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武流放牧羊19载的忠坚气节是为了谁?

   2020-03-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古汉有一人,字子卿、中郎将、忠贞爱国为皇帝所重用。天汗元前出使于匈奴遭不幸,被扣留。此人权钱利诱不从、严刑酷法不屈。匈奴将领见其如此倔强不屈于是被流放与北海牧羊,历时19载,正盛年华到白发苍苍。此人为谁?古汉中郎将苏武也。汉朝还有个匈奴人生

古汉有一人,字子卿、中郎将、忠贞爱国为皇帝所重用。天汗元前出使于匈奴遭不幸,被扣留。此人权钱利诱不从、严刑酷法不屈。匈奴将领见其如此倔强不屈于是被流放与北海牧羊,历时19载,正盛年华到白发苍苍。此人为谁?古汉中郎将苏武也。

汉朝还有个匈奴人生在汉朝长在汉朝叫卫律,卫律是汉朝派之出使匈奴的使者。但是我们知道卫律是匈奴人,在出使匈奴后投靠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对卫律不满想办法铲除卫律不巧失败。于是就有了下面苏武被流放北海牧羊的故事。

公元前100年,汉武帝想出兵打匈奴,匈奴派使者来求和了,还把汉朝的使者都放回来。派中郎将苏武拿着旌节,带着张胜和随员常惠,出使匈奴和解。苏武到了匈奴之后正准备回去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倒霉的事:在苏武没到匈奴之前,有一个生长在汉朝的匈奴人,叫卫律,在出使匈奴后投靠了匈奴。单于特别重用他,封他为王。

卫律有一个部下叫做虞常,虞常不满与卫律。于是就暗地跟张胜商量,企图杀了卫律,劫持单于的母亲,逃回中原去。没想到虞常的计划失败被匈奴人逮住了苏武一并牵扯其中。单于大怒,想杀死苏武,被大臣劝阻了,于是单于叫卫律去逼迫苏武投降。单于利用各种手段让苏武投降于匈奴,派卫律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冷了,就缩在角里与皮袄取暖。过了好些天,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北海一带牧羊。卫律告诉苏武等到这些羊生了羊羔就放他回到汉朝去。苏武到达后发现所有的羊都是公羊,这摆明是要长期监禁他罢了。北海周边一个人都没有,唯一和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朝廷的旌节和一群公羊。匈奴不给口粮,他就掘野鼠洞里的草根充饥。日子一久,旌节上的穗子全掉了。

公元前85年,匈奴发生内乱,再次派使者到汉求和。那时候,汉武帝已死去,他的儿子汉昭帝即位。汉廷寻求苏武等人,匈奴撒谎说苏武已死。后来汉使者又到匈奴,常惠请求看守他的人同他一起去,在夜晚见到了汉使,同汉使者述说了在匈奴的情况。告诉汉使者要他对单于说:“天子在上林苑中射猎,射得一只大雁,脚上系着帛书,上面说苏武等人在北海。”汉使者万分高兴,按照常惠所教的话去责问单于。单于看着身边的人十分惊讶边向汉使道歉说:“苏武等人的确还活着。”于是答应放了在北海流放的苏武。

公元前81年,苏武回到汉朝。苏武出使的时候,才四十岁。苏武被扣在匈奴共十九年,当初壮年出使,等到回来,胡须头发全都白了。苏武回到长安的那天,长安的人民瞧见白发苍苍的苏武手里拿着光杆子的旌节,没有一个不受到感动的,从政府官员到平民百姓,都向这位富有民族气节的英雄表达敬意。明知道是长期的监禁,遥遥无期苏武就这样坚持下来。19年的折磨却没有磨灭他丝毫的归汗的决心,如此忠心耿耿的气节使他十年如一日得坚守者自己的本心。他说自己是汉人的儿子,所以生是汉人的儿子死也应该是汉人的儿子。他不出卖自己更不出卖自己的忠心。如此之人,权钱利诱不从、严刑酷法不屈,一身正气、大义凛然、万古垂青。

 
标签: 流放 苏武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中国古代四大流放地在哪里 中国古代四大流放地都在什么地方
    中国古代四大流放地在哪里 中国古代四大流放地
    1、房县(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南部,南临神农架林区);海南岛(主要是崖州);丰州(丰州镇现位于福建省东南沿海南安市东部,与泉州市区接壤);伊犁(现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成立于1954年);2、古代对犯人流放地的选择:中国
  • 为什么清朝喜欢把犯人流放到宁古塔 清朝犯人为何被流放到宁古塔
    为什么清朝喜欢把犯人流放到宁古塔 清朝犯人为
    1、在清朝的时候,其他的偏远地区还是存在着不安定的隐患的,而且这些地区多数是少数民族地区,如果将犯人发配到这些不确定的地区,那么统治者可能会担心犯人在异族人的帮助下逃到其他地区,所以“宁古塔”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2、通常被发配到这里的犯人,
  • 历史沈万三被朱元璋流放到哪里 历史沈万三被朱元璋流放到哪儿里
    历史沈万三被朱元璋流放到哪里 历史沈万三被朱
    1、历史沈万三被朱元璋流放到哪里:朱元璋本来是要直接把沈万三杀了,但马皇后劝阻了,最后把沈万三流放到了云南。2、沈万三,本名沈富,字仲荣,俗称万三,万三者,万户之中三秀,所以又称三秀,作为巨富的别号,元末明初商人、巨富。沈万三通过开展海外贸
  • 春秋时期曾被流放19年的国君是谁 春秋时期曾被流放19年的国君介绍
    春秋时期曾被流放19年的国君是谁 春秋时期曾被
    1、春秋时期曾被流放19年的国君是晋文公重耳。2、晋文公(公元前697年—公元前628年),姬姓晋氏,名重耳,是中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
  • 苏轼度过流放岁月 将人生比作手肘 学会能屈能伸
    身为一个“地师级”领导,情愿到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跟那里的百姓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他,就是宋代著名大诗人、曾经做过密州知州的苏轼。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主动要求到山东密州(今诸城,宋时辖胶西、高密、安丘、诸城、莒县
    12-29 苏轼流放
  • 乾隆竟然因为一撮茶和盐将纪晓岚流放至新疆
    纪晓岚,名昀,是清朝著名的文学家和学者,《阅微草堂笔记》是他流传下来比较知名的作品。据史书记载,纪晓岚一生性格幽默诙谐,机敏过人,并且才华出众,被后世称之为“清代第一才子”。有个小故事就能看出纪昀的聪明与机敏,话说有一次乾隆读书时,读到一副
  • 唐太宗最疼爱的儿子做了何事竟被流放至死?
    唐太宗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夫妻情深,对长孙皇后所生儿女们格外疼爱。公元626年,太宗即位,封嫡长子李承乾为太子。早年的李承乾聪明可爱,性格温顺,太宗也有意培养他为接班人。公元631年,李承乾生病,太宗想让太子快些好起来,竟然请了道士为其祈祷,因
  • 提比略为什么长期自我流放 提比略是怎么死的
    提比略是罗马帝国的第二位皇帝,在位时间是公元14到37年。提比略个性比较沉稳严苛,群臣和民众对这位罗马皇帝并不是特别爱戴。在罗马古典作家文字中,提比略常被形容为好色和暴虐,但在近代学者根据当时罗马帝国的文献铭刻为罗马皇帝提比略进行了翻案。提
    12-04 流放
  • 古代扫黄力度惊人 老鸨被斩首妓女被流放
    每个朝代几乎都禁止“逼良为娼”,从准入机制上进行控制,明朝法律就规定:“凡娼优乐人买良人子女为娼优者,杖一百”。明宣宗更是发动了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扫黄,太平天国时期因为法令严苛,甚至使娼妓绝迹。宋代禁止官员狎妓公元前645年,在征得齐桓公的同
  • 东吴太子孙和为何被流放 因父亲不喜姐姐陷害?
    说到孙和是谁大家也许不知道,但是若要说到东吴太子孙和那可就声名赫赫了,据悉,孙和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太子,他文武双全,熟知六艺,礼贤下士,满朝文武无一不对其称赞,但是就是这么一个文采斐然的皇太子居然被流放了,这是为何?孙和被流放的原因是什么?带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