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皇帝为何坚持废掉他的第一任皇后孟古青

   2020-09-1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废后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子)的女儿,皇太极的孝庄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14岁的福临开始亲政,同时册封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据史书记载,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姿色出众,聪明多智,但仅当了三

废后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子)的女儿,皇太极的孝庄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14岁的福临开始亲政,同时册封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据史书记载,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姿色出众,聪明多智,但仅当了三年皇后福临就要废除掉他。

福临(顺治)是清王朝入主中原、君临全国的第一代皇帝。他6岁登基,24岁病死。福临的母亲是蒙古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即历史上有名的孝庄文皇后。

福临和他的父亲皇太极一样,也十分重视与蒙古诸部的和亲。有关资料显示,福临共有14个具有名位的嫔妃,其中蒙古族后妃就占6人;共册封3位皇后,其中有2位来自蒙古科尔沁部。

废后博尔济吉特氏是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科尔沁贝勒寨桑之子)的女儿,皇太极的孝庄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八年(1651年)八月,14岁的福临开始亲政,同时册封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据史书记载,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姿色出众,聪明多智,但仅当了三年皇后福临就要废除掉他。

《美人无泪》中的顺治皇帝的第一任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后被废,降为静妃

顺治十年(1653年)八月,大学士冯铨、陈名夏、张端、刘正宗等人从礼部诸臣整理历代废后事例的做法中,得到了福临准备废掉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信息。他们纷纷上疏劝谏福临说:“皇后母仪天下,关系甚重。前代如汉光武、宋仁宗、明宣宗,皆称贤主,俱以废后一节终为盛德之累。望皇上深思详虑,慎重举动。”但福临的态度非常坚定,不仅严厉斥责冯铨等人不明事理,沽名钓誉,而且当天就奏请皇太后,将皇后降为静妃,从中宫改居侧宫。(这个冯铨的坟墓就埋在房山区燕山办事处的羊耳峪,可惜被破坏的不成样子了。)

同时,福临又要求礼部立即讨论废后一事。当时,礼部尚书胡世安、侍郎吕崇烈、高珩上疏劝福临慎重考虑,并说福临的“圣谕”中没提到此事和诸王大臣商量过,如果不公开宣布,那么中外不会知道废后之事,如果公布此事,那么中外就会对此大加怀疑,妄自揣测,产生误会。

或许福临也觉得此事在程序上有漏洞,于是便令诸王大臣们进行讨论,结果礼部员外郎孔允樾及御史宗敦一、潘朝选、陈茉、张暗、杜果、聂阶、张嘉、李敬、刘秉政、祖永杰、高尔位、白尚登、祖建明等14人也都坚决反对,上疏力争,希望福临能收回成命。其中孔允樾所言尤切:“偶闻废后一事,不觉悚然。然及见冯铨等奉圣谕内,有故废无能之人一语,更为惊骇。窃思天子一言一动,万世共仰,况我皇后正位三年,未闻显有失德,特以‘无能’二字定废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且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臣考往古,如汉之马后,唐之长孙后,敦朴俭素,皆能养和平之福。至于吕后、武后,非不聪明颖利,然倾危社稷,均作乱阶。今皇后不以才能表著,自是天姿笃厚,亦何害乎!为中宫而乃议变易耶!设皇后必不谐圣意,亦可仿旧制,选立东西二宫,共襄内治,若夫废后一节,千古典礼所在,一时风化攸关,实有惊人耳目者。且皇上亲政以来,天下以为尧舜复生,今忽有非常之举,传之圣子神孙,岂开国之主所宜有耶?臣思皇上,天下之父;皇后,天下之母。父有出母之议,为人子者,即心知母过,尚不免涕泣以谏,况绝不知母过何事,又安忍缄口严父之侧而不为母一请命乎?”

福临又令诸王、贝勒、大臣们集体讨论,讨论结果还是不同意福临废后的动议,仍然主张皇后正位中宫,并建议再分立东西两宫。福临更加气恼,命令大臣们继续讨论,并谕示孔允樾主动认错。孔允樾迫于压力,只好引咎自责,表示支持福临。这样,诸王大臣再开会讨论时,都表示完全按照福临的意见,废掉博尔济吉特氏。

关于博尔济吉特氏被废的原因,按照福临当时对众大臣的说法,理由非常简单,就是皇后“无能,故当废”。其实,这只是福临废后的借口,必有其他原因。福临是铁了心要废后,连孝庄都挽回不了。在侄女和儿子之间,在家务与国政之间,孝庄到底还是选择的后者,于是有了福临这样一纸诏书:自古立后皆慎重遴选,使可母仪天下。今后乃睿王于朕幼时因亲定婚,未经选择,宫阃参商已历三载,事上御下,淑善难期,不足仰承宗庙之重。谨于八月二十五日奏闻皇太后,降为静妃,改居侧室。

用“未经选择”打马虎眼,盖几个大帽子,降为静妃。这位世祖废后从此便走出我们的视野,再也难寻踪迹,不仅任何史册中再也没有出现过她的名字,就连整个东陵里都不知她魂归何处。按理,虽即便是废后,但好歹是静妃,她应该葬在孝东陵里才对,可是找遍孝东也没有找到她的陵寝。

这也是福临以废后的形式报复睿亲王多尔衮。我们知道,多尔衮为“摄政王”时,以“皇父”自居,为了更有效地控制福临,便亲自为福临选定了博尔济吉特氏。尽管福临心中不满,但慑于多尔衮的威势又不敢公开反对,只好违心随从。当时多尔衮独揽军政大权,培植私党,排挤异己,以致关内关外只知有睿亲王一人,而不知道还有个小皇帝福临。由此福临对多尔衮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顺治七年(1650年)多尔衮死后,福临在彻底清算多尔衮罪状的同时,又直接把对多尔衮的怨恨迁怒于多尔衮选定的皇后博尔济吉特氏身上。

这个皇后可就倒霉透顶了,真应了一句古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表面原因是说她奢侈,曾有记载说她因为吃饭的餐具中有一件不是金子做的就大发脾气,而顺治偏就是一个喜欢简朴的人,所以两个人的矛盾就开始升级。福临自己却说因为皇后无能所以要废掉,他这个理由连下面的朝臣都有质疑,礼部员外郎孔允樾有这么一番话来回应顺治:“皇后正位三年,未闻失德,特以‘无能’二字定废嫡之案,何以服皇后之心?何以服天下后世之心?君后犹父母,父欲出母,即心知母过,犹涕泣以谏;况不知母过何事,安忍缄口而不为母请命?”

是啊,都不知道有什么错,来个“莫须有”的罪名就要废掉皇后,大清皇后一国之母难道能说废就废?可是,福临是皇上,已经没有了多尔衮挡道,皇上已经掌权了。所以,福临废除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实际上是报复多尔衮的方式之一。还有就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嫉妒心太强引起了福临的极大反感。

福临在其所撰的《端敬皇后行状》中说博尔济吉特氏“容止足称佳丽,亦极巧慧。乃处心弗端,且嫉刻甚,见貌少妍者,即憎恶,欲置之死。虽朕一举动,靡不猜防,朕故别居,不与接见”。《清史稿·后妃传》也说她“又妒,积与上忤”。由此可见,博尔济吉特氏妒心太强,对福临的干预也是太多,使福临大为反感,进一步坚定了他的废后决心。再就是很多人提到福临(顺治),自然的反应就是神话般的孝献皇后董鄂氏(先生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1986年出版),董鄂氏福临的弟媳,福临一生最爱的女人。可以说有了董鄂氏,更加坚定了福临废后的决心。

可怜的博尔济吉特氏这个高贵的蒙古族女人,是她的高贵的出身成为了毁掉她一生的枷锁。因为她是孝庄的侄女,博尔济吉特的格格,被卷入那个深不见底阴谋诡计丛生的深宫之中,面对一个没有任何感情基础的所谓的‘丈夫’,她的困境可谓多多。但她没有积极的应对方式,而以自己的特殊身份,妒、闹、奢,再加“无能”(先生推测是满语和汉语都说不好。),当然出于劣势。须知,虽然你出身在高贵的科尔沁博尔济吉特家族,但你的丈夫不是别人,正是当朝的皇帝,天下最有权威的人,和他闹掰了,还能有好下场!

再加上福临从小被多尔衮压制,逆反心理想来必然比一般人都重很多,对于这个被强塞给他的妻子,自然不会有什么好感。博尔济吉特氏代表的是多尔衮给予福临的侮辱,代表的是孝庄加在他身上的枷锁,这个可怜的女人是担了多尔衮的干系,这方面看她何其无辜!她究竟做错了什么呢?她得眼睁睁看着丈夫娶了弟媳,她既恨又无奈,都是帝王无情,可是她偏偏遇到一个痴情的帝王,却不是为自己痴迷。应该说,她即便没有被废,日子也是不好过的。总之,博尔济吉特氏被废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但她被废了,“静”了,先生推测应该是改信佛教了。这方面有蛛丝马迹可寻。当时顺治在皇宫接见五世班禅,后宫嫔妃都参与了,其中包括静妃。此后,宫廷内外一片宠佛风气,被冷落的嫔妃们参禅念佛是最好的消遣和精神寄托,在这种情况下,静妃遁入佛门是完全有可能的。死后烧化,了无痕迹,也许这是不错的归宿。

 
标签: 顺治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 顺治皇帝是如何死的
    顺治皇帝是怎么死的 顺治皇帝是如何死的
    1、一种说法中顺治是因病而死。由于爱子、宠妃的相继亡故,顺治受到了很大的打击,身体在精神的影响下每况愈下,后来他染上天花,古代的医术不足以将他治愈,造成了他英年早逝的结局。2、另一种说法中顺治并没有死,而是出家了。历史文献中确实有福临参禅学
  • 顺治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历史上顺治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顺治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历史上顺治是哪个朝代的
    1、顺治,清朝第三位、清军入关后的第一位皇帝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的年号。 2、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满族,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第九子,生母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六岁即位,十三岁亲政,是为清军
  • 顺治皇帝怎么死的 顺治皇帝是怎样去世的
    顺治皇帝怎么死的 顺治皇帝是怎样去世的
    1、顺治是染上天花,染疾而死。2、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初二,福临安排吴良辅出家为僧。这天他亲临悯忠寺观看吴良辅出家仪式。归来的当晚染上天花,发起高烧来。他预感病体沉重,势将不支,初六日深夜急召礼部侍郎兼翰林院掌院学士王熙及原内阁学士麻
  • 顺治皇帝做了多少年皇帝 顺治皇帝做了几年皇帝
    顺治皇帝做了多少年皇帝 顺治皇帝做了几年皇帝
    1、顺治皇帝做18年。2、清朝从公元1644年入关,到1911年灭亡,前后共有十位皇帝,第一位皇帝是爱新觉罗·福临,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顺治皇帝,顺治帝在位长达18年,但却在24岁就驾崩了,正直英年,却突然驾崩,不免引起人们的怀疑猜测。
  • 蒲松龄是清朝哪个皇帝时期的人 蒲松龄是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皇帝时期的人对吗
    蒲松龄是清朝哪个皇帝时期的人 蒲松龄是清朝顺
    1、蒲松龄是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皇帝时期的人。2、蒲松龄生于1640年6月5日,去世于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
  • 顺治帝的《甄嬛传》 却是不一样的结局
    顺治八年八月十三日,顺治册立自己的表妹博尔济吉特氏为皇后。这样,太后与皇后均出身于科尔沁部落的博尔济吉特氏,蒙古在后宫实现了“两手都抓,两手都硬”的局面。作为泰山国丈的舅舅总算松了一口气。谁知,当天夜里新婚夫妇就在坤宁宫打了起来。1、悲惨的
    12-29 顺治甄嬛
  • 皇太极长子为何没能继承皇位 顺治六岁继位之谜
    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六岁继位之谜:皇太极生前并没有“立嗣”,在他逝世之时,围绕新一任皇位的争夺便开始了。争夺这个位置的主角主要是两个人:皇太极的长子肃亲王豪格和努尔哈赤的儿子之一、皇太极的十四弟睿亲王多尔衮。一场蓄谋已久的斗争即将展开。我们先看
  • 揭秘明朝如此腐败 顺治为何还要向前朝学习?
    明朝前期在朱元璋,朱棣的管理下国力强盛,是军事大国强国。后期明朝政治愈发腐败,导致亡国,清朝入主北京。入关后的政权不稳,以致于在利用和清理、防范降臣方面煞费苦心。最终,当清朝在生存危险期渡过之后,在顺治十年左右,清廷已经过了最危险的时刻,因
    12-29 明朝顺治
  • 阎崇年 顺治皇帝没有出家 死于天花死后被烧
    清朝在北京十位皇帝,有七位死在皇宫以外——康熙帝死在畅春园清溪书屋,雍正帝死在圆明园,嘉庆帝死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道光帝死在圆明园慎德堂,咸丰帝死在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光绪帝死在西苑(今中南海)瀛台涵元殿,宣统帝后为平民则死在北京
    12-27 顺治天花
  • 顺治将多尔衮鞭尸 他为何如此痛恨叔叔多尔衮?
    顺治继位之后,多尔衮就做摄政王,多尔衮和顺治之间就发生了矛盾。第一,多尔衮是居功骄傲,独擅威权,顺治不满意了。第二,就是多尔衮把豪格给杀了,这个豪格带兵打仗,为清朝立下了功劳,下西安,战陕西,定四川,都是豪格。张献忠是豪格射死的,豪格带了大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