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被逼退位的太上皇是谁?退位后怎样生活?

   2020-12-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太上皇”之称,并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皇帝授给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唐代学者颜师古曾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

太上皇,又称太上皇帝,是中国历史上给予退位皇帝或当朝皇帝在世父亲的头衔,通常给予的对象是在世但已禅位的皇帝。

“太上皇”之称,并不是最高权力的象征,而是皇帝授给其父亲或退位皇帝的极端尊贵的称号。唐代学者颜师古曾解释道:“太上,极尊之称也。皇,君也。天子之父。故曰皇;不预治国,故不言帝也。”但纵观漫长的历史,亦不尽然。

在帝制时代,虽然“皇帝”前后递嬗,纷沓而至数百人之多,但真正做“太上皇”的却寥寥数人而已。

最早获得“太上皇”尊号的是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刘邦以泗水亭长起家,在秦末农民起义的浪潮中成长壮大,又与楚霸王项羽逐鹿五年,终于登上皇帝的宝座。叔孙通为他制定朝仪礼乐,更使他踌躇满志,乐不可支,然身处极尊无以礼其父,乃下诏尊父为“太上皇”。这位刘太公从布衣而至极尊,只不过是刘邦为了光宗耀祖、粉饰门面而已。

延至唐代,由于最高统治集团内部半争错综复杂,太上皇的数量也居历代之首。

首先是唐高祖李渊。武德九年(公元624年),“玄武门之变”发生,秦王李世民杀太子建成及齐王元吉。不久,李渊禅位于李世民,自称太上皇。他这个行动是不得已之举,否则是不甘受这个虚名的。

公元710年,睿宗李旦即位,改元景云,朝政则由其妹太平公主和太子李隆基把持。次年睿宗禅位,因太平公主劝谏,援借“舜禅位于禹犹亲巡狩”为辞,仍处理军国大政。第二年八月李隆基那帝位(即玄宗),尊李旦为太上皇,称“朕”,命曰“诰”,五日一受朝;皇帝则自称“子”,命曰“制敕”,每日受朝,文武要职任免及政刑大事仍取决于太上皇。次年玄宗发动政变,诛太平公主,亲理国政,太上皇退居二线,居百福殿以娱天年。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乱起,玄宗避难四川,束手无策,郁郁寡欢。太子李亨于次年七月在灵武即帝位(即肃宗),尊玄宗为太上皇。而玄宗面对既成事实,不得不承认下来。把天下军国大事都交给肃宗,后来“南内幽居”,“几死于宦竖之手”。

宋、明二代,北方民族关系比较紧张,冲突事件不断发生,伴随着这些事变又出现了两位太上皇。

宋徽宗赵佶本是有名的享乐皇帝,他荒淫奢侈,宠信奸佞,崇奉道教,把朝政搞得混乱不堪。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兵南下,东京汴梁危在旦夕,这位享乐皇帝惶惶不可终日,急尽快下诏传位给太子赵桓(即钦宗),以“道君”自号退居龙德殿,饮宗尊之后太上皇。不久,东京沦陷,这时皇帝父子一起作了金国的阶下囚,最后身死异域,北宋终结。

明朝正统年间,瓦剌入侵,英宗朱祁镇在专权宦官王振的挟制下亲征,在“土木堡之变”中作了俘虏。一时国家无主,朝臣奉其弟景王朱祁钰监国,进而称皇帝,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后来明与瓦剌议和,英宗回京,他不甘心失去皇帝之尊位,于景泰八年正月在武清侯石亨等人的支持下趁代宗病危发动“南宫复辟”,抛弃太上皇的虚名,重新做起天子来。

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太上皇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他最具特殊性的典型性。特殊在于他的退位不是被迫而是自觉的;乾隆一生励精图治,处处以皇祖康熙为楷模,晚年自号十全老人。他在位60年后即自动传位于儿子爱新觉罗·颙琰(即嘉庆),事前他曾说过:“若蒙昊苍垂佑,得在位六十年,即当传位嗣子,不敢上同皇祖纪元六十,以增减之数”。

1796年正月一日,正式举行传位仪式,亲将宝玺授予嘉庆帝,颁诏自称太上皇。其典型性在于他的归政:虽居太上皇之名而行皇帝之实。按清朝制度,退位后应迁出养心殿移居宁寿宫,训政亦然。而乾隆改归政为训政,仍在养心殿处理刑政,一直到死,而让嘉庆皇帝居于毓庆宫。尽管他一再说:“寝兴六十养心惯”,但事实是最好的明证,他训政到底亦未归政,仍然享受皇帝的神圣职权,嘉庆只不过是一个傀儡而已,甚至在训政后,清宫的“时宪书”仍称乾隆六十几年,足以说明还政极不彻底。所以,乾隆退位后权力也始终在皇帝之上,“太上”之名不虚也!

 
标签: 太上皇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哪个殿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什么殿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哪个殿 故宫里太上皇住在什么
    1、太上皇居住的宫殿--宁寿宫2、为了突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故宫有一条贯穿宫城南北的中轴线,在这条中轴线上,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布置着帝王发号施令、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和帝后居住的后三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
  • 最悲剧的太上皇 刘老汉被儿子刘邦气哭
    刘邦弟兄四个,大哥刘伯,二兄刘仲,小弟刘交,刘邦排行老三,另外还有个姐姐。家里就数他难管教,整天价不拿锄头不摸锨,游手好闲,吃酒打架。醉卧酒肆,偷睡寡妇,不嫌丢人显眼地冷不丁往家抱回个孩子,说是他的。刘老太公拿这个泼皮无赖的儿子一点办法没有
  • 唐僖宗李儇为何会流亡?又为何被迫当“太上皇”
    唐僖宗躲进四川之后,黄巢的军队就开进了长安,并且建立了新的政权,国号大齐,年号金统。在农民军沉醉在胜利中时,唐僖宗才得以组织力量进行反扑。巴蜀之地向来富庶,再加上义武镇节度使王处存、河中节度使王重荣等积极组织,各地藩镇为了借机向朝廷表明忠心
  • 揭秘: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何许人也?
    三岁封储,十二岁登基,十四岁生子,十八岁禅位,二十三岁暴卒。这一连串的人生数字,清晰直白地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一生。拓跋弘是不是中国历代皇帝中最年轻的父亲,笔者没有作过专门考证;但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太上皇,也是中国皇帝中
    12-28 太上皇
  • 北周21岁太上皇宇文赟竟册封5位皇后的荒唐史
    从557年到581年,黄土高原上兴起了一个鲜卑人建立的短命王朝——周。为了跟那些形形色色的“周”区分开,史家称之为“北周”。北周(557年—581年)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唐宋以后鲜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
    12-27 宇文赟
  • 历代“太上皇”都是怎样度过余生的?
    皇帝年老之时就会把皇位让给继承人(大多是自己的儿子),自己退到幕后。垂帘听政的事情当然是太上皇不喜欢做的,那么中国历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呢?汉高祖刘邦的老爹刘太公刘邦的老爹是第一个享受太上皇尊号的人。刘邦在当皇帝以前,老爹刘太公没有跟
    12-27 太上皇
  • 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年少的太上皇死于暗杀?
    只要说到太上皇,人们会很自然地与“老”字连在一起。这也难怪,毕竟这个称呼是指的皇帝的老爸嘛,没有几十岁的年纪哪能退休做太上皇呢?哈,此言差矣!在南北朝的时候,北魏国就有这么一位18岁担任太上皇职务的人。而且在当了五年之后,竟然死了。怎么死的
    12-27 太上皇
  • 历史上各朝各代的太上皇是如何度过余生的?
    亲王嬴政打败了六国,统一了天下,为了显扬自己的功业,将其传给子孙后代,他将帝号定为皇帝。他认为,上古有号而没有谥,到了中古才根据帝王生前的品行事迹给予谥号。这样做的结果,实际上是儿子议论父亲,臣子议论君主,有违君父臣子的尊卑关系,因此废除了
    12-20 太上皇
  • 历史上最悲剧的太上皇 刘老汉被儿子刘邦气哭
    刘邦弟兄四个,大哥刘伯,二兄刘仲,小弟刘交,刘邦排行老三,另外还有个姐姐。家里就数他难管教,整天价不拿锄头不摸锨,游手好闲,吃酒打架。醉卧酒肆,偷睡寡妇,不嫌丢人显眼地冷不丁往家抱回个孩子,说是他的。刘老太公拿这个泼皮无赖的儿子一点办法没有
  • 最郁闷的皇帝 在位27年就伺候了太上皇25年
    一般来说,当皇帝的人,是没有几个愿意自动让位的,因为没有了皇位,就意味着离开了最高权力。因此,历史上的太上皇,大多数是被迫放弃皇位的,比如说唐高祖李渊、唐玄宗李隆基等等。而那些主动退位的,也大都在当了太上皇之后,仍然把持最高权力不放手,比如
    12-19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