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第一猛将 扛“大刀”率3万川军 让人忌惮

   2020-11-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随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

刘綎(1558年-1619年4月18日),字省吾,南昌人,明朝杰出的抗倭将领、军事家。大将军都督刘显之子,万历年间武状元,有“晚明第一猛将”之称。

刘綎先抗缅甸,后升任副总兵,因纵容兵甲导致兵变被剥职。随后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和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先后入朝抗日,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开始播州之役,随后平定杨应龙之乱。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刘綎在抗击后金军队时于萨尔浒之战中殉国。

说起大刀,大家会想到关羽和关胜,其实历史上真正的大刀是刘铤,他身为明代猛将,征服播州有功,在萨尔浒之战被努尔哈赤击败,战死。

明朝名将刘铤,南征北战多年缕立战功,刘铤在四川任职时,手下有几万川兵,十分骁勇,长期在川西北和云贵作战,每战必胜,成绩辉煌。

刘铤尽管屡立战功,但这与他那群忠勇善战的川军部下是离不开关系的,大家发觉没有,刘铤每当对战争没有把握时,总会再三要求朝庭把他的川军调给他。

在湖南、广西作战时如此,在明朝援朝抗倭战争时也是如此,当时明军在朝鲜进展不顺,调了五千刘铤的老部下——川军给他,刘铤在抗倭战场上获得辉煌战果。

萨尔浒之战,主帅杨镐分兵太广,急进太速,虽然刘铤最早出发,但是从朝鲜赶来路途遥远,杜松想争功,结果被首先歼灭,然后努尔哈赤再下马林一路,。努尔哈赤此时持杜松令箭,诡言松军得胜,让刘铤速进,刘铤力战而死。

当然,其实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灭亡都很相似,就是和日本鬼子在朝鲜一代拼的太狠了。

不光清朝,蒋介石的失去江山也一样是和日本鬼子拼的太狠了。

刘铤主陆军,海军中也有江西兵,南昌的邓子龙带着200家丁堵截日军,结果被朝鲜军内的乌龙手,或者同情日军的间谍打中邓子龙的船,邓子龙牺牲。

那一仗,鹭梁津海战,海军的最高指挥官陈璘也险些送命。后来,韩国人说邓子龙的坏话,就是因为邓子龙的死或是当时朝鲜同情日本的人故意的。

就连韩国的英雄李舜臣也险些被朝鲜的内部斗争处死。后来李舜臣英勇战死,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即便战胜了,将来未必不会被内部斗争搞掉。

所以刘铤和陈璘本来都愿意让日本部队和平撤回本土,最终还是来了个鱼死网破。

这次战斗,日本长期不敢进攻大陆,而明朝也失去了保住自己疆土的实力。

所以刘铤之败也是由于碰上了主帅没有及时通信,和令箭被获的原因。

只有李如柏一路在杨镐得知三路大军均覆灭的情况下得以幸免,回来了。

不过这一回师也不是好事。后来,李如柏这一战役自己一路得以幸免有口难辩,并且加上李如柏小的时候和努尔哈赤关系太近。

不仅努尔哈赤是李如柏的父亲李成梁的侍卫,而且努尔哈赤对李如柏有救命之恩,其它的故事更多,于是李如柏为了显示自己的清白,自杀。就这样被谗言逼死了。

杨镐虽然崇祯年才死,但是明朝的四陆大将竟然因为一场战役全军覆没。

相对了说,大刀刘綎能死在战场上已经是一种幸运了,明末的四陆大将就算不死在这场战争的,最后又几个能善始善终的。

明朝的江山和长城就是这样被谗言和奢杀大臣毁掉的。从魏忠贤到袁崇焕,熊廷弼。明朝那个名将不是被流言蜚语、栽赃陷害给坑杀死的?

所以说在又底蕴的皇朝,也抵不过一个腐败无能的皇帝给消耗掉有生力量。

可惜的是一代忠臣刘綎,死后还得不到优待,这边的得不到优待并不是清军对他尸身的侮辱,而是最让人寒心的是明朝对待忠臣的做法:

“由于刘綎生性粗犷,得罪了朝中权贵,战死沙场后,又被诬为谋反,险招灭门之灾”。其长儿媳带着两个儿子躲到辛店村娘家,将孩子改为娘家王姓,被村里人称为“外王”,与原有王姓为表亲,其兵丁、家仆后裔称为“家人王”。

俗话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虽然君王无情,但将士们的心还是明镜着的。刘綎所使大刀被明军将士抢回,一直由辛店村“外王”家族保存。清朝之后,刘綎被追封“黑虎将军”,并赐龙头拐杖、将军印,其辛店村后裔定居的府邸被称为“黑虎将军府”,人们简称为“黑府”。

 
标签: 猛将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三国猛将纪灵纵有军事才能选错明主也是枉然
    纪灵是三国时期的猛将,在三国前期出场,他是袁术手下的大将。在当时的中原地区,袁术的势力是最大的,袁术占领着河南和安徽一带的地区,并且他的父祖都是汉朝的三公,因此有很多的门生故吏,当时有很多人去投靠袁术。三国纪灵是袁术手下的第一员大将,在十八
    12-31 纪灵三国
  • 探秘方腊手下四大猛将各个实力不俗!
    刘备手下有"五虎上将",曹操手下有“五子良将”,今天要说的是北宋徽宗年间方腊手下的四大猛将,他们个个实力惊人!第一个、石宝他被称为“南离大将军”。使一口劈风刀和一颗流星锤,接连击杀前来征讨的梁山军队的索超、邓飞、燕顺、鲍旭、马麟五员将领,还
    12-30 猛将方腊
  • 三国五大猛将 吕布徒有虚名 赵云只能跑龙套
    三国猛将排名,如果按《三国演义》说,最权威的莫过于“毛批三国”,二十四将的排名有个顺口溜:“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黄许孙太两夏侯,二张徐庞甘周魏,神枪张锈与文颜,虽勇无奈命太悲。三国二十四名将,打末邓艾与姜维。”按这个排名,三国猛
  • 隋唐最被低估的一个猛将 灭突厥平吐蕃战高丽
    一部《隋唐英雄传》让太多的人见识到了什么叫做男儿义气,什么叫做铁血柔肠。很多人因此而喜欢上了大唐初年的那段风起云涌的历史,也有很多人从此着迷于秦琼等人的英雄事迹,战场功勋。可以说,正是这一部电视剧,让太多人开始关注起奠定盛唐基调的那群人,而
  • 夏侯渊用什么武器 曹操手下猛将夏侯渊人物生平
    三国时代里,大多数武将的武器都是枪和弓,夏侯渊能骑能射,应该是拿弓箭吧,腰间应该配了把刀。据三国演义中所述,夏侯渊的武器是枪;但是在很多史书中又说他斩杀某某来看,用的貌似又是刀;在权威一点的三国志总并没提到他的武器。不过就近年来以三国为题材
  • 三国猛将吕布从没打过胜仗 还有3次背叛记录
    《三国演义》及各种民间艺术的演绎,吕布向来是以“三国第一猛将”的形象存在于人们的心目之中。其实历史上的吕布并非如此,他除了3次的背叛,战场上也没有打过一次胜仗。吕布是三国早期名将,字奉先,五原郡九原人。在文学作品中,吕布是三国第一勇将。京剧
  • 梁山猛将成暹罗国之主 水浒好汉中结局最好的人
    水浒里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经典场面:朝廷军队围剿梁山,被智勇兼备的梁山好汉战败,朝廷主将只好从水路落跑。这时,梁山水泊的芦苇荡里就会摇出一条船儿,上有一位悠然自得的好汉,唱着歌儿或是吟着诗儿,没等对方射箭,那好汉就先翻身跃入水中,然后朝廷的船开
  • 明朝开国猛将徐达为何擒贼不擒王?
    擒贼先擒王,纵马驰骋疆场,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是古时为将者平生难得的快意事迹。可是,被朱元璋誉为“万里长城”的盖世名将徐达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世人,他不稀罕这项属于武将的至高荣誉。这是为什么呢?明代有这样一件野史传闻:洪武元年(1568年)
  • 哲别曾被小郭靖所救是蒙古第一猛将病逝回师途中
    铁木真创建蒙古帝国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众多能征善战的猛将,如木华犁,者勒蔑,速不台,忽必来等,他们既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也是众多文学和影视作品的原形。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年仅六岁的小郭靖救了一个被成吉思汗的大儿子术赤追杀的败将,而这个
  • 隋唐第一猛将:刺翻单雄信,空手夺槊胜元吉
    提到隋唐第一猛将,人们往往会想到小说演义中的人物,如李元霸、宇文成都、裴元庆等人,但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是虚构的,如李元霸的原型李玄霸15岁就夭折了,还没有表现的机会;宇文成都则是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记载,是个虚构人物;至于裴元庆的原型裴行俨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