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伦哥战役使得拿破仑保住了法国的革命政权

   2020-02-1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马伦哥战役是法国和奥地利帝国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期间打响的一场战役,当时担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的是拿破仑。此次战役法国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取得全面的胜利,并且此战是拿破仑一生所经历的所有战役中最引以为傲的一场,因为他保住了法国的革命政权。那么

马伦哥战役是法国和奥地利帝国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期间打响的一场战役,当时担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的是拿破仑。此次战役法国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取得全面的胜利,并且此战是拿破仑一生所经历的所有战役中最引以为傲的一场,因为他保住了法国的革命政权。那么马伦哥战役背景是什么呢?

马伦哥战役背景要从1799年法国军队在意大利和莱茵战场上不断地失利谈起,战场上的失利使得法国高层不得不重新选择有军事能力的人来带领法国军队,由此拿破仑便取得了统治法国军队的权力,成为法国大革命期间的第一执政。在拿破仑成为第一执政后,便开始了新的军事部署,为战胜其他国家做准备。

1800年5月,拿破仑率领自己的军队越过阿尔卑斯山,进入意大利的北部,支援当时被奥地利军地围困的法军,并与奥地利军队展开了正面战争。6月9日法军成功的战胜奥军,当时的奥地利最高将领担心拿破仑会切断其军备补给线,所以并没有立即对法军发动进攻,而是重新休整部队。

正是因为这样的举动,使得拿破仑对奥军下一步战略部署的预估失误,由此选择分兵对奥地利军队进行围追堵截。不按常理的奥军在拿破仑分兵后对法军发动了进攻,奥地利的突然出兵打了拿破仑一个措手不及,由此才使得马伦哥战役能够出现,以上就是马伦哥战役背景。

马伦哥战役过程

马伦哥战役过程一共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战争前夕、两军交锋和转败为胜。在马伦哥战役前夕,法军左翼的先头部队首先在马伦哥附近与奥地利军队相遇,并且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争。在这场战役中法军战胜了奥地利军队,但是因为时间的原因,法军并没有乘胜追击。这使得双方都对敌军动向没有足够的把握,由此拿破仑误以为奥军将领已带领自己的军队离开,才会派手下传达命令,继续向西推进,查明奥军的动向,但是奥军并没有撤退,由此便引发了马伦哥战役。

6月14日,驻扎在亚历山大里亚地区的奥军全部出动,目标是法军驻扎地,因为是突袭,所以法军很快便被逼退到马伦哥。法国援军想要前往增援,但是因为奥军攻势强烈,所以他们无法阻挡,最终双方军队在马伦哥展开了战斗队形。战场上的局势是瞬息万变的,奥军的全面进攻很快使得法军失去了包括马伦哥在内的大片阵地。这是马伦哥战役过程中的一部分。

法军的节节败退预示着马伦哥战役的胜利要降临在奥军这边的,但是随着法军的援兵抵达,法军再次获得新生。经过商议拿破仑采纳了援军将领德赛的建议,集中炮火对奥军进行全面攻击。由此法军的反攻战打响,并且最终取得了马伦战役的胜利,但是这样的胜利代价太高,拿破仑手下的得力将领德赛在战役中阵亡,法军伤亡惨重。以上就是马伦哥战役过程。

马伦哥战役结果

马伦哥战役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法军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取得了胜利。从马伦哥战役打响到六月十五日上午,双方的成败已经很清楚,出于这样的原因,奥军将领梅拉斯派出代表向拿破仑求和,双方最终签订了停战协议,即马伦哥战役的最终结果是奥军求和,双方停战。

在马伦哥战役中,奥地利军队虽然失败,但是并没有走到绝境,法军的胜利并不轻松,整个军队都非常的疲惫,急待休整,这是拿破仑愿意接受奥军停战协议的原因。在与奥军使者进行商议后,拿破仑代表法军和奥军签订协议,双方达成共识,在意大利境内停战。同年六月二十六日,奥军已经撤退到了波河以北和明乔以东地区,但是在佩斯基耶拉和曼图亚两个地区仍有驻兵,也就是说奥军与法军在明乔河以西地区建立了一个非军事地带,用以避免战争双方发生冲突。

马伦哥战役最先胜利的是奥军,随后法军援兵到达才转败为胜。这使得奥军将领的使者回到维也纳后,全国都知晓了奥军胜利的消息,就在举国同庆的时刻,第二个使者也回到了奥地利,传达了战败的消息,因此关于马伦战役结果在奥地利闹了一个很大的笑话。马伦哥战役结果也在战后的第六天传回了巴黎。六月二十一日下午,巴黎城内礼炮轰鸣,正式庆祝法军在马伦哥战役中获胜。

马伦哥战役评价

想要评价马伦哥战役,首先要了解该战的作战双方以及指挥者。马伦哥战役是法国和奥地利帝国之间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法国的指挥者是拿破仑,并且这是拿破仑执政后指挥的第一次重要战役。因此人们对马伦哥战役评价就是通过这场战役的胜利,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的政权,同时也巩固了拿破仑在法国的统治地位。

就马伦哥战役来说,它在军事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这场战役,人们对拿破仑在战役中的指挥方式有了一定的了解。首先拿破仑能够有效地制造和利用敌人在战况方面判断失误,从而做到真正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这也就是拿破仑在战争中惯用的手段。就那马伦战役而言,按照以往的惯例,奥军对法军进入意大利的方式作出的判断,认为其依旧是从亚宁平山进入,但是拿破仑偏偏反其道而行之,他开辟了新的进入意大利的路线,从而在战争中抢占了先机。这便马伦哥战役评价的一部分。

其次拿破仑机敏的抓住了决定整个战役胜负的关键,在复杂的形式下做到了趋利避害,这使得他在进入北意大利时成功的切断了奥军与其本土之间的联系。拿破仑在指挥战役时能够做到从全局出发,审时度势,权衡利弊,从而作出正确的判断。以上就是马伦哥战役评价,简单说就是该战役无论是在战略计划方面,还是作战指挥方面,都是一场值得称赞的战役。

 
标签: 拿破仑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怎样评价拿破仑?
    评价拿破仑应站在客观的角度上,不能有偏颇,既要肯定他的长处,又要指出他的错误之处。首先,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对被侵略地造成巨大灾难。但同时,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也扫荡了欧洲封建主义,激发侵略地人民的反抗意识,加速欧洲封建统治的衰
    02-23
  • “二流将军”威灵顿什么时候打败过拿破仑?
    威灵顿,他可谓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威灵顿公爵的创始人阿瑟·韦尔斯利。威灵顿同时也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但是,就这样一个优秀的人,却被人冠上一个“二流将军”的名称。那么到底威灵顿算不算一个二流将军呢?其实威灵顿算不算一个二流将军
  • 十个不为人知的历史真相 拿破仑其实是个高个子
    拿破仑是个矮个子?拿破仑情结,用以描述那些实际上有自卑心理却因此变的野心勃勃的小个子。长久以来,拿破仑一直都是小个子们的偶像,但是事实上,拿破仑一点也不矮。实际上,拿破仑的身高,157公分,是在法国旧的度量制下测量得出的结果。用现在的标准来
    12-26 拿破仑
  • 马伦哥战役使拿破仑保住了法国的革命政权
    马伦哥战役是法国和奥地利帝国在第二次反法同盟期间打响的一场战役,当时担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的是拿破仑。此次战役法国在拿破仑的指挥下取得全面的胜利,并且此战是拿破仑一生所经历的所有战役中最引以为傲的一场,因为他保住了法国的革命政权。那么
    12-18 拿破仑
  • 战争之神:帝国皇帝拿破仑的战斗力从何而来?
    在世界战争史上,法国军队的战斗力一直不被人恭维,但是他们却也有过“战无不胜”时刻,那就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国远征军——除了俄罗斯,征服了欧洲大陆所有国家。拿破仑的战斗力从何而来?要解开这个谜团,需先弄清法军的战斗力通常不行的原因。世界公认,法国
    12-17 拿破仑
  • 拿破仑滑铁卢战役简介 滑铁卢是什么意思?
    滑铁卢是什么意思?滑铁卢是比利时的一个小镇。1815年6月18日,拿破伦的军队在这里与以英国为首的联军激战,最后全军覆没,被迫再度宣布退位,最后流放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那岛上,1821年在那里死去。 以后如果某人在某个地方或某件事失败了就说那
  • 拿破仑金字塔大战 扫清了法军通往埃及障碍
    金字塔战役,是拿破仑进攻埃及的重要一战,这次战役后,法军通往埃及的障碍被扫清了,那么金字塔战役简介是什么呢?拿破仑进军埃及1798年7月,拿破仑率领法国远征军进攻埃及。远征埃及是英法争夺欧洲大陆霸权的重要一步,同时也是拿破仑曾经的梦想,因此
  • 由“拿破仑战争”看满清王朝丧权辱国根本原因
    由“拿破仑战争”看满清王朝丧权辱国的根本原因清朝政府丧权辱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个问题在大陆学者们看来,是因为中国封建制度的落后。但是详细查历史,并非如此。我们可以对比拿破仑战争时期欧洲各国的表现就应该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世界史学家把拿破仑政
    12-10 拿破仑
  • 勒费弗尔如何奋斗到拿破仑旗下的十八元帅之一?
    勒费弗尔全程叫做弗兰克斯·勒费弗尔 (1757-1820由英文FrancoisLefebvre音译而来,勒费弗尔于1757年出生,1820年去世,活了63岁。他的一生也是曲折崎岖。勒费弗尔出身卑微,但是却奋斗到了拿破仑麾下著名的18元帅之一
    12-07 拿破仑
  • 历史的误读 拿破仑竟从未说过中国是沉睡的雄狮
    在中国,拿破仑“睡狮论”可谓妇孺皆知。可是,许多西方学者曾经彻底翻检过与拿破仑相关的原始资料,发现“无论法文或其他语言的任何一手资料,都没有记载拿破仑曾经说过这句话”。“睡狮论”来龙去脉“睡狮论”源起于西方基督教话语中常见的“唤醒东方论”,
    12-06 拿破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