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偶像到仇人 孔子和艳后南子发生了什么

   2020-05-05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孔子与女人,好像并不搭界。夫子仅有的论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将女人与小人相提并论,态度已然十分明朗。孔子与女人的实质性接触,史书上也只有“子见南子”这个唯一记载,寥寥数语,近来却被广泛挖掘,成为制造孔子噱头的唯一史实依据。那么,孔子到底

孔子与女人,好像并不搭界。夫子仅有的论断“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将女人与小人相提并论,态度已然十分明朗。孔子与女人的实质性接触,史书上也只有“子见南子”这个唯一记载,寥寥数语,近来却被广泛挖掘,成为制造孔子噱头的唯一史实依据。那么,孔子到底和南子有没有关系,是否发生过类似言情的传奇故事呢?

其实南子一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得罪了孔子。

孔子是万世师表,是圣人,即使当时他没有位尊至此,但毕竟已是知识分子了,不仅能说能写,而且有复杂的社会关系。哪个朝代的君王,敢得罪知识分子?得罪的,又有几个不留下骂名?遑论是一个小小的妇人,不是找死吗!就是孔老夫子不骂,他的信徒和追随者也能用唾沫把南子淹死。

南子注定不会留下好名声。

南子是宋国人,后来嫁给了卫国国君灵公。当年夺儿媳庶母的卫宣公,就是这位卫灵公的祖爷爷的祖爷爷的祖爷爷,总之,是他的老前辈。

卫灵公是他死后的谥号。我们前面说过,谥号是古代君王等有名望的人,死后获得的盖棺论定的评价,诸如是伟大的、杰出的、优秀的还是别的什么。“灵”是一个很差的评价,我们从陈灵公、齐灵公的事迹中就可见一斑。这足以证明卫灵公也不怎么招他后世的待见。可这位卫灵公却是卫国在一把手位置待得最长的君王,一干就是四十二年。

春秋时代的社会风气是“人尽可夫”,女人通奸的事情跟吃饭睡觉一样平常。南子虽然从大国宋国嫁到了卫国,但她在娘家还有一个叫子朝的小情人,是当时著名的美男子。两人相隔遥远,却藕断丝连,经常干些不明不白的勾当。令今人匪夷所思的是,卫灵公居然精心安排妻子与情人的约会。《左传·定公十四年》就载“卫侯为夫人南子召宋朝,会于洮”。

卫太子蒯(音“快”,三声)聩到齐国出差,路过宋国时,听到一些人在唱淫秽歌曲:“既定尔娄猪,盍归吾艾?”意思是,“你们的母猪已经得到满足,何时归还我们英俊种猪?”这是明显在挖苦蒯聩的母亲南子,实在太过恶毒。

丢人都丢到国际上了,蒯聩感到莫大羞辱,回国后就开始雇凶杀母,准备在引见杀手拜见南子时,动手干掉她。没想到,杀手一见到南子的美貌,立即给镇住了。蒯聩几次暗示他快动手,但他根本就下不了摧花的辣手。南子察觉到有些不对劲,惊叫道:“太子要杀我!”慌忙躲避。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被戴绿帽子的卫灵公还“执其手以登台”,救了老婆一命。蒯聩见阴谋败露,赶紧逃跑,先到宋国,后到了晋国。

但除了贪恋男色这点并非大过的瑕疵外,南子其他方面的表现其实很让人称赞。如果历史记录是可靠的话,南子是一位很有智慧、能说会道、讨人喜欢的漂亮女人。

一天深夜,她与卫灵公在王宫里闲着没事唠闲嗑。这时,外边传来了马车驶来的声音,但到王宫门口时,车声没有了;过了宫门,车声又慢慢响起。卫灵公问南子:“你猜猜这是谁的马车。”南子笑答:“如此懂得礼数,深更半夜没有警察、也没有行人,却还遵守交通法规,驾车到居民区慢行、不鸣笛的人,只可能是蘧(音“渠”)伯玉!”

蘧伯玉是当时卫国很受尊重的高级官员。他最大的优点是,只要活到下一年,就知道上一年自己的错误,不必等到临死时一并总结或让人批判(“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因此被誉为贤臣。

卫灵公马上跑出去看,妻子说得果然很对。不过,他有意骗南子道:“不是,你猜错了。”南子立即端起酒杯,要敬卫灵公。卫灵公不明就里,一脸茫然问:“为什么要敬我酒?”南子答道:“我原来以为卫国只有一个蘧伯玉,可今天又发现了与他品德同样高的第二人,您已经有两个贤臣了。好官儿越来越多,这是国家的福分哪!”

卫灵公听了,顿时泄了气,嘴上应付着说“好啊好啊”,心里却想,哪来的那么多好大臣!

南子最出名的事,并非是她作为卫灵公身边女人的秘闻,而是她跟孔丘发生了联系。

其实,我们从南子对待蘧伯玉的态度上,就完全可以看出南子的性格,她是十分崇拜、景仰有德行的男人的,所以她和孔子的事情肯定要发生的。

孔子见南子的事情,不用史书记载,孔丘自己已经全招了。

“子见南子”把后世搞得沸沸扬扬,研究者差点闹出人命,连鲁迅、林语堂这样的大家也都被拉进来上阵助威。这个事件其实一点都不复杂。只不过是因为这位不近女色的圣人,跟真正的色女有了一次亲密接触,才引发了所有声称不好色的研究者极大的关注和热情。

当时的孔丘在社会上已经有了不小的知名度,当然跟今天的声望比,还差得很远。他周游列国,贩卖他的学说,同时赚取银子,过小康日子。孔丘是鲁人,鲁国是姬姓国家。卫国国姓也是姬,还是邻国。所以,孔丘多次到卫,而且在卫国呆的时间也很长。卫国看孔丘四处流浪赚钱也很辛苦,甚至都想给他一个官当当,安抚一下知识分子。

孔丘不仅能说会道,而且具备当时知识分子的另一个优点:十分爱走上层路线。他在卫国结识了贤臣蘧伯玉,关系还很铁。蘧伯玉待孔丘也不薄,孔丘一来卫国,蘧伯玉就把招待和警卫工作(孔丘当时还是很招一些人恨的,曾经被抓过)全包下。孔丘成了蘧伯玉家里的常客。

我们知道,南子是很看重蘧伯玉的。当南子得知蘧伯玉如此深交这样一个朋友,再加上也听说过孔丘的事迹,觉得他肯定是个不错的人,于是想见见。南子从心里希望自己的国家多一些像蘧伯玉一样的人。

南子想见孔子很好理解,但对于孔子为什么应邀去见了南子,后世打得一塌糊涂,很多史学家都认为孔子见这么一个名声不好的女人,是被迫的。

事实可能没有我们想的那么复杂。当时的孔丘并不是今天的圣人,就是一个四处蹭饭吃的教书匠。即使他自视清高,但整天在朋友蘧伯玉家蹭吃蹭喝,朋友的主子想见一下,恐怕他也没法磨开面子。况且,一个穷困潦倒的知识分子,听说国君夫人要召见,说不定早就心花怒放了呢。对于南子来说,其当时的声誉也不是我们今人想的那么糟,相比于当时说跟谁“通”就跟谁“通”的社会风气,南子的婚外性行为还是很有节制的。如果从她对蘧伯玉的态度看,南子应该是一位十分难得的好女人,说不定在当时有很好的社会影响力。

所以,当我们摒除了今人的观念,历史地看待这次会面,根本就不存在什么道德上的瑕疵。

历史记录下了这次会见,南子对孔丘十分恭敬。会面时,按礼制在两人间挂了一道帷帐,南子身着接见国家礼宾时才穿的盛装参加会见。孔丘行礼后,南子在珠帘里面向孔丘跪拜回礼。两人具体谈了些什么,不见记载。

这本来是件平常的事,问题出在孔丘的学生子路非要跳出来捣乱。《论语·雍也》是这样说的—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同“悦”)。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只有二十三个字,精妙形神跃然纸上,搞文学的称绝,搞历史的却糊涂—正经的事情一点也没说。

老师见了漂亮的国君夫人,作为学生的子路为什么不高兴?他说了些什么话,害得孔丘急赤白脸,跳着脚对天发毒誓:“我要是做了不正当的事,天打五雷轰,天打五雷轰啊!”那么,子路到底说老师干了哪些不该干的事情,他的弟子没在《论语》里记下,由此成为一桩众说纷纭的公案。

一般说来,孔丘的“歌德派”认为子路是指责德高望重的老师,不该去见寡德乐淫的南子。这确实有点说不通,因为子路的道德尺度未必符合当时的社会情况,而且即使这样,孔丘也犯不上如此激动,连发毒誓,“予所否者”的回答也讲不通了—他都见完南子,怎么还说没做不该做的事?都圣人了,不至于如此睁眼说瞎话吧。

那么,剩下的可能就是子路的话说得很重,比如“为什么吃独食,不带上我们啦”之类的。只有这种话,才会让孔丘老脸实在挂不住,跳脚蹦高,捶胸顿足,说出那么激烈辩解的话。这种怀疑,早有人提出过,但差点闹出人命,我也不敢多说了。当然,还有一种更严重的可能,那就是孔丘真的占到便宜了。这一点,估计很多人都想到了,只是不敢说出来,人家是圣人。

其实,孔子应该是很喜欢这位美女的。肯定是在这次会见之后,南子有一次与老公卫灵公同车出游,也把孔子叫上了。但这次却把孔老夫子得罪了。原因是南子没有让孔子上主车,而是把他安排在了另外一辆车上。在主车上陪着卫灵公和南子的,是一名宦官。孔子本来是想借机风光风光,找找感觉的,但没承想所到之处,欢迎人群都是向主车致敬,根本没人捧他。孔子觉得自己作为名人被忽视了,受到了侮辱,非常生气,扔下了一句千古名言:“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说完这话,孔子就离开了已经呆了一个多月的卫国,与南子彻底绝交。

当孔丘变成圣人,拥孔成为社会主流时,自然他就没有什么错误了。所有的脏水都泼到了南子的身上。对不起南子夫人了,认倒霉吧。谁让人家孔丘是知识分子呢。作者:孙杰

 
标签: 孔子 南子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孔子是什么朝代的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
    孔子是什么朝代的 孔子是哪个朝代的
    1、孔子生于春秋战国时期(前551~前479),名孔丘,字仲尼。孔子是中国伟大的哲学家,又是中华文化思想儒家学说的创始人。2、孔子主张世人以“德治教化”、“礼乐”、“仁义”为哲学思想。如今儒家思想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和文化领域中,并影响了
  • 为什么孔子被称为素王 为何孔子被称为素王
    为什么孔子被称为素王 为何孔子被称为素王
    1、“素王”是孔子的众多称呼中的一个,有“千年礼乐归东鲁,万古衣冠拜素王”的说法。 2、在先秦文献中,“素王”本指远古帝王,还用以指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其位的人。第一次将孔子与“素王”联系起来的是西汉的刘安。他在《淮南子?主术训》中说,孔子虽然
  •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的原因
    孔子为什么被称为至圣先师 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
    1、因为孔子首开儒家私人讲学的学风,垂范后世。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生有意无意都会附会为孔子的门生,奉孔子的学说,自认为是儒学正宗,所以孔子被称为至圣先师。孔子集其大成,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将毕生精力贡献给教育事业的人,他对后
  •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分别是什么
    孔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的思想核心 孔子墨子庄子韩
    1、孔子:多数人认为,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孟子:孟子的思想来源于孔子。2、孟子把孔子的“仁”发展为“仁政”的学说。庄子: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张道德。3、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思想,故历史上老庄并称,道家思想又称为老庄思想。
  • 老子与孔子谁境界高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在哪
    老子与孔子谁境界高 孔子和老子的境界区别在哪
    1、老子与孔子,一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哲学家,他所开创的道论是整个中国哲学的核心;一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教育家和伦理学家,他的教育理论至今仍有巨大的实践意义——他们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传承者,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华民族 文
  • 孔子的故乡是在哪座城市 孔子的故乡是在那里
    孔子的故乡是在哪座城市 孔子的故乡是在那里
    1、首先,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2、孔子开创了私人
  • 衍圣公府是孔子的什么?
    衍圣公府即为孔府,位于曲阜城中紧邻孔庙,它是孔子嫡长孙来世袭衍圣公的衙署和府第,其职责为管理孔子的祀事及孔氏的族务。有“天下第一家”之称。
    02-23
  • 孔子为何偏袒史上第一大奸臣庆父?
    春秋《左传》中的一句成语“庆父不死,鲁难不已”,意思是:如果庆父这个大奸臣不死的话,鲁国的灾难就不会终止。庆父真有这么大的本事?古人把庆父比喻成制造内乱的罪魁祸首,民间还把他评为十大奸臣第一名。那么,这庆父究竟有多大本事呢?他又为什么要把鲁
    12-31 奸臣孔子
  • 能忍吗?孔子的祖先竟被人夺了娇妻
    孔父嘉,孔子六世祖。子姓,名嘉,字孔父。有点拗口呀,反正,他们那个时代,姓啊氏啊名啊字啊,规矩多多,如今咱这一般人,难以听懂,今日也不去追究。因想说的,是一段爱恨情仇杀人弑君之事。此事《左传》和《史记》中都有载。不过《左传》里,写得比较简略
    12-29 孔子
  • 巧施妙计登君位 孔子眼中最伟大霸王横空出世
    在郑庄公“昙花一霸”之后,九五之尊的周王室开始歇菜了,不但歇菜,更没诸侯拿他当盘菜。之后的多年,是各路诸侯相互争雄的时代。霸王是人人都想当的,麻烦是大家相互找的,周天子是没人拿着当盘菜的,大抵就是这期间的主要特征了。但第一个当上霸主的,却是
    12-29 孔子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