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南怀仁红衣铜炮 汤若望与南怀仁关系如何

   2020-04-06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康熙南怀仁红衣铜炮讲的是在一六七四年,康熙命令南怀仁制作一种比较便于携带的大炮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具体是怎么样的呢?康熙年间,战乱频繁,康熙急需要破坏力强的重武器,所以命令南怀仁制作便于运输携带的大炮,制作成功之后还要亲自检验效果。南怀仁接

康熙南怀仁红衣铜炮讲的是在一六七四年,康熙命令南怀仁制作一种比较便于携带的大炮的故事。那么这个故事具体是怎么样的呢?

康熙年间,战乱频繁,康熙急需要破坏力强的重武器,所以命令南怀仁制作便于运输携带的大炮,制作成功之后还要亲自检验效果。南怀仁接到命令之后便致力于研究,最后终于成功的发明了一款红衣铜炮,不仅相对比较亲遍,火力也比较足。康熙在卢沟桥试验之后也觉得非常满意,所以便让南怀仁着手投入生产。

而之后生产的几百门炮也在康熙评定三藩之乱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因为这一发明,康熙对南怀仁逐渐重用,任命南怀仁为工部侍郎,官至正二品,可以说是位高权重。可以说南怀仁在清朝廷中开始占据重要地位也是因为这一门火炮的发明,如果没有这一次的立功,很可能南怀仁的才能便被埋没,或者推迟一段时间才能被发现。

康熙南怀仁红衣铜炮虽然说的是一则故事,但是这则故事所表达的确实康熙为什么重用南怀仁,以至于南怀仁逝世康熙都特别惋惜甚至追加封号的原因。从这一则故事也可以看出南怀仁的能力确实非常高,毕竟当时造火炮的条件非常坎坷,能够帮助南怀仁的人才在中国也非常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南怀仁依旧制造出了康熙满意的火炮,不得不说康熙对他的重用也并不奇怪。

汤若望与南怀仁有何关系

汤若望和南怀仁都是清康熙时期影响比较大的两位传教士,那么汤若望和南怀仁的关系是什么呢?其实汤若望是南怀仁的老师,但是关于这一点只有简单的记载,大多数的加载,汤若望和南怀仁则是朋友的关系。

汤若望是中国基督教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甚至在中国科技史以及中西文化交流历史上也是举足轻重的存在。他信仰坚定,同时又知识渊博,为他传播中西方文化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汤若望在中国的时间非常长,总共有四十多年,期间也经历过明清朝代的更替。

汤若望在历法方面以及火炮的制作方面为明清朝廷做出了举足轻重的贡献,就连现在我们所用的农历也是汤若望根据明朝时期的农历改造而成的。可以说他贡献足以让他在中国历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南怀仁则主要是活动在康熙年间,是当时钦天监的负责人,主要的贡献也是在历法和火炮方面。南怀仁的成就虽然没有汤若望高,但也有比较重要的地位。

南怀仁和汤若望二人最主要的联系是在火炮制作方面。而在天主教受迫害期间,南怀仁寸步不离当时已经说话都困难的汤若望,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汤若望和南怀仁之间的情谊不仅仅是师生。

汤若望和南怀仁的贡献都比较深远,天文方面、历法方面和火炮方面都推动了科技的发展,也奠定了天主教在国内的地位,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传教士。

解析南怀仁究竟是怎么死的

南怀仁是清朝年间比较具有影响力的传教士之一,在清朝廷颇得康熙重用,位高权重。那么南怀仁怎么死的呢?

南怀仁怎么死的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难回答,据史书记载,南怀仁是病逝的。南怀仁逝世的时候是六十五岁,当时的他虽然经受病痛的折磨,但是他信仰天主教,认为是为主而死,所以他一直以常人不可相信的忍耐力经受住了病痛的折磨,在北京安然逝世。可以说南怀仁的死一方面和他长年的劳累有关。

南怀仁一直从事于研究事业,又竭尽全力的宣传西方的科技、宗教。长年的辛劳使得南怀仁心力交瘁,病痛缠身,最后安然逝世。南怀仁的死另一方面和当时的政治局势有关。虽说南怀仁受康熙的重视,但是南怀仁毕竟不是中国人,在朝廷中受排挤是一定的,而且传教士在一段时间内广泛的遭受迫害,南怀仁自然不能避免,这段时间内不仅是身体上备受折磨,精神上也倍受打击,为南怀仁的病痛埋下了隐患。

到了晚年,南怀仁早年所受的痛苦都爆发了出来,而南怀仁终究也没能避免死亡,不过他却是在信仰中安然的接受了这一现实。所以说南怀仁是病死的,他死之后,康熙厚葬了他,并且给封了“勤敏”的谥号给他,可以说是无上的尊荣。虽然南怀仁死了,但是他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他在天文、兵器、传教方面的贡献至今也是伟大的。

 
标签: 康熙 汤若望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康熙几岁登基 清朝康熙皇帝几岁登基
    康熙几岁登基 清朝康熙皇帝几岁登基
    1、康熙八岁当上皇帝,但是由于年纪太小,当时的康熙只能算是一个小孩子,尽管天资聪颖,也确实没有能力来治理国家,所以,此时只有八岁的康熙,只能算是一个名义上的皇帝,更多的决策和治理国家的决定,主要还是由王爷和当时的权贵大臣们来制定,或者是他们
  • 康熙怎么当上皇帝的 康熙如何当上皇帝的
    康熙怎么当上皇帝的 康熙如何当上皇帝的
    1、是因为孝庄听了一个外国人的缘故。 2、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患了当时的时疫天花,卧床不起,后事的安排已刻不容缓,最重要的是选一个合适的人来继承大统。当时,顺治帝想立二皇子福全,而顺治帝的母亲孝庄皇太后则听取了钦天监监正、德国传教
  • 康熙有几个儿子 康熙有几个孩子
    康熙有几个儿子 康熙有几个孩子
    1、康熙共有35个儿子。2、分别是承瑞、承祜、承庆、赛音察浑、胤褆、长华、胤礽、长生、万黼、胤祉 、胤禛、胤祺、胤祚、胤佑、胤禩、胤禟、胤禌、胤祹、胤祥、胤禵、胤禨、胤禑、胤禄、胤礼、胤衸、胤禝、胤祎、胤禧、胤祜、胤祁、胤秘、胤禐。
  •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多少年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多少年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多少年 康熙几岁当皇帝在位
    1、8岁登基,14岁亲政,69岁去世,在位时间61年,是中国古代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2、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蒙古人称为恩赫阿木古朗汗或阿木古朗汗,少年时就挫败了权臣鳌拜,成年后先后平定三藩、收复台湾、亲
  •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的差异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的差异有哪些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的差异 康熙王朝与真实历史
    1、康熙与孝庄并不能在活着的时候知道谥号。 2、容妃、蓝齐儿、宝日龙梅、魏承谟、魏东亭是虚构。 3、容妃:容妃为乾隆妃,史上第一个回族妃子,乾隆十分喜爱她,每次有进贡哈密瓜,容妃得一等花皮回子瓜,而其他妃子只得二等青皮瓜。她可能是香妃的真身
  • 蒲松龄是清朝哪个皇帝时期的人 蒲松龄是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皇帝时期的人对吗
    蒲松龄是清朝哪个皇帝时期的人 蒲松龄是清朝顺
    1、蒲松龄是清朝顺治、康熙时期皇帝时期的人。2、蒲松龄生于1640年6月5日,去世于1715年2月25日,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自称异史氏,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洪山镇蒲家庄人,汉族。蒲松龄出生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
  • 康熙接下去的皇帝是谁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哪一位
    康熙接下去的皇帝是谁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哪一位
    1、康熙帝的下一任皇帝是雍正帝。2、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谁 谁是康熙后面的皇帝
    康熙后面的皇帝是谁 谁是康熙后面的皇帝
    1、康熙的后面的皇帝是雍正,姓名为爱新觉罗·胤禛。2、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
  • 康熙年间铜钱值多少钱?
    现在康熙年间的一枚铜钱大概三四百左右。铜钱的价格不会太贵,具体价值也要看产地和品相。背“福”,“南”,“广”,“台”,“漳”比较值钱。
    03-16
  • 权臣鳌拜是怎么死的?康熙帝是如何智擒鳌拜
    权臣鳌拜是怎么死的?权臣,是皇权时代的特有品种。在宪政民主的框架下,几乎不可能出现权臣这种人物,因为个人的政治权力不论在时间还是空间上,都是有限的,随时可以被收回,任何人都不可能一劳永逸、持续膨胀地长期掌握政治权力。权臣与皇权的关系,常常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