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系军阀的开端 冯国璋曾是北洋系的中坚将领

   2020-08-0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冯国璋,字华甫,直隶河间西诗经村人(今河北省沧州市)。1859年生于普通农家。1884年到天津大沽口投淮军当兵。1885年考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1890年毕业后,留学堂充任教官。不久投聂士成幕,很受聂士成青睐,后被推荐给中国驻日本公使裕庚做

冯国璋,字华甫,直隶河间西诗经村人(今河北省沧州市)。

1859年生于普通农家。

1884年到天津大沽口投淮军当兵。

1885年考入天津北洋武备学堂。

1890年毕业后,留学堂充任教官。不久投聂士成幕,很受聂士成青睐,后被推荐给中国驻日本公使裕庚做军事随员。在日本期间,冯国璋结识了一批日本军界人士,并留心考察近代军制和日本军事,编成兵书数册。

生平

1896年,冯国璋回国后,将他所编的兵书呈送聂士成,聂士成转交给了正在天津小站练兵的袁世凯。袁世凯当时正在寻访军事人材,见到这几册兵书,如获至宝,大加赞赏说:“军界之学子无逾公者”,很快将其罗致门下。冯国璋到小站后,充分发挥他的军事才干,帮助袁世凯编定新军兵法操典,很快成为袁世凯的心腹爱将,与王士珍、段祺瑞并称“北洋三杰”龙虎狗,后来亦称“王龙”、“段虎”、“冯狗”。皆因王士珍在政治舞台上时隐时现,似龙见首不见尾;段祺瑞暴躁如虎;冯国璋狗头狗脑,聪明善变。

自投袁世凯后,冯国璋历任新建陆军督练营务处总办、军政司教练处总办、中央练兵处军学司司长、北洋陆军速成学堂督办、军咨使等。冯国璋也不忘袁世凯的提携之恩,当袁世凯在1908年被放逐回籍后,冯国璋不时前往探望,并常与他保持联络。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为扑灭起义,清廷派荫昌统率北洋两军南下镇压,其中荫昌亲率第一军,第二军则由冯国璋督率。冯国璋在受命的当天,便秘密跑到河南彰德拜见袁世凯,请示机宜,袁世凯授以“慢慢走,等着瞧”的秘诀。

北洋军早已养成了“只知有袁宫保,不知有大清朝”的心理,再加上冯国璋从中作梗,部队走走停停,令朝廷惊慌失措,不得已下令召回荫昌,派袁世凯为钦差大臣,以冯国璋为第一军军统,担任前方作战任务,段祺瑞为第二军军统,为后方接应。

袁世凯出山后,冯国璋便率军猛攻汉口,用重炮轰击人烟稠密的市区,革命军被迫退出汉口。占领汉口后,冯国璋击退了黄兴所组织的反攻,不久又攻克了汉阳。冯国璋因军功被朝廷授予二等男爵。

袁世凯在军事上占上风之后,便命令停止进攻,开始私下与革命军进行谈判,在清政府与革命军之间谋取私利。此外,为了更有效地控制清政府,袁世凯这时即调冯国璋回京,接替载涛任禁卫军统领。在辛亥革命中,冯国璋为袁世凯窃取革命成果,当上临时大总统立下了汗马功劳。

民国成立后,袁世凯实行独裁统治,谋刺宋教仁,解散国会。孙中山发起二次革命,在江西、安徽、南京、上海等地首先起事。冯国璋再次被袁世凯委以重任,出任江淮宣抚使兼第二军军长,督率第四、第五两师各一部及雷震春、倪嗣冲部,会同辫帅张勋沿津浦路南下,很快攻占徐州、蚌埠,再合攻南京。攻下南京后,北洋军进行了残酷的洗劫。

冯国璋镇压二次革命立了大功,晋升陆军上将,出任直隶总督,江苏都督由张勋出任。由于张勋不属袁世凯亲信,袁世凯不放心他占据江苏这块东南重地,于是,以张勋在南京纵兵烧杀抢掠引起外交压力为由,改张勋为长江巡阅使,冯国璋为江苏都督,这使得冯国璋不仅有了实力,也有了块富庶之区作为自己的地盘。

不久,袁世凯为抑制北洋将领私人势力的扩大,加强中央集权和个人对全国局面的控制,陆续抛出废省改道、裁撤都督、设立将军府等方案。

冯国璋作为地方实力派,正想扩展自己的地盘,当然联络其他北洋将领暗地抵制和反对,从而与袁世凯的关系出现了裂痕。不过,袁世凯对冯国璋还是尽力笼络,当冯国璋原配夫人新故,袁世凯便撮合婚姻,把自己的家庭女教师周道如介绍给他做夫人,并派自己的第三妾金氏送亲到南京与冯国璋完婚。

其后,袁世凯积极推行帝制,但又不便自己出面,对冯国璋这样的手下大将也不说真话,使冯国璋极为恼怒,因此,拒绝参加“拥戴”活动。但这样一来,袁、冯之间的裂痕更加扩大。袁世凯称帝后,即下令调冯国璋入京做参谋总长。冯国璋知道这是袁世凯的调虎离山计,装病而拒不赴任。

1915年底,护国军兴,云南、广西等省宣布独立,冯国璋知道袁世凯气数将尽,暗中与各省北洋军人频繁联系,造成在袁世凯与护国军之外的第三种势力,将来准备出来收拾残局。冯国璋暗中支持四川将军陈宦独立。接着,冯国璋联络江西将军李纯、浙江将军朱瑞,山东将军靳云鹏,湖南将军汤芗铭,联名密电各省将军,共同压迫袁世凯取消帝制,惩办祸首。这就是“五将军密电”。直隶将军朱家宝得此密电,急忙告知袁世凯。袁世凯惊得如五雷轰顶,几乎晕倒,绝望地说:“完了,一切都完了。”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但仍当大总统。冯国璋知道袁世凯迟早要倒台,宜采取穷追猛打的策略,4月16日通电劝袁世凯退位,震动了北洋集团,不少军阀纷纷效仿。6月6日,袁世凯终于在四面声讨之中死去。后人作了副对联:“起病六君子,送命二陈汤。”陈树藩、陈宦及汤芗铭的反叛固然令老袁气愤,其实冯国璋更是他主要的送命人。

袁世凯死后,国务总理段祺瑞取代了袁世凯北洋集团首脑的地位。为了缓和南方护国军的态度及堵住冯国璋等北洋将领的进路,便“拥戴”副总统黎元洪为总统,以责任内阁制的名义造成其国务总理的独裁地位。

为了对抗段祺瑞的专制,国会中反段的议员孙洪伊等人便提出“以冯制段”的策略,推举冯国璋为副总统以牵制段祺瑞。冯国璋想到能当副总统,也是一件美事。于是,在1916年10月30日就任此职。不过,冯国璋也深知段祺瑞的打算,想让他入京当个没有兵权的副总统,离开自己经营多年的地盘。因此,他顶着副总统的头衔,却依然留在南京。

其后,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愈演愈烈,冯国璋静观局势,似乎持中立态度。府院之争,最后导致张勋入京,黎元洪倒台,段祺瑞以讨伐张勋复辟为名,“再造共和”,重登国务总理的宝座,冯国璋也被推上大总统的宝座。冯国璋深知段祺瑞的粗暴奸诈,对是否就任总统犹豫不决。他的手下也意见分歧。女婿陈之骥等持反对态度,认为冯国璋不能离开自己的军队和经营多年的长江地盘,到北京做空头大总统。参谋长景云等则认为,当下中央无主,元首虚悬,正是冯国璋执掌中枢,扩大权势的大好时机。

曹锟、李纯等直系将领也纷纷通电拥护。于是,冯国璋以李纯接任江苏督军,陈光远为江西督军,安排好一切以后,离开南京。1917年8月4日,冯国璋正式代理大总统,成为中华民国第四位总统。

冯国璋就任总统以后,以直系首领的身份与国务总理、皖系首领段祺瑞进行了一番激烈的争斗,终于在1918年10月被皖系军阀操纵的安福国会逼迫下台。

冯国璋下野后,回到河间隐居,经营他的家业,所谓家业,主要是他在野时专设的由他直接控制的第十五、十六两师粮饷局,是他的敛财机关。此外,他还投资开滦煤矿、中华汇业银行等。

1919年12月28日,冯国璋因肺病死于北京帽儿胡同寓所,享年60岁。冯国璋死后,段祺瑞亲往吊丧,放声大哭,哀伤不已,冯国璋泉下有知,不知作何感想。

冯国璋死后,曹锟、吴佩孚成为直系的代表人物。

 
标签: 将领 军阀 冯国璋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古代将领为什么要披披风 古代将领为啥要披披风
    古代将领为什么要披披风 古代将领为啥要披披风
    1、首先,系披风是为了防寒保暖,同时也是身份的象征。披风流行于明代,是一种既可以在室外穿,也可以在室内穿的防风外衣。形制大多是直领对襟,颈部系带,有二长袖,两腋下开衩。后来披风还出现了立领对襟的样式,这在一些古代画像中经常可见。所以披风一开
  • 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将领都有哪些 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将领介绍
    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将领都有哪些 历史上著名的女
    1、妇好,第一位女性军事统帅商王武丁的首任王后,商朝最高军事领袖。战争女神、胜利女神和幸福女神。是一国之后又是一方诸侯的唯一人。2、冼夫人,史上最全能完美的女性军事领袖历跨梁、陈、隋三朝。官位:中郎将。爵位:谯国夫人。因以下之“牛”,被周总
  • 秦国将领桓齮的故事 历史上桓齮是怎么死的
    桓齮,是中国战国时期秦国知名的将领,桓齮作为秦国大将,在秦国消灭六国,一统天下的道路上作出了不小的贡献,他的一生记载不多,而且因为秦始皇时期焚书坑儒,留下来的资料就更加少了。桓齮的记载很少,其中最值得令人深思的就是他和李牧之间的胜败关系了。
    12-31 将领
  • 八路军将领包森如何在抗战时期让日本天皇胆寒?
    1938年6月,包森率40多人到冀东,在河北兴隆一带开辟抗日游击区。在包森指挥的漂亮仗中,智擒日本天皇表弟、宪兵大佐赤本可谓影响最大的一次胜利,日本朝野也为之震动。夏伯阳(亦译为恰巴耶夫),是前苏联卫国战争中的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红军将领,胜
    12-31 将领
  • 颇具争议的将领袁崇焕真的是死于反间计吗
    袁崇焕是明朝一位颇具争议的将领,即使是死后数百年,人们对于袁崇焕是忠是奸仍然议论纷纷。袁崇焕本是明朝一位受到万人敬仰的军事家、政治家,在为官为将的时间了,袁崇焕为了百姓国家付出了很多。但是,就是在抵御皇太极进犯明朝边界时,皇太极抓住了明朝内
  • 中唐最强将领李晟号称“万人敌”终却敌不过它
    正如唐德宗李适本人一样,大唐到了他手上时,已经是在矛盾中走向衰弱。德宗在位期间,对外联合回纥,南诏等打击吐蕃,创造了一定意义上的有利环境,但是也只是一定而已,大唐早已不能一家独大了。这会儿不单是外患连连,就算在大唐内部,也是矛盾重重,藩镇尾
  • 明朝将领胡大海简介 明朝将领胡大海怎么死的
    胡大海简介胡大海简介上提到胡大海字统甫,祖籍在泗州的虹县,是元朝末年明朝初年的人。胡大海是一名武将,曾官至右翼统军元帅,1362年死后被追赠为光禄大夫,追封为越国公。胡大海的相貌是身长铁面,看起来很是勇武。朱元璋最初起兵的时候胡大海就在滁阳
    12-30 将领明朝
  • 三国时期魏国将领夏侯惇怎么死的
    夏侯惇(?-220年),字元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曹魏开国元勋,汉朝开国功臣之一夏侯婴的后代。少年时以勇气闻名于乡里。曹操起兵,夏侯惇是其最早的将领之一。多次为曹操镇守后方,曾率军民阻断太寿河水,筑陂塘灌溉农田,使百姓受益,功勋卓著。
  • 丁奉怎么死的?三国时吴国将领丁奉活了多少岁
    丁奉怎么死的?三国时吴国将领丁奉活了多少岁丁奉(186-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霍邱,一说河南固始)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将领。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东
  • 王凤山将军 晋绥军抗战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
    王凤山,字鸣岐,1906年生于五台县沟南乡东寨村,出身贫寒之家,毕业于太原北方军官学校第一期工兵科。1942年任晋绥军暂编45师师长,后任34军代理军长。同年在与日军作战中牺牲,年仅36岁。晋绥军究其实质,和西北军、东北军一样,是一支军阀部
    12-29 将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