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尝君和齐闵王是什么关系?他为什么没能成为齐王

   2020-11-0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齐闵王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君王,是继齐宣王之后的齐王,再之前就是齐威王。严格的算起来,齐闵王和齐国宰相孟尝君田文是一家人。孟尝君叫做田文,他的父亲叫做田婴,是齐国齐威王的小儿子。而齐闵王的名字叫做田地,他的父亲则是齐宣王。齐宣王和田婴是兄弟,只

齐闵王是战国时期齐国的君王,是继齐宣王之后的齐王,再之前就是齐威王。严格的算起来,齐闵王和齐国宰相孟尝君田文是一家人。孟尝君叫做田文,他的父亲叫做田婴,是齐国齐威王的小儿子。而齐闵王的名字叫做田地,他的父亲则是齐宣王。齐宣王和田婴是兄弟,只不过不是同一个母亲罢了。齐闵王和孟尝君田文算是亲堂兄弟。

齐闵王的父亲齐宣王,妫姓、田氏,名辟疆。在齐威王死后,继承了齐国的王位。齐威王是一位强大的君王,他以邹忌为相国,用田忌为司马,孙膑为军师,教兵习战,以谋征伐。在他的统治下,齐国发展迅速,成为了列国七雄之首。

历史上有名的周忌讽齐王纳谏指的就是齐威王,当时是因为齐威王刚刚继位,但是却终日沉迷于酒色,一点也不关心国家大事。皱忌这样做是为了使齐威王能够听取大臣们的意见,成为一个励精图治的君主。《史记》中就这样记载到: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于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

齐威王在位时间长达三十多年,因为齐国朝中有许多的贪官,他在齐国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整治齐国吏制的变革,这么做的结果就是,清除掉了许多齐国的毒瘤,使得齐国的政治集团更加优秀。当然这只是对齐国的影响,在齐国实行了这种对国家吏制的改革以后,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齐国,在国内实行官吏改革,秦国和韩国就是紧随齐国之后,进行了吏制改革的国家。

当时齐国还不是七雄之首,但是就已经敢于和老牌的强国魏国干上,齐威王不畏惧魏国的强大实力,不仅围魏救赵,而且还有后来的围魏救韩。不可思议的是,这两次挑战魏国霸权地位的战争,齐国都以胜利而告终。魏国自从经历了变法改革以后,霸权独大了很多年,经过这两次战争,魏国独大的地位发生了变化,由魏国一国独大变成了秦国、齐国、魏国,三个国家并立的局面。别看这种变化虽然不大,但是对天下格局的影响却是巨大的。秦国和齐国这两个后来居上的国家要和魏国分庭抗礼,争夺天下。后来赵国也发展起来,将魏国挤出了强国之列。

齐威王做的影响最大的一件事是建立了稷下学宫,使得那些有能之人,纷纷投奔齐国,而不是所有人都往魏国走。一个国家的强大,少不了能人异士,他们的才能将会为这个国家出很多力。用现代的思想理解,就是要有地方接纳那些知识分子,形成自己国家所需要的人才储备中心。

在齐威王的统治下,齐国广纳人才,增强了齐国的实力。齐威王死后,他的儿子齐宣王田辟疆继位。齐宣王也是一位广招人才的君王。和他的父亲齐威王比起来,齐宣王算不得是有大作为的君王,但是他设置了稷下学宫,为齐国设置了人才储备基地,的确是一件好事。

孟尝君的父亲田婴是齐威王的小儿子,田婴在齐威王时期,虽然没能成为齐威王所立的太子,但是却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在齐国朝中担任重要的职位。田婴被封为靖郭君,在齐宣王时期,田婴被封为宰相,掌管国家大权。

孟尝君虽然名声远扬,府中门客三千之多,他手下的能人异士何其多,可是还是没能真正掌握国家大权,因为他不是这个国家的王,他所起的作用顶多只会对齐国产生一些名声上的影响而已。孟尝君的父亲田婴没能成为齐王,所以孟尝君也没能成为齐王。不过,因为他本人的能力不错,他在齐国的地位只是比齐闵王低了一点点。当齐闵王要废掉孟尝君的齐国宰相之位时,孟尝君曾说,他是齐国的支柱,他走了,齐国的支柱便没有了。但是孟尝君虽然有三千门客,可始终不是君王。

 
标签: 孟尝君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冯谖和客孟尝君的故事 冯谖为什么效忠孟尝君
    冯谖客孟尝君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天下动荡,群雄割据的动乱时期。因为此事的周王室虞姬日渐衰微,实力被大大削减,失去了对天下的掌控。而各诸侯国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也是为了防范当时最强大的秦国的攻势,纷纷招募各地的能人志士为自己所用,因此形成了养“
    12-30 孟尝君
  • 善于弄权的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野心爆棚
    在春秋战国这个乱世之中,各国都在努力壮大自己的实力,期望有一天能消灭其他国家,自己称王。因此他们便广纳天下贤能之人,一时之间养“士”之风盛行。而又“战国四公子”之称的四个人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在这四个人之中,最善于弄权也是野心最大的便是来自
  • 孟尝君生平简介 孟尝君的死因是什么?
    战国时期,人们将孟尝君、春申君、平原君、信陵君这四位王公贵族尊称其为“战国四公子”,其中孟尝君田文是齐国人,曾经在齐国和魏国担任宰相职位。孟尝君是个名声很大的人,那时候,常常有人专门跑到孟尝君的府外,等候孟尝君的召见,就是为了能够成为孟尝君
    12-09 孟尝君
  • 为了救孟尝君 淳于髡把齐湣王死去老爹搬出来
    在孟尝君生活的战国时期,江湖上有两大门派:“合纵派”和“连横派”。苏秦联合了除秦国以外的六个国家组成抗秦联盟,这一派力量称为“合纵派”, “合纵派”的领袖是楚怀王,CEO就是苏秦;与“合纵派”对立的另一派势力称为“连横派”,苏秦的师弟张仪代
    12-07 孟尝君
  • 孟尝君为何到秦国为相 又为何会被秦王列入死亡
    孟尝君是齐国人,他的父亲是齐威王的儿子,也是齐宣王的弟弟。身为齐国宗族的孟尝君田文,在齐国担任着宰相的职位,而当时的齐国国君是齐闵王,他们的年龄相差不大,在诸侯国中以君王一家著称。意思就是齐闵王和孟尝君是一家人,关系很亲密,齐国强大,这两兄
    12-04 孟尝君
  • 孟尝君养士三千 为何被称为“奸雄”
    春秋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而开大规模养士风气之先的,无疑是齐国的孟尝君田文。孟尝君依仗父亲留下的丰厚资产,在封地薛邑广招各国人才,甚至一些犯罪逃亡的人也跑来寻求庇护。而孟尝君来者不拒,结果是闻风而来的士人越来越多,号称“食客三千”。当时,
    11-29 孟尝君
  • 孟尝君是好人还是坏人?为何历史上说他是个小人
    每个重要的历史人物,他们都会在历史上留下或浅或深的痕迹,他们曾经做过的事情,后人们都会给予一定的判断和评价。若是得到了好的评价,那么说明这个人生前的确是做了些好事的。但若是得到了差的点评,那么只能说这个人要么就是个杀人的大魔头,要么就是个大
    10-29 孟尝君
  • 孟尝君有舍人而弗悦的典故 孟尝君鸡鸣狗盗是怎
    著名的“战国四公子”的由来是当时因为秦国过于强大,对其他的国家都造成了很大的威胁,各国出于对抗秦国和提高本国实力的需要,而纷纷招贤纳士,因此便形成了一股养“士”之风。这股潮流的代表人物便是这四位了。这四个人都是能够礼贤下士,谦虚待人之人。都
    10-08 孟尝君
  • 孟尝君在战国四公子中排名如何?他是死得最惨的
    魏国的信陵君魏无忌、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他们均是战国时期各国的王公贵族,也都以养“士”而著名,因此被人们称作是“战国四公子”。这四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经历,人们的说法虽然是这四位公子是并列的,但是实际上怎么
  • 战国时期贵族的典范孟尝君 仗义疏财门客三千
    演义小说和武侠小说中常见到“小孟尝” 、“赛孟尝”或者与之类似的名号,来形容一个人物仗义疏财、交游广阔,比如隋唐演义中的秦叔宝和水浒中的柴进。那么正宗的孟尝君,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史记孟尝君列传中头一大段介绍了孟尝君的父亲齐相田婴的事迹,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