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鸦片战争后紧接着就爆发太平天国运动?

   2020-02-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851年,鸦片战争的余波才刚刚平息下去,民间就有一股势力在长期的准备之后发动了起义。这场起义就是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于是一场长达14年的动乱就开始了。许多人点评太平天国的运动时都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其实是鸦片战争的回声。其实任何事情的发生都

1851年,鸦片战争的余波才刚刚平息下去,民间就有一股势力在长期的准备之后发动了起义。这场起义就是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于是一场长达14年的动乱就开始了。许多人点评太平天国的运动时都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其实是鸦片战争的回声。其实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因果缘由,太平天国自然不是无缘无故就发起的。这样一场声势浩大的运动也不是几个民间领袖呼喊了几声口号就能搞起来的。那么,为什么在鸦片战争后紧接着就爆发了太平战争呢?这场最后耗尽了中国国力的动乱是经过长时间酝酿的社会现实再加上洪秀全的蛊惑、煽动才兴起的,但是具体背后更深刻的缘由要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起。

一、大量白银的外流,造成了货币的贬值

在18世纪初,那是的鸦片贸易还没有发展到肆虐的地步,当时中国向西方出口的茶叶、瓷器、丝绸等商品,可以换来大量的白银。每年都有大量的外汇流入中国,这些钱在200万两至300万两之间。英国人当然不会让中国得这个便宜,在嘉庆皇帝在在位的末期,中国的鸦片走私开始逐年上升。到了1838年,每年流入中国的鸦片高达4万箱。接下来便是林则徐的禁烟和那场让大清国颜面扫地的鸦片战争,其实那2100万的赔款对于当时的清朝来说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要命的还是鸦片。

由于中国不再禁止鸦片,所以进入中国的鸦片数量在战争以后,增加到了每年5万箱。这些鸦片每年都会从中国带走白银1000万两以上,大清国就是这样被列强逐渐吸干了。白银的大量外流造成了铜币的贬值,在1839年,一两白银能兑换1600文铜钱;但是到了1850年,一两白银却能兑换200文铜钱。朝廷征收赋税只有白银不收铜钱,而农民们只有铜钱没有白银,因此只能选择无奈的兑换。这一进一出以后,农民们的负担增加了三分之一。后来负责镇压太平天国的曾国藩曾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而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这样的压榨之下,农民们不反抗才怪。

二、严重的土地兼并情况

在那个时代,农民拥有的土地不多,大部分土地都在那些地主大户手里。当年的民谣充分说明了问题:“农民背上三把刀,徭役苦,租米重,利钱高。”当时很多农民只能租种地主的耕地,农民们出来需要交纳朝廷规定的赋税以外,还要交纳地主规定的佃租。遇到灾年,农民们自己尚且吃不饱,根本没有能力交纳赋税和佃租。地方官员为了完成自己的征收任务,派出衙役四处追讨。针对这种情况,曾国藩也有记录:“力役四出,昼夜追逼,鞭扑满堂,血肉狼藉。”

地主们的手段更狠,他们会把农民积欠下来的佃租利滚利的计算,最后的数字是起初的好几倍。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会偏偏发生在广西,这也是有原因的。广西地区山地多、耕地少,根本无法实现人人耕种。在太平天国的起义的地方金田村,一共有750亩耕地,其中地主就占了662亩。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们的生活可想而知。这样的情况不仅仅是在广西地区,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几乎都是这般情景,有的地区甚至更加严重。

三、天灾不断,引起了农民暴动

在鸦片战争以后的十年里,老天也不帮忙。在中国连续出现了水灾、旱灾和蝗灾,这下子农民们的负担更重了。很多农民不堪重负开始逃亡,沦为了乞丐和流民,有一些人被当做奴隶买到了美洲和澳洲。在1842至1850年的8年里,清朝内部发生了110次农民起义,其中以广西地区最为激烈。1848年,广西超过一半的府县都爆发了农民起义,但是由于相互之间缺乏配合、各自为战,最后先后被清廷镇压和安抚。这也给正在活动的洪秀全提供了战例,不能自己单干,需要联合。

洪秀全之所以选择广西地区,也有深刻的原因。

洪秀全最初是在广东活动的,但是广东开埠比较早,对外交流的时间也很长了,当地人民的开化程度是很好,所以洪秀全没有那个水平去实施蛊惑煽动,于是洪秀全便转战了广西。这一带因为其地理位置的原因,相对是比较封闭的,当地人民对西方的了解也没有足够的认知,而且广西地区少数民族人数很多,矛盾更复杂,斗争更激烈,是非常好利用这种情绪去煽动的。于是洪秀全就这样拉起了自己的队伍,等行动缓慢的清朝廷了解到这股势力时,洪秀全已经坐大了。洪秀全甚至在清朝准备动手围剿他之前就先自己提前动手了,于是这一场动乱便不可避免地席卷了中原大地。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如林则徐来指挥鸦片战争大清是否有战胜的可能?
    公元前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廷战败,不得已与英国等在南京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这一场战役西方列强用船坚利炮打破了清廷的国门,为此身在北京的道光皇帝甚至去太庙哭了一场,就是不知道那个时候的皇帝是否意识到了鸦片战争的结束远远还不
  •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之一:汉奸的误导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西两种文明碰撞中,给中国人留下的最早也最深的一道伤疤。我们失败的缘由,现在当然是弄清楚了?可局中人往往是糊涂的,何况,天朝上国的观念那时还根深蒂固。天朝上国居然惨败于“外夷”之手,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很不容易让人
  • 清朝技术派官员分析鸦片战争 清军火炮命中率低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大事,以此事件为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起因、过程和结果大家都已经很熟悉,无须赘言。至于其失败原因,主要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像林则徐这样有眼光有魄力的英雄也无力回天,同时,也和西方列强的船
  • 鸦片战争 让西方列强撬开中国的国门
    鸦片战争是一场对近代历史极具重大意义的战争,这场战争正式的让西方列强撬开中国的国门,中国百姓至此走向毁家纾难的悲惨道路。鸦片战争之前,英帝国原本希望进行正常贸易往来,但是中国的茶叶和丝绸造成大量顺差,清朝自给自足不需要买英国什么东西,所以他
    12-24 鸦片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总体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
    12-24 鸦片战争
  • 清代迷信多 鸦片战争主将竟收集粪尿对敌
    迷信,是指人对事物痴迷信任的状态,人一旦迷信,就会丧失理智,做出种种乖张可笑的举动。在历史上,清末是特别迷信的时代,不仅民间各种奇谈盛行,连统治者也“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比如以务实著名的雍正皇帝,便“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过度死于圆明园”,
  • 鸦片战争失败最大的原因其实是他
    时至今日,鸦片战争虽在中国是必修课,而在英国却没多少人知道,你说第一次中英战争对方就更惊讶了,什么?中国和英国还打过仗?就说这些。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当权者道光皇帝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道光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托尔斯泰说:“当历史的海面风平浪静
    12-22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中清军的荒唐战术 用马桶大粪御敌
    170年前的一场鸦片战争,使晚清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堂堂“天朝大国”竟败于西欧一“蕞尔岛夷”,不免令人沮丧。但冷静下来,反思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除却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武器装备的落后外,单是战争中清军统帅愚昧荒唐的制夷之术,足以
    12-21 鸦片战争
  • 道光秘史 道光为何至死不知鸦片战争惨败的原因
    道光所在的清王朝正值是清朝衰落的时期,道光在治理国家上有心无力令其绝望,导致后来对国事很少过问。鸦片战争期间,最爱的全妃也去世,这些家事国事对于道光来说都是很严重的打击。而身居宫内的道光并非知道鸦片战争的实情,对于谎报军情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一
  • 鸦片战争谈判很奇葩 道光帝因此处置两位大员
    道光支持林则徐禁烟,本来是为了银子,没想到这银子还没有弄到手,反被人家打了一顿,羞辱一番。道光心里极为不爽,于是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林则徐身上,批评林则徐“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而查拏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济,反而生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