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对日本产生了怎样的巨大影响?

   2020-02-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1840年的中英战争爆发虽与日本无关,但对日本社会各阶层的震动很大,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面对西方侵略东方,当时普遍存在焦虑心态。出生于1830年的武士教师吉田松阴就是其中代表人物。1853年1月,培理率美国舰队驶入日本江户海湾,要求与日本通

1840年的中英战争爆发虽与日本无关,但对日本社会各阶层的震动很大,尤其是知识分子阶层,面对西方侵略东方,当时普遍存在焦虑心态。出生于1830年的武士教师吉田松阴就是其中代表人物。

1853年1月,培理率美国舰队驶入日本江户海湾,要求与日本通商。吉田松阴痛感大和民族危在旦夕,日本即将成为印度和中国之后的西方猎物。与曾国藩不同,在日本临近被西方征服的危机时刻,吉田松阴摒弃了传统思想的束缚,他不是新瓶装旧酒,而是旧瓶装新酒,促使武士道和国家文明实质转型。

为了学到西方真东西,吉田想尽各种手段。1854年3月,在培理率美国舰队二次来航将要离开日本之际,吉田冲破幕府的锁国禁令,试图通过密航出国考察,不料被美国水兵发现,被赶下船。

虽然“偷渡考察”失败,甚至由此被判了一年徒刑,但吉田没有停下以“近代化武士道”救国的脚步。出狱后,他创办了“松下村塾”,招揽了大批武士后生精英。

在吉田松阴之前,武士道要旨是武士对主人的忠诚。吉田松阴通过“新型传道授业”,将其上升为“天下兴亡、武士有责”。他积极倡导把武士道由武士阶层普及于一般民众,提倡将武士对主君的主从一体关系上升到民众对国家的一体关系。将忠信相依,生死与共的武士阶级的内在联结,贯穿到民众与国家的忠信相依,生死与共的内在联结。

吉田松阴带出很多高徒,他们都是近代化的新武士代表。他们不排斥西方文化,充分了解外部世界,并加以理性的分析。在实事求是评估西方各种情况的基础上,有方向、有步骤、有重点地吸收和学习,充分体现了日本志士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从一定程度上看,正是以吉田松阴为代表的近代日本知识分子的这种新武士精神才扭转了开国后的日本历史轨迹,使日本在摆脱开国所面临的一系列思想困境后,转而迈进了近代化的行列。

“留洋未遂”的吉田对中国旧文化的那套理论不以为然。他根据自己对中英战争的理解,作出了“满清为夷所侵,瓦解土崩,无足论者也,卒之山金请和而后止,然其间不见复有唱义焉者,何其不振之甚也。盖由纲纪废驰,而贤才不用,操习不熟尔”的结论。

他认为,清国之所以败于英国,是因为内部政治腐败、民族一盘散沙,不在洋务而在内务。他认为国家兴亡之道关键是内政不是外交,是治民不是治夷。“民内也,夷外也,谋外而遗内者凶;治内而制外者吉”。只有内修国政,才是不虑外敌的根本之策。吉田断言,觉醒开国后的日本必是一个近代化完整而强大的统一体。

随后发生的一系列历史事件,验证了吉田松阴的判断,而曾国藩的理论却被历史淘汰。武士道能救日本,仁道却救不了中国,盖因“内质新旧”。

与老迈的曾国藩人生形成鲜明对比,出身武士世家的吉田松阴,二十几岁就成为日本幕末时期闻名的志士思想家。他没有像曾国藩那样慎言慎行、寿终正寝,而是敢想敢干、实言实行。

1859年,为了推动日本改革内政、对外开放,吉田策划刺杀幕府重臣、保守派头子间部诠胜,结果事情泄露,被幕府处极刑,死时年仅29岁。吉田松阴牺牲后,他的学生伊藤博文、井上馨等人继承遗志、继续倒幕运动,直至开启日本历史翻天覆地的一页——明治维新。

 
标签: 鸦片战争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如林则徐来指挥鸦片战争大清是否有战胜的可能?
    公元前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清廷战败,不得已与英国等在南京签订了屈辱的《南京条约》,这一场战役西方列强用船坚利炮打破了清廷的国门,为此身在北京的道光皇帝甚至去太庙哭了一场,就是不知道那个时候的皇帝是否意识到了鸦片战争的结束远远还不
  • 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之一:汉奸的误导
    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是中西两种文明碰撞中,给中国人留下的最早也最深的一道伤疤。我们失败的缘由,现在当然是弄清楚了?可局中人往往是糊涂的,何况,天朝上国的观念那时还根深蒂固。天朝上国居然惨败于“外夷”之手,这在当时的确是一个很不容易让人
  • 清朝技术派官员分析鸦片战争 清军火炮命中率低
    第一次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件大事,以此事件为标志,中国开始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起因、过程和结果大家都已经很熟悉,无须赘言。至于其失败原因,主要是因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像林则徐这样有眼光有魄力的英雄也无力回天,同时,也和西方列强的船
  • 鸦片战争 让西方列强撬开中国的国门
    鸦片战争是一场对近代历史极具重大意义的战争,这场战争正式的让西方列强撬开中国的国门,中国百姓至此走向毁家纾难的悲惨道路。鸦片战争之前,英帝国原本希望进行正常贸易往来,但是中国的茶叶和丝绸造成大量顺差,清朝自给自足不需要买英国什么东西,所以他
    12-24 鸦片战争
  • 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失败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第一次鸦片战争影响总体影响鸦片战争的失败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得中国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政治上,满清政府开始一步步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随着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关税和贸易主权开始遭到严重破坏,中国逐渐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沦
    12-24 鸦片战争
  • 清代迷信多 鸦片战争主将竟收集粪尿对敌
    迷信,是指人对事物痴迷信任的状态,人一旦迷信,就会丧失理智,做出种种乖张可笑的举动。在历史上,清末是特别迷信的时代,不仅民间各种奇谈盛行,连统治者也“宁信其有,不信其无”。比如以务实著名的雍正皇帝,便“因迷信道士,服用丹丸过度死于圆明园”,
  • 鸦片战争失败最大的原因其实是他
    时至今日,鸦片战争虽在中国是必修课,而在英国却没多少人知道,你说第一次中英战争对方就更惊讶了,什么?中国和英国还打过仗?就说这些。鸦片战争的失败与当权者道光皇帝有密不可分的联系,那么道光是个什么样的皇帝呢?托尔斯泰说:“当历史的海面风平浪静
    12-22 鸦片战争
  • 鸦片战争中清军的荒唐战术 用马桶大粪御敌
    170年前的一场鸦片战争,使晚清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堂堂“天朝大国”竟败于西欧一“蕞尔岛夷”,不免令人沮丧。但冷静下来,反思这场战争失败的原因,除却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武器装备的落后外,单是战争中清军统帅愚昧荒唐的制夷之术,足以
    12-21 鸦片战争
  • 道光秘史 道光为何至死不知鸦片战争惨败的原因
    道光所在的清王朝正值是清朝衰落的时期,道光在治理国家上有心无力令其绝望,导致后来对国事很少过问。鸦片战争期间,最爱的全妃也去世,这些家事国事对于道光来说都是很严重的打击。而身居宫内的道光并非知道鸦片战争的实情,对于谎报军情这样的情况也不是一
  • 鸦片战争谈判很奇葩 道光帝因此处置两位大员
    道光支持林则徐禁烟,本来是为了银子,没想到这银子还没有弄到手,反被人家打了一顿,羞辱一番。道光心里极为不爽,于是乎把所有的责任都推到林则徐身上,批评林则徐“外而断绝通商,并未断绝,内而查拏犯法,亦不能净,无非空言搪塞,不但终无实济,反而生出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