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简介 中国古代著名战役长平之战的时间

   2020-06-2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战役前后耗

长平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最早、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此场战争,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国,结果使赵国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于同时代各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长平之战是中国战国时代的一场大规模野战。战役前后耗时3年,以秦军胜利,赵军失败而告终。是役秦军前后杀死赵国军人45万,被后人认为是战国形势的转折点。自此战后,其他的诸侯国均不再有对抗秦军的实力。秦统一中国的战争从而只剩下时间问题。

公元元前260年夏,赵括接管了长平前线40馀万赵军。与此同时,秦国也秘密的派遣武安君白起抵达长平前线接替王龁指挥秦军。赵括到达前线后,收缩了兵力,准备主动进击秦军,企图一战而歼灭秦军,收复上党。白起以丹河东岸的长平城为依托,沿丹河东岸的天然髙岗构筑起长达18公里的主阵地,右翼一直延伸到小东仓河北岸,以抵御赵军主力的进攻。另安排25000人在决战开始后切断从石长城出击的赵军退路;另5000骑兵遮绝留守石长城的赵军与出击的赵军主力之间的联系。

赵括在对秦军所知甚少的情况下,指挥主力出击屯扎在故关前的秦军部队。秦军按照白起的将令,接战不久后便诈败,沿着直通长平城的大道逃跑,把追击的赵军主力引诱到预设战场。赵括浑然不知秦军的诡计,指挥全军猛攻秦军阵地。秦军顽强抵抗,赵军无法攻破。此时,进击秦军的赵军主力已经远离故关12公里。预伏在小东仓河北岸的25000秦军这时突然出击切断了赵军的退路。5000骑兵也兵临故关前,使留守故关的赵军不敢出击支援。这样,赵军被完全分为两段。赵军出击的主力失去了后勤保障;留守的部队空守着粮草辎重却无法增援决战。秦军抓住有利的态势,派出部队从两翼攻击赵军。赵军分兵作战,不能取胜,被秦军压缩在了一条狭长的地带。面对险恶的战局,赵括命令部队原地筑垒防御,等待援兵。秦军乘势合围赵军于主阵地前。赵军被秦军围于野外的消息报到邯郸。赵孝成王意欲合纵抗秦,遣使求救于临近的楚、魏等诸侯国。但是,由于之前赵国使者入咸阳和谈得秦昭襄王厚遇,诸侯国均看在眼里,所以都不愿救赵。赵孝成王只得派出本国的部队赶往长平前线救援。秦国方面,得到合围住赵军主力的消息后,秦昭襄王亲自从咸阳赶到临近前线的河内郡,给所有的郡民赐爵一级,命令郡内十五岁以上男丁悉数出征前往支援长平前线,阻击赵国的援军。于是,被围的赵军无法得到援助和补给。9月,在被困46天后,赵括在突围时被秦军射杀。

赵军再无战力,全体投降了秦军。秦军清点俘虏人数,竟有近40万人。是役秦军也伤亡过半,对人数众多的俘虏心有馀悸。白起于是假意许诺说准备把降兵中身体强健的留下带回秦国,而年老体弱伤残幼小的会放归赵国。赵人不疑。结果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近40万身体虚弱的赵国俘虏全体遭到秦军坑杀。唯有240名年纪幼小的赵人被秦军放归了赵国。长平之战以赵军的惨败,秦军的全面胜利结束。

 
标签: 长平之战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纸上谈兵”的赵括真的要为长平之战背锅吗?
    发生在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的秦赵长平之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战国的局势,长平之战源于上党之争。韩国要把上党,献给秦国的时候,上当郡守冯亭,却把上党献给了赵国,意图显而易见。最终赵王接收了上党,上党险地向来为兵家要地,一旦落入秦国之手
    12-31 赵括
  • 揭开秦赵长平之战白起自杀之谜
    秦赵长平之战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一场战争,历史课本上仅以简单的秦国纵反间计使赵括代廉颇为主将,为本场战役的关键转折点,实际上情况却很复杂。秦军的战斗力到底是什么样呢,现在的史料并无详细的记载,只能从他的对手中来还原秦军的战斗力了。一、政治背景中
  • “背锅侠”赵括 在长平之战后背了几千年锅
    秦国自秦孝公任用商鞅实行变法以来,富国强兵,国势如日中天;旌旗麾指,所到之处无不臣服。这不,秦国又看韩国不爽了,一顿胖揍,韩国不想挨揍,乖乖交出上党郡,可韩国的上党太守冯亭是个不安分的人,(城会玩)他不愿献地入秦,而是祸水东引,献上党之地于
  • 凭什么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存在谎报战功?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长平之战白起将40万赵军降卒一举坑杀,前后杀敌45万。“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两千年来,无数史家文人绞尽脑汁要替司马迁圆这个事,只可惜总是捉襟见肘,不能圆满。何以
  • 长平之战的坑用45万白骨来埋 真相却不是中反间
    长平之战的失败通常归咎于赵军主将赵括的无能,他只会死读兵书、纸上谈兵。正是由于赵括的冒然出击,使赵军中了秦军的埋伏,四十五万人于是全军覆没,仅剩下240个年幼的士兵回国报信。再往前推一步,赵军主将本是廉颇,他根据敌强我弱的现状,实施坚壁清野
    12-21 反间计
  • 为什么说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存在谎报战功情况?
    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长平之战白起将40万赵军降卒一举坑杀,前后杀敌45万。“括军败,卒四十万人降武安君”,“乃挟诈而尽坑杀之”,“前后斩首虏四十五万人”。两千年来,无数史家文人绞尽脑汁要替司马迁圆这个事,只可惜总是捉襟见肘,不能圆满。何以
  • 长平之战摧毁了赵国的野心成就了秦国的统一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发生在秦、赵两国间的一场战争。当时,秦国势力日益强盛,周天子形同虚设,各诸侯国人心惶惶。而这一场战争的爆发无疑对秦国、赵国,乃至天下的局势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元前262年,秦国攻打韩国,使韩国的上党
    12-16 长平之战
  • 长平之战白起坑杀40万赵军 这一数据是真实吗?
    长平之战:先我们不考虑到历史上夸张的问题,《史记·白起王翦列传》其中所云“长平之事,秦民之十五以上者皆荷戟而向赵”,而也有记载赵在长平之战后,所有青壮年几乎损失殆尽.所以秦国60万,赵国45万的数字基本是属实的,可能略有夸大吧。只是我估计两
  • 白起在长平之战中大破赵括的地方在哪儿
    白起打过败仗吗白起打过败仗吗?不禁有人会说:“怎么会没有人打过败仗?!”。但是,对于所有了解他的人恐怕都知道,在史书中关于这点是有记载的,恐怕白起是真的没有打过败仗。白起画像白起可以称得上是中国历史上战功最辉煌的将军,在战国时期,那么一个到
  •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 是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吗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人物几乎是被打上了固定的标签,怎么撕都撕不掉。比如三国时期,刘备爱哭,阿斗扶不起,周瑜很小气等等。而在春秋战国时期,赵括同样被打上了“纸上谈兵”的标签。并且,因为长平之战的重要历史意义,赵括不仅成为了赵国的罪人,也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