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是怎么死的?吃鱼吃死的?

   2020-06-10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那孟浩然是怎么死的?

那一年,四十岁的孟浩然到长安应进士不第,到太学赋诗,写得太有才了,“一座嗟伏,无敢抗”。王维为之延誉不遗余力。某日,王维邀孟浩然到他的府衙做客,坐下不久,大唐皇帝玄宗驾到,孟浩然慌忙钻进床下。孟的诗名早已上达天听,王维当即奏明:孟浩然因恐冒渎天颜,躲在床下。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俱而匿?”因诏浩然出,浩然再拜并自诵所作,诗曰:“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寂,松月夜窗虚。”孟浩然诵出第一句时,王维一听就知道完了,及至诵出“不才明主弃”,观圣颜已然变色。玄宗本来心情大好,偏偏节外生枝,你孟夫子想不起你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也就罢了,省心讨个巧,吟诵一联“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也行,这些名句玄宗定然见赏,一高兴封个“翰林待召”什么的,不是小事一桩吗?可他偏偏道出了这首最不令皇上待见且微露寒蹇的牢骚诗篇。

玄宗的批评不失天子风度:“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虽说未加责罚,“不用”已是最大的责罚。而孟浩然并非不欲求仕,否则无法解释他四十岁了还不忘考取功名,孟浩然有赖王维而亲沐皇恩,却在那么一个特别的情境下吟出了那篇不靠谱的五言诗,只好“南山归敝庐”了。

孟浩然“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想必人缘定然不坏,然其豪放之处又太过无羁,所以尽管总是有朋友想办法帮他,往往事与愿违。采访使韩朝宗与浩然约好同上京师,举荐他当朝为官,浩然聚友畅饮尽欢,朋友提醒不要误了与韩的约会,浩然叱曰:“喝酒,不要管他。”朝宗怒而前来辞行,浩然毫无悔意,实不欲再趋辇毂,所幸这一回只是误事而已。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南游襄阳访孟浩然。此时孟浩然患有背疽,在古代这是十分危险的疾病,孟浩然经良医诊治,病将痊愈,但须忌口,尤其不能吃鱼。老友相聚,浩然设宴款待,相谈甚欢之际,上来了一道襄阳河鲜绝品查头鳊,鱼味肥美异常,浩然将医嘱抛在了脑后,“浪情宴谑,食鲜疾动”,王昌龄还未离开襄阳,孟浩然就永远闭上了诗人的睿目,终年五十二岁。后人说王昌龄心下很是愧疚,这话不错,硬要说王昌龄的愧疚在于“我不杀伯仁,伯仁却因我而死”,是乃用典不类。相信王昌龄若知孟浩然吃鱼会死,绝不会让他动一筷子的。

 
标签: 孟浩然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孟浩然是诗什么称号 孟浩然相关介绍
    孟浩然是诗什么称号 孟浩然相关介绍
    1、孟浩然是诗隐称号。因他未曾入仕,被人们称为“诗隐”,又称之为“孟山人”。2、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人,世称“孟襄阳”。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
  • 孟浩然的三首代表作是什么 孟浩然的代表作有哪些
    孟浩然的三首代表作是什么 孟浩然的代表作有哪
    1、孟浩然的三首代表作是:《春晓》、《过故人庄》、《早寒江上有怀》。 2、《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
  • 揭秘:孟浩然为醉酒所害 口不择言得罪皇上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
    12-19 孟浩然
  • 孟浩然简介 唐代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孟浩然生平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
  • 忙碌的隐士孟浩然 身在江湖 心系仕途
    孟浩然与王维被并称为“王孟”,被推为书写隐逸情怀的山水田园诗宗主。他们的“隐逸”很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可谓钱钟书“围城”一词的唐代解说版。王维是终生为官,人在官场、心在山林;孟浩然至死都是布衣,却是身在江湖、心系仕途。孟浩然的字是浩然,名
  • 孟浩然是“酒鬼” 喝醉后吟诗得罪唐玄宗丢官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
  • 孟浩然“醉酒误事” 吟诗得罪唐玄宗丢官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
  • 孟浩然醉酒误事 吟诗得罪唐玄宗丢官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
  • 古人纳凉方法:李白裸奔 山林孟浩然做新发型
    三伏以来,乃至立秋,天气炎热,罕遇凉风。如何避暑,现代社会当然容易,一台空调足矣。然而,过去大部分人家最普遍的途径是“公子王孙把扇摇”,最奢侈的享受是地窖藏冰降温。据记载,唐朝中期时,哪怕盛夏,在皇家园林里,都能冷得牙齿打颤。当然,避暑也能
  • 孟浩然喝酒误事 喝醉酒错失当官的好机会
    唐朝兴诗成风,大凡写诗作赋稍有名气的人大都混得不错。年届四十的孟浩然,亦按捺不住,便来到京城谋求一官半职。他找到交往甚笃的王维帮忙。当下王维得知来意便满口答应,并择日约孟到官邸饮酒畅聚。诗坛泰斗与翘楚雅聚的消息不知如何被当朝皇帝唐玄宗知道,
    10-03 孟浩然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