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和孙子是什么关系?孙膑和孙子是一个人吗

   2020-06-2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的关系历史上,孙膑帮助齐威王打了许多胜仗,使齐国逐渐强大起来。但后来,由于将相不和,齐国出现了争权夺利的混乱局面,孙膑感到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这种状况,最终谢绝了齐威王的封赏,隐居在今天的山东莒南县一带,潜心研究

《孙膑兵法》与《孙子兵法》的关系

历史上,孙膑帮助齐威王打了许多胜仗,使齐国逐渐强大起来。但后来,由于将相不和,齐国出现了争权夺利的混乱局面,孙膑感到凭借自己的力量无法改变这种状况,最终谢绝了齐威王的封赏,隐居在今天的山东莒南县一带,潜心研究兵法,才得以编写出了这部著名的《孙膑兵法》。书中表达了孙膑的战争观:即战争是政治斗争的工具。

1972年出土的《孙膑兵法》竹简共有222枚,内容包括擒庞涓、见威王、篡卒、月战等16篇,共计6000多字。《孙膑兵法》继承和发扬了《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并创造了围魏救赵、减灶迷敌、佯败诱敌、运动伏击等灵活多变、以少胜多的作战艺术。

《孙膑兵法》第一篇“擒庞涓”讲的就是公元前345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领大军攻打赵国,魏国的军队很快就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岌岌可危。赵国向齐国求援,齐威王派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兵解救赵国。魏国的精兵强将都去攻打赵国了,都城大粱防备空虚,孙膑率兵直捣魏国的都城,魏惠王急忙命令大将庞涓回师自救,孙膑在桂陵设下埋伏,以逸待劳,大破魏军,还俘获了魏国大将庞涓。这就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

减灶迷敌也是孙膑用兵如神的生动体现。公元前342年,桂陵之战中被俘,后来又被释放的魏国大将庞涓,率兵10万进攻齐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孙膑想出了减灶诱敌的方法。退兵的第一天,齐军造了10万人做饭用的灶台,第二天减少到5万,第三天减少到三万,庞涓被假象所迷惑,率兵穷追不舍,进入了孙膑布置好的包围圈。残阳如血,斜照着马陵道,一场惊心动魄的歼灭战在这里打响了。魏国大将庞涓战死,齐军大获全胜,充分展现出孙膑的军事才干。这就是著名的马陵之战。

孙膑和“孙子”

是不是一个人?

事实上,在国内,人们虽然对“田忌赛马”、“围魏救赵”等段落妇孺皆知,耳熟能详,但是关于孙膑和孙子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两人,人们一直搞不清楚。而这其实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一方面,中国古籍对孙武和孙膑的记载非常简单,此外古人习惯把孙武和孙膑都尊称为 “孙子”,更狠的是现实生活中一直流传的只有《孙子兵法》,有关《孙膑兵法》只是个传说,没人见过。这些都使得后人对孙膑产生各种疑惑。

在宋代,人们对孙氏兵法提出了种种猜想。有人说,历史上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孙子这个人。因为专门记述春秋历史的《左传》中,根本没有有关他的记载。人们推测《孙子兵法》的作者不是孙武,而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无名氏所作。由此外人认为,孙武和孙膑可能就是一个人,《孙子兵法》就是《孙膑兵法》。

但是在《史记》中,“太史公”司马迁对孙武和孙膑却言之凿凿。 《史记》说,孙武是齐国人,他把兵书十三篇献给吴王阖庐。吴王阖庐仔细研究了《孙子兵法》,知道孙武擅长用兵,就聘请他为大将。而孙武死后百余年,又有了孙膑。齐国大将田忌把孙膑推荐给齐威王,齐威王向孙膑问兵法,然后拜他为军师。司马迁说得很清楚,历史上存在过孙武、孙膑两个人,并且孙武仕吴、孙膑仕齐,各有兵法。但是,孙子的兵法和孙膑的兵法是一回事吗?

直到1972年,失传了近两千年的《孙膑兵法》重见光明,一切的疑问终于揭开了。

《孙膑兵法》

曾失传1700多年

那么,《孙 膑 兵法》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在山东临沂古城城南有两座低矮的小山,一座叫“金雀山”,一座叫“银雀山”。 1972年4月,临沂卫生局进行基本建设,在银雀山上发现了古墓,经过勘查证实,这里是一处规模很大的汉代墓葬群。考古工作者发掘了其中的两座墓葬,并从其中发现了大量竹简。

而这些竹简的内容绝大部分是古代兵书,其中就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等20余篇著作,其中不少是佚书或是首次被发现的古代书籍,最珍贵的当属《孙子兵法》的佚篇和失传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

此次考古成果被列入20世纪70年代 “新中国30年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上世纪90年代“新中国50年影响最大的考古发现”之一;21世纪初,又被评为 “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更重要的是它证实了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关孙武、孙膑的记载是完全正确的,并且他们各有各的军事著作传世。特别是出土的《孙子兵法》竹简说明古代的《孙子兵法》其实是13篇,而不像有些古籍记载的那样共有82篇。而《孙膑兵法》记述了孙子与齐威王的问答,很多篇的篇首都写到“孙子曰”,不过这里面“孙子”其实代指的是孙膑。

说法不一

孙膑受何种膑刑有争议?

电影《战国》表现了很残忍的膑刑场面。相传,孙膑的本名早已不传,而是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 “膑”指的是膝盖骨,膝盖的一块骨,略呈三角形,尖端向下的地方。

根据司马迁《报任安书》,“膑”亦是古代肉刑之一,即剔去膝盖骨的刑罚。但现下,对孙膑被实施了哪种“膑刑”也存在争议。有说“膑刑”分为:膑辟(古代断足的酷刑);膑脚(砍去膝盖骨及以下的酷刑);膑罚(剔去膝盖骨的酷刑)。因此,司马迁所记“孙子膑脚”到底是除去哪个部位现在还是说法不一。

相关链接

孙膑,会武功的大军事家?

孙膑拳至今仍然很流行

孙红雷此次扮演的孙膑可说是文武双全,那么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大军事家,会武功吗? 2009年,孙膑拳的第四代传人孟宪堂,要将孙膑拳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前孙膑拳已录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孙膑拳相传正是孙膑所传,但无文字记载。因其演练出击时常以长袖藏手,故又称“长袖拳”。至今在山东青岛等地流行,为老百姓强身健体的古老拳种。

世上虽有《孙膑拳谱》,但文字并不像远古文字,也因此有认为是后人伪托孙膑之名而创的。目前,由孟宪堂著《中国孙膑拳》是全国唯一一部孙膑拳专著。孙膑拳有“八形”之说,这“八形”是指鸡腿、龙腰、猴象、猿臂、象鼻拳、瓦楞掌、藏勾、球足。此拳以蹲走跛行为最突出的特点,出拳走曲不走直,曲中能够求直,看似偏离,但击中点却准确。这种曲线出拳的理论以不招不架、转向进取为表征,最容易使对手产生错觉。

 
标签: 孙膑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孙膑的老师到底是何方神圣 孙膑的老师鬼谷子介
    孙膑的老师孙膑,是春秋战国末期的著名军事家,军事理论家,生卒年不详,他和庞涓都是师从鬼谷子。鬼谷子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有神秘感的人,他的生卒年不详,根据他的活动时期,可以推测他从轩辕时期直到秦朝,历时一千年有余。一个人能活上千年,科学告诉
  • 孙膑"声东击西"两败魏师 庞涓智穷自刭而亡
    孙膑与庞涓的斗智:战国时齐军围魏救赵是历史上“声东击西”的著名战例,其中的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更是堪称经典,毛泽东对这场战争中孙膑的谋略给予很高的评价。冲其方虚疾走魏都《资治通鉴》记载,东周显王十五年(公元前353年),魏惠王派大将庞涓率兵伐
    12-28 孙膑庞涓
  • 关于孙膑的故事有哪些 历史上是怎么评价他的?
    孙膑这个人物,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大家。“百年家学妙兵机,知彼犹怜己未知。绝爱奇功成砍树,何缘卫足不如葵”,这首诗歌就是称赞孙膑在军事上的成就的。孙膑,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出生在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主要的活动时
    12-23 孙膑
  • 战国兵家代表人物:没有留下真名的军事家孙膑
    他是一位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不少军事典故的军事家,如“围魏救赵”,如“添兵减灶”等等;他是一位刑余之后的残疾人,之所以受刑,是因为同行的忌妒。然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大名鼎鼎,但其实是有姓无名。司马迁称之为“孙膑”,而这个膑字,《辞源》的解
  • 孙膑为什么要装疯 揭秘孙膑是如何脱险的
    孙膑和庞涓是同门师兄弟,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奇人鬼谷子的弟子,都是兵家的代表人物,两人先后投奔魏国,却因为庞涓的嫉妒,两人的人生走向完全相反,他们俩的故事流传了千年,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庞涓先于孙膑来到魏国,他受到魏国的重金招贤的引诱,不顾学业
    12-13 孙膑
  • 孙膑为什么要装疯?被挖了髌骨还能活吗?
    孙膑和庞涓是同门师兄弟,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奇人鬼谷子的弟子,都是兵家的代表人物,两人先后投奔魏国,却因为庞涓的嫉妒,两人的人生走向完全相反,他们俩的故事流传了千年,十分具有现实意义.庞涓先于孙膑来到魏国,他受到魏国的重金招贤的引诱,不顾学业
    12-11 孙膑髌骨
  • 孙膑的生平简介 历史上关于孙膑的故事有哪些
    孙膑这个人物,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大家。“百年家学妙兵机,知彼犹怜己未知。绝爱奇功成砍树,何缘卫足不如葵”,这首诗歌就是称赞孙膑在军事上的成就的。孙膑,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出生在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鄄(今鄄城北)一带,主要的活动时
    12-08 孙膑
  • 庞涓怎样虐待孙膑?孙膑怎样装疯卖傻保全自己
    孙膑,生卒年不详,中国战国初期军事家,兵家代表人物。孙膑原名不详,因受过膑刑故名孙膑。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今山东省阳谷县阿城镇、菏泽市鄄城县北一带),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
    12-05 孙膑庞涓
  • 孙膑的故事:历史上皮鞋的发明始祖竟然是孙膑
    在很早以前,我国的皮鞋业就很发达了,世界上的第一双皮鞋就诞生于中国。战国时代,著名军事家孙膑与庞涓一起拜师学习兵法。后来庞涓成为了魏国的将军,他嫉妒孙膑的军事才能,就耍阴谋害他。将孙膑施以刖刑(去膝盖骨),使他残废,并将他软禁起来。后来,孙
    12-04 孙膑皮鞋
  • 孙膑为何不能逃脱庞涓残害 孙膑的儿子是谁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孙膑和同门师兄庞涓的故事,至今已经流传了千年了,关于孙膑受刑,身残志坚,仍然得到齐国重用,帮助齐国灭掉魏国的战役中,指挥全军,终于报了庞涓陷害自己的大仇。这样极具教育意义的故事,在发生后多少年,就把人民大众改编戏剧化了
    12-03 孙膑庞涓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