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古人们都吃什么油?

   2020-12-2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油脂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在人类的日常饮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但给人提供热量和必需脂肪酸,更能够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可口。现在市场上食用油口味和种类都非常丰富,我们的先人他们是吃什么油呢?他们是如何获取油的?动物油脂最开始的时候,油

油脂是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在人类的日常饮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不但给人提供热量和必需脂肪酸,更能够让食物变得更加美味可口。现在市场上食用油口味和种类都非常丰富,我们的先人他们是吃什么油呢?他们是如何获取油的?

动物油脂

最开始的时候,油都是从动物脂肪中提取。狩猎时代人们就发现在加热肉食的时候,会有液体从中渗出,这大概就是先民对油脂最原始的认识。有文字记载以来,油最开始叫“脂”或“膏”。按《释名》曰:“戴角曰脂,无角曰膏”。就是说从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脂,从没有角的动物中提取出来的叫膏。比如牛油羊油称脂,猪油则称膏。关于“膏”和“脂”,还有另一种解释,《礼记·内则》记载,当时烹饪,“脂用葱,膏用韭。”宋元时期的学者陈澔注释道:“肥凝者为脂,释者为膏。”就是凝固成固体的叫脂,融化成液体的叫膏。我们现在把凝固的叫脂,融化的叫油,“膏脂”一词已经基本不用了,但现在我们还有一个常用的成语还保留着这两个字:民脂民膏。

关于动物油脂在烹饪中的应用,不少文献都有记载,比如《周礼·天官冢宰》记载:“凡用禽献: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麛,膳膏腥;冬行鲜羽,膳膏膻。”这里规定了四季献给天子的鸟兽及烹饪用油。膏香、膏臊、膏腥、膏膻这几个词有不同的解释,但不外乎就是牛油、羊油、猪油这几种动物油脂。先秦时期的饮食泛善可陈,那时候的蔬菜大都口感很差,留传到现在的也就是萝卜、韭菜、葱、蒜等寥寥几种,其余的已经基本退出蔬菜行列成为野草了,我们现在吃的大部分蔬菜品种都是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渐从外国引进来的。因此那时候贵为天子也就是天天吃动物油煎肉。

当时的动物油脂除了烹饪,还用于照明。《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陵地宫)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1968年从河北省满城县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出土了长信宫灯,专家根据出土的实物灯罩上方部分残留有少量蜡状残留物,推测宫灯内燃烧的的物质也是动物油脂。

植物油脂

植物油料作物在我国具有很长的种植历史,品种也很丰富。比如大豆,古代叫做菽,春秋时期已被列为五谷之一,但那个时候的这些作物主要是作为粮食蔬菜作物,真正用来做榨油原料的,大概在汉朝才出现。最开始用来榨油的原料也不是大豆,而是芝麻。大豆到了很晚才被用作榨油原料,原因后面再讲。

西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疆拓土的同时也给中原地区带来了很多西域的农作物种子:葡萄、苜蓿、石榴、芝麻等等。芝麻因为是张骞从西域胡地带回的,所以芝麻最早叫“胡麻”。在汉时已被用于榨油,所生产的油叫“麻油”或“胡麻油”。《三国志·魏书》记载,魏将满宠在抵御孙权进攻合肥的时候,“折松为炬,灌以麻油,从上风放火,烧贼攻具。”回想一下这场战役,一边战火冲天,一边是点燃的芝麻油香味四溢。不知道交战双方将士是不是一边打一边流口水。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刘聪是刘备的什么人 刘聪是刘备的后代吗
    刘聪是刘备的什么人 刘聪是刘备的后代吗
    1、刘聪和刘备是没有关系的,只是同姓。刘聪,本名刘载,字玄明,新兴郡虑_县(今山西省五台县)人,匈奴铁弗部。十六国时期汉赵皇帝(310年~318年在位),光文帝刘渊第四子,母为张夫人。 2、骁勇超人,博览经史,文武兼备。帮助父亲建国,拜大司
  •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徐志摩感情史 民国才子徐志摩的三段爱情
    1、徐志摩是现代诗人、散文家。原名章垿,字槱森,在他留学英国时改名为志摩。他的家境殷实,接受了当时最好的教育,并且在1921年赴英国留学,入剑桥大学当特别生。当时外国的风气要比国内的开放许多,所以他在剑桥两年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
  • 乾清门以内的叫什么 乾清门以内的叫啥
    乾清门以内的叫什么 乾清门以内的叫啥
    1、乾清门以内的叫“内廷”。乾清门是外朝和内廷的分界,无论奏章的上传、下递,还是物品的呈送、交付,都要在这里中转,没有皇帝的诏许,任何人(包括冠礼以后的太子和皇子)都不得进入。2、乾清门在乾清门广场正北,是内廷后三宫的正宫门,为殿堂式,面阔
  • 钦安殿是干什么的地方 钦安殿简单介绍
    钦安殿是干什么的地方 钦安殿简单介绍
    1、钦安殿是供奉道教神像和从事道教活动的殿宇。钦安殿内供奉着三尊道教神玄武大帝(真武大帝)的坐式铜像,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的名讳,改称玄天上帝。2、钦安殿是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宫殿。位于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嘉靖十四年(公元1535年)添建
  • 乾清门和乾清宫的区别 乾清门和乾清宫的区别是什么
    乾清门和乾清宫的区别 乾清门和乾清宫的区别是
    1、乾清门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清沿明制,于顺治十二年(1655)重修。门外为横向广场,南北宽50米,东西长200米。广场北侧正中为乾清门,东为内左门,西为内右门。内左门外东侧宫墙之下,为蒙古王公及九卿值房内右门外西侧宫墙之下,为军
  • 故宫乾清门西侧是什么建筑 故宫乾清门西侧是啥建筑
    故宫乾清门西侧是什么建筑 故宫乾清门西侧是啥
    1、乾清门西侧的内右门,外观并不高大雄阔,只是一座普通的侧门,但它却是通向清帝寝殿的一个重要门户。从内右门进去,沿着西一长街行不到数十米,路西有一个并不醒目的门户,名为遵义门。里面是一个比人们想象的狭小得多的宫区,面积仅相当于乾清门到乾清宫
  • 乾清门是干什么的地方 乾清门简单介绍
    乾清门是干什么的地方 乾清门简单介绍
    1、乾清宫是故宫内廷正殿,是内廷后三宫之一。面阔9间,进深5间,高20米,是黄琉璃重檐庑殿顶。乾清宫始建于1420年,明、清两代曾因数次被焚毁而重建,现有建筑为1798年所建。2、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的地方,后来皇帝还在这
  • 古代皇帝有多少妃子? 古代皇帝的妃嫔人数
    古代皇帝有多少妃子? 古代皇帝的妃嫔人数
    1、周代皇帝有12个妃子,秦朝的嫔妃有8个级别,宫女人数有千人,汉代宫人数千人,北魏嫔妃120人,唐宋妃子的称号除贵、淑、德、贤外,还有宸妃。明代妃号有贤、淑、敬、惠、顺、康、宁、昭,妃下还有嫔御多人。2、还有人认为,秦汉以后,皇后一般只能
  • 朝贡是什么意思 朝贡具体是什么意思
    朝贡是什么意思 朝贡具体是什么意思
    1、朝贡,又称进贡,是一方将财富以某种形式给予另一方,以表示顺从或结盟,尤其是君主国里臣民献上礼物给君主,或藩属国也会向宗主国献上礼物。这些礼物称为贡品。2、朝贡是地方臣服于中央统治者,或者属国臣服于宗主国的表示。
  • 丞相在古代是什么地位 在古代 丞相是什么地位
    丞相在古代是什么地位 在古代 丞相是什么地位
    1、丞相官名,指辅佐帝王综理全国政务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其地位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2、丞相官名,指辅佐帝王综理全国政务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秦悼武王二年(前309年)秦在春秋时“相”的基础上,始设左、右丞相“丞者,承也;相,助也”(《史记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