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阿拉伯文化繁荣 中国造纸术功不可没

   2020-03-0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图书馆的历史源远流长——考古学家从隶属于3000年前的苏美尔人的古代城邦遗迹中发现了一座神庙,其中一个房间放满了写着楔形文字的泥板,泥板上记录着上古神话与历史传说等等,这便是图书馆的雏形;此外,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用莎草纸记录的古埃及神庙中。

图书馆的历史源远流长——考古学家从隶属于3000年前的苏美尔人的古代城邦遗迹中发现了一座神庙,其中一个房间放满了写着楔形文字的泥板,泥板上记录着上古神话与历史传说等等,这便是图书馆的雏形;此外,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用莎草纸记录的古埃及神庙中。作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这世上如果有天堂,那么天堂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足见图书馆的魅力所在。

就阿拉伯地区来说,早在公元前,托勒密一世就在埃及的港口城市建立了知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这座图书馆同“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亚历山大灯塔一样享誉世界。

之后,阿拉伯地区陷入了长久的战乱与动荡。直到公元7-8世纪的倭马亚王朝时期,伊斯兰文化开始发展,诸如大马士革、开罗等许多阿拉伯城市中都有图书馆的身影,甚至连倭马亚王朝征服的西班牙科尔多瓦一个地方,就拥有70多家图书馆。

盛衰无凭,倭马亚王朝覆灭后,公元8-13世纪的阿拔斯王朝又称为阿拉伯地区文化发展的一个小高潮,这片土地进入了科学和文化发展的黄金时期,相应地,图书馆文化也跟着发展并繁荣了起来。

例如阿巴斯王朝的一代“明君”——哈里发马蒙就在巴格达建立了名动天下的“智慧宫”,派管理员、翻译官在此收藏东西方的书籍、翻译著作、培训人才,后世学者将智慧宫誉为中世纪阿拉伯地区“科学的源泉,智慧的宝库,学者的圣殿”。

不仅仅是集图书馆、翻译局、研究院于一体的智慧宫,阿拔斯王朝时期,各地的读书馆均保有大量藏书,汗牛充栋且种类浩繁——除了宗教有关的经文之外,还有哲学,历史、文学、医学等种类的书籍,甚至有关记账、货币汇率等文件都可以找到。

阿拔斯王朝图书馆中保留的这些书籍,从时间上说接续了古希腊、罗马的文明,同时为之后欧洲的文艺复兴做好了铺垫;从空间上来说,由于阿拉伯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连接并传播了东西方的经典思想与先进文化,可谓功不可没。

虽然阿拉伯地区也有过强大的倭马亚王朝、奥斯曼帝国,但为什么图书馆在阿拔斯帝国时期得以发展壮大呢?

首先,阿拔斯王朝时期,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生活安宁,诸如巴格达、大马士革、开罗等地成为了重要贸易城市,据史料记载,巴格达哈里发宫府外的门都是包金的,是正儿八经的“金色大门”,足见其富庶程度。由于这一原因,这些城市吸引了诸多东西方的商贾与旅人,阿拉伯地区的人民见识了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合与交融,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人们迫切渴求接触更多外来的信息与知识,而相较于“行万里路”来说,“读万卷书”的性价比显然更高。

其次,“政策利好”是一个重要原因——阿拔斯王朝的统治者们一直致力于推进统治领域内的“阿拉伯化”,但由于阿拉伯文化只在语言与宗教方面拥有一定的优势,哈里发认为吸纳波斯文化中的政治、文学部分,希腊文化中的科学、哲学部分,以及印度文化中的神学、数学部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能够更有利于自己的统治,同时使阿拉伯地区的文化成为当时全世界最为先进的文化之一,因此统治者们支持翻译家和学者搜寻各国书籍并进行翻译,接着就有了轰轰烈烈的“百年翻译运动”。

此外,阿拉伯地区当时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一个微小却十分重要之物——纸。在没有纸张的日子里,阿拉伯人一般用兽皮、薄石片、椰枣树叶以及骆驼的肩胛骨进行记录,这些记录工具易损且沉重,往往并不能够长久保存,试想一下,彼时的阿拉伯人想要看书的话,要翻开兽皮或者骆驼骨头,这些散发着异味的、沉重的“书本”很容易把一个人想要学习或者阅读的好心情抹杀。

有史学家认为,唐朝与阿拔斯王朝著名的“怛罗斯之战”之后,大量唐朝的军匠被阿拉伯人俘虏后,造纸术由此传入了阿拉伯地区。但也有人持不同意见,例如科技史巨擘李约瑟就认为,早在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造纸术就已经进入了撒马尔罕城(在如今乌兹别克斯坦境内),继而不断向西扩散,在8世纪初期就已经为整个阿拉伯地区所广泛使用了。

 
标签: 造纸术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
    造纸术是蔡伦发明的。东汉元兴元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敝布、鱼网等原料,经过挫、捣、炒、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
    01-04
  • 中国造纸术传入印度的时间是 中国造纸术传入印度的时间是唐代对吗
    中国造纸术传入印度的时间是 中国造纸术传入印
    1、中国造纸术传入印度的时间是唐代,大约是在7世纪末传入印度。唐代的义净在公元671到695年间侨居印度,看到了纸,他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也记载了印度当时已经使用纸。2、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发明时期于汉朝西汉时期,改进时期于汉朝东汉时期
  • “皇后控”蔡伦发明造纸术, 只为攀皇后求上位
    儿时都学过古代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而跟我们生活联系最为密切的就是造纸术。造纸术是由蔡伦改进,原料简单,成本低,质量好,为了纪念蔡伦的功绩,后人把这种纸叫做“蔡侯纸”。造纸术的出现,可谓给了天下才子一片曙光,再也不用刻竹条
  • 蔡伦简介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的改造者
    蔡伦约61年(东汉永平四年)生,字敬仲,汉族,东汉桂阳郡人。汉章帝刘炟(56年—88年)即位后,常到各郡县挑选幼童入宫。75年(永平十八年)蔡伦被选入洛阳宫内为太监,当时他约15岁。他读书识字,成绩优异,于76年(建初元年)任小黄门。此后作
  • 古代四大发明 造纸术并非始于蔡伦?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西方人膜拜的四样成果。可是若是细究历史你就会发现,其实这四大发明的背后另有渊源。就像是蔡伦因造纸术被大家所铭记,但是在真实的历史中,蔡伦并非造纸术的创始人。前一段时间造纸事件,闹得沸沸扬扬的,韩国人称造
  • 揭秘蔡伦造纸是如何对造纸术进行优化的
    蔡伦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因为他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被美国权威着作列为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百名人中的第七位,排名仅次于中国的孔子。公元75年,是蔡伦进入汉宫的第一年。传闻当年汉章帝不仅喜欢美貌的女子,还喜欢才
  • 为何说没有皇后邓绥的支持就没有如今的造纸术
    邓绥15岁入宫,22岁被册封为皇后,但依然谦和平易,从不居尊自傲。对内帮助东汉王朝度过了“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对外则坚决派兵镇压西羌之乱,使得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被誉为“兴灭国、继绝世”。邓绥德才兼备,文化修养颇高。她不好珍玩,钟
  • 造纸术的发明者大太监蔡伦的功绩及人生悲剧
    东汉蔡伦,字敬仲,出生于公元61年。不过关于蔡伦的出生年份历年来都有些争议另一说为公元63年。蔡伦出生在一个铁匠世家,在他之前的几代,家中都以打铁为生。蔡伦年少时在乡里读过书,《周礼》、《论语》这些蔡伦也都读过。他还对周边的生活生产感兴趣,
  • 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 为什么会饮药自尽?
    发明了造纸术的蔡伦,为什么会饮药自尽?伦耻受辱,乃沐浴整衣冠,饮药而死,国除。蔡伦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终于制成了“蔡侯纸”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奏报朝廷,汉和帝下令推广他的造纸法。蔡伦的造纸术被后世推崇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 历史悬案解读 蔡伦发明造纸术之谜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不过,由于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近些年在纸的产生年代方面有了新的发现,比如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纸。如此一来,就引起了世人的猜想:难道真是早在蔡伦之前约200年就有了纸?造纸术还是不是蔡伦发明的呢?《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