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用一计策想蒙骗聪明人 不料被蠢人所信

   2020-06-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诸葛亮为何“事必躬亲”,今日么么看了魏灭蜀之战,发现如果蜀汉(刘禅在位时期)因为战争出现了一点点小小的差错,就很有可能导致亡国的局面,这一点和吴国和魏国不同,其战略纵深很大,即使是一城一地的丢失,于大局影响不大,而蜀汉就不一样。自从诸葛亮死

诸葛亮为何“事必躬亲”,今日么么看了魏灭蜀之战,发现如果蜀汉(刘禅在位时期)因为战争出现了一点点小小的差错,就很有可能导致亡国的局面,这一点和吴国和魏国不同,其战略纵深很大,即使是一城一地的丢失,于大局影响不大,而蜀汉就不一样。

自从诸葛亮死后,即便有蒋琬和费祎这样的能臣治理朝政,但是外有姜维不断对魏国的战争,战争消耗很大,内有后主刘禅重演汉末汉灵帝之局面,宠信宦官,玩弄朝政,蜀汉逐渐内外交困,国力大减。

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在主政魏国的时候,看到了蜀汉的危局,认为:师老民疲,我今伐之,如指掌耳,便起了灭蜀的念头,为此,司马昭和钟繇的儿子钟会日夜谋划,找寻战机,图谋一举灭蜀。

为了灭蜀,司马昭使用了一个计策,那就是声东击西之策。即在朝堂上扬言要对吴国发动战争,以达到迷惑蜀国的目的,暗中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都督关中,招募士卒,训练兵马,做好灭蜀的准备。

今日度之,以为司马昭的计策其目的就是为了迷惑蜀汉的聪明人,让蜀汉以为这不过是一次正常的战争而已,而且是针对吴国的(要知道三国之间,尤其是吴魏、魏蜀两方经常发生战争),谁知道这个计策根本“骗”不了聪明人,起码蜀汉的大将军姜维一眼就看出来司马昭的杀机所在。

让司马昭没有想到的是,这个计策竟然没有“骗”到姜维,却“骗”了两个蠢人,最后起到的效果比骗到姜维还有用!

这两个蠢人就是后主刘禅和太监黄皓,姜维在看出司马昭的意图后,就赶紧上书给后主,建议加强阳平关和阴平的守备,这是蜀汉防守的两个关键点。

然而,太监黄皓“听从”鬼神的说法(估计可能是占卦了吧,更有可能是借鬼神之言对姜维的排挤和斗争),并向后主刘禅说明,使得刘禅也信服了。在事后,我们的“大能人”后主刘禅乾纲独断,不理会姜维的建议,也不让朝内的大臣们知道这件事,暗中把姜维的建议压了下来。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等分领近十八万大军,讨伐蜀国。

司马昭的计策成功,蜀汉几乎没有做任何的防备,这下子,后主刘禅和那个蠢太监才慌了神儿,匆忙调集兵马抵抗,不料,兵败如山倒,一点点的小失误,对于蜀汉这个小国来说,就是灭国之危。

 
标签: 司马昭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司马昭怎么当的皇帝 历史上司马昭怎么当的皇帝
    司马昭怎么当的皇帝 历史上司马昭怎么当的皇帝
    1、司马昭并没有当皇帝,他本人是司马懿次子,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他和其父司马懿,其兄司马师控制了三国时期曹魏后期的军政大权,为后来司马炎逼曹魏末代皇帝高贵乡公曹髦禅让打下了基础。他本人也被追封为晋文帝。 2、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
  • 司马昭当皇帝了吗 司马昭资料介绍
    司马昭当皇帝了吗 司马昭资料介绍
    1、司马昭没有称帝,他的儿子司马炎统一三国,建立西晋称帝。2、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3、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
  • 司马昭为什么不称帝 司马昭怎么不称帝
    司马昭为什么不称帝 司马昭怎么不称帝
    1、司马昭之所以不称帝是因为他有能力笼络住自己的政治力量,他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他完全可以称帝,他和其兄司马师已经收拾了所有的反对派,大权独揽。 2、曹魏政权不像汉政权有很长久的历史,有很多贵族势力和广泛的知识分子的支持,所以司马昭可以称帝
  • 历史上司马昭的老婆是谁 司马昭的妻子是谁
    历史上司马昭的老婆是谁 司马昭的妻子是谁
    1、司马昭的妻子是王元姬,司马昭之所以不称帝不是不想,而是时机不成熟,且他没等到时机成熟就先死掉了。2、王元姬(217年—268年4月20日),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北)人。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王朗之孙女、王肃之女,晋文帝司马昭妻子,晋武帝司
  • 司马昭是谁的儿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意思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是司马懿的儿子,继其父及其兄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势力权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尽皆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党羽曾刺死魏帝曹髦,其子司马炎后来篡魏自立。意思:司马昭安的什么心,连过路的人都知道。泛指人的阴谋显露无遗,许多
    12-28 司马昭
  • 为何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
  • 司马昭之心歇后语 三国中司马昭是个怎样的人
    司马昭之心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比喻某个人狼子野心,出处是三国曹魏的司马昭在其兄长死后独揽朝政,让人觉得他有谋朝篡位的迹象。当时的魏帝曹髦因为权力被架空,很忌惮司马昭,担心自己会被废,这句话也是出自他的口中。司马昭之心歇后语司马昭之心歇后语
  • 司马昭有多少个老婆 司马昭的老婆都是谁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抗蜀,多有战功。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
    12-21 司马昭
  • 解析历史上司马昭之心为什么路人皆知?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
    12-18 司马昭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为何他选择不当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知道很多人就在小时候的课本里学过了,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比喻了那些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而这句话也被记录在了晋--陈寿《三国志》一书中。三国后期阶段,魏国的大权基本上被司马氏所掌控。魏少帝刚刚即位时就有
    12-16 司马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