁最初的梦想是能够成为一名著名的传道士,能够将基督教的思想传播到大清王朝之中,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面让郎世宁名垂青史的恰恰不是因为郎世宁的传道士身份,而是因为郎世宁包裹中的画笔,同时也铸造了郎世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面的杰出成就。那年,

米兰人郎世宁最初的梦想是能够成为一名著名的传道士,能够将基督教的思想传播到大清王朝之中,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面让郎世宁名垂青史的恰恰不是因为郎世宁的传道士身份,而是因为郎世宁包裹中的画笔,同时也铸造了郎世宁的在中国绘画史上面的杰出成就。

那年,郎世宁只是一个27岁的基督教信徒,心中怀着无比美丽的抱负和憧憬,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最终来到了风光无限的大清王朝的紫禁城。郎世宁的基督教的思想是追求幸福的,但是当时的人们对于幸福的追求并不感兴趣,反而是只关心如今的生活。因为郎世宁的传教士的梦想几近落空了,本来是带着牺牲自我能够拯救众生的决心和信念而来的,但是中国北京中的现状却那么让郎世宁震惊。所以郎世宁从传教士到宫廷画师也有了一个美丽的原因,他手中的圣经始终是无人肯问津的,反而是他笔下的画作让人赞叹不已。

郎世宁从传教士到宫廷画师,其实也是得到了汤若望等人的谆谆教诲以及指点,最终才促成了郎世宁极大的转变。当然,郎世宁的传教思想并没有得到众人的认可,反而是她的画作首先得到了康熙的认可,从此以后郎世宁便开始了精心地当一名宫廷画师了。反而郎世宁成为了一名宫廷画师之后,渐渐得到了众人的瞩目,因此也可以说郎世宁从传教士到宫廷画师其实也是一个极好的选择。

郎世宁白鹘图赏析

公元一七五一年,这一年郎世宁正好六十二岁,《白鹘图》就是郎世宁在这一年创作而成的画作。

郎世宁《白鹘图》现在被藏于台北的故宫博物馆,整幅画纵度为一百二十一点七公分,横为六十四公分,是在绢上作画。《白鹘图》以一白鹘为绘画的对象,一只通体雪白的白鹘站在松枝上,锋利的双爪紧抓着树干,画中的白鹘似乎听到了一些声响,正准备闻声而起。白鹘身旁的景色如同真景一般,就连松叶也片片清晰可数,小瀑布自然地顺流而下。《白鹘图》具有郎世宁一贯作画的特点,与《锦春图》相似,画中的白鹘以白粉进行细致的描绘,特别是白鹘的眼睛更是被郎世宁画活了。而背景中的景色则运用中国的水墨画风格,将中西方两种画法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整幅《白鹘图》将白鹘的“动”与景色的“活”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郎世宁《白鹘图》上还有落款,落款上的意思为乾隆十六年的五月初十,大学士傅恒进献了一只百鹘,皇帝命郎世宁将这百鹘作于画上。从这个落款中后人不难看出这幅《白鹘图》创作的时间是乾隆十六年的五月初十,当时身为大学士的傅恒向乾隆皇帝进献了一只白鹘,乾隆对此白鹘十分喜爱,便下令郎世宁以此白鹘为题,创作了这幅《白鹘图》。

郎世宁的《白鹘图》属于郎世宁的晚年精品之一,这幅画体现了郎世宁将中西方画法结合起来的特点,价值十分巨大。

郎世宁的画价值多少

郎世宁虽然是意大利人,而且出生在米兰,但是二十七岁的他就来到了中国,并在中国度过了长达五十八年之久,康熙年间被封为宫廷御用画师,而后历经三朝并葬于中国,关于郎世宁的画值多少钱,大多了解过的人只能说一句——高价。

郎世宁的画曾经进行过多次的拍卖,而且每一次的成交价格都在预估之上,2000年,他画的一幅《苹野秋鸣》成交价是1765.5万港币,大概是1474.7万人民币的高价,是当时中国画拍卖价格第二高的作品;2005年,他的《秋林群鹿图》单单是咨询价就到达了2028万,2008年,他的“雍正十二月圆明园乐行图”十二块,甚至拍出了1.44亿元的天价,2010年的《神骏图》当时的预估价是400-600万之间,但这幅画却拍出了2016万的高价,最新成交的作品是一副《清乾隆的马》,在2013年澳门中信拍卖会场上它的估价在1200万左右,最终拍出了1362.75万的价格。

郎世宁的画能够卖出这么高的价格,虽然有拍卖会的功劳,但更多的还是他所画作品的潜在价值,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他的画作数量太少,郎世宁生前画过很多方方面面的画,但最终留传下来的却并不多,甚至可以说是很稀有的。事实证明,郎世宁的画只要是真品,大都是非常值钱的。所以关于郎世宁的画值多少钱这个问题并没有明确的答案。

 
标签: 画师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宫廷画师郎世宁凭借什么本领才能走红清宫?
    宫廷画师郎世宁本来是一位意大利人,但是在1715年的时候他来到了清朝进行传教,当时他很快就和康熙见了面,康熙本身就十分喜欢科学以及一些艺术,所以尽管并不相信他的宗教问题但是却一直对他十分的礼遇有加,于是在此之后就立即将他封为了专门为大清皇室
    12-28 画师
  • 王昭君落选被送边塞 因画师一笔变其丑无比
    王昭君和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传说四大美女的美貌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的故事,其中“落雁”一故指的就是她。王昭君绝代风华的美貌,让中国历史上许多诗人联想翩翩,其中李白、杜牧就留有诗句来描写她的故事,称“绝色天下无,一
  • ​画师不小心偷听朱元璋秘密 机智躲过杀身之祸
    朱元璋开创了大明朝,成为一代帝王。可他的出身并不好。他生活在乱世,属于社会底层的穷苦百姓。曾经当过乞丐与和尚,可是乱世连乞丐与和尚都难容。他走投无路。因此,朱元璋在菩萨面前卜卦,算前途。结果是留在当地当和尚和乞丐都是大凶。反而参加起义军确实
  • 画师据实画像被杀 一代帝王朱元璋奇特长相成谜
    香港《文汇报》刊文称,在两宋之前,历代帝王长相皆无认知。被传是唐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卷》里的13位帝王,也大都属于写意作品,除非画家赋予的细节特征,帝王面貌也大抵相同。两宋帝王,已有宫廷画师据实画像,但写意的成分依然浓厚。蒙元帝王,沿袭宋
  • 画师据实画像被杀 明朝帝王朱元璋奇特长相成谜
    香港《文汇报》刊文称,在两宋之前,历代帝王长相皆无认知。被传是唐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卷》里的13位帝王,也大都属于写意作品,除非画家赋予的细节特征,帝王面貌也大抵相同。两宋帝王,已有宫廷画师据实画像,但写意的成分依然浓厚。蒙元帝王,沿袭宋
  • 宋太宗霸占小周后 命画师当场创作春宫图
    宋太宗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其兄赵匡胤登基后改为广义。史料记载赵光义是个志大才疏,又寡廉鲜耻之人。他是“烛影斧声”谜团的主角,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烛影斧声是有预谋的弑兄篡位。毛主席在读到这段历史时也批判到“不择手段,急于登基”
  • 画师据实画像被杀 明朝朱元璋奇特长相成谜
    香港《文汇报》刊文称,在两宋之前,历代帝王长相皆无认知。被传是唐阎立本所绘《历代帝王图卷》里的13位帝王,也大都属于写意作品,除非画家赋予的细节特征,帝王面貌也大抵相同。两宋帝王,已有宫廷画师据实画像,但写意的成分依然浓厚。蒙元帝王,沿袭宋
  • 小小画师真厉害 竟然可以从朱元璋眼皮下逃生
    大家知道,大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于社会底层。在他造反之前,先后从事过乞丐与和尚这两个职业。可由于战乱,他连这两个职业都做不下去了。当时,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活下去。于是,走投无路的朱元璋,只好铤而走险,参加了起义军。不曾想,这一招险棋,居然
  • 为何朱元璋的画像如此丑陋?哪个画师如此大胆
    朱元璋在我国的历史上是一个朝代的开国皇帝。也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底层人士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终于如愿以偿实现了自己对国家的一个统治。这样一个伟大的人物,可是为什么他流传下来的画像居然会如此的丑陋。在现在我们流传下来的那些皇帝的画像,要么是风度翩翩
  • 宋太宗赵光义强幸小周后 竟命画师当场创作春宫
    宋太祖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其兄赵匡胤登基后改为广义。史料记载赵光义是个志大才疏,又寡廉鲜耻之人。他是“烛影斧声”谜团的主角,经过几十年的研究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烛影斧声是有预谋的弑兄篡位。毛主席在读到这段历史时也批判到“不择手段,急于登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