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比锡战役简介 决定拿破仑帝国命运的大战

   2020-09-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莱比锡战役简介:莱比锡会战是拿破仑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发生在莱比锡城下,战争的一方是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瑞典组成的联军约30万人,另一方是拿破仑一世统帅的法军及莱茵联邦的军队约20万人。最后拿破仑失败,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1812年

莱比锡战役简介:莱比锡会战是拿破仑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发生在莱比锡城下,战争的一方是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瑞典组成的联军约30万人,另一方是拿破仑一世统帅的法军及莱茵联邦的军队约20万人。最后拿破仑失败,被流放到地中海的厄尔巴岛。

1812年12月18日,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回到了巴黎。1812年是恐怖的一年,由于野心和狂妄,年初,拿破仑远征俄罗斯,他足足调动了57万大军,然而这位有着“欧洲第一名将”称号的天才军事家,却在俄国犯下一连串战略和战术错误,最终入侵失败,军队锐减为不到3万人,拿破仑的军事才能已经衰退了吗?

远征俄罗斯后,法兰西第一帝国元气大伤,欧洲各国迅速发现这是一个摆脱拿破仑的绝妙良机,英国、俄国、瑞典和普鲁士在1813年组成了第六次反法同盟,那么,拿破仑是否还能指挥他那征服欧洲的庞大军队,第六次打败反法同盟呢?

1813年,拿破仑指挥法军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接连取得重大胜利,然而第六次反法同盟的实力并不弱,奥地利帝国首相梅特涅希望双方议和,虽然有着短暂的休战时间,然而战火还是烧了起来,因为议和条件是法国必须放弃一部分领土,梅特涅警告拿破仑说,如果拿破仑不表示议和,奥地利将参加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并没有被吓住。8月10日,战火再起,奥地利在两天后正式加入反法同盟。拿破仑指挥军队在德累斯顿战役中取胜,然而形势却不妙了。

1813年10月14日,联军对莱比锡法军已形成夹击之势:南面为联军主力,即施瓦岑贝格指挥的波希米亚军;左翼为维特根斯泰因部队;中央为黑森王子军;右翼为巴克莱军和预备队;西北为布吕歇尔的西里西亚军;北面为贝尔纳多特的北方军。联军总共22万人。还有本尼格森所率的援军正在行进之中。

早在10月3日,拿破仑就风闻联军在向莱比锡运动,但他不相信这是真的,他对传播这一消息的贝尔蒂埃大加斥责:“一个人不应庸人自扰,必须有更多的决心和毅力,才能临危不惧。"直到10月6日,他才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急令缪拉率45000人在德累斯顿附近迟滞和阻止波希米亚军向莱比锡前进;自己则率主力北进与内伊军会合,准备在联军占领莱比锡之前,迅速击破布吕歇尔军及贝尔纳多特军,然后再回师南破联军主力。

为使北进兵力集中,拿破仑决定弃守萨克森首府德累斯顿。可在撤退令下达12小时后,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怕影响萨克森的亲法态度,又派圣西尔军团去坚守德累斯顿。10月9日,法军主力北进,但为时已晚,布吕歇尔军已与贝尔纳多特军会合。拿破仑考虑继续北进难以迅速歼敌,而南方的缪拉部队又处劣势,不可能久阻联军主力,于是,放弃北进计划,回兵莱比锡。14日,法军主力抵达莱比锡。这时法军集中莱比锡的兵力达15.5万人。

1813年10月16日上午9时,联军方面发出三声号炮,史称"民族会战"的莱比锡大战开始了。这时,天上下着寒冷的细雨,地上罩着浓密的烟雾,联军的四个攻击集团,在炮火的掩护下,逐渐向莱比锡压缩。面对敌军凌厉的攻势,正面法军第一线部队几呈动摇之势。拿破仑本想等第三军团到达时再发动攻击,但已经来不及了。11时,拿破仑断然下令:全线进攻。于是,一幕蔚为壮观的战争图景展开了。

在炮兵火力的掩护下,缪拉带领12000名片兵和紧紧跟随其后的步兵,从山脊后疾驰而上,以密集的队形直冲对方的中央阵地。这位那不勒斯国王,骁勇不减当年,挥刀冲在最前面,12000把战刀发出森森寒光紧紧跟进。大军冲去,所向披靡,一连冲散了敌方两个营的步兵,缴获了26门火炮。联军一时混乱,俄、奥、普三国君主惊得跨马就逃,以免被擒。缪拉的骑兵经过一阵狂风式的奔驰以后,很快就精疲力尽了。这时,联军调来预备队反攻,法军由于步兵不继,被迫放弃了一部分已经夺占的阵地。与此同时,北面也发生了激战,布吕歇尔军将马尔蒙军赶出阵地,并缴获了法军火炮53门。

傍晚时分,战斗暂时停止,双方各损失了2万多人,胜负不分。

17日,双方都在休养兵力。拿破仑在缪拉的陪同下巡视了昨日的战场,看着战场上堆积如山的尸体,不禁陷入了沉思。这时有人来报:贝尔纳多特军和本尼格森的11万援军已朝莱比锡开来。拿破仑见联军已对法军形成了合围之势,恐寡不敌众,决定撤退。可他又怕撤退会引起混乱,导致士气低落,于是,改行缓兵之计。他命人将昨日俘获的奥国将军梅韦尔德带来,同他谈了一些与奥国旗和的问题。梅韦尔德说他知道奥国现在还是希望媾和的,如果拿破仑为了全世界和法国的幸福而同意媾和的话,和约马上就可以签订。

拿破仑释放了梅韦尔德等被俘军官,让他们带去了休战条件:法军退往萨勒河后方,俄普军退往易北河后方,奥军退于波希米亚,萨克森中立。联军对拿破仑的休战建议不予理睬,因为莫罗将军在丧命之前曾告诫联军:遭到失败之后坚持不懈,不与拿破仑讲和。更何况现在已是胜利在望的时候。

这时,拿破仑又得到一个坏消息:巴伐利亚脱离了与法国的同盟,倒向了联军,并率军至莱茵河畔,准备攻击法军在美因兹和法兰克福的交通线。拿破仑经过长久的动摇之后,决定撤退到萨勒河一线。但是,他还没来得及把自己的意图付诸实施,10月18日拂晓,激战又起。这时联军已增加到29。5万人,比法军几乎多一倍。

联军从东西南北分6路合围莱比锡。面对联军优势兵力的攻击,法军被迫撤离一些难以坚守的阵地。下午3时左右,正当法军收缩兵力、联军步步进逼的关键时刻,在防守莱比锡东北蓬恩斯多夫的第七军中,竟有两个萨克森旅和一个炮兵连共约3000人,带着19门火炮投降了联军。拿破仑听到这一消息后,马上带领部分近卫军疾驰赶来增援,稳住了防御阵地。然而,法军终归寡不敌众,逐渐被联军挤压到莱比锡城里及其近郊,内伊和另一名军长也负了伤。

傍晚时分,拿破仑坐在郊外的营帐中,向贝尔蒂埃口述着作战命令。就在这时,两名炮兵指挥官前来报告:炮弹快打完了。拿破仑脸色苍白,意识到大势已去,指示贝尔蒂埃向部队下达撤退命令。贝尔蒂埃立即照办了。也许是过分疲劳,拿破仑下达完命令后,竟躺在板凳上睡着了。将领们站在他的周围,默默地望着他,周围一漆黑暗。最后战斗的呼喊声、伤员的呻吟声和军队撤退的车轮声混杂在一起,不断地传入拿破仑的营帐。一刻钟以后,他突然醒来,立即赶往莱比锡城内。

10月19日,法军从各个方向撤下来,都汇合到莱比锡城内,向西面唯一的出口林德瑙大桥退去。每条街都挤满了密密麻麻的撤退部队。这时,普军和瑞典军正突入北郊,奥军也从南面逼近城里。弹药车、马队、炮兵、牛羊、伤兵和随军小贩等等,都拥挤在一起,争相逃命。敌军每一发炮弹落下来,都可以听到许多受伤人的呼号声。拿破仑在经受一连串的打击后,仍然保持着一贯的冷静,他在少数侍从的陪伴下,若无其事地和混乱的人流一起渡过了林德瑙桥,仿佛周围的毁灭景象与他毫无关系。过桥后,他在林德瑙附近的一个磨房里平静地入睡了。他要等待法军全部过河,然后再继续随军西撤。

19日上午9时,沙皇要求坚守莱比锡的法军后卫部队投降,以保全该城,但遭到守城法军的断然拒绝。

就在拿破仑熟睡之际,突然从远处传来了巨大的爆炸声,拿破仑惊醒了。过了一会,缪拉跑进来报告,林德瑙桥被炸毁,麦克唐纳所率的后卫部队2万多人被阻隔在河对岸。拿破仑听完,双手紧紧抓住脑袋,大声吼道:“这也算执行我的命令?"原来,拿破仑曾命令守桥者,只要敌方追兵已到,就立即炸毁桥梁。当布吕歇尔的少数骑兵沿河向林德瑙方向迂回时,枪声使守桥工兵着了慌,他们误以为敌人的大队追兵已到,赶紧引爆了预先放置好的炸药,炸毁了法军撤退的唯一一座石桥,结果,后卫2万多官兵无法过河。这时,后面的敌军已紧紧追来,法军无路可逃,只得跳入波涛滚滚的大河之中。麦克唐纳侥幸游到了河岸,其余的均葬身鱼腹。波尼亚托夫斯基军长,这位前两天才被提升为元帅的波兰亲王,也被浪涛吞没了。没来得及跳河的官兵,包括劳里斯顿、雷尼埃两位军长在内,还有260门大炮、870辆弹药车全都被联军俘获。

拿破仑率残军继续退却,联军未作积极追击。10月20日,在魏森费尔斯渡过萨勒河。23日,进入爱尔福特。在这里,拿破仑接受了缪拉的辞行。缪拉回那不勒斯去了。这时法军还剩下12万余人。30日,法军快接近法兰克福时,4万名巴伐利亚军挡住了拿破仑的退路。败退中的法军仍不示弱,集中了50门大炮朝敌人猛攻,巴伐利亚军大败而逃。法军通过法兰克福西撤。11月2日,到美因兹。停留7日后,撤往巴黎。在这之前,圣西尔军在德累斯顿已成孤军,被迫投降。法军在维斯瓦河、奥得河、易北河一带的要塞全部丢失。

 
标签: 拿破仑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怎样评价拿破仑?
    评价拿破仑应站在客观的角度上,不能有偏颇,既要肯定他的长处,又要指出他的错误之处。首先,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被侵略地造成巨大灾难。但同时,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也扫荡了欧洲封建主义,激发侵略地人民的反抗意识,加速欧洲封建统治的衰
    02-23
  • “二流将军”威灵顿什么时候打败过拿破仑?
    威灵顿,他可谓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威灵顿公爵的创始人阿瑟·韦尔斯利。威灵顿同时也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但是,就这样一个优秀的人,却被人冠上一个“二流将军”的名称。那么到底威灵顿算不算一个二流将军呢?其实威灵顿算不算一个二流将军
  • 十个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拿破仑其实是个高个子
    拿破仑是个矮个子?拿破仑情结,用以描述那些实际上有自卑心理却因此变的野心勃勃的小个子。长久以来,拿破仑一直都是小个子们的偶像,但是事实上,拿破仑一点也不矮。实际上,拿破仑的身高,157公分,是在法国旧的度量制下测量得出的结果。用现在的标准来
    12-26 拿破仑
  • 马伦哥战役使拿破仑保住了法国的革命政权
    马伦哥战役是法国和奥地利帝国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期间打响的一场战役,当时担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的是拿破仑。此次战役法国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取得全面的胜利,并且此战是拿破仑一生所经历的所有战役中最引以为傲的一场,因为他保住了法国的革命政权。那么
    12-18 拿破仑
  • 战争之神:帝国皇帝拿破仑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在世界战争史上,法国军队的战斗力一直不被人恭维,但是他们却也有过“战无不胜”时刻,那就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国远征军——除了俄罗斯,征服了欧洲大陆所有国家。拿破仑的战斗力从何而来?要解开这个谜团,需先弄清法军的战斗力通常不行的原因。世界公认,法国
    12-17 拿破仑
  • 拿破仑滑铁卢战役简介 滑铁卢是什么意思?
    滑铁卢是什么意思?滑铁卢是比利时的一个小镇。1815年6月18日,拿破伦的军队在这里与以英国为首的联军激战,最后全军覆没,被迫再度宣布退位,最后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那岛上,1821年在那里死去。 以后如果某人在某个地方或某件事失败了就说那
  • 拿破仑金字塔大战 扫清了法军通往埃及障碍
    金字塔战役,是拿破仑进攻埃及的重要一战,这次战役后,法军通往埃及的障碍被扫清了,那么金字塔战役简介是什么呢?拿破仑进军埃及1798年7月,拿破仑率领法国远征军进攻埃及。远征埃及是英法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拿破仑曾经的梦想,因此
  • 由“拿破仑战争”看满清王朝丧权辱国根本原因
    由“拿破仑战争”看满清王朝丧权辱国的根本原因清朝政府丧权辱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大陆学者们看来,是因为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但是详细查历史,并非如此。我们可以对比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各国的表现就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世界史学家把拿破仑政
    12-10 拿破仑
  • 勒费弗尔如何奋斗到拿破仑旗下的十八元帅之一?
    勒费弗尔全程叫做弗兰克斯·勒费弗尔 (1757-1820由英文FrancoisLefebvre音译而来,勒费弗尔于1757年出生,1820年去世,活了63岁。他的一生也是曲折崎岖。勒费弗尔出身卑微,但是却奋斗到了拿破仑麾下著名的18元帅之一
    12-07 拿破仑
  • 历史的误读 拿破仑竟从未说过中国是沉睡的雄狮
    在中国,拿破仑“睡狮论”可谓妇孺皆知。可是,许多西方学者曾经彻底翻检过与拿破仑相关的原始资料,发现“无论法文或其他语言的任何一手资料,都没有记载拿破仑曾经说过这句话”。“睡狮论”来龙去脉“睡狮论”源起于西方基督教话语中常见的“唤醒东方论”,
    12-06 拿破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