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在大陆的最后一次阅兵 青天白日旗莫名坠落

   2020-11-1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949年12月3日,由重庆逃至成都黄埔军校的蒋介石主动向校长张耀明提出,说要“检阅本校官生,予黄埔生再次鼓励”。那一天,是黄埔二十三期第二总队长李邦藩担任当日的校值星官。上午8时刚过,在迎宾乐声中,身穿黄呢中山服、头戴礼帽的蒋介石,在寒风

1949年12月3日,由重庆逃至成都黄埔军校的蒋介石主动向校长张耀明提出,说要“检阅本校官生,予黄埔生再次鼓励”。那一天,是黄埔二十三期第二总队长李邦藩担任当日的校值星官。上午8时刚过,在迎宾乐声中,身穿黄呢中山服、头戴礼帽的蒋介石,在寒风中由张群、阎锡山、顾祝同、蒋经国、张耀明等陪同步上检阅台。

首先举行升旗仪式,青天白日旗在全场人员注目礼下冉冉升起,旗杆顶头的滑轮吱吱呀呀转动着,像是承受不了这“国旗”。突然,那片薄布在升到旗杆中间时,呼呼啦啦掉了下来,不知什么原因,升旗用的绳子从中间断了,旗与绳子从旗杆滑轮上一同溜了下来。本来沉闷无声的队列吵嚷起来。为了使阅兵分列式照常进行,升旗人员不得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最快速度放倒旗杆,重新挂上绳子,升起了这面被摔落在地的旗子。

这件事,我在上世纪80年代采访中,许多黄埔第二十三期学生都记忆犹新。我为查明落旗原因,于1988年夏在成都西郊杜甫草堂公园,曾专门组织第二十三期学生集体回忆和补充校正有关细节,时在成都的第二十三期学生约有20余人参加了聚会。在此前后,多位亲历者在回忆文章中也记载了此事。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军校内中共地下工作者在头一天晚上在旗绳上做了手脚。

这个升旗插曲,在现场的队列中引起了纷纷议论,很多人说“看来党国的气数将尽了”。本来蒋介石是准备在大会上讲话的,他那时的情绪可能也受到突然发生的落旗的影响,在讲了“同学们”一句话后,嘶哑的嗓子干咳了一声,眼中又噙满了泪水,讲不下去了。想必他触景生情,心中十分难过。他稳定了一下情绪,强打精神勉励学生,希望他们能够坚持到底,最后以凄凉的声调说道:“国家到了今天,已经是千钧一发的时候了。我们的国家,已面临生死存亡关头,复兴中华的责任已摆在你们的双肩上。这次,你们的西迁绝不是逃跑,我寄希望于你们,大家好自为之。”看来,蒋介石此时也不想多说什么了。不到10分钟,讲话就匆匆结束。

校值星官李邦藩请示后,便进行下一个项目,变换队形,开始阅兵。

队列前后各挪开一步,蒋介石和随行人员走下中正台,在校长张耀明、教育处长代教育长李永中、总队长李邦藩等陪同下,穿行于官生队列中。蒋介石带着白手套,同队列中徒手肃立行注目礼的排头、排尾官生握手,目视检阅,大有依依惜别之情。当时,阅兵场上气氛相当紧张,全体在场受阅官生全都像木偶一样立正站着,连眼珠也不敢乱转,耳边仍不时传来蒋介石的侍卫人员压低嗓音喊着:“不准动!不准动!”的声音。

同学们见蒋介石须眉花白,距离上次检阅,仅仅时隔三个月,这位老校长的神情在学生们的眼里有了很大的变化,显然苍老憔悴了许多。第二十三期第一总队炮兵大队第一中队毕业生张启东在2010年接受采访时曾回忆说:“人啊,经受不了大的波折。不说老校长他这时的个头有点萎缩,反正是苍老不少,而且精神头也是,不说萎靡不振,反正绝对是有所表现,看起来也就是说丧失了信心,自信心大打折扣,我当时确实就有这个感觉。另外,他讲,把反攻的希望寄托于第三次世界大战。我对这句话最反感,也是我印象最深的,对他最失望的。”

蒋介石目视检阅每列同学,同队列中排首、排尾受阅者握手,用去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实为首例。许多人视为殊荣,有的学生当即声泪俱下。蒋介石的检阅是为军校学生鼓劲,以掩饰当时的败势,但学生们都已知道,人民解放军已解放了大半个中国,国民党政权大势已去,学生们已经没有了当初报考军校时的兴奋,对蒋介石的接见和讲话也相当麻木,多数学生心里想的只是如何回到家乡。蒋介石的伤感情绪深深影响着受阅的学生,学生们的拘谨、不安情绪也深刻反作用于蒋介石。在一片肃杀悲凉的气氛中,蒋介石离开阅兵场,大有惜别之情。

此日,蒋介石在黄埔军校学生这里总算得到一些精神上的慰藉,军校学生得到的最大实惠是蒋介石特“恩准”每人一斤猪肉,作为犒赏。并特准赏给每个学生一枚银元,但这枚银元并没有发到学生手中,被扣在大队移作别用了。

这天的阅兵结束后,军校学生再也没有见到蒋介石公开露过面。

阅兵当天下午,成都黄埔军校还做出决定,除留李邦藩率黄埔二十三期第二总队暂留校担任护卫蒋介石任务外,其他各学生总队及勤务团、教导团、军官教育队等一切武装力量准备在明日开始动身南迁。张耀明暂留校负责军校日常工作,南迁官生由李永中统一指挥。当晚,军校在校外智育电影院包场,放映电影《文天祥》(片名又称《国魂》)。这是军校在大陆的最后一次电影聚会。放映银幕前,人群情绪甚为悲壮,几个军校生大呼口号,他们唯恐住在校内的老校长蒋介石听不到,使上了全身力气,大喊大叫。在电影剧场浓烈的反共气氛中,很多学生振臂响应,有的学生当场声泪俱下朗诵文天祥的绝命诗。放映之后,校方还组织同学们进行讨论。但不一会儿,看电影的人就相继散去了。

 
标签: 蒋介石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谁种下的
    南京梧桐树真的是蒋介石种的吗 南京的梧桐树是
    1、南京的梧桐树不是蒋介石栽种的。南京的梧桐树最早是一个叫做郎怀仁的法国传教士种下的,而且它并不是梧桐树,而叫做悬铃木,只因叶子长得像梧桐罢了。2、南京开始广泛种植这种树是在1928年,为了迎接孙中山先生的奉安大典,南京市在多个街道栽种了两
  • 美国原子弹炸日本太快 美国送蒋介石的政治果实
    1945年6月中旬,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尾声,长达82天的冲绳岛战役结束。此役日本虽然失败,但是面对海陆空三军优势的美军,驻守冲绳岛本土的日军依然给美军巨大的杀伤力。在面对巨大火力优势的美军面前,日军与美军的伤亡比达到一个可观的比例,那就是
    12-31 蒋介石
  • 蒋介石死亡时间!蒋介石死前留下的遗嘱竟是这个
    蒋介石是近代中国著名政治人物及军事家,名中正字介石,幼名瑞元、谱名周泰、学名志清。祖籍江苏宜兴,生於浙江奉化,逝世於台北士林官邸。历任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总司令、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华民国特级上将、中国
    12-31 蒋介石
  • 揭秘败军之将李宗仁训斥蒋介石 都是你搞糟了!
    当广东全境失守已成定局之时,我检讨战局,实愤懑不堪。深觉蒋先生如稍具良心,局面不会弄到如此之糟,溃败不会如此之速。蒋氏见他破坏防守广东的计划已圆满成功,复施展诡谲伎俩,在黄埔召见白崇禧,故弄玄虚,说那番言不由衷的鬼话,想来令人发指。就于是时
  • 蒋介石当年推行简化汉字方案为何没有能成功?
    早在1920年,著名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就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提倡简化汉字。1922年,钱玄同与黎锦熙等知名学者又向国语统一筹备会第四次大会提出了《减省现行汉字的笔画案》,系统地阐述了简化汉字的理由和办法。专家们的建议与主张,引起蒋介
    12-30 蒋介石
  •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揭秘胡适一生中的三骂蒋介石
    1929年胡适一骂蒋介石:明定自己的职权,不得越权侵官国民党当局对待胡适的态度就是另一种样子了。在“人权运动”中,当胡适对国民党提出尖锐的批评,甚至指名道姓地责骂蒋介石时,国民党内当然也是群情激愤,尤其一些中下层党徒更是咬牙切齿,纷纷呈请“
  • 不为人知的蒋介石日本情人
    在蒋介石的一生中除了正式娶过4位女子为妻外,也曾传说他与两位女子有过爱情纠葛。一是蒋介石青年时期在日本曾结识的一个东瀛女子。二是在抗战胜利初期,蒋介石曾倾心过陈立夫的侄女。虽然这些都是鲜为人知的传说,但是,据蒋介石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以及一些
  • 抗战名将李延年跟随蒋介石去台湾后竟沦为乞丐
    在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的学生中,有三名赫赫有名的山东籍将领,由于他们都姓李,人称“山东三李”。即李延年、李仙洲和李玉堂。勇哥今天单单说这个李延年。李延年军事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当属于抗战时期。我们知道,从1940年开始,蒋介石国民政府将重庆作为
  • 杨虎城的死因揭秘:蒋介石每次下野杀大将泄愤
    蒋介石下野,准备动身离京前,李宗仁见到这样一幕:这时于右任忽然老态龙钟地追上去,口里喊着:“总统!总统!”蒋先生稍停问何事。于右任说:“为和谈方便起见,可否请总统在离京之前,下个手令把张学良、杨虎城放出来?”蒋先生只把手向后一撒说:“你找德
  • 蒋介石与希特勒的恩怨情仇 从亲密合作到断交宣
    1945年4月30日,德国首都柏林笼罩在一片硝烟火海之中。总理府花园地下室暗堡内,随着一声沉闷的枪响,希特勒自杀身亡。一个星期以后,中国战时陪都重庆,国民党政府大礼堂内张灯结彩,蒋介石高举酒杯,向驻华美英苏军将领及大使们祝贺欧战胜利结束。蒋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