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的婚姻太悲剧!却有千万人为他送葬

   2020-04-2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古代宋代的名人中,司马光是出名较早的一位。七岁那年,因为砸缸救出自己的小伙伴而家喻户晓[1]。但在前些年的历史教科书中,司马光一直作为“改革家”王安石的对立面而受到人们的“非议”,所以在小时侯的记忆中,司马光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印象。但后来

在古代宋代的名人中,司马光是出名较早的一位。七岁那年,因为砸缸救出自己的小伙伴而家喻户晓[1]。但在前些年的历史教科书中,司马光一直作为“改革家”王安石的对立面而受到人们的“非议”,所以在小时侯的记忆中,司马光没有给我留下什么好印象。但后来随着对司马光的进一步了解,发现渐渐喜欢起他来。特别是他在夫妻关系中的忠贞不贰,让人敬佩不已。在正史与野史上好像没有发现司马光有什么生活作风问题,这在崇尚风流的宋代的文人官员中很是少见。

俗话曰:“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二十岁那年,风华正茂的司马光先是考中了令读书人终身追求的进士,随后与当时度支副使(相当于今日财政部的副司长)张存的十六岁的三女儿张氏结为连理,当时真可谓双喜临门。张氏漂亮、贤惠、孝顺,与司马光相敬如宾。本来这样的日子可以一直平静的过下去,可结婚十多年却一直未有一男半女,这让作为妻子的张氏心急了。于是,张氏变得话语少了,愁云多了,司马光以为妻子病了,忙找来郎中,郎中看了说,没有什么大病,只要注意休息就行了。司马光大为惊喜。那一段时间,衙门里公事多,司马光往往起早贪黑,与妻说话的时间少了,有时回家后也是一头扎进自己的书房内不出来,甚至有时深夜独自擎着笏板,端坐沉思。张氏疑惑了,是不是因为自己“无能”?有一天夜里,司马光发现妻子独自垂泪,忙问为何?妻子就把自己“无能”生孩子的事说了,司马光表现的很坦然,说会有的、会有的。并说自己进书房、执笏板沉思完全是为朝廷之事。

事情本来到此应该结束了,可过了段时间,觉得对不起丈夫的张氏拖人以五十万钱之价为司马光娶了一小妾,但被司马光断然拒绝了。再后来,张氏又瞒着司马光买一侍女(朝云就是苏东坡妻子为苏大诗人买的侍女,最后成了苏东坡的小妾),准备时机成熟时,再顺理成章的纳为小妾。可司马光知道实情后,立刻把那侍女打发走了。为了打消张氏的顾虑,司马光毅然过继大哥司马旦的儿子司马康于自己的门下(这点真有些像我们敬爱的周总理)。

而据《清波别志》载:司马光的好友也曾为之置一妾,“一日乘间,婢盛饰入书室,觊一顾,而公略不领。妾思所以尝之,取一帙问曰:‘中丞,此是何书?’公拱手庄色对曰:‘此是《尚书》。’妾乃逡巡而退。”

这里我想到了宋代的另一位大诗人黄庭坚,在接连娶了两位夫人(孙氏、谢氏)未生一个儿子却接连离世后,终于在娶一小妾于四十岁时那年,终于有了一个儿子,取名为相,小名小德,又取了个小子叫“四十”,因为这是他“四十岁”才得的儿子。黄庭坚太高兴了,一则,自己终于有了后嗣,二则,现在可以实现自己两次丧偶的心愿了。于是,在船过泗州时,于增伽塔前写了那篇著名的奇文《发誓文》。文中这样写到:“今者对佛发大誓愿,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淫欲;原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饮酒;愿从今日尽未来世不复肉食”并说:“如果再犯三戒,情愿堕入地狱受万劫不复之苦。”说得何等诚恳、何等虔诚,但以后不知是否真的做到那就另说了。

黄庭坚接二连三娶妻纳妾就是为了那句“不孝有三、无后为先”的祖训,这也看出当时司马光的伟大。从此以后,司马光夫妻风雨同舟四十五年,成为了中国古代历史上一对让世人称颂“模范”夫妻。《道山清话》言:“温公无子,又无姬侍”信矣!

在那样的时代,这样的婚姻可以说很“另类”,而这样做需要勇气和胆量,需要和世俗进行顽强的挑战,司马光做到了。正是由于在女人问题上没有牵扯过多的精力[2],他才有更多的时间去读书、写作、思考问题、处理政事。才使得他静下心来完成了遑遑历史巨著《资治通鉴》,成为一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政治家、文学家,从而受到了世人的普遍尊敬。因而在司马光死后,“太皇太后闻之恸,与帝即临其丧,明堂礼成不贺,赠太师、温国公,襚以一品礼服,赙银绢七千。诏户部侍郎赵瞻、内侍省押班冯宗道护其丧,归葬陕州。谥曰文正,赐碑曰‘忠清粹德’。”[3]《云谷杂记》也这样记述司马光死时的情景:“司马公薨,京师之民,罢市往吊,粥衣以致奠。巷哭以送丧者,盖以千万数。上命户部侍郎赵瞻、内侍省押班冯宗道护其丧归葬。瞻等还奏:‘民哭公甚哀,如哭其私亲。’四方来会葬者数万人。京师民画其像,刻印粥之,四方皆遣购,画工有致富者。”一个人获此“殊荣”,值了!

 
标签: 司马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司马光是什么朝代的 司马光是哪个朝代的
    司马光是什么朝代的 司马光是哪个朝代的
    1、司马光是北宋的。 2、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 3、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
  • 宋仁宗看裸妇相扑遭司马光斥责不要再犯此错误
    宋仁宗嘉祐七年正月十八日,皇帝莅临宣徳门,观看各地艺人表演,其中有妇人裸体相扑的节目。大臣司马光马上针对这件事奏上了一本,请求皇帝以后不要再观看裸妇相扑这种不雅节目,并且要求有关部门追查此不雅节目出现的原因,提出今后对这些不良现象必须要严加
  • 司马光坚决不纳妾不狎妓之谜 一生只有一个老婆
    中国古代是事实上的一夫多妻(或曰一妻多妾)制度,对于那些身居高位、或者家财万贯的男子来说,妻妾成群、美女相拥是很正常的现象。男人多数荷尔蒙挥发快、欲望强,好色成性,不但家里“红旗不倒”,莺莺燕燕的;外面还要“彩旗飘飘”,逛妓院,养小蜜。特别
  • 名臣司马光也“光盘” 请客不多点菜 赴宴总打包
    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
  • 宋仁宗陷入“裸戏门” 看女子相扑遭司马光指责
    宋仁宗是个好皇帝。他发扬民主广开言路,宽以待人性情温和,在位四十二年,国泰民安社会稳定。那时,女子相扑是最热门、最吸引眼球的运动项目,每当有赛关索、黑四姐等相扑明星出场演出,东京城里常常是万人空巷。相扑是一种类似摔跤的体育运动,起源于汉代的
  • 为何风流才子苏东坡在司马光和王安石间左右为难
    一道东坡红烧肉,让人记住了这位吃货中的大文豪。其实,苏轼何止是吃货,简直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其在文艺各领域才学、成就之全面、精湛,放眼全世界亦罕见。然而,尽管如此全能,却在仕途上颇不得志,因“满肚子装着不合
  • 北宋轶事:司马光为何偏要置无辜少女于死地
    中国封建时代有一起情节简单的伤害案,那就是《宋史·刑法志》记载的一个著名案件“阿云之狱”。在案发时的宋代,后经明至清末,围绕该案定性问题一直争议不休。历史评说多认为,“阿云之狱”其实是一场变法之争。虽然如此,但是此案的判处结果却成为中国古代
  • 司马光砸缸乃子虚乌有 宋朝根本没有那么大缸
    司马光砸缸的典故在中国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有许多人并不知道司马光编了一部旷世巨著《资治通鉴》,却一定知道他小时候砸过一口缸。但是前不久,收藏家马未都在一个电视节目中,对这个典故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进一步提出历史没有真相的道理。因为马先生是器
  • 司马光认为凡让百姓掏腰包的事他都认为是坏事
    朱熹对司马光这人看得很透,说他认死理,凡是让老百姓掏腰包的事情,他都认为是坏事儿——司马光不知道,其实大多数老百姓很赞成免役法。苏轼也看到了这一点,找司马光商量,把这些对百姓有利的新法留下来。岭南:打击政治对手的绝佳流放地宋神宗死的时候只有
    12-07 司马光
  • 司马光“抠门”请客 少点菜 勤打包
    苏东坡写过一首长诗,里面有这么四句:“君来坐树下,饱食携其余。归舍遗儿子,怀抱不可虚。”这四句诗写的是打包:朋友聚餐,酒足饭饱,还剩下一些饭菜,扔了可惜,有个哥们儿拾掇拾掇装起来,带回家给小孩吃。宋朝饭局上也有人打包吗?当然有,司马光就是一
    12-04 司马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