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他上演苦肉计 不想竟然成了美人计!

   2020-03-08 360常识网0
核心提示: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个流传很广的歇后语,这个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说的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赤壁之战期间,曹操派蔡和、蔡中前往周瑜营中诈降。曹操的计谋自然没有瞒过周瑜的眼睛。周瑜将计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这是个流传很广的歇后语,这个歇后语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说的是发生在赤壁之战中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

赤壁之战期间,曹操派蔡和、蔡中前往周瑜营中诈降。曹操的计谋自然没有瞒过周瑜的眼睛。周瑜将计就计,故意热情接待二人。此时,周瑜手下的大将黄盖也想出了火攻曹操的计策,在深夜来到周瑜的大帐献计。经过二人的密谋,第二天就当众上演了一出苦肉计。周瑜以扰乱军心为由,命令手下将黄盖推出斩首,而黄盖也不甘示弱,倚老卖老,反唇相讥。江东众将不明缘由,纷纷上前求情。最后,黄盖被剥光衣服,挨了50脊杖,皮开肉绽,鲜血迸流,一连昏死过几次。两人合演的这出苦肉计不但骗过了东吴的其他将领,同时也让诈降的蔡和、蔡中深信不疑。之后,黄盖让好友阚泽前往曹营献上诈降信,终于使曹操上当,最终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

上面介绍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这个故事其实在历史上是有真有假的,不仅如此,历史中黄盖在赤壁之战中所发挥的真正作用也比小说中要大的多了。

按照《三国演义》的说法,火烧曹军的主意是诸葛亮和周瑜不约而同想出来的。而实际上这事与诸葛亮一点关系都没有。因为这时诸葛亮所充当的角色仅仅是刘备与孙权之间的联络参谋,他并未出现在战争前线。周瑜虽然最后的确是采用火攻打败了曹操大军,但主意也不是他想出来的。首先想出这个主意的人就是黄盖。据《三国志·周瑜传》记载,黄盖主动向周瑜提出了火烧曹军舰船的设想。黄盖说:“如今敌众我寡,在这种情况下我军是很难与曹军进行持久对抗的。据我的观察,曹军的舰船首尾相接,只有用火攻才能取得胜利。”这个记载就说明了两个事实:火烧赤壁的计策出自黄盖而非周瑜,更不可能是诸葛亮;另外,曹军舰船相连是曹操主动采取的措施,并非如小说所言是凤雏庞统巧设的连环计。

另外,《三国演义》中说黄盖与周瑜合演了一出苦肉计,黄盖还挨了一通鞭子。这个情节也是没有历史根据的。不过,黄盖诈降曹操并给曹操写诈降信倒是历史的真实。这个记载出自《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除了没有苦肉计之外,所谓的蔡中、蔡和诈降也是《三国演义》作者为了增强小说的故事性而特意虚构的情节,对历史事实差别很大。蔡中、蔡和两人在历史上全无踪迹,只不过是罗贯中杜撰出来的两个替死鬼而已。

也许是后人觉得历史上赤壁之战的故事还不够精彩,因此,在元代杂剧、平话之中,黄盖就已经“挨打”了。之后,被曹操派来潜伏的蒋干找到黄盖,而黄盖也主动表示要投降曹操,托蒋干带信给曹操,并说自己将送五百粮草献与曹操。之后的故事基本与小说差别不大。黄盖乃是诈降,骗过蒋干和曹操,最终在赤壁火烧曹营。

这个故事与小说相比,合理性要差了很多,情节的设计有明显漏洞。不过,这些设计已经给了罗贯中以足够灵感,在《三国演义》中出现的黄盖诈降的故事比起平话来,无论在情节合理性、故事精彩程度都要高明了很多。

《三国演义》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咋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清人毛宗岗有些忧心忡忡。他在《三国演义》第四十六回的点评中就暗示这个情节设计的有点过了。不过,也有为这个情节叫好的。钟伯敬认为:“黄盖苦肉计,忍辱受杖,誓死无怨,真丈夫所为也。”

到了当代,这个问题又困扰了一些影视编剧和导演们。上世纪九十年代开播的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中,周瑜打黄盖的故事被原封不动搬上了荧屏。而在2008年上映的电影《赤壁》中,著名导演吴宇森却将这个故事给删除了。当时有这么一条新闻:有记者问吴导:黄盖在赤壁战前的苦肉计早就脍炙人口,而在《赤壁(下)》中,黄盖要求使出苦肉计假降曹操,但是却被周瑜否决了。

吴宇森的解释是,改动情节是基于人性化的考虑,吴导说:“我想这部电影能够多点人性化、真实感,如果一个人被打了五十大板,还怎么打仗?所以我觉得实在不合理,就没有这样去做。影片突出了黄盖的英雄气概和他的计谋,在情节方面稍微改动了一些,我觉得这个力量更强大,更容易入戏。”

看来,吴导对于这个故事有了一个全新的理解,这个解释在道理上也是说的通。不过,最后顶替黄盖而被吴宇森派去曹营的,竟然是周瑜的妻子小乔。这个改编就不合情理了,也成为了最为观众所诟病的一个情节。

 
标签: 美人计 三国
反对 0举报 0 评论 0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爱美生活网(本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本网站有部分内容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因作品内容、知识产权、版权和其他问题,请及时提供相关证明等材料并与我们留言联系,本网站将在规定时间内给予删除等相关处理.

  • 中国历史上的美人计 西施是出色的间谍
    西施本可以在她的小山村继续浣她的纱,颦她的眉,过她自己快乐而朴素的生活。可历史老人却不同意,觉得这是暴殄天物,于是,先让勾践上演一出“卧薪尝胆”的好戏,然而匆匆将西施扯上了历史的舞台。当初,勾践在越国境内征求绝艳美人,寻得西施时,我并不以为
  • 隋末李渊起兵真相 李世民美人计逼父造反
    一夜风流,对于一个人来说,本来不是什么大事,最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然而,对于一个重要而关键的人物来说,那就不仅要改变这个人物自己的命运,而且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甚至可以起带改朝换代的动力作用。中国历史上就曾发生过因为“一夜风流”而
  • 洪秀全之妹用美人计俘获四大天王一怒血洗天京
    太平天国将领洪宣娇是洪秀全同父异母的妹妹(另有一种说法是,她本名杨云娇,洪秀全认其为妹)。洪父死后,儿女们各奔东西。洪宣娇加入了一个流浪艺人的团队,在戏班里,她学到了一身好武功,也出落得艳丽动人,成了戏班里的红角。一次,戏班来到广西武宣,当
  • 美人计加苦肉计 一男一女两人如何颠覆夏朝?
    说起来是一男一女两个人联手,把夏给颠覆了而商汤建立起来。这两个人称得上是中国间谍的鼻祖。夏桀男的叫名挚,又名阿衡,后世称为伊尹。传说伊尹原是奴隶,生伊水边,为有莘之君的近身奴仆,听说商汤“贤德仁义”,而心向往之。商汤与有莘结亲,他作为有莘氏
  • 揭秘古代最早美人计 妖艳西施如何迷惑吴王夫差
    “美人计”的具体导演是春秋末年越国大夫范蠡。范蠡曾随越王勾践到吴国做人质3年,深知吴王夫差的致命弱点。针对吴王夫差好色的特点,范蠡便策划实施了“美人计”。如果说施妹喜和苏妲己是迫不得已作为“美人计”的牺牲品,那么施夷光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
  • 唐太宗李世民如何用美人计逼父亲李渊造反
    李渊虽不是很好声色,但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决定起兵反隋却是中了美人计。当初隋炀帝在江都沉湎于声色,天下风烟四起,隋朝的江山已经摇摇欲坠了。李渊官任太原留守,儿子李世民心怀大志,他倾身下士,结识许多英雄密图举事。晋阳令刘文静与宫监裴寂和李世民
  •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美人计:脂粉作甲胄
    女人之有此魔力,可说是上帝故意想征服男人的创造,特别对那些英雄人物。英雄和美人俨然一体,不管中外古今,占尽历史镜头,中国之历史命运,都操纵在这两种人手上。此无地,互相需要也,说好,是相得益彰;说坏,是朋比为奸。何况“自古英雄皆好色,若不好色
    12-04 美人计
  • 李渊 被儿子“美人计”套牢的开国皇帝
    一夜风流,对于一个人来说,本来不是什么大事,最多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然而,对于一个重要而关键的人物来说,那就不仅要改变这个人物自己的命运,而且会影响一个国家的历史进程,甚至可以起带改朝换代的动力作用。中国历史上就曾发生过因为“一夜风流”而
  • 三十六计故事全集 第三十一计美人计
    第三十一计 美人计兵强者,攻其将;将智者,伐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顺相保也。【注释】兵强者,攻其将;兵智者,伐其情:句意:对兵力强大的敌人,就攻击他的将帅,对明智的敌人,就打击他的情绪。利用御寇,顺相保也:语出《易经.渐》卦。
    11-11 美人计
  • 李渊起兵造反是因为儿子设下的美人计?
    李渊,鲜卑姓大野,字叔德,先祖本为赵郡,即今日河北赵县李氏,同时是隋炀帝杨广的姨表兄弟,深受隋朝的重用。隋炀帝即位后,李渊历任荥阳、楼烦二郡太守、殿内少监、卫尉少卿。大业十一年,即公元615年,官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两年后,晋封太原留守。李
点击排行