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那他究竟拥有怎样的心?

   2020-02-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三国鼎立,蜀国及吴国致力对抗曹魏,但成果不大。而魏国就靠多名人才守卫着,魏帝曹睿时期,以司马懿的表现最为卓越,成功抵御蜀汉北伐,并讨于辽东之战攻灭叛变的公孙渊。曹睿死后,继位曹芳即位年仅八岁,同为托孤大臣的曹爽与司马懿随后权力斗争,结果司马

三国鼎立,蜀国及吴国致力对抗曹魏,但成果不大。而魏国就靠多名人才守卫着,魏帝曹睿时期,以司马懿的表现最为卓越,成功抵御蜀汉北伐,并讨于辽东之战攻灭叛变的公孙渊。

曹睿死后,继位曹芳即位年仅八岁,同为托孤大臣的曹爽与司马懿随后权力斗争,结果司马懿发动政变,曹爽及其党羽被灭族,朝政遂为司马懿父子掌握。其子司马师擅行废曹芳,另立曹睿之侄曹髦为帝。

司马师与司马昭相继掌权,有指司马昭总揽大权后,总想取代曹髦,不断铲除异己。年轻的曹髦知道即便做傀儡皇帝也不会长,迟早会被司马昭除掉,所以找来心腹大臣,指出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也。(《三国志·魏书四·三少帝纪》)打算铤而走险,突袭干掉司马昭,最终他不理心腹的劝阻,最终事败被杀。近两千年来,后人都以曹髦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说明阴谋家野心非常明显,已为人所共知。

不过俗语又云:知人口面不知心。人心难测,海水难量。年纪轻轻的曹髦凭什么断定司马昭人所共知的心是篡逆之心?

关于曹髦,《三国志》著者陈寿如此评价:高贵公才慧夙成,好问尚辞,盖亦文帝之风流也;然轻躁忿肆,自蹈大祸。不少人都认为,曹髦有才气,但性格不够深沉,缺乏帝王心术。当皇家威权尽失,曹髦不能忍,结果自取其祸。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马昭究竟拥有怎样的心?

曹髦原本可以不死,因为当时即便威权崩溃,他的身份优势还在。从君臣名分讲,司马昭是臣,他若果想越雷池一步,只能背负弑君篡位的历史恶名。

从正史来看,司马昭跋扈,但并没有证明指他有弑君之心。就像当年曹操是如何对待汉献帝一样,司马昭当时成为晋王,而在他给孙皓书信中仍然对曹髦尊敬有加。毋丘俭、文钦等人都曾指出:弟昭,忠肃宽明,乐善好士,有高世君子之度,忠诚为国,不与师同。司马昭的人格,与司马师的不忠不孝并不一样。即便司马昭有弑君之心,如果曹髦能效法汉献帝,哪怕是装傻扮懵,待时而起,未必没有翻身的机会。司马昭专政时期,以仁治国,以民为本。

史载,曹髦动手时候,司马昭正筹划灭蜀大计。在这之前,诸葛诞在淮南造反,司马昭建议曹髦亲征,胜利后当部下请求将降将全部活埋时,司马昭不同意,要显示大魏的宽宏大度。其后,朝野对司马昭的拥戴呼声很高,但他即使被授予最高的九锡赏赐,也前后六次固辞,还九让不受。那么他是否有篡位之心?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司马昭究竟拥有怎样的心?

任何政权的颠覆瓦解都涉及多种因素。以曹魏为例,魏明帝曹睿以后大兴奢靡之风,世家宗族子弟只知享乐,文武百官贪敛不恤民情,无论是曹芳还是曹髦,短期内都无法改变危机。司马昭所做的,恰恰安内、攘外并举,凝聚民心,帮助皇权稳定,所以才能海内得以休息。假若司马昭不做权臣做犬臣,跟着小皇帝罔顾民意,放任不思进取,曹魏也不能国泰民安,他的儿子司马炎亦未必有能力实现大一统。由184年黄巾之乱起,经历近百年分裂局面,最终三分归晋。

所以,单从年轻的曹髦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将司马昭列罪鞭挞,并不够立体。至少司马昭之心及路人皆知的弑君说,并不能完全划上等号。

 
标签: 司马昭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司马昭怎么当的皇帝 历史上司马昭怎么当的皇帝
    司马昭怎么当的皇帝 历史上司马昭怎么当的皇帝
    1、司马昭并没有当皇帝,他本人是司马懿次子,西晋开国皇帝司马炎的父亲,他和其父司马懿,其兄司马师控制了三国时期曹魏后期的军政大权,为后来司马炎逼曹魏末代皇帝高贵乡公曹髦禅让打下了基础。他本人也被追封为晋文帝。 2、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继其父
  • 司马昭当皇帝了吗 司马昭资料介绍
    司马昭当皇帝了吗 司马昭资料介绍
    1、司马昭没有称帝,他的儿子司马炎统一三国,建立西晋称帝。2、司马昭早年随父抗击蜀汉,多有战功。累官洛阳典农中郎将,封新城乡侯。正元二年(255年),继兄司马师为大将军,专揽国政。3、甘露五年(260年),魏帝曹髦被弑杀,司马昭立曹奂为帝。
  • 司马昭为什么不称帝 司马昭怎么不称帝
    司马昭为什么不称帝 司马昭怎么不称帝
    1、司马昭之所以不称帝是因为他有能力笼络住自己的政治力量,他是一个天生的政治家,他完全可以称帝,他和其兄司马师已经收拾了所有的反对派,大权独揽。 2、曹魏政权不像汉政权有很长久的历史,有很多贵族势力和广泛的知识分子的支持,所以司马昭可以称帝
  • 历史上司马昭的老婆是谁 司马昭的妻子是谁
    历史上司马昭的老婆是谁 司马昭的妻子是谁
    1、司马昭的妻子是王元姬,司马昭之所以不称帝不是不想,而是时机不成熟,且他没等到时机成熟就先死掉了。2、王元姬(217年—268年4月20日),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西北)人。三国时期曹魏经学家王朗之孙女、王肃之女,晋文帝司马昭妻子,晋武帝司
  • 司马昭是谁的儿子?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意思
    司马昭是三国时魏臣,是司马懿的儿子,继其父及其兄之后,继续发展司马家族势力权倾朝野,其篡位野心人尽皆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其党羽曾刺死魏帝曹髦,其子司马炎后来篡魏自立。意思:司马昭安的什么心,连过路的人都知道。泛指人的阴谋显露无遗,许多
    12-28 司马昭
  • 为何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昭是怎么死的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
  • 司马昭之心歇后语 三国中司马昭是个怎样的人
    司马昭之心是大家都知道的一句话,比喻某个人狼子野心,出处是三国曹魏的司马昭在其兄长死后独揽朝政,让人觉得他有谋朝篡位的迹象。当时的魏帝曹髦因为权力被架空,很忌惮司马昭,担心自己会被废,这句话也是出自他的口中。司马昭之心歇后语司马昭之心歇后语
  • 司马昭有多少个老婆 司马昭的老婆都是谁
    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县(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司马懿与张春华的次子,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抗蜀,多有战功。景初二年,封新城乡侯。正始初,迁
    12-21 司马昭
  • 解析历史上司马昭之心为什么路人皆知?
    为什么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呢?司马昭(211年-265年9月6日),字子上,河内温(今河南温县)人。三国时期曹魏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之一。他是晋宣帝司马懿与宣穆皇后张春华的次子,晋景帝司马师的弟弟,西晋开国皇帝晋武帝司马炎的父亲。早年随父
    12-18 司马昭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为何他选择不当皇帝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成语故事,知道很多人就在小时候的课本里学过了,这句话出自于三国时期,比喻了那些人所共知的阴谋和野心。而这句话也被记录在了晋--陈寿《三国志》一书中。三国后期阶段,魏国的大权基本上被司马氏所掌控。魏少帝刚刚即位时就有
    12-16 司马昭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