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认亲第一人 掘坟杀子叛父弃母全都做

   2020-10-3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滴血认亲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一直被奉为圭皋,少人怀疑。但按现代医学的观点分析,这种方法是缺乏科学性的。但由于古时候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科学手段的缺乏,很多人将滴血认亲运用到法医勘验实践中,这在那个落后的时代仍不失为有些作用的办法。但也有不少人

滴血认亲最早出现在三国时期,一直被奉为圭皋,少人怀疑。但按现代医学的观点分析,这种方法是缺乏科学性的。但由于古时候人们认识的局限性和科学手段的缺乏,很多人将滴血认亲运用到法医勘验实践中,这在那个落后的时代仍不失为有些作用的办法。但也有不少人因为这种方法做出了冲动的蠢事,还有些人因此蒙受冤屈。说起应用滴血认亲干出冲动事的第一人,当属南朝时期梁武帝的儿子萧综。

豫章王萧综[南朝·梁](公元480年?[一说公元502年左右]——公元528年),是梁武帝萧衍的次子,母亲为吴淑媛。这位吴淑媛原本是南齐东昏侯萧宝卷的宠妃,因为容貌出众,又能歌善舞,因此,在萧衍灭南齐时,便将其收入宫中。可奇怪的是,这位吴淑媛竟然在跟了萧衍仅仅七个月时,便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萧综。因为属于比较早的早产,所以,皇宫中人们对此议论纷纷,都传说萧综不是梁武帝的骨血而是前朝萧宝卷的亲儿子。但萧衍对此却并没有怀疑,也没有歧视这个儿子,封萧综为王,还让他作了将军。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淑媛逐渐年增色衰,慢慢失宠,由此,她对萧衍渐生怨恨之情。终于,在儿子逐渐长大后,她找机会向儿子说出了关于其早产的事,她说:“我本是齐宫的嫔妃,为当今皇上所迫,才苟活至今,服侍当今皇上才七个月,就生下了你……你是齐王的儿子,不是当今皇上的骨肉,怎能比得上其他皇子。从前,我见你年幼无知,没有把真相告诉你。现在你长大了,知道真相也就算了,这样才能长保富贵。你切记母言,千万不要把母亲告诉你的实情泄漏出去。不然的话,别说保不住富贵,就是我们母子的性命也要丢掉!”萧综闻言,情急难禁,与母亲抱头痛哭。

萧综由于嫉妒大哥萧统被封为太子,又听母亲说出这样的秘密,心理产生了变化,于是,他干出了很荒唐的两件事:先是命令心腹之人偷偷挖开了东昏侯萧宝卷的坟墓,取出骨骸,割破手指,把血滴在萧宝卷的骨骸上,过了一小会儿,他的血就渗入了骨头。这大大增加了他的疑心,但他为了保险起见,竟又干出一件骇人听闻的蠢事,回家后,他将出生才一个月的次子活生生地弄死,埋葬数日后,又派人偷偷挖出孩子的骨骸,继续进行滴血验亲试验,结果和前面一样,血同样渗入骨骸。这下他对母亲说自己应该是萧宝卷遗腹子的说法深信不疑,失落感和厌恨之情更加严重。

为了能够复辟齐朝,为父亲报仇,萧综暗中做了一些准备。他勤练武艺,还命人在庭院内铺满沙粒,终日赤足在上面奔跑,以致脚下生风,据说能日行三百里。他又招纳亡命之徒,想伺机刺杀梁武帝,但始终没有下手的机会。为寻找起兵的机会,他多次请求梁武帝准许他带兵守边,但梁武帝一直未许,急得他一回到住处,便怒骂不休。

到普通六年(525年),机会终于来了,当时北魏徐州刺史元法僧投降梁朝,梁武帝派元略、陈庆之前去接应,却被魏军击败。梁武帝便派萧综出京统领各路人马,驻守彭城,并兼掌徐州府事。萧综得旨,暗中庆幸,当日带了些人马,赶往彭城。魏主元诩闻讯,忙派安丰王元延明、临淮王元彧率军攻打彭城。梁武帝闻报,担心萧综不娴战事,怕出意外,便促令萧综班师。萧综却认为机会难得,便迟迟不奉召,并寻机在一天夜里,偷偷打开彭城北门,只带心腹梁话、苗文宠二人,前去投奔魏军。

魏军得萧衍儿子來降,既意外又高兴,并利用主将萧综投降的信息,大破彭城,杀败梁军。后来,萧综到洛阳见到魏主元诩,受到热情接待,并被封为丹阳王。被封王后,他把名字改成萧赞,同时又为他认为的父亲萧宝卷举哀发丧。萧综投降的消息极大地刺激了梁武帝的神经,后来他经过了解,才知道是吴淑媛告诉萧综可能不是自己儿子的事,于是他下诏削夺萧综的封爵和封地,撤除他的属籍,改其姓曰"悖"氏。并将吴淑媛废为庶人。不久,又下令将其毒死。

投降后的萧综,表面被魏重视,实际根本得不到信任,不授予实权。他由此终日郁郁寡欢。仅两年之后的大通元年(527年),萧综的六叔萧宝寅在长安起兵,反叛北魏。萧综闻讯前去投奔,途中被魏军俘获杀死。

在早产的基础上,萧综用滴血验亲的手段判定自己不是梁武帝的儿子,而起反叛之心,行反叛之事,这是不大靠谱的。特别是他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只为搞滴血验亲的试验,更是荒唐至极、愚蠢之极的做法。作为历史上可能的滴血验亲第一人,萧综因这个说法干下了“掘父坟(他认为的亲生父亲)、杀亲子、弃生母、叛养育之恩”四宗蠢事,最终自己也落得个被人杀死的结局,实在可悲可叹!

 
标签: 滴血认亲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古代的“滴血认亲”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
    滴血认亲记女人们曾经有个盛世,耍足威风,她们住在洞子里,把男人赶出去,晚上需要的时候,把精壮的男人叫进来,天亮再踢出去。所以,那时候的孩子们肯定知道自己有个妈妈,爸爸是什么东西,不是很清楚。爸爸出现的时候,父权社会就形成了,因为爸爸从此变得
    12-20 滴血认亲
  • 古达滴血认亲准不准 滴血认亲说法有几分靠谱?
    关于古代“滴血认亲”的科学性,可以肯定的告诉你:“关于滴血认亲的科学性,就是没有科学性。”可是古籍记载的事例的确与姬十三的结论冲突。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讲了一个故事:山西有人把资产托付给弟弟后,外出经商,并娶妻生子。十多年后此人带着儿子
    12-09 滴血认亲
  • “滴血认亲”摆乌龙 古代的亲子鉴定不靠谱
    在一些戏曲和武侠小说里,常提到一种检验父子关系的方法 “滴血认亲”,这种方法有道理吗?滴血认亲记女人们曾经有个盛世,耍足威风,她们住在洞子里,把男人赶出去,晚上需要的时候,把精壮的男人叫进来,天亮再踢出去。所以,那时候的孩子们肯定知道自己有
    11-19 滴血认亲
  • 揭秘古代的滴血认亲 古代的滴血认亲科学吗
    “滴血认亲”,这在中国是个很熟悉的词,在一些戏曲和武侠小说里,常提到一种检验父子关系的方法就是“滴血认亲”,但这种方法真的能验证父子,或者父女关系吗?滴血认亲记女人们曾经有个盛世,耍足威风,她们住在洞子里,把男人赶出去,晚上需要的时候,把精
    10-24 滴血认亲
  • 梁武帝之子杀子“滴血认亲” 专家称此法无科学
    提起亲子鉴定,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小说上常常提到的滴骨认亲。其实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滴骨认亲”的故事“亲子鉴定”古已有之,最早出现于三国时代。其方式是“滴血认亲”,认为“血相溶者即为亲”。《南史》记载着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故
  • 梁武帝之子“滴血认亲” 专家称此法无科学性
    提起亲子鉴定,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小说上常常提到的滴骨认亲。其实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滴骨认亲”的故事“亲子鉴定”古已有之,最早出现于三国时代。其方式是“滴血认亲”,认为“血相溶者即为亲”。《南史》记载着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故
  • 历史论古代的亲子鉴定法滴血认亲是如何进行的
    亲子鉴定顾名思义是指通过血型或DNA测试等鉴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缘关系。如果父母血液、毛发、唾液、口腔细胞及骨头等不存可以做亲缘鉴定。但是,这个亲子鉴定只能用与现代社会,是个高科技的东西,但是,如果古代做亲子鉴定的话要怎么办呢?古代又没有现
    10-02 滴血认亲
  • 毫无科学依据 古代的滴血认亲有几种方法
    “滴血认亲”,我们在古装电视剧、电影中,常见这个桥段,用于亲子认定。然而它却是靠不住的,无科学依据的,我们来看看古代是怎么做的。滴血认亲,古时有两种方法,一个是滴骨法,另一个是合血法。滴骨法即把活人血滴在死人骨头上,看能否渗透进去,如果渗进
    09-16 滴血认亲
  • 揭古代亲子鉴定:如何滴血认亲?真的可靠吗?
    古代“滴血认亲”的方法,分为两种:一种叫滴骨法,另一种叫合血法。滴骨法早在三国时期就有实例记载,是指将活人的血滴在死人的骨头上,观察是否渗入,如能渗入则表示有父母子女兄弟等血统关系;合血法,大约出现在明代,是指双方都是活人时,将两人刺出的血
    08-05 滴血认亲
  • 梁武帝之子“滴血认亲” 专家称此法没科学性
    提起亲子鉴定,很多人会想到古代小说上常常提到的滴骨认亲。其实这种方法没有任何科学依据。“滴骨认亲”的故事“亲子鉴定”古已有之,最早出现于三国时代。其方式是“滴血认亲”,认为“血相溶者即为亲”。《南史》记载着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子萧综滴骨认亲的故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