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陕甘回乱名将左宗棠杀掉多少回人

   2020-08-09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陕甘回乱是历史上一次规模和范围都非常大的暴动事件,在1862年的时候陕西和甘肃等地发生了回人和汉人相互仇杀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战争波及地区越来越广,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派遣左宗棠成为这两个地区的总督,最终结束了这场巨大的灾难。然而在后世许

陕甘回乱是历史上一次规模和范围都非常大的暴动事件,在1862年的时候陕西和甘肃等地发生了回人和汉人相互仇杀的事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战争波及地区越来越广,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派遣左宗棠成为这两个地区的总督,最终结束了这场巨大的灾难。然而在后世许多人都认为左宗棠的镇压太过于残暴,纷纷谴责他是真正的侩子手,并且对回民们表达了深切的同情和惋惜,其实人们这样想也是因为陕甘回乱左宗棠杀掉了太多的回人,那么在陕甘回乱中左宗棠杀掉多少回人呢?

在陕甘回乱中左宗棠作为这两个地区的总督主要负责的就是镇压这次动乱,他了解了事件经过之后就制定了作战方针和战略,并且很快就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是在此之前回军已经屠杀了很多的汉人,在这种情况之下左宗棠也只能以暴制暴,根据史料的记载可以得知在这次战乱中回民死亡人数达到了五百万之多,这也是人们对左宗棠进行谴责的一个主要原因。人们认为陕甘回乱中左宗棠杀掉了几百万的回人,可以说和屠城相差无几。可是如果仔细计算起来,在战乱中回人和汉人相互残杀死亡的人数也算在了这五百万人之中,所以左宗棠杀害的回民人数并没有达到五百万。

虽然在镇压暴乱的过程中左宗棠杀掉回民的人数已经无法得到具体的数字,不过这次事件回人杀害汉人在先,如果不是左宗棠的镇压,汉人死亡数字一定会继续上升。

历史上陕甘回乱石彦虎攻下黄帝陵了吗

陕甘回乱是发生在陕甘两地的一次重大暴乱事件,当时回民们在伊斯兰教首领的带领下试图趁着清朝动荡的时候建立自己的政权,而回民和汉人之间又一直相互屠杀,所以这次事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在后来左宗棠镇压动乱的时候,曾经和回族的首领白彦虎发生了战争,并且阻止白彦虎进攻黄帝陵,这件事还在后世引起了很大的争议,那么陕甘回乱白彦虎攻下黄帝陵了吗?

关于白彦虎是否攻下黄陵这件事也让很多人十分的好奇,当左宗棠正专心对付肃州地区的暴乱的时候,白彦虎加入到了马化龙的队伍,曾经有传言说过左宗棠下了命令说白彦虎试图攻下黄帝陵地区,如果他真的对黄帝陵发起攻势,必须要对他做到格杀勿论。也正是因为左宗棠的这段话才让人们对在陕甘回乱中白彦虎是否攻下了黄帝陵十分的好奇,可是如果仔细查阅历史留下来的资料就可以发现,其实不论是正史还是野史中,对白彦虎攻打黄帝陵的事情都没有具体的介绍,至于他是否攻下了黄帝陵更是没有具体的答案。

关于白彦虎是否攻打黄帝陵的事情,很多人都觉得这只是左宗棠的一面之词,或许白彦虎并没有这么做,左宗棠在说话的时候用了“如果”、“试图”等词语,那么也就是说这件事并没有发生,左宗棠只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名正言顺的进行镇压而已。

左宗棠如何平定陕甘回乱

陕甘回乱是从1862年开始发生的陕西和甘肃地区由回民发动的暴动和动乱现象,这次暴动对陕甘地区的民族分布影响很大,也对清朝的局势造成了影响,这次动乱直到左宗棠出现才开始渐渐平复,而左宗棠平定陕甘回乱的事情也流传下来,那么左宗棠平定陕甘回乱的过程是怎样的呢?

左宗棠平定陕甘回乱的过程还要从1866年开始说起,那时候发动暴乱的回民越来越壮大,而左宗棠开始担任陕甘地区的总督,他知道回民的势力非常难以应对,所以便向清朝的朝廷提出了自己的战略方针,因为当时回民的军队呈现出和捻军联合起来的势态,所以左宗棠建议要先歼灭捻军再来处理回军,最为重要的是决不能让双方的军队联合起来。捻军也分为东西梁军,西军和回军一起攻占了延川、绥德等地区,在十二月份的时候西军为了救援东郡暂时离开,而回军孤身作战的时候清军开始反攻,回军只能处于被动的局面,三水等地区又被清军收复,这时候左宗棠几乎已经平定了陕西地区的动乱。

陕西地区已经平稳起来,而左宗棠平定陕甘的任务只剩下了甘肃地区,于是他将军队转移到乾州地区,想要诱惑叛乱军队回到甘肃地区。经过激烈的战争之后只剩下马文禄所率领的起义军,在1872年的时候左宗棠派遣军队进入了肃州地区,并且不断的展开强大的攻势,这一场战争几乎持续了十八个月,直到肃州被清军完全包围才让马文禄放弃了抵抗。

 
标签: 左宗棠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左宗棠拜见偶像林则徐,一时激动竟失足落水
    林则徐和左宗棠都是晚清名臣,二人相差27岁。当林则徐功成名就、官至封疆大吏的时候,左宗棠还是个郁郁不得志的青年,多次科举考试均止步京城的会试。左宗棠科举失意后,回湖南老家隐居,精心研究地理、军事、经济、水利等经世致用之学,经常评议时政,说一
  • 慈禧为何力排众议支持左宗棠少数派收复新疆?
    慈禧为何支持左宗棠收复新疆?早在清朝乾隆时代,清军平定西域大小和卓叛乱,收复全部土地。喜欢别出心裁的乾隆皇帝把西域命名为新疆。其实,新疆一点都不新,这是一片自汉代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清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中亚细亚的安集延国派将军阿古
  • 左宗棠是怎样收复新疆的?左宗棠生平事迹简介
    在早些年以前,对于左宗棠与新疆,给的判定是新疆人民起义,因此学术界并没有肯定左宗棠的功绩。随着时代的变化,越来越多的史料的出现,才终于认可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维护祖国统一,为现在多民族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的功劳。晚清之际,是
    12-26 左宗棠
  • 左宗棠为修水利挪用军费 南洋水师从此一蹶不振
    1874年日本企图入侵台湾,引起清政府警惕。年底,洋务派恭亲王奕开始筹议海防,决定由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南洋水师负责海域为江浙一带,停泊地则主要为上海、南京。南洋水师的军舰多数为江南制造局及福州船政局所制造,只有少量购自英
  • 左宗棠后人在哪?晚清重臣左宗棠的后代名医辈出
    早在2000年,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全世界40位智慧名人。其中包括3位中国人:第一位是毛泽东,第二位是成吉思汗,第三位就是左宗棠。身为晚清重臣的左宗棠,军功赫赫,治家有方。左氏一族,在清末乱世出了不少治国能臣,而后代良医辈出,清白家风令后
  • 左宗棠比联招亲 左宗棠的崛起有赖于妻子的资助
    晚清军政重臣左宗棠,战功赫赫,位列极品,赢得“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的美誉。左宗棠大器晚成与一位恭端贤良的好女人——清末才女周诒端的鼎力相助分不开,他们的婚姻并非“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是一段“比联招亲”的浪漫佳话。道
    12-21 左宗棠
  • 左宗棠口才过人善编故事 可谓是第一炒作高手
    今日网络时代,炒作无处不在,其实古人也很重视炒作。唐代的杜甫就是一位炒作高手,他一生给李白写诗数十首,以显示自己与名人不一般的关系,而李白只回了他一首打油诗。到晚清之际,文人士大夫更是崇尚清谈,好论时事、兵事、外事,以显示自己的高明,炒作之
    12-19 左宗棠
  • 左宗棠长期的心病 自己的学历只是举人
    曾国藩论涵养论能力论韬略论成就,都可说是人中之杰。但这位人中之杰的“最高学历”仅是在道光十八年殿试中入围三甲最末,成了“同进士”。虽然他人可以说“英雄不问出处”,但“英雄”本人可不是这样想的,这个相当于“进士”的“学历”,可是一件让这位大人
  • 解密三次落榜的左宗棠如何能成为晚清股肱重臣
    科场失意,使左宗棠不能沿着“正途”进入社会上层,进而实现他的志向。但左宗棠的志向和才干,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崇。今年9月5日,是清末一代名臣左宗棠逝世130周年纪念日。左宗棠一生经历坎坷。年轻时先后三次赴京赶考,却因为诸多原因,
  • 世人对名臣左宗棠的评价为何总是时好时坏
    左宗棠为晚清中国建立不朽功勋。左宗棠逝世后,清朝官方给予高度评价,朝廷称其“东平浙水,南靖闽都,西极昆仑,北清畿甸”,“伟烈长垂青史”,“为一代之伟人”;命入祀京师昭忠祠、贤良祠,各立功地建纪念专祠,饰终之典备极哀荣。其同僚、部属、亲友撰写
    12-15 左宗棠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