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女碰上乱世 李清照或曾下海追宋高宗

   2020-10-23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史上才女碰上乱世,不管因之产生了多么辉煌伟大的文学作品,于个人命运而言,却是大不幸。在封建男权社会,女性总是攀援在男性这棵枝干上生存,可是战乱将她所攀援的枝干毁灭了,她毫无保护地被推到命运的火线上,满腹才华不能给她带来任何保障,只能赋予她生

史上才女碰上乱世,不管因之产生了多么辉煌伟大的文学作品,于个人命运而言,却是大不幸。在封建男权社会,女性总是攀援在男性这棵枝干上生存,可是战乱将她所攀援的枝干毁灭了,她毫无保护地被推到命运的火线上,满腹才华不能给她带来任何保障,只能赋予她生动记录时代的可能性。

李清照便是才女逢乱世的典型之一。在她凄凄惨惨戚戚的后半生,没有了任何安全屏障和生存保障,更有甚者,居然还要担当起冒着战火,孤身在惊涛骇浪去找朝廷,去向朝廷表忠心的艰险任务。

成就一个李清照,不容易。

谜团:

大海漂泊诉求啥

在讲述李清照这段经历以前,我们先读她写于建安四年(即1130年)的一首词《渔家傲》: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漫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篷舟吹取三山去。

诉求对象很神秘

写这首词的时候,李清照姐姐已经47岁了,虽然是文艺大姐,但47岁真的已经不是一个浪漫的年龄了,更不会浪漫到去大海上吹吹风,看天河。

这首《渔家傲》常常被我们理解为李清照姐姐的浪漫情怀,从字面上看,确乎如此。你看,在李姐姐笔下,茫茫大海上,曙光微露,辽阔的天空与云一般的波涛连接,天上的银河正在缓缓运转,好像千万帆船在起舞。

何其浩大的气象,接着便是魔幻主义,一位人格化的老天爷——“帝”——出现了,他殷勤地问:“李美眉,你要去哪里啊?”李清照姐姐答:“我不知道我要去哪里,我只知道我要去的地方很远很远,可是天色已黄昏,我能去哪里?我只是一个会写点诗词的女子,除了写几句让人惊叹的诗词,我什么也做不了。”

对李清照的哀伤和叹息,老天爷沉默了。

最后,李清照很抓狂,她在大海上对着苍天高呼:“姐想飞得更高,就坐着这条船,借九万里长风,希望这风不停地吹,像传说中的大鹏一样,将姐的小船儿一直吹到传说中的三座仙山上去。”

李清照为何漂泊海上,为何“仿佛梦魂归帝所”,这个“帝”到底是谁?这次的海上旅行,李清照到底要干什么?追逐什么?表白什么?诉求什么?李清照所著《金石录后序》都有交代。

冤屈:

被谣传向金国献宝 都是收藏惹的祸

赵明诚哥哥与李清照姐姐是幸福的一对,然而,他们不幸都踩在一个历史的转折点上,靖康之难爆发了。战乱,对于这样一个小资家庭而言,有两重的考验。

第一重:生离死别的考验。第二重:担当民族救亡任务的考验。赵哥和李美眉是怎样面对这种考验的。首先,在生离死别中,这小两口还有一个使命,文化使命,小两口收藏了大量的书、画、彝、鼎,在战乱中,由小两口带着这些重量级文物跑,不仅有文化含量,更有物理上的重量,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更难堪的,赵先生是个有朝廷使命的人,不能乱跑,重担就落在柔弱的李清照身上,李姐姐问赵哥哥:“万一乱兵来了,我咋办?哪些该扔?哪些该拿?”

当时赵先生对老婆做指示:先扔辎重,接着扔衣被,实在不行了,才可以扔书画,如果扔书画还不行,只好扔古代器皿,但是有一条原则不能动,那些商朝周朝的鼎,绝对不能扔,如果到了最后的关头,亲爱的老婆,我劝你抱着它们同归于尽——“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

狠心的老公,居然劝老婆与文物共存亡,而老婆居然答应了,在文化面前,爱情可以不要,家庭可以不要,性命可以不要,彼此觉得这种共存亡的要求是合理而不过分的,可见李清照两口子完全以收藏品为“天”。从人与物共存亡的默契,可看出中华文化之不断绝,或出于斯。

然而,殊不知,两口子的口碑,成也收藏,败也收藏。设身处地想一想,在那么一个战乱年代,一对夫妇闲着没事,命不要,家不要,扛着多达十五车的文物乱跑,懂的人说这是文化,不懂的人呢?就会叽叽喳喳议论,图得啥呢?有什么居心?

 
标签: 宋高宗 李清照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退位后的宋高宗赵构过着怎样的晚年生活
    赵构退位后,自称不再问朝政,其实也干预一些政事。有一天,他去灵隐寺冷泉亭喝茶,有个行者对他照料得很殷勤,他打量了一番行者说:“我看你的样子不像个行者。”行者哭着诉说道:“我本是一个郡守,因为得罪了监司,被诬陷降罪,罚为庶人。为了糊口,得来此
  • 宋高宗赵构为何要掩盖生母韦氏的真实年龄?
    《宋史·韦贤妃传》还称,“绍兴十二年,太后年已六十”,这与同一传记中“十九年,太后年七十,……二十九年,太后寿登八十”的记载前后明显矛盾。可见,在韦氏的年龄问题上,《宋史》有所藏掖,或者说,宋高宗故意把生母年龄虚增了十岁。宋高宗为何要刻意掩
  • 揭秘宋高宗下十二道金牌后 岳飞为什么不造反?
    我们都知道,宋高宗的哥哥宋钦宗还在金人的手里,金人威胁宋高宗,如果和谈失败的话,就在华北册立宋钦宗为皇帝,于是宋高宗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同意了和谈。但是,在金朝中,以金兀术为首的主战派并不满意和谈结果,于是,金兀术发动政变,杀光了金朝所有主
  • 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为何让位于宋孝宗
    在历史上,关于宋高宗赵构的评价,历代都倾向于宋高宗是昏君这一说法,认为宋高宗在位期间重用奸臣,迫害忠臣良将,在对金问题上怯懦得只一味地想要议和。但是也有学者认为不能完全否定宋高宗,宋高宗此人有过,但也曾有过功,总的来说是一位功过参半的皇帝。
  • 宋高宗下令禁止吃青蛙 因其皇后觉得青蛙像人
    青蛙也叫田鸡,现代人都知道青蛙能吃害虫,保护庄稼,因此不主张吃青蛙。其实,这个道理在古代也已经被人们所知晓。据宋朝叶绍翁的笔记《四朝闻见录》记载,青蛙“能食害稼者”,因此也曾禁止吃青蛙。南宋时禁食青蛙,原因是宋高宗的皇后宪圣皇后觉得青蛙像人
    12-26 宋高宗
  • 宋高宗元配皇后邢氏简介 赵构的邢妃怎么死的
    邢秉懿(1106年—1139年),宋高宗赵构元配。开封祥符人,父邢焕。高宗为康王时,聘娶邢氏,封为“嘉国夫人”。后来康王出使金国,将妻小都留在藩邸。靖康之难起,邢秉懿与康王另外两位侧室田春罗、姜醉媚以及康王的五个女儿被金人掳走,当时邢秉懿已
  • 绍兴和议简介:宋高宗为什么要急着杀岳飞?
    议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绍兴八年(1138年)十一月,金朝的“诏谕江南使”张通古与宋使王伦南来,按规定,宋高宗必须跪拜金使,奉表称臣。高宗冠冕堂皇的表示:只要百姓安乐,不惜屈己就和。而群情激愤,抗议的奏章雪片般呈送上来,武将有岳飞、韩世忠、
  • 揭秘南宋创立者宋高宗赵构得阳痿的真实原因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王朝的创立者,是南宋对金战役中坚定的主和派,其一生当中最广为人知的事情就是杀害了主战派的代表性人物岳飞父子,因此留下了千古骂名,在许多的文艺作品中被描述成了一位十恶不赦的昏君。宋高宗赵构的一生都在积极地主和,在这一问题上从来
  • 南宋北伐名将张浚 宋高宗一生最为痛恨的人
    尽管宋高宗也迫切希望收复失地,但在此过程中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忧却让他耿耿不寐,徘徊不前。一方面,北伐一旦开始,必是集全国人力、物力、财力、军力孤注一掷,胜算多少,他心中没底;另一方面,南宋草创,根基未稳,一些战争中壮大的武夫势力日渐
  • 傲娇任性的宋高宗 一言不合就让宠臣滚蛋
    宋高宗喜欢养鸽子,经常亲手侍弄。有个儒生听说这事后,写了首诗:“鹁鸽飞腾绕帝都,暮收朝放费工夫。何如养个南飞雁,沙漠能传二帝书。”意思是皇帝天天侍弄的鸽子,只能在京城附近绕绕圈子而已,倒不如养大雁,因为大雁善飞,南归之时,说不定还能带回被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