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严查工程费用虚报有妙招 你绝想不到

   2020-10-0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都知道建造工程的油水很大,一项工程往往会养肥一大群贪官。工程各个环节都有暗箱操作的空间,每个地方都有硕鼠在啃咬,吞噬。如果最终建成后还是个豆腐渣工程,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那就更悲剧了。在北宋,按建造工程的流程,一般都是由地方先将预算上

都知道建造工程的油水很大,一项工程往往会养肥一大群贪官。工程各个环节都有暗箱操作的空间,每个地方都有硕鼠在啃咬,吞噬。如果最终建成后还是个豆腐渣工程,造成严重的生命、财产损失,那就更悲剧了。

在北宋,按建造工程的流程,一般都是由地方先将预算上报省里,尤其是工钱、料钱等必须明确。然后再由省里的审计部门进行核算,后上报省级长官。如果工程达到一定规模,还要报送工部。特别重要的工程,工部还会派人下到地方进行核查,甚至监督施工,防止有人暗中做手脚,从中取肥。

虽然看似很严格,但各种虚报、浮冒现象仍是频发。如虚报工钱、料钱,本来雇工只需要50人,30天就可完成,上报时都会多报。有些是为了打出部分余量,有些则很直接,就是为了贪污。至于料钱也是同样的道理,上报的是好木料,结果施工时,用的是次等木料。有些木料用到工程里面,即使竣工后核查都很困难,毕竟你不能把建筑拆了检查啊。如果每个工程都派人下去督查,那根本监督不过来,而且督查人员也可能被收买。

仁宗年间,各地加大对京城粮草的供应,由此运粮漕船需求大幅上升。漕船不是小船,必须是大工厂才能生产,而这些大型造船厂又都是官府控制的。出于国家的钱不占白不占的心理,造船厂在上报预算时往往会多出数倍。等造完船,审计部门去查验时,木已成舟,很多东西根本不知道实际使用多少。比如造船用的钉子,预算时要用1万颗,但船造好后,钉子都钉进船里,根本没法一一去数。而恰恰在这个环节,钉子等铁器的费用又占了很大比例。有时审计部门的人也感觉钉子肯定有问题,但就是想不到好的办法。

此时,范仲淹向仁宗推荐了一个叫许元的人。该人就擅长算账,会各种精打细算。于是,这哥们被任命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判官,专管江南六省的财政审计。对于造船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许元下决心调查个清楚。

某天,许元突然造访江南造船厂。造船厂内一片繁忙,各种大小新船正等待出厂。造船厂负责人一看领导大驾光临,忙满脸陪笑。您看您,来了也不打个招呼,有失远迎,请领导别怪罪。

许元根本没和他客气,直接询问各种漕船的造价,工钱多少,木料多少、铁料多少,尤其是钉子使用量与钉子费用占比。负责人拿出一本账,说,钉子等铁器一般都要占到整个造船费用的四分之一。除了工钱、木料,就是钉子了。许元绷着脸问,为何钉子的费用占比这么高?负责人说,钉子都是好铁打造的,而且价格也比木料贵,一艘漕船中钉子的重量其实比木头重。

许元二话没说,指着一艘大型漕船说,把它给我烧了,我到底看看有多少钉子。负责人大惊失色,说,领导别烧啊,这都是新船,这艘船花了七八千两银子呢。许元说,叫你烧你就烧,一切损失我来承担。

无奈,负责人吩咐众工人将新漕船拉到一个僻静处,一把火就给烧了。火光映红了负责人焦灼又焦急又焦虑的脸,许元冷眼看着他,一言不发。等新船化为灰烬后,许元命工人将所有钉子收集好,一并称重。结果发现,钉子的数量与预算相差甚远,大概只有两成。经过计算又发现,钉子的费用只占所有造船费用的十分之一。此时,船厂负责人的脸都绿了。

钉子费用占比十分之一。从此,许元便以此为标准对各地造船费用进行核销,为朝廷节省了大量财政支出。各地造船厂老大一看,遇到个硬茬,谁也不敢再造次。

 
标签: 北宋 妙招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