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武林高手董海川是太监吗?董海川为何当太监

   2020-02-14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董海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人。逝于光绪六年(1880年)冬,享年八十有四。由弟子尹福诸人茔葬于北京东直门外,红桥大道旁,1981年被迁葬到北京万安公墓的现址。相传他年少在乡里即以勇力闻名,但是对于他习武的经过没有任何明确的记载。清光绪三十年

董海川,河北省文安县朱家务人。逝于光绪六年(1880年)冬,享年八十有四。由弟子尹福诸人茔葬于北京东直门外,红桥大道旁,1981年被迁葬到北京万安公墓的现址。相传他年少在乡里即以勇力闻名,但是对于他习武的经过没有任何明确的记载。清光绪三十年,由董的大弟子尹福带头立的‘文安董公墓志’里说明‘访友于江皖’。由此约略的说明董海川的武艺是在江皖访友以后才有突破性的进步。至于访过何人,切磋过何技,拜过名师习艺没有均没有提供解答。到了第三代的姜容樵,在其著作的‘写真形意母拳’一书里说‘文安董海川先生访道雪花山’。但是姜在黄柏年的‘龙形八卦拳’的序文里又说‘董太夫子海川先生,访道于江南渝花山’。前后矛盾,而且江南并没有雪花山或渝花山。基本上,董海川习艺的经过可能永远是个没有谜底的谜了。

董到北京以后,不知道为何原因自宫做了太监。原在肃亲王府为仆役,后来得到肃亲王的赏识而成为王府护院,自此以后即在北京以武艺高超闻名。

坊间相传:一日王府宴客,董负责上菜,但是因为宾客拥挤,董不得已偷偷施展轻工而为肃亲王见到。肃亲王极爱好武艺,于是请董表演。此后提拔董为王府护院。董升为护院以后,原来王府的沙姓护院感到嫉妒,夫妇两人曾带著手枪联手暗算董;董相当机警的将两人制服。这一段由仆役升为护院的经过坊间有许多版本,也都有破绽处,不足为信。记载于此聊供参考而已。

有关董自宫为奴的原因,有许多说法。卞人杰在‘国技概论’里引用福源上人(八卦掌第三代,史季东的弟子)说‘董海川原为江洋大盗,因积案太多而出家。后来故态复萌,官府追缉甚急,董无奈乃自宫为宦官。又据孙存周先生言:“董氏可能因故忏悔而自宫为太监。”以上二说流传已广,然而并不可靠。如果董海川真是被官府追缉的大盗,以董的功夫随便往深山僻壤隐身,绝无困难。如果为了忏悔,方法更多;走阉割之途应不似壮夫所为。以往做太监的多是穷苦人家活不下去的最后选择,一般人只要有口饭吃,不会选择此下下之策。而且太监在宫府任仆役,对于其心性和背景挑选很严,不可能收个来历不明的江洋大盗在王府里。另外满清的王公贵族极为爱好武艺,若有一身好武艺不难谋得护院,保镖之职;实在不必经由太监之途来得到晋升的必要。

据八极拳名宿刘云樵(亦是八卦掌传人)所言:“八卦掌的走圈要夹裆,对肾囊的摩擦甚多;加上八卦掌内修以练精入手,年轻人肾火旺则忍耐不住。”据记载刘云樵弟子在练八卦掌时,刘云樵时常关照要千万忍耐欲火,以免妨碍八卦掌的进步。据刘云樵揣测:董当年可能也有欲火难驭的苦恼,为了修练功夫而痛下决心自宫。如果这个说法成立,那么董海川为了功夫出人头地所下的决心和毅力,绝对可以造就他后来的成就。这样理论上虽然成立,但八卦掌岂不变成了“葵花宝典”?欲练神功挥刀自宫?难怪有人分析金庸创作“东方不败”这个人物时参考的原型就是董海川。

现在有少数八卦掌传人,不知出于什么心理,不承认董海川当过太监,拼命找证据否认。甚至说董练成了“马阴藏相”。马阴藏相与阉割净身完全是两回事。难道连董的亲传弟子也分不清?董留下的历史资料很少,最真实的资料就是其亲传弟子为其所立的碑文,在碑文“董先生志铭”中有“不意中年蹈司马之故辙,竟充宦官。”之句。中国民间古来为先辈树碑立传定当处处谨慎,字字斟酌。何况立碑者是“尹福、马维骐、史纪栋、程廷华”等等几十位董的亲传弟子,他们难道会故意污蔑先师不成。碑文中“不意”“竟”等字已说明众弟子也不理解先师为何如此。但事实如此,众弟子仍然照实记录,这也是尊重先师的意思。另外流传的董海川老年画像面净无须,也已经说明一切。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太监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的 什么时候开始有太监的
    太监是从哪个朝代开始有的 什么时候开始有太监
    1、太监是从先秦时期开始有的,太监,原指古代宦官中的高级官员,现指被阉割生殖器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通常是被有意阉割的普通百姓或奴隶,明朝开始又叫年纪大的太监为伴伴。 2、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
  • 太监是哪个朝代产生的?
    太监是先秦时期朝代才有的。周王朝及各诸侯国大都设置了宦官。秦汉以后,宦官制度更加详备,宦官作为一种特殊政治势力,对许多朝代政局产生重大影响。
    06-24
  • 太监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太监起源的朝代
    太监从哪个朝代出现的 太监起源的朝代
    1、太监是从先秦时期开始有的,太监,原指古代宦官中的高级官员,现指被阉割生殖器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通常是被有意阉割的普通百姓或奴隶,明朝开始又叫年纪大的太监为伴伴。2、宦官制度起源于先秦时期,《诗经》、《周礼》、《礼记》中都有关于宦官的记载
  • 明朝太监赵无极简介 明朝太监赵无极简介
    明朝太监赵无极简介 明朝太监赵无极简介
    1、赵无极是麒麟教教主,他擅长使用邪术,拥有一身无敌的邪门功夫和邪术,办事手段干净利落,为了接近皇帝企图威胁皇帝交出江山,故意接近王爷僧格林参,助其消灭朝廷叛逆,让其带回皇宫接近皇帝,意图找到机会杀死皇帝,最惧怕降龙十八掌,最终死于苏灿的降
  • 明朝有太监吗 明朝有没有太监
    明朝有太监吗 明朝有没有太监
    1、明朝有太监。明朝出名的太监有刘瑾、魏忠贤、郑和、汪直、王振、冯保等。2、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历来为人称道,其实郑和也是一名太监。郑和,是道衍和尚菩萨戒的弟子,也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塬名马叁保,生于1371年,死于1433年。10岁时,马叁保
  • 明朝太监为什么权利大 明朝太监权利大的原因
    明朝太监为什么权利大 明朝太监权利大的原因
    1、明朝的太监权力为何那么大归根到底是因为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并设立内阁和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用来监视文武百官。而在其他朝代,丞相能够把控权力,也就没有太监什么事啦。2、明朝根据历朝历代得出的教训是所有篡权的都是文官和武官。因此,明朝把君
  • 历史上第一个太监叫什么名字 历史上第一个太监的名字
    历史上第一个太监叫什么名字 历史上第一个太监
    1、竖刁。2、周朝开始有了太监制度,但是没有留下第一个做太监的人名。因为西周作为一个部落时,就已经开始有受过宫刑的人伺候贵族的事,应该是无名无姓。第一个有名姓留传下来的宦官不是赵高,也不是嫪毐,而是齐桓公姜小白时代的竖刁。
  •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是谁 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太监是谁 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1、历史上的第一个太监是春秋时期齐桓公的一个仆人竖刁,竖刁本来不是太监,只不过当时为了拍齐桓公的马屁,就自己自宫,以表示对于齐桓公的忠心。2、竖刁本来只是一介平民,但是他为了得到齐国大王重用,就专门把自己阉割,跑去献媚齐桓公。此时的齐桓公也
  • 古代太监和宫女同居的悲惨代价 竟要剥皮
    《甄嬛传》相信很多朋友都会看,一部经典的古装剧,看过《甄嬛传》的都知道,宫女与太监搭配过日子,叫做“对食”,有点搭伙吃饭的味道,这玩意在汉朝就有了。“对食恋”很实在,往往发展到“对食婚”,从恋爱走向神圣的婚姻殿堂,他们的婚姻也有浪漫气息。紫
    12-31
  • 史上最牛的太监 玩宫女睡贵妃杀皇帝
    要说大唐,有谁能做皇帝却偏偏不想做皇帝的,恐怕就要数唐敬宗李湛了。但李湛的梦想是“皇帝非我愿,但愿玩一生”,他贪玩,打马球、搏击、才是他的强项,治理国家他压根不懂。唐朝中后期,宦官的势力过于膨胀,甚至操纵着皇帝的生死。唐敬宗李湛时期,有人冒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