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政治家张良究竟是拜哪位高人为师?

   2020-03-2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张良卖布其实是一个歇后语,完整的是张良卖布——大材小用。说的是张良在少年的时候不得志,曾经靠卖布为生,人们认为以张良的才智,只用来卖布却不是辅佐国家,因此是大材小用。但是张良卖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张良卖布》是秦腔中的一个选段。在秦腔

张良卖布其实是一个歇后语,完整的是张良卖布——大材小用。说的是张良在少年的时候不得志,曾经靠卖布为生,人们认为以张良的才智,只用来卖布却不是辅佐国家,因此是大材小用。但是张良卖布还有另外一个意思,那就是《张良卖布》是秦腔中的一个选段。

在秦腔中,《张良卖布》讲的是四姐娃和张连之间的故事。四姐娃和张连是一对夫妻,但是张连却不顾家中生计,一心赌博,直到家中财物完全输光,甚至连做饭的米都没有了。这个时候张连决定痛改前非,他本来是个卖布的生意人,自然还是靠卖布还谋生,在卖布赚了一笔钱之后,他本想回家,但是半路上却遇到了一个好朋友,这个朋友劝说张连用赚的钱去赌场翻本,张连嘴上拒绝,实则已经心动,最后还是去了赌场,之后将卖布赚来的钱输得精光。

回到家,面对四姐娃的质问,张连先是编谎话哄四姐娃,先说一会和四姐娃解释,一会又说将钱借给了别人,但是聪明的四姐娃并不相信,还是逼出了张连的真话。谁知道张连不仅不知道悔改,还说赌钱本就有输赢,张连的行为让四姐娃十分生气,她整天为了家庭操劳,到头来却连吃饭钱也没有了,在《张良卖布》这个选段中,最后主要是围绕张连和四姐娃的争斗来展开的。在戏的结尾处,便开始了对唱,最终以对唱的形式结束了这部戏的选段。

张良拜师

张良是我国历史上一位非常重要的政治家,他的一生中经历了非常多的战争,在多场战争中凭借智谋帮助刘邦取得了胜利。他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能力能够帮助刘邦建立一个国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有一个非常强大的老师,那么张良的老师是谁呢,张良拜师又是怎么回事呢?

张良的父亲去世之后,他没办法继承自己父亲的位置,只好独自流浪。他流浪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找到一个好的机会刺杀秦王,但是最终他不仅失败了,而且还要每天躲躲藏藏逃命。在逃命途中,张良在一个桥上碰见了一个穿着很破烂的老人。这个老人碰到他之后将自己的鞋子丢到了河里,并且让张良替自己去河里捡鞋子,张良第一次并没有说什么,照着老人的话做了。

但是他把鞋子捡上来之后这个老人又让他给自己穿上,张良还是照做,老人点了点头,并且告诉张良五天之后再到这里来和自己见面,五天之后张良如约来到这里,但是老者已经在他之前到了,老者看到他之后非常生气,他认为张良迟到了,所以他不愿意和张良谈话,而是告诉张良五天之后再来,五天之后的早上鸡才刚刚打鸣张良就来到了和老人相遇的地方,但是这一次老人还是早早地来到了约定地点。

这次老人显得更加生气了,他只是告诉张良五天之后再来。五天之后,张良甚至没有睡觉,午夜之前就来到了两个人约定的地方,不一会儿老人来了,看到张良非常欣慰,于是就将自己的一本书赠给了张良。这本书就是著名的《太公兵法》,而这个老人就是非常有名的黄石公,这就是张良拜师的全过程。

张良结局

张良结局可以用不悲不喜来形容,张良在朝廷做官时帮助刘邦成功登上皇位,之后张良就不再朝廷上出现了,可以说他在刘邦成功后就自动隐退了。如果他不隐退的话一定会受到刘邦的奖赏,地位以及生活水平都会有所提高,然而张良却聪明的隐退了。

这样的结局看似有点不好,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幸亏张良隐退了,否则他很可能会走上韩信等人的道路。而且张良也觉得自己年龄大了,身体也没有以前好了,另外他推翻秦朝的心愿也完成了,再待在朝廷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于是张良便决定隐居在山林中生活,最后他选择在湖南的张家界隐居,这里风景十分优美,可以让他过上惬意舒适的晚年生活。所以综合来看,张良结局是不悲不喜的,他虽然没有获得荣华富贵,可好歹保住了性命,过上了很惬意的隐居生活。张良结局表面上看是他离开了朝廷生活,可是实际上却没有完全脱离政治生活,因为刘邦只要遇到大点的问题都会前来请教张良,张良还会发表自己的意见,为刘邦出谋划策,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张良即便隐居山林,但他还会接触到一些朝廷上的事情,可以称得上是一位山中宰相。当然,张良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可以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再时刻担心朝廷上的事情,从这个方面看,张良结局是好的,虽然生活没有在朝廷上好,但最基础的生活还是有保障的。

 
标签: 张良 政治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生性猜忌的汉高祖刘邦为何仅仅对张良如此信任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对于这个人估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谋圣”。刘邦所说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他。他也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刘邦猜忌过的,从头到尾刘邦都对他的信任有加。一、亡国之恨 行刺秦王张
  • 君臣和睦的典范 刘邦与张良的传说故事
    刘邦的传奇事迹家喻户晓,他从泗水亭长到开辟统霸天下的开国君王。张良则是刘邦的左膀右臂,股肱之臣。那么,他们二人间又会有怎样的传奇故事发生呢?张良汉初大臣字子房传为城父(今安徽亳县东南)人以成功后不贪恋权位不追名逐利的高风亮节而受世人敬仰。相
    12-26 刘邦张良
  • 生性猜忌的汉高祖刘邦为何仅仅对张良如此信任?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对于这个人估计中国人都不会陌生。他是中国历史上大名鼎鼎的“谋圣”。刘邦所说的“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指的就是他。他也是汉初三杰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刘邦猜忌过的,从头到尾刘邦都对他的信任有加。一、亡国之恨 行刺秦王张
  • 堪比张良与诸葛亮 揭大明开国功臣刘基
    人们都知道,历史上,子房张良、诸葛孔明都是了不起的伟大军师。尤其是经司马迁《史记》有关传记的颂扬、罗贯中《三国演义》的渲染,此二位就更加地家喻户晓、非常地让人称道了。对比这两位先贤,元末明初的刘基,即刘伯温,看似不如他们那样显山露水,实际却
  • 帝师张良怎样将无赖学生刘邦培养成开国皇帝?
    刘邦是可造之材,身上具有天生的政治领袖范,豁达宽容大度,特别是会使用人才,虽然他也有一堆臭毛病,贪酒好色,打仗无能,才疏学浅,粗鲁傲慢,但是在老师张良的教育下,进步很快,时常转危为安,甚至转败为胜。一、张良和刘邦是怎么相识相交相知的呢?张良
  • 张良拾履的故事 张良拾鞋受兵书是怎么回事?
    一天,张良闲步沂水圯桥头,遇一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这个老翁走到张良的身边时,故意把鞋脱落桥下,然后傲慢地差使张良道:“小子,下去给我捡鞋!”张良愕然,但还是强忍心中的不满,违心地替他取了上来。随后,老人又跷起脚来,命张良给他穿上。此时的张良
    12-24 张良
  • 聪明的张良如何用计使武关守将投降的?
    张良是刘邦手下重要的谋士,谋士可是重要的人才,所谓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有时可比在战场上指挥作战的将军重要多了,张良就是如此,曾经用巧计让武关守将投降,为刘邦拿下秦都咸阳作出了重要贡献。当时楚怀王和刘邦项羽有盟约,谁拿下咸阳,谁就做关
    12-19 张良
  • 刘邦要杀韩信张良为何不阻止?刘邦为何要杀韩信
    张良是个足智多谋的人物,也是西汉三杰之首。他和萧何韩信为了刘邦打天下立下盖世功劳。天下平定之后,张良积极隐退,称病不出,跟着赤仙子学道,被封为留侯。他为何面对刘邦与吕后的屠刀,不去救韩信。其一,张良基本上属于刘邦一党,他对刘邦太崇拜了,而且
  • 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论“鸿门宴”斗争谁输谁赢
    历史上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张良是刘邦的主要谋士,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和张良谁厉害?范增身为项羽帐下第一谋士,可谓是张良的最大对手,二人在智谋上也不相上下,只可惜项羽用人无方,再加上项羽除了他没有什么像样的谋士了,而
  • 张良一计 救了自己也让刘邦没能废了太子
    张良是刘邦身边的第一谋臣,张良有着超高的智慧预计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快来看看张良的故事吧。晚年的刘邦一度宠爱戚夫人,曾经有念头想废了刘盈这太子。当时吕后终日惶恐不安,问计于张良。张良一个计谋,保住了自己的小命,也保住了刘盈的太子之位。那么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