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献了啥奇计?让韩信不费一兵一卒收复燕国

   2020-11-21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在井陉之战中,赵相陈余被杀,赵王赵歇被枭首,赵国群龙无首,很快平定。刚刚取得北伐的重大胜利,韩信内心自是高兴异常,但高兴之余,他却惦记起了一个人来,谁?他就是赵国谋士李左车。李左车为何让韩信那么放不下呢?因为韩信虽然“国士无双”,但他并非孤

在井陉之战中,赵相陈余被杀,赵王赵歇被枭首,赵国群龙无首,很快平定。刚刚取得北伐的重大胜利,韩信内心自是高兴异常,但高兴之余,他却惦记起了一个人来,谁?他就是赵国谋士李左车。李左车为何让韩信那么放不下呢?因为韩信虽然“国士无双”,但他并非孤傲之徒,他懂得惺惺相惜,善于博采众长,最重要的是,他有一个问题急切地想向李左车寻求答案。所以,在汉军士兵们得意洋洋地打扫战场的时候,韩信给手下的将士们下了一道新命令,要求他们派出得力干将,务必尽快将广武君李左车捉拿归来,强调只要活的,不要死的,而且许诺重赏千金。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必有智者。

不久,果然有人抓获了李左车,将他捆绑得扎扎实实,押送至韩信帐前,韩信立刻命人赏赐其千金。韩信见到五花大绑的李左车,赶快起身前来,亲自为李左车解去绳索,恭敬地请他东向而坐,自己则坐在西向,尊敬如老师。韩信的异常尊敬,让李左车不禁奇怪起来。主宾坐定,韩信亲切地问李左车说:“我欲北攻燕国,东伐齐国,如何才能成功呢?”李左车推辞说:“我听说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人,不可以图存。

如今我不过一军败国亡的俘虏,哪有资格计议大事啊!”韩信没有轻易度放弃,继续劝说李左车说:“当年,百里奚在虞国而虞国灭亡,在秦国而秦国称霸,这并非是在虞国愚蠢,到了秦国却聪明,关键在于国君用他不用、听他不听。如果陈余听从了你的意见,哪有我韩信能在此请教于先生啊。我诚心听您的意见,请不要推辞。”李左车终于被韩信的诚心所感动,加上他也十分佩服韩信的勇气与胆识,便放下架子,向韩信献计说:“古人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哪怕狂夫之言,圣人亦可选择。我虽愚顽,计策也不成熟,但愿效忠而已,请听我细细道来。成安君陈余本有百战百胜之计,然而一旦失掉它,便兵败鄗城,身死泜水。如今将军横渡黄河,虏魏王,擒夏说,一举攻克井陉,击垮赵军二十万,威震天下,即便草野农夫民都惊恐万状,放下农具,停止耕作,静待将军战况,这些都是将军的优势。然而,眼下百姓困苦,士卒疲惫,难以继续作战。

现今将军如果发动疲惫之师,屯兵燕国铜墙铁壁之下,恐怕一时难克,一旦实情暴露,威势自减,时间一长,粮食耗尽,必然进退维谷。既然弱如燕国者都不肯降服,齐国自然据境坚守,燕、齐相持不下,那么刘、项则胜负难料,这都是将军的劣势。我虽见识浅薄,但窃以为攻燕伐齐是下策。故善用兵者不以短击长,而以长击短。”韩信恍然大悟,赶紧追问说:“如何是好?”李左车顿了顿说:“为今之计,将军不如按兵不动,安定赵国秩序,抚恤阵亡将士遗孤,百里之内送来的牛肉美酒,每天用以犒劳将士,摆出北攻燕国的架势,然后派出使者携书信至燕国,显示汉军优势,燕国则不敢不听。

燕国顺从后,再派说客往东劝降齐国,齐国必然望风而降。”韩信听完后,不禁拍案叫绝,于是,他听从了李左车的建议,派人出使燕国,燕国果然立刻降服。陈余没听李左车的建议,导致井陉之战的失败,韩信主动向李左车问计,他不费一兵一卒就降服了燕国,这也是态度决定成败的一个典型实例吧。

 
标签: 韩信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韩信受了胯下之辱后为何没有杀羞辱他的无赖?
    很多人读过史记,都知道胯下之辱的故事,据说:韩信少年的时候,经常挎着宝剑在界面上溜达。有个恶少借机侮辱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大,喜欢佩带刀剑,其实是个胆小鬼。”又当众侮辱他说:“你要不怕死,就拿剑刺我;如果怕死,就从我胯下爬过去。”于是韩信
    12-30 汉朝韩信
  • 一代名将韩信 为什么只有善始而未得善终?
    韩信是汉初军事家,自幼熟读兵书,有着安邦定国之抱负。因为家境贫寒,经常吃不饱饭。还曾受乡间流氓欺凌而受跨下之辱。自从陈胜、吴广起义后,韩信始投奔项梁,后来就跟随楚霸王项羽,可惜没有被重用。然后又投奔汉王刘邦。起初刘邦看不起韩信,是经过丞相萧
    12-30 韩信
  • 建国还不到10年刘邦和吕雉为何要除掉大将韩信
    说起韩信这个人,很多人都为其感到惋惜,更深深觉得刘邦是一个卑鄙小人。其实当时的情况并非如此,韩信是一个军事上的天才,但也是一个政治上的低能儿,这一点后来的岳飞与其很相似。汉朝建立还不到10年,刘邦和吕后就先后对韩信下了手,而且一个比一个狠。
  • 蒯通为何总是劝说韩信及早背叛刘邦另投明主?
    韩信虽然聪明一世,但何方敢说他没有犯过错误呢。身外大将军的韩信,手下肯定会有很多谋士团,替他出谋划策。在《史记》中,就提到了蒯通,这个人虽然只出场了两次,但是两次对韩信的一生都很重要。第一次出场,是在燕国降服之后,刘邦命令韩信去攻打齐国的时
    12-30 刘邦韩信
  • 有趣的猜想 韩信穿越到三国会是什么样子?
    他追随谁最好?或者可否自立为王?以他的能力和性格能做到什么位置?最后的下场会怎样?下面通过几个小故事来对韩信人物全属性剖析。1.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生与死都因为萧何,如成语说的“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妇人指的是漂母和吕后,前者救了他,后者
    12-29 三国韩信
  • 寇骞是谁 寇骞被韩信杀了吗 寇骞是怎么死的?
    电视剧《楚汉传奇》第50集中,韩信被刘邦封为了大将军,便开始了新官上任三把火,显示自己的威力。毕竟,大家都对韩信做大将军很不服气,纵然韩信的话让大家心服口服,但是大家还会不爽的。而这是,刚好寇骞犯了罪,韩信要杀了寇骞,那么,寇骞真的被韩信杀
    12-29 韩信
  • 揭秘刘邦夫人吕后为何一定要杀掉功臣韩信?
    汉朝大将韩信墓前的祠堂有一副对联,文仅十字: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这寥寥十字,高度概括了韩信一生中重大的经历。韩信戎马一生,虏魏、破代、平赵、下燕、定齐、潍水杀龙且、垓下破项羽,为汉室打下江山,功勋显著。然而韩信能与汉室结缘,皆源于一知己
  • “汉初三杰”为何仅韩信惨死?是韩信居功自傲吗
    刘邦即位后在洛阳开庆功宴,宴席上,他总结了自己战胜项羽、夺取天下的原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方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所以取天下者也
    12-27 韩信
  • 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 萧何为什么要追韩信?
    萧何月下追韩信秦末农民战争中,韩信仗剑投奔项梁军,项梁兵败后归附项羽。他曾多次向项羽献计,始终不被采纳,于是离开项羽前去投奔了刘邦。有一天,韩信违反军纪,按规定应当斩首,临刑时看见汉将夏侯婴,就问到:“难道汉王不想得到天下吗,为什么要斩杀壮
    12-26 萧何韩信
  • 为何刘邦当上皇帝 第一个收拾的是韩信
    刘邦称帝功劳最大应该有三个人:萧何、韩信、张良,这三个人被称为汉初三杰,刘邦称帝之后,为什么其他两个人都善终,而韩信却惨死,其中有什么原因呢?韩信成为刘邦要收拾的第一个对象在早前就已经埋下祸端,刘邦准备跟项羽平分天下,着手准备西归的时候,张
    12-25 刘邦韩信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