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后、戚夫人、薄姬浴血争宠

   2020-07-3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汉初,一幅瑰丽的历史画卷,它所呈现给后人的不仅仅是风起云涌的宏大战争与沧桑凄厉的朝代更迭,更有波诡云谲的政治暗流和柔情蜜意共凄厉惨绝的后宫之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三个美丽聪颖的女人左右着汉初的历史,她们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妃——吕后、戚

汉初,一幅瑰丽的历史画卷,它所呈现给后人的不仅仅是风起云涌的宏大战争与沧桑凄厉的朝代更迭,更有波诡云谲的政治暗流和柔情蜜意共凄厉惨绝的后宫之争。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三个美丽聪颖的女人左右着汉初的历史,她们就是汉高祖刘邦的后妃——吕后、戚夫人和薄姬。

在中国古代这个男权社会中,无论是帝王将相的政治还是平民百姓的生活,女人都处在从属地位。然而,即使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也总是能说出许多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巾帼英雄,她们身为女人,却牵引着时代前进的车辙。而吕后就是这些改写历史的女性中的先驱者。

吕后,姓吕名雉,山阳单父(今山东单县)人,年幼时家中殷实,其父被人称做吕公。吕公是一个改变吕后,甚至整个大汉王朝历史的人。吕公擅长相面,当初刘邦不过是个小小亭长,为人又极其无赖。吕公宴请宾客,刘邦不带贺礼便前来蹭饭,还大言不惭地说要送贺礼一万钱。没想到这样一个无赖却得到了吕公的赏识,原因就是吕公认为刘邦面相大贵,他一生所阅之人无出其右。于是吕公作出了一个影响吕氏一族命运的决定,将年仅14岁的女儿吕雉嫁给时年30岁游手好闲的刘邦。

可以想象,这样的命运对于年轻的吕雉而言并不公平,但是在今天的史书中,我们找不到任何关于吕稚对这桩婚事的看法,当时的吕雉作何感想,我们不得而知。我们知道的只是吕雉最初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婚后,吕雉为刘邦生了一双儿女,儿子便是后来的汉惠帝,女儿后来被封为鲁元公主。刘邦生性豁达,无所牵挂,成日在外浪荡,从来不管家事。当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战火燃起时,这位立志要成为大丈夫的无赖又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推翻秦王朝、裂土封侯的时代巨浪之中,完全不顾及家中还有年轻的妻子和年幼的儿女。就这样,吕雉一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不仅要照顾年迈的公婆和年幼的孩子,甚至还因刘邦的缘故一度被捕入狱。而在楚汉争霸之时,刘邦被项羽打得落花流水,仓皇逃窜,吕雉和刘邦的父亲被项羽俘获,过了整整3年提心吊胆的人质生涯才回到刘邦身边。也许正是这种艰苦环境中的磨难历练了吕雉坚强果决的性格,使她在日后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中步步为营,并最终攀上权力的顶峰。

汉五年(前202),汉高祖刘邦任用韩信,在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一举击败西楚霸王项羽,逼得项羽乌江自刎。刘邦,这个起于市井的草莽之徒,在秦末这个锻造英雄的时代,于短短数年之间成为一统天下的帝王,而吕雉的命运也最终应验了她父亲的慧眼,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人称吕后。

吕后第一次在政治上崭露头角,便是斩杀淮阴侯韩信。韩信是汉初最杰出的军事家,在刘邦困于汉中之时,韩信的军事才华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刘邦称雄的道路,并辅佐刘邦离开汉中,驰骋中原,最终打败西楚霸王项羽。然而,对于韩信等开国功臣,刘邦却是鸟尽弓藏,大开杀戒,屠杀功臣的屠刀最终悬在了韩信的头上。汉六年(前201),有人上书告发韩信谋反,刘邦趁机逮捕韩信,降其为淮阴侯。

此后,韩信心生怨怼,称病不朝,并鼓动陈豨反叛。陈豨在北方造反,刘邦御驾亲征平叛。这个时候,有人向吕后告发韩信谋反之事。这个时候的吕后表现出了常人难及的冷静和果决。她派人假装使者报告刘邦征讨陈豨旗开得胜。喜讯传来,大臣们纷纷到宫中祝贺。当道贺的韩信跨入宫门之时,早已按吕后指示埋伏的武士一拥而出,将韩信抓获。吕后当机立断,将韩信就地斩首,并迅速灭其三族。当刘邦真正打败陈豨班师回朝时,惊讶地发现,多年来他欲除之而后快的淮阴侯韩信竟然就这样轻易地死在了自己妻子手上。韩信号称无双国士,当为一时之雄,却糊里糊涂地死在一个妇人之手,后人为之唏嘘之际,也不免赞叹吕后高明的政治手腕和果敢的作风。

汉十三年(前194),汉高祖刘邦去世,汉惠帝庸碌无能,吕后把持朝政。孝惠八年(前187),汉惠帝病逝,吕后索性称制,名正言顺地成为大汉王朝的主宰者。

 
标签: 争宠 吕后 薄姬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清朝后宫入选秀女争宠上位的那些非常手段
    电视连续剧《甄嬛传》开始的一幕就是清朝皇室大选秀女,许多八旗出身的名门闺秀进入了选秀的行列。经过层层筛选,17岁的女儿甄嬛与沈眉庄、安陵容3人被皇帝看中而一起入选进宫。3人进宫后由于家世和门第的不同,以及其父官职地位的不同而被册封的封号和位
  • 女皇武则天争宠 用残刑除掉后宫两大劲敌
    母亲听到这话,不由止住哭泣,吃惊地望着女儿,她隐隐感到年仅十四岁的女儿比自己想的要更多、更远。这个被迎入宫的女孩就是武则天。武则天的美貌确曾吸引过唐太宗,唐太宗甚至给她赐号武媚。但是她很快就被冷落在一边,在长达十四年的后宫生活中,成了一个默
  • 唐朝史上杨玉环和梅妃之间争宠手段?
    今天的人们大多知道杨贵妃,而知道江采苹的人恐怕不多。其实,杨贵妃和江采苹是唐玄宗三宫六院七十二妃中一对势均力敌的情敌。江采苹,即梅妃,出生于福建莆田江东村,父亲江仲逊是个诗书满腹的秀才,同时也是个悬壶济世的医生。江采苹是家中独生女,她聪慧灵
  • 揭秘古代皇帝后妃龙床争宠四大独门秘方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在《长恨歌》中描写杨贵妃妩媚动人、无人可敌的名句。杨贵妃名叫杨玉环,原是唐玄宗李隆基儿子寿王的爱妃,她姿色超群,通晓音律,能歌善舞。唐明皇为得到他儿子的爱妃,选召进宫面授机宜,命她暂时
    12-24 争宠后妃
  • 杨玉环到底有多得宠?揭秘杨玉环的奢侈人生
    古代朝廷养一个妃子需要多少代价?根据《旧唐书》里记载,“宫中贵妃院织锦刺绣之工,凡七百人。”这不由让人想起唐朝诗人李白那首《清平词》中“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诗句来。为杨贵妃缝制衣裳就需要有七百人的一个大工厂。当然,为杨贵妃雕刻
  • 清朝后宫别以为除了争宠就是侍寝 门道深着呢
    康熙皇帝在中国历史上称得上“千古一帝”,可是他有件事情是为后人所诟病的,那就是对继承人的选择,拖泥带水,交代不清,导致了康熙晚年各个阿哥各自为阵,形成了所谓的“九王夺嫡”的局面。不过也难为康熙爷了,清官尚且难断家务事,更何况是个皇上,还是上
    12-21 清朝争宠
  • 美艳武则天贴身服侍唐太宗多年为何未得宠爱
    史书、戏文、小说、野史等作者总在渲染武则天与唐太宗的关系。大家皆怀有各自的目的,尽情描绘,乱编一通,无非让文章染上桃色,或欲把武氏比诸妲已、褒姒,如《讨武曌檄》中骂她“秽乱春宫”。而有的作者则站在女子尊严的立场上,与传统针锋相对,认为武则天
  • 古代侍寝 嫔妃争宠大展万种风情讨皇上欢心
    侍寝,指帝王的嫔妃进御。是一件关系到帝王后嗣血脉的事情。皇帝会根据自己的兴致选择妃子侍寝。侍寝的人员包括已封的妃嫔、宫女、面首。特殊情况下会有官员上献的女子,赠送的女子。在清朝,皇帝会用到“翻牌子”的方法决定侍寝的嫔妃。侍寝的嫔妃多数是被太
    12-19 争宠嫔妃
  • 小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为何会与史湘云争宠
    话说在薛宝钗生日宴会上,戏曲散场之际,贾母因怜爱一小丑和小旦而把他俩叫到跟前,又是问候,又是赏赐。这时候,爱热闹,爱玩笑的王熙凤,或许是看出了贾母的某些心意,于是连忙开口指着那小旦笑道:“这孩子扮相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王熙凤一语
  • 为何红楼梦中贾兰为什么不如贾宝玉得宠
    在红楼梦中,作为嫡长孙的贾兰为何不受宠。贾兰是贾政的嫡亲长孙,按道理讲,这应该是掌上明珠级别的待遇,可以纵观整个红楼梦,看到的全是贾宝玉如何受宠,如何讨大家喜欢,而贾兰就像贾府的小宠物一样,一年也没听谁提起过几次?贾兰为什么不如贾宝玉得宠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