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秘杨贵妃东渡日本之谜 有没有死于马嵬驿?

   2020-03-17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她与唐明皇的故事家喻户晓,结局也是众人皆知。安史之乱,繁华梦破。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洛阳沦陷,潼关失守。唐玄宗撇下大部分宗室成员,带着杨贵妃,在禁军的护送下逃亡蜀地避乱。行至马嵬驿, 禁军哗变,诛杀杨国忠,并要

四大美女之一的杨贵妃,她与唐明皇的故事家喻户晓,结局也是众人皆知。安史之乱,繁华梦破。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洛阳沦陷,潼关失守。唐玄宗撇下大部分宗室成员,带着杨贵妃,在禁军的护送下逃亡蜀地避乱。行至马嵬驿, 禁军哗变,诛杀杨国忠,并要求玄宗杀杨贵妃。杨贵妃究竟有没有死于马嵬驿,历代以来一直众说纷纭,成了千古谜团。或云缢死于马嵬驿、或云死于士兵乱刃之下、或云东渡日本,甚至有流亡美洲之说。我们先来看看这些说法是怎么来的。

谜团起因

《旧唐书》记载禁军威逼,玄宗无奈,只得于贵妃诀别,“遂缢死于佛室”;《唐国史补》记载高力士将杨贵妃缢死于梨树之下。不管怎么说吧,最早的正史都记载杨贵妃的生命终点在马嵬驿。到了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同样记载。最早说杨贵妃可能没有死在马嵬驿的文献,是白居易的《长恨歌》。“马嵬坡下泥中土,不见玉颜空死处”。《长恨歌》为人们留下了无数想象空间,而进一步强化这种想象的则是《新唐书》。《新唐书》记载,安史之乱平定后,玄宗想要改葬杨贵妃。“启瘗,故香囊犹在,中人以献,帝视之,凄感流涕,命工貌妃於别殿,朝夕往,必为鲠欷。”。对比一下《旧唐书》的相关记载是“初瘗时以紫褥裹之,肌肤已坏,而香囊仍在。内官以献,上皇视之凄惋,乃令图其形于别殿,朝夕视之。” 就是说《旧唐书》明确说尸首还在,只是“肌肤已坏”。而《新唐书》则含糊其辞,没说尸体在不在,只说“香囊犹在”。

谜团的进一步强化则来自近代。1936年,一位日本少女向电视观众展示了他们家族的古代族谱等文献,坚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裔,引起轰动。当地传说,当年在马嵬驿,陈玄礼怜惜贵妃的美貌,故与高力士合谋以一侍女代死。而杨贵妃则被护送送今日上海附近出海东渡日本,到达油谷町天津。在当地甚至还有据称是杨贵妃的坟墓保存。国学大师俞平伯先生,赞同这种说法。而在2005年,日本著名影星三口百惠公然宣称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人,则把这个谜团推向高潮。我们尝试来揭开这个谜团。

杨贵妃其人

新旧唐书都记载,杨玉环祖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长于蜀郡(今四川成都)。 “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智算过人。每倩盼承迎,动移上意。宫中呼为“娘子”,礼数实同皇后。”可见杨玉环不仅姿色绝代,而且绝顶聪明,善解人意,通晓歌舞音律。不仅是一个大美女,还是一个大才女。更重要的是情商非常高。这一点从其受宠幸的时间可以得到明证。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由寿王妃的身份杨玉环被敕出家为女道士,号太真。这时,实际上玄宗已经强烈地被她吸引。。以至于做出有违人伦之事,抢自己的儿子的老婆。为了掩人耳目,命其出家。其理论是出家后再还俗就是换了一个人,就不是自己的儿媳妇了,这当然是自欺欺人的把戏。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杨玉环被册封为贵妃。地位实同皇后。直至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马嵬驿之变,杨贵妃三十八岁。前后算来杨玉环独获玄宗宠幸至少15年以上。平民百姓尚有“七年之痒”,何况后宫粉黛三千的帝王。这不能不说是个奇迹。难怪后人都把唐玄宗与杨贵妃的事迹都当成千古爱情美谈,而不是仅仅帝王出于对美女的荷尔蒙性爱好。这也是为什么杨贵妃的魅力可以倾倒千古众生,令后人向往。

杨贵妃不但漂亮、聪明、有才,情商高。心地也是比较善良的,人缘好。史书上找不到任何关于杨贵妃了劣迹。虽然让“后宫粉黛无颜色”,但似乎并没有招来太多的嫉妒与怨恨。虽然正直其受宠时,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的惊天浩劫,但不管是当时的人,还是后代学者,都没有把责任往她身上推。杨贵妃也没有背上妲己、褒姒这样红颜祸水的罪名。就是在马嵬驿士兵哗变,要求杀杨贵妃,也不是因为他们恨贵妃。《资治通鉴》借高力士的嘴说出缘由“贵妃诚无罪,然将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就是说贵妃确实没什么罪,但是现在士兵哗变把他堂哥杨国忠杀了,那么身为贵妃的杨玉环哪天想给他哥哥报仇怎么办?这样士兵能心安吗?

综上所述,杨贵妃是怎样一个人呢?绝色容颜、又绝顶聪明。智商情商都很高,心地善良人缘好。这样的人真是千古传奇啊。

谜团破解

在破解谜团之前,我们先把记载杨贵妃事迹的这些史料按时间排排序。

最早的要算白居易的《长恨歌》。但白居易生于公元772年,也就是马嵬驿之变近二十年后,白居易才出生。所以其对杨贵妃的记载也来自于前人的记载、传说、或者自己的想象。

《唐国史补》为中唐人李肇所撰,是一部记载唐代开元至长庆之间一百年事,涉及当时的汉族社会风气、朝野轶事及典章制度各个方面。其时代略晚于白居易。

从疑团起因看,主要来自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新唐书》里“香囊犹在”的模糊记载。但如果通读《长恨歌》全文,前面有“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还有后文“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渺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可见白居易的长恨歌并没有说杨贵妃没有死于马嵬驿,而且明确说已经死了。至于“马嵬坡下泥土中,不见玉颜空死处”,是因为尸解(道家的一种说法)而去,羽化登仙了。《新唐书》成书晚于《旧唐书》和《长恨歌》,由于受到二者的影响,欧阳修等人没有办法确定到底改葬时尸体还在不在,所以对这一点进行了回避,只写“香囊犹在”。但《新唐书》对杨贵妃缢死于马嵬坡也是明确记载的。同时代的资治通鉴也作了旁证。说明直到宋代,人们对杨贵妃死于马嵬驿都没有异议。

所以真正的谜团不是杨贵妃到底有没有死于马嵬驿,而是死后尸体去了哪里?这个疑问《唐国史补》的一个记载可能能给我们一些启示。“玄宗幸蜀,至马嵬驿,命高力士缢贵妃于佛堂前梨树下,马嵬店媪收得锦靿一只,相传过客每一借玩,必须百钱,前后获利极多,媪因至富”。意思是杨贵妃死于马嵬驿的一座佛堂梨树下,脚上的一只鞋子失落,导致一位老太婆借此大发其财。可见当时杨贵妃的魅力是当代任何女明星都无法比拟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如果尸体真的不见了,可能是被人挖出来了。其目的可能是爱慕、可能是同情、也可能只是想发财。

至于东渡日本的说法。根据史书记载,陈玄礼是要求杀贵妃,但是迫于士兵的压力,不是自己本意。而高力士平日和杨贵妃相处很好,更是有可能出手相救的。所以他们救贵妃,主观上不是没有可能。但是谁不知道贵妃是玄宗的心头肉,现在要杀贵妃,禁军上下一定是经过慎重考虑的,非杀不可。当时的情形,皇帝都要自保,何况是高力士、陈玄礼呢?所以他们冒险的可能不大,禁军也不能轻易被蒙骗。史书明确记载,贵妃死后,禁军的代表人物进行了核验。而且,陈玄礼如果要保全贵妃,那么将其带到一个私密的地方隐居起来即可,何必要东渡日本呢?以当时的形式,就近藏匿,比远远跑到上海安全得多。而且当时的交通条件,东渡日本就和判死刑差不多。高僧鉴真东渡,九死一生,大家都知道。有组织的官方渡海尚且如此,何况是匆匆忙忙的逃难呢?所以贵妃选择东渡日本的可能非常小,几乎没可能。

那么怎么理解1936年那个日本少女出示的家谱和三口百惠的声明呢?家谱肯定是不靠谱的,如果属实,一定会成为重要的史料保存至今,但是在今天并没有这样的记载。置于三口百惠的声明,据说三口家族本姓杨,在浙江省三门湾畔的沙柳清溪入海口,有一个名叫溪头杨的村庄,而这个村庄正是山口百惠祖宗的发源地。三口百惠可能是据此说自己是杨贵妃的后代。但也没有证据说是直系后代,只是我们常说的“500年前是一家”,本家而已。

至此,我们的结论是,杨贵妃确实死于马嵬驿,死后尸体有可能被盗。东渡日本不太可能,除非三口百惠拿出了直接的证据。

 
标签: 杨贵妃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历史上真的有杨贵妃这个人吗 历史上有杨贵妃这个人吗
    历史上真的有杨贵妃这个人吗 历史上有杨贵妃这
    1、历史上的确有杨贵妃这个人。杨玉环(公元719年-公元756年):号太真。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被后世誉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2、杨贵妃的籍贯存在争议,主要有五种说法:虢州阌乡(
  • 杨贵妃和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杨贵妃和武则天是同一个时期的人吗
    杨贵妃和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人吗 杨贵妃和武则
    1、杨贵妃和武则天是一个时代的人。 2、杨贵妃和武则天都是唐朝人,都生于唐朝最鼎盛的时期,但是武则天出生于杨贵妃之前,并且在武则天去世后的第14年杨贵妃才出生。 3、杨玉环于开元七年(719年)农历六月初一(阳历6月22日)出生于宦门世家,
  • 安禄山是怎么征服杨贵妃的 安禄山墓真的存在吗
    安禄山原本是营州柳城地方的湖人,后来因为巴结杨贵妃,又深得唐玄宗的喜爱,善于阿谀奉承,所以做到了平卢、范阳、河东三个地方的节度使。原本安禄山和杨国忠两个人相互勾结,但是后来安禄山平步青云,在官场上扶摇直上,遭到了杨国忠的嫉妒,因此杨国忠也多
  • 大唐第一美女竟不是杨贵妃 而是这公主?
    众所周知,古代四大美女,并不是说最漂亮的女人,而是除了漂亮之外,还有更多的政治参杂其中,致使名气在后世越来越大,逐渐成为“四大美女”的。那么唐朝的第一美女,就真的是杨贵妃吗?据说不是的,那谁有“唐朝第一美女”之称呢?接下来小编将为你揭开答案
  • 杨贵妃到底是何结局?杨贵妃到底死没有?
    杨贵妃名太真,小字玉环,唐代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人。她天资聪颖,善于迎奉,又通晓音律,能歌善舞。传说她的美貌能“羞花”,所以与西施、昭君、貂蝉并称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起初,她是唐玄宗李隆基之子寿王李瑁的妃子。后来,唐玄宗也为她的姿色所倾倒
  • 马嵬驿迷雾 被缢杀的人不是杨贵妃本人?
    天宝十四载对于唐玄宗来说,是不寻常的一年。这一年,众所周知的“安史之乱”爆发。时隔一年的6月,安禄山攻破潼关。6月13日黎明时分,仓皇的唐玄宗李隆基率领家属、亲信——杨贵妃姐妹、皇子、妃子、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等人逃出
  • 杨贵妃与安禄山的恋情可以真的成立吗
    在那个脏唐、臭汉的历史岁月当中,曾经有一位我们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之一,就是杨贵妃。当然,说起她的故事有很多,但其中最具有争议的,就是她与安禄山之间到底有没有情人关系?首先,诸位看官跟上老吕先回顾一下杨贵妃其人其事。说起杨贵妃,她其实先是唐玄
  • 杨贵妃为何独爱吃荔枝?是因为荔枝美容吗?
    天宝四年杨玉环入宫,得唐玄宗宠幸,封为贵妃,27岁的杨玉环除了“善歌舞,通音律”外,还独创一套杨氏护肤养体法,凭着这一套实用时尚的硬功夫,她击败后宫三千佳丽,独赢玄宗心。唐玄宗被她倾城倾国之色所折服,对后宫发出这样的感叹:“朕得杨贵妃,如得
  • 肥胖的杨贵妃杨玉环为何深得皇帝喜爱?
    据野史考证称:杨贵妃身高1.64米,体重138斤,也有说杨贵妃身高1.55米,体重120斤的,但杨贵妃究竟有多胖,至今无法考证,只能从唐代诗词、书画、雕塑、陶俑及各类艺术作品中寻得一丝痕迹。比如唐人绘制的“贵妃出浴图”就给后人留下了尺幅春光
  • 唐朝以肥为美?历史上的杨贵妃真的是个胖子吗
    唐朝时期的人给我们的特点的以肥为美。尤其是被封为唐朝第一美人的”环肥“杨贵妃,但其实历史上并未有证明她肥胖的证据,练舞出身的她体态匀称,最多有少少肌肉。关于杨贵妃“肥胖”的依据,主要有杨贵妃的体态以及唐代宫廷绘画和仕女画中的女子形象等等,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