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麾下第一先锋 “五子良将”之一乐进轶事

   2020-06-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三国时期曹魏的实力是最强大的一方。曹操麾下更是猛将如云,比如许褚,徐晃,张辽,张郃等。今天要来说的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乐进。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今山东莘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在罗

三国时期曹魏的实力是最强大的一方。曹操麾下更是猛将如云,比如许褚,徐晃,张辽,张郃等。今天要来说的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乐进。

乐进,字文谦,阳平卫国(今山东莘县)人。东汉末年曹操部将。以胆识英烈而从曹操,随军多年,南征北讨,战功无数。在罗贯中“尊刘贬曹抑孙”的情感路线之下,这位先锋猛将,在《三国演义》中成为打酱油的存在,毫无存在感。

那么乐进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存在?

据史书记载,乐进又矮又丑,“容貌短小”,是凭着胆气过人才得以跟随曹操作战。而曹操一开始也不把他当回事,只安排他做“帐下吏”。(《三国志·魏书·乐进传》)

乐进虽然其貌不扬,却绝非毫无根基,同样也是地方豪族,还自称是战国名将乐毅的后代。曹操派他回家乡募兵,乐进一次就招募到千余人。千余人是什么概念?曹操堂弟,同为曹氏豪族一员的曹仁,“豪杰并起,阴结少年”,也不过“得千余人”而已。(《三国志·魏书·曹仁传》)

正因为如此,曹操立刻提拔他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三国志·魏书·乐进传》)

乐进不但招兵买马了得,打仗也有一手。“从击吕布于濮阳,张超於雍丘,桥昽於苦,皆先登有功。”几次都是他身先士卒,率先登城。(《三国志·魏书·乐进传》)

濮阳之战绝非记载这么简单。据曹操的本纪记载,此战中“布出兵战,先以骑犯青州兵。青州兵奔,太祖陈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可谓十分狼狈。(《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不但曹操狼狈,曹操手下大将们在此战中也表现不佳。夏侯惇此前正驻守濮阳,惨遭吕布袭击,丢掉了濮阳,自己也被劫持。(《三国志·魏书·夏侯惇传》)

乐进能在这样的苦战中获得先登有功的评价,实在不易。更不容易的是,“容貌短小”的乐进却屡屡能斩杀大将,常胜不败。

曹操与袁绍决战于官渡,淳于琼镇守乌巢。这里的故事为人熟知:曹操派兵偷袭乌巢,烧毁了袁绍的粮草,获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三国演义》中写此战是曹操亲征,其实不然。率军偷袭乌巢、阵斩淳于琼的,正是这位“容貌短小”、“打酱油”的乐进。

后来曹操南征荆州,又是乐进替代了此前在博望坡被击败的夏侯惇作为前锋,屯守襄阳,“击关羽、苏非等,皆走之。”南郡附近山谷中的蛮夷纷纷请降。(《三国志·魏书·乐进传》)

虽然此时刘备大势已去,正在逃奔东吴。但无论如何,正面战场上击败关羽,还是值得夸耀的战绩。

因此曹操从赤壁败归后,留下乐进和张辽、李典共同驻守合肥时。因为知道李典和张辽不和睦,从曹操留下的方略来看:“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护军勿得与战。”是以乐进为核心,统一指挥另外两人(《三国志·魏书·张辽传》),即使张、李出战不幸败绩,也有乐进镇守城池,不至于一败涂地,这是曹操的战略。可结果,三人在逍遥津之战紧密配合,大破吴军,几获孙权。

只可惜,乐进在五子良将中去世最早,建安二十三年便撒手人寰,而此时的曹操还在汉中与刘备搏杀。乐进在早期军事生涯中,攻战中每每捷足先登,冲锋陷阵。在后期为荆州的守护也做出了杰出贡献,被评为“骁果”的将领。他的功绩又主要集中在曹操征战的前期,因此史书中的记载十分简略,致使这样一位名将没有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标签: 曹操 乐进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