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霸东北亚 大唐帝国--覆灭高句丽

   2020-02-12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663年,大唐帝国彻底平定百济,并在百济故土设立熊津都督府,以百济王室为傀儡建立了傀儡政府统治百济故地。而且同时将新罗国设为鸡林州都督府纳入了唐帝国的宗藩体系中。此时,大唐在朝鲜半岛的对手只剩下了唯一也是最难解决的对手——已经雄踞此地数百年

663年,大唐帝国彻底平定百济,并在百济故土设立熊津都督府,以百济王室为傀儡建立了傀儡政府统治百济故地。而且同时将新罗国设为鸡林州都督府纳入了唐帝国的宗藩体系中。此时,大唐在朝鲜半岛的对手只剩下了唯一也是最难解决的对手——已经雄踞此地数百年的高句丽!挥师平壤只是时间问题了。然而大唐却没有立即动手,此时的唐高宗李治在密切观察高句丽的动向,敏锐地嗅着时机,更重要的是,李治此时压根顾不上这个辽东小霸,他正在忙着另一件重要的事——封禅。

封禅泰山,自古以来就是明君雄主们宣扬标榜太平盛世的象征,是一件极具象征意义的重大政治及外交活动。666年正月,唐高宗李治亲临泰山,率领文武百官举行了盛大的封禅大典。

作为一场政治走秀,“万邦来朝”的外交秀自然也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美味配菜。聪明的臣子最善于揣摩皇帝的心思,竭力给足皇帝面子,刘仁轨就是这样一位聪明人。他回国时不是孤身一人,身后跟随的是百济、新罗、日本、耽罗(今韩国济州岛)四国使团。此次封禅来的还有西域诸国、波斯、高句丽等国的使者。各国使者向高宗李治敬献国书,上表庆贺,热情洋溢地表达了对大唐帝国的倾慕之心。高宗皇帝很高兴,会办事的刘仁轨自然不会被亏待,同年夏天就被封为右相兼检校右中护,成为大唐的中枢宰执。

使团中竟有高句丽?你没看错。按理说两国是敌对状态,怎么会派使节呢。原来此时高句丽国内发生了变故,唐帝国的老对手高句丽权臣莫离支(相当于宰相)泉盖苏文一命呜呼了,即位的是他的长子泉男生,其他的两个儿子也占据高位,对大哥虎视眈眈。泉男生执政后,高句丽面临的是内忧外患的局面:内部,连年战争让国家财政困难、壮丁锐减、百姓生活艰难,社会矛盾空前激化;外部,不论是南面的百济、新罗还是北面的唐朝,都对高句丽虎视眈眈。盖苏文在世时,还能用强权铁腕让国家始终处在高度集中状态,可他一死,各种矛盾就有爆发的迹象。泉男生不得不采用相对温和的手段来安抚国内。另外,泉男生曾经在鸭绿江上被唐军打得落荒而逃,比他老爸更害怕唐朝,所以就同意由王子高福男代表高句丽出使唐朝,参加泰山封禅大典。使团没走多久,为了安抚地方,泉男生也离开了平壤去巡视各地。泉男生刚离开,朝中的旧贵族反对派便联合起来蛊惑和煽动泉男建、泉男产两兄弟发动政变,杀掉了哥哥泉男生的幼子泉献忠,控制了平壤,并且联合其他的地方贵族势力去截杀泉男生。

泉男生闻讯仓皇地带领亲信们逃往了陪都国内城。国内城位于高句丽北部的长白山区,是该国的早期都城,易守难攻,而且距离臣服自己的契丹、靺鞨等部族很近,方便借助外力进行平叛。然而让泉男生没想到的是,契丹、靺鞨等族却站到一边看热闹去了。形势很危急,心情很郁闷,泉男生在无奈中想到了大唐,获得大唐的支持成了唯一的出路。请神容易送神难,这个道理泉男生何尝不知啊,但终究好过掉脑袋。于是他赶紧派出使者去向大唐求救,结果唐朝的有关官员忙着筹备封禅大典把这事压了下去。此时新罗嗅到了时机,赶忙也派人去向唐朝报告情况,这样唐高宗才知道高句丽发生了期待已久的变故。面对新罗不断地鼓动出兵,唐高宗也不傻,你不就是想让我们鱼死网破,你新罗好坐收渔翁之利。那好,我偏不派兵,我再等等,等到乱的不可收拾了再出手。新罗一看唐朝不上钩,没办法,只能自己整兵备战,见机行事了。唐朝拖得起,泉男生拖不起啊,眼看形势越来越危机,大半的国土落到了敌人手里,泉男生拖不起了,心一横,压出了极具分量的筹码来向唐朝求救:只要唐朝肯帮助自己,到时候高句丽举国归附大唐,而且把自己的长子泉献诚送到了长安做人质。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诱惑啊,再加上新罗的不断暗示,高宗李治看到时机以来,终于下定决心:出兵高句丽!

公元666年(乾封元年)六月,唐高宗李治任命右骁卫大将军契何力为辽东道安抚大使,泉献诚为向导,庞同善、高侃及薛仁贵为大将讨伐高句丽。由于此时高句丽处于内乱,士兵疲惫,而大唐刚刚封禅,士气正盛,唐军先锋大将庞同善信心十足,更由于一举击溃了泉男建的前哨部队,便认为高句丽军不堪一击,于是轻敌冒进,结果遭遇了高句丽的十万主力部队,庞同善仓皇撤退,高军紧追不舍接着三面合围,唐军陷入了被围歼的危机之中,就在这时,一名身着白袍,手持长戟,腰跨良弓的大将率领一支骑兵硬生生把占有优势的高句丽军队截成两段。被包围的唐军顿时士气高涨,高句丽军人心惶惶,顿时乱了手脚,唐军趁机扭转战局,反败为胜,斩首5万,接着连下三城,突破高句丽辽东长城防线,取得金山大捷。这名白袍将军就是薛仁贵!金山大捷后唐军与泉男生会师,高句丽六城十万户军民归附大唐,其中包括两座古都:国内城和丸都山城。至此,辽东长城防线只剩下北部的扶余城还在顽抗。为了大唐主力攻打平壤不受侧翼干扰,这些据点是必须被清除掉的。谁去啃这块硬骨头呢?薛仁贵!

薛仁贵只率领两千身着白装的骑兵火速北上。薛仁贵刚一出动就被高句丽探子盯上了,为了确保扶余城万无一失,驻扎在新城的数万高句丽大军迅速北上,结果双方都未能赶到扶余城,双方在途中遭遇,一场恶战在所难免。薛仁贵素来讲究兵贵神速,发现情况后毫不迟疑,急令大军猛冲,杀了高句丽个措手不及,仅仅半日,两千唐军斩杀高句丽一万多精锐!高句丽军溃逃。此时由于冬季来临,双方进入了僵持阶段。

利用这段时间,唐军养精蓄锐,为了能彻底打击高句丽,李治决定再次增兵,并且请出战功赫赫的老将李绩(隋唐演义中的徐茂公),任命李绩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并有权节制契何力,成为征伐高句丽的最高统帅。就在唐军运筹帷幄之时,高句丽国内却是一锅烂粥,乱上加乱。泉盖苏文的弟弟泉净土镇守高句丽南方边境,由于对自己的两个侄子犯上作乱心怀不满,便趁着三兄弟内讧之时占据南方12座城池,搞割据独立。泉男建趁着与唐军僵持之际集结主力去攻打自己的叔叔。泉净土深知自己实力不足,难以抗拒,干脆投向了新罗。新罗不费吹灰之力便得到了12座城,欣喜不已,盛情款待泉净土。然而没过多久,新罗冠冕堂皇地把泉净土送给了唐朝,这样既能防止泉净土利用原有势力兴风作浪,又能稳固控制这些新城。泉净土也是老奸巨猾之人,你新罗不仁,别怪我不义,你敢黑我我就敢卖了你。泉净土到了长安态度是毕恭毕敬,“诚心诚意的”把那12座城送给了大唐。新罗此时心中估计有一千个草泥马飞过,偷鸡不成蚀把米。文武王金法敏一统三韩、称霸半岛的“新罗梦”只能往后放放了。

就在泉男建派兵对付南方反叛势力时,大唐出兵了!667年,由于薛仁贵击溃了新城主力,李绩率军迅速攻克新城等17座城池。命大将契何力留守新城后,李绩紧接着挥师南下。此时唐高宗下令新罗与百济驻扎军在南方策应,南北夹击。50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向平壤。此时泉男建也毫不含糊,竟然直扑新城,杀了唐军一个回马枪,危急关头一名白袍将领神兵天降,高句丽杀的稀巴烂。又是薛仁贵!泉男建狼狈撤走。然而总的来说唐军战果有限,双方僵持在了鸭绿江一线。

计划很美好,现实很骨感。一来高句丽的地形环境不利于唐军的大兵团作战,还有就是新罗的消极怠工。对于新罗来说,我费了这么大的劲,到头来好处都让你大唐得了,我凭什么这么积极。看到前线进展不佳,李治再次启用了刘仁轨为百济方面的南路统帅,更彻底的执行南北夹击。668年,唐军全线发力,南北夹击,连连取胜,不断向平壤推进,此时新罗意识到高句丽亡国之势已定,急忙倾尽主力杀入高句丽,为的就是抢胜利果实!在唐军的强力打击下,高句丽军扛不住了,各地纷纷投降,新罗大将文颖在蛇川原大败高句丽,至此高句丽境内只剩下平壤孤城在顽抗了。

唐军围城已有月余,军阵严整、士气旺盛。平壤城内的泉男建、泉男产兄弟在是战是降的问题上产生了分歧,没几日,泉男产率领数十位高句丽重臣投降,泉男建妄图潜逃又被打回了城内,没多久,平壤城再也支撑不住了,守将僧信诚密通唐军里应外合,平壤城陷落。高句丽宝藏王及泉男建和王公贵族数十万军民成了唐军的俘虏。至此,顽强生存了将近千年的古国高句丽宣告灭亡。

不久,高宗李治任命薛仁贵为安东都护府都护,设置9府42州100县。唐帝国的高句丽攻略完成。这一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在朝鲜半岛统治区域最大的时期。唐帝国成为了东北亚不可撼动的霸主!

 
标签: 高句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唐朝薛礼征东 为唐朝成功击败高句丽国家
    薛礼,字仁贵,唐朝人。薛礼简介里称他是河东薛氏世族,祖上曾在南北朝时期担任过显赫官职。传到薛礼父亲时,家里已经落魄了。因此薛礼在30岁时还是碌碌无为。不过他力大无比,并且因为从小习文习武的关系,与一般人有很大差别。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想亲征高
  • 唐灭百济之战的背景:新罗被高句丽 百济围攻
    朝鲜半岛曾经存在着三个国家,其中百济、新罗同为唐朝藩属。唐高祖时,曾册封百济王扶余璋为带方郡王、百济王。百济恃仗高句丽支持,多次侵犯新罗,二者结为世仇,武装冲突不断。唐太宗诏谕扶余璋,劝其勿侵新罗,扶余璋阳奉阴违,不肯奉诏。唐高宗永徽六年(
  • 宜将剩勇追穷寇 薛仁贵实现隋唐两朝平定高句丽
    乾封二年(667年)十月,在辽东战场的军营中,一支唐军正在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迅速集结着,从他们整齐划一、严肃紧张的行动中,可以看出这是一支平日训练有素的善战之师。为首一人须发苍白,体格强健,身披白色战袍,端坐膘壮战马之上,手持方天画戟,表
  • 罗士信与来护儿有什么恩怨 来护儿几征高句丽?
    罗士信因为从小父母双亡,从小就过着苦日子,和唐朝名将秦琼是同乡。当时隋炀帝杨广不体察民情,反而穷奢极侈,又发动大军征讨高句丽,弄得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民不聊生,各地的民众不堪忍受这种氛围,于是都纷纷揭竿起义反对隋朝的统治。当时只有14岁
  • 高句丽 历史上一个因为猪而迁都的政权!
    中国历史上出现过无数的政权,文明的汉族中原政权、彪悍的游牧民族政权、弱小的部落政权等等,尽管大小不一、强弱不等,但在中国的历史上都有属于自己的辉煌。政权繁多,迁都之事自然也就不少,例如明朝迁都、宋朝迁都等等,原因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戍守边疆
    12-04 高句丽
  • 隋唐四代皇帝为何都要发动对高句丽的征服战争
    未能使高句丽臣服是李世民一生最大的遗憾,甚至在其临死之前,还在计划如何征服高句丽。史学界很多人认为,李世民征战高句丽是其人生中的一大败笔,有穷兵黩武之嫌,犯了与隋炀帝同样的错误。很多人并不知道,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并非在于隋炀帝的暴政以及什么
  • 隋炀帝为何对高句丽恋恋不舍
    一个神秘王国,隋唐之前一直占据着中国边陲史的重要部分。可自隋之后,中国中央政权几个英名垂史的皇帝连续进攻这个王国,历经四代,终于将这个王国最后消灭。征高句丽之战,历来被史家们咒骂为“不恤民力,劳师远征”,甚至被骂为“侵略行径”,是隋唐贵族对
  • 为什么李治能灭高句丽杨广李世民不能?
    东北朝鲜半岛的高句丽一直是隋唐两朝内心的一个刺,任凭前朝杨广还是唐朝李世民如何攻打,硬是拿不下来,可见这个高句丽还是有点实力的。父亲不行那就儿子接着上,杨坚的儿子杨广曾经三次征讨高句丽,并且人数动辄几十万。杨广第二次征讨高句丽的时候,隋朝动
  • 为何隋唐两朝都要讨伐高句丽
    我国不同朝代都有异族侵略之患,只不过程度大小不同,那么在他们强大之前是否有必要把它掐死在萌芽状态呢我相信这样一个原则,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没有绝对的公理和正义,永恒不变的只是国家利益。但并不是所有政治家都能理解并遵循这一原则,
  • 唐太宗的三征高句丽 李世民为报中原王朝之耻
    一、背景隋炀帝对高句丽的连年征战使得隋国力锐减,民心丧失,这是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618年,唐高祖建立唐朝后,就努力与高句丽荣留王修好,双方于622年交换战俘。624年,荣留王接受了唐的年号。唐高祖册封荣留王为辽东郡王、高丽王。与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